儘管面世還不到一年,PS4主機上也已經有了上百款作品。面對玲琅滿目、風格各異的遊戲,作為玩家難免會有選擇困難。近日著名遊戲媒體Kotaku放出了一個名為「最佳PS4遊戲TOP12」的排行榜,從歐美玩家的角度挑選出了到目前為止PS4主機上最值得一試的12款遊戲。也許這些遊戲中的一些不太對咱們中國玩家的胃口,但好歹有個參考,不至於在挑選遊戲時太過盲目。
以下遊戲排名不分先後
《電晶體》
1.《電晶體》(tansistor)
由創作過《堡壘(Bastion)》的獨立工作室Supergiant Games開發,講述一位紅髮歌手蕊德偶然得到一把造型怪異的電劍之後與入侵城市的機器人作戰的故事。遊戲的故事情節十分曲折,隨著主人公的行動慢慢呈現出整個事件的全貌。而戰鬥系統則採用了類似走格子的回合制戰鬥,這在近年已經不多見了。
適合人群:機械朋克粉絲,戰略RPG粉絲,對遊戲的BGM有特殊喜好的人
不適人群:喜歡ARPG的玩家。《電晶體》或許看上去跟「暗黑破壞神」系列有些相似,但實際上要求玩家有相當的戰術頭腦。
《刺客信條4 黑旗》
2.《刺客信條4 黑旗》(Assassin’sCreed IV: Black Flag)
「刺客信條」系列的的大名自然不用小編多說,本作的特點在於將上一代裡頗受好評的海戰系統發揚光大,乾脆就把主人公設計成一名海盜,開著自己的帆船在加勒比海域縱橫馳騁。當然傳統的陸地暗殺以及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也是必不可少的,總體來看在整個系列裡評價中上。當然也有批評表示海戰部分的比重實在太大,不如改名叫「海盜信條」算了。PS4主機為本作提供了1080P的優秀畫面,在早期發售的遊戲裡算是不容錯過的佳作。
適合人群:海盜遊戲粉絲,歷史故事愛好者,渴望回到木質帆船的時代體驗一番海戰的人
不適人群:對操作的精準度有很高要求的人。儘管已經到了系列第四部作品,「黑旗」還是延續了「刺客信條」系列一貫的模糊操作感。
《暗黑破壞神3 終極邪惡版》
3.《暗黑破壞神3 終極邪惡版》(DiabloIII: Ultimate Evil Edition)
「暗黑破壞神」系列在國內外都有著眾多的粉絲,不過這一系列此前只在PC平臺上發售過,到了第三代終於登陸主機,原版在PS3上,包含資料片「奪魂之鐮」的「終極邪惡版」則支持PS4。畫面的進步自不必說,也沿襲了PS3版「暗黑3」的一些改進,比如更高的傳奇物品掉率和翻滾動作等。相比以前語音交流以及聯網更加順暢,讀條速度也快了不少。不過相對於PC版本,最讓玩家開心的莫過於可以離線遊戲這個改進了吧。沒有了防盜版的顧慮,遊戲體驗也隨之提升不少。
適合人群:喜歡在各種地下城刷刷刷虐怪的人。喜歡和朋友聯機的人。
不適人群:注重遊戲的戰略性以及故事性的人。
《光電戰機》
4.《光電戰機》(Resogun)
別小看這款規則簡單的飛行射擊遊戲,它在推出PS4版的時候獲得了IGN9.0的高分評價。快節奏的遊戲流程、華麗的畫面、適中的難度,讓人稍不注意就會在遊戲裡花掉大量的時間。整個遊戲界都在不斷追求更複雜更龐大的風潮中,《光電戰機》用簡單的規則創造出極大的樂趣,仿佛讓人回到了那個橫版射擊遊戲風靡一時的年代。遊戲玩法簡單但關卡眾多,而且還有充滿樂趣的雙人合作模式,實在是PS4主機早期小遊戲中的精品。
適合人群:喜歡在快節奏的遊戲中挑戰自我的人。橫版射擊遊戲愛好者。
不適人群:容易因為GAME OVER而產生挫敗感的人。反應比較慢的人。
《中土世界 摩多陰影》
5.《中土世界 摩多陰影》(Middle-earth:Shadow of Mordor)
結合了「刺客信條」的玩法以及在奇幻界有著特殊地位的「魔戒」世界觀的這部作品甫一出現就憑藉精良的製作水準贏得了媒體的一致好評。造型各異的獸人以及流暢的動作再加上豐富的特效,足以在第一時間吸引很多玩家的注意力。儘管隨著接觸它的玩家越來越多,也出現了對遊戲後期的流程重複率太高等抱怨,但作為一款在次世代主機上的原創作品,《摩多陰影》還是很好地完成了打響品牌的任務,或許又一個有能力延續數代的系列作品就此誕生。
適合人群:「魔戒」世界的忠實粉絲。潛入類遊戲的愛好者。
不適人群:對暴力流血場面敏感的人。
《最終幻想14 王國新生》
6.《最終幻想14 王國新生》(FinalFantasy XIV: A Realm Reborn)
作為MMORPG面世的FF14最早的版本在2010年就上線了,但隨之而來的是如潮水般的批評和不滿,逼得SquareEnix不得不把這款冠以「最終幻想」系列正統續作之名的作品回爐重造,以免砸了自己的金字招牌。經過大刀闊斧的修改之後,新上線的版本就是這款「王國新生」。從目前來看FF14在MMORPG領域裡算是不錯的作品,畫面、系統、戰鬥都有可圈可點的地方,而且美術風格也更符合國內玩家的審美情趣。在國內由盛大代理了PC版,沒有PS4的玩家可以嘗試一下。
適合人群:MMORPG愛好者。日式美術愛好者。
不適人群:對付費網遊不感興趣的人。對動輒十幾個G的大規模更新有牴觸情緒的人。
《樂高大電影 電視遊戲》
7.《樂高大電影 電視遊戲》(The LEGO MovieVideogame)
以樂高積木在國內的影響力,相信這款遊戲沒多少人會特別關注。但和原版電影一樣,遊戲的最大看點在於對童趣的生動再現。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比電影更能反應樂高積木的樂趣,豐富的色彩以及極佳的畫面表現力,有時甚至讓人難以分辨是在看電影還是玩遊戲。不過,有些評論指出這款遊戲硬把90分鐘的電影拉成7個小時流程的遊戲,難免有些拖沓和無聊。不過對於有愛的玩家來說,這些都不是問題。
適合人群:樂高積木愛好者。喜歡原版電影的人。
不適人群:對樂高積木沒愛的人。
《重返德軍總部 新秩序》
8.《重返德軍總部 新秩序》(Wolfenstein: TheNew Order)
移植自PC的這款作品是一個在遊戲界馳名30多年的系列最新作,雖然整體流程看上去沒什麼新意,「美國士兵大破納粹陰謀」這一句話就足以概括,但PS4版的優秀畫面結合略帶穿越元素的劇情,讓本作有了不同於以往的獨特魅力。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雖然是一款不折不扣的射擊遊戲,但卻有著製作水準極高的過場動畫和大段晦澀的臺詞,讓玩家在突突突之餘有機會活動活動大腦。
適合人群:90年代末期FPS遊戲愛好者。喜歡射擊遊戲又對無腦劇情感到不滿的人。
不適人群:喜歡聯機對戰的人。
《饑荒》
9.《饑荒》(Don’t Starve)
這是一款被名稱概括了主要內容的遊戲,玩家要做的就是在荒野中通過各種各樣的手段求生。儘管PS4版比PC版的內容落後不少,但遊戲主旨以及樂趣並不會因此而減少太多。精美的2D畫面和種類繁多的素材、道具為遊戲提供了數不清的可能性,再加上隨機地圖和隨機事件的設定,讓很多玩家樂此不疲。拋開遊戲後期缺乏成就感和永遠無法通關這一喪心病狂的設定以外,這款遊戲很適合在PS4發售初期用來打發空閒的時間。
適合人群:生存遊戲愛好者。喜歡挑戰高難度遊戲的人。
不適人群:希望輕輕鬆鬆地在遊戲中找到樂趣的人。
《命運》
10.《命運》(Destiny)
有句話說得好,「我們沒辦法不抱怨《命運》,也沒辦法不玩《命運》」。毀譽參半是這款遊戲面世之後被打上最多的標籤,創新的理念和並不盡如人意的遊戲內容一起構築在紮實的製作水準之上,讓很多玩家既對這樣那樣的缺陷深感不滿,又被高超的製作水準一次次拉回遊戲之中。小編就是其中之一。PS4版的《命運》在表現力上明顯高於PS3版,聯機部分更是整個遊戲最大的亮點。有PS4主機的玩家一定不要錯過。
適合人群:科幻射擊遊戲愛好者。聯機射擊遊戲愛好者。
不適人群:注重遊戲背景故事的完整性和連續性的人。不願反覆刷副本的人。
《美國末日 重製版》
11.《美國末日 重製版》(The Last of Us:Remastered)
喬爾和艾莉的冒險感動了無數的玩家,遊戲人物曲折的命運配合世界水準的BGM更是震撼人心。頑皮狗這款集恐怖生存、感人故事、動作要素於一身的作品是部真正的劃時代傑作,任何讚美之詞放在這款遊戲上都不為過,PS4的重製版更是彌補了PS3主機在機能上的種種不足,讓遊戲的表現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儘管出品這種在內容上幾乎沒有任何補充的重製版被不少玩家所詬病,但對於PS4貧乏的初期遊戲陣容來說,有這樣的老將壓陣無異於一針強心劑。
適合人群:喜歡電影式過場動畫的人。看重劇情的人。
不適人群:希望從遊戲中得到積極意義和正能量的人。
《倒塔升天》
12.《倒塔升天》(TowerFallAscension)
如果因為這款遊戲有著Q版的造型以及復古的點陣畫面就以為是個小清新的動作遊戲,那就大錯特錯了。實際上遊戲的難度非常高,而且完全是十幾年前十分流行的硬派動作遊戲風格,玩家的任何小失誤都可能導致GAME OVER。硬要比較的話,小編認為跟虐殺過無數動作遊戲苦手的《魔界村》在手感上很相似,都需要精準的操作和極強的判斷力。雖然難度很高,但過關之後的爽快感也是其他快餐遊戲無法給予的。
適合人群:硬派動作遊戲愛好者。
不適人群:動作遊戲苦手。對遊戲畫面有較高要求的人。
本文來源:網易遊戲頻道 作者:熊貓命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