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露莎 源浩
走進生態科技新城招商局一組的辦公室,只見這個被稱為「航空服務小分隊」大本營的地方,有些「冷清」。「有的為項目跑服務去了,有的帶著意向企業去參觀了,辦公室反而沒什麼人了。」新城招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自從揚州航空館開館和中航研究院研究生院開學之後,更多航空領域的企業對揚州和新城產生了興趣,紛紛表達合作意向。
揚州航空館和中航研究院研究生院,都坐落在新城核心位置——萬福商務區。「我們將以航空館和研究生院為起點,培育新動能,加快推進上下遊項目落地實施,打造中國航空科技產業創新基地,打響『中國航空谷』品牌。」新城相關負責人表示。
(資料圖:揚州航空館開館儀式現場)
引航:一「館」一「院」驚喜航空界
「大家都知道『煙花三月下揚州』,希望以後能『航空每每伴揚州』。」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新聞發言人、總經理助理周國強告訴記者,一座航空館、一所研究生院,將賦予揚州航空產業一張全新名片。
近年來,揚州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把新興科創名城建設作為主攻方向,將航空產業作為培育「323+1」先進位造業集群的重要抓手,將航空科創、配套製造、通用航空等作為航空產業重點發展方向。而新城則計劃在萬福商務區打造「中國航空谷」,目前已聯合中國航空研究院、中國航空工業文化中心,合作建設中航研究院研究生院、揚州航空館等項目,打造中國航空科技產業創新基地。
這樣的布局,給了航空業界一個驚喜。「揚州在布局航空產業的同時,打造了一座航空館和一所研究生院,有著超前的目光。」一航空領域相關企業負責人表示,一座航空館打造了航空文化的高地,讓航空文化滲入本地;一所研究生院,更是讓高精尖人才集聚這裡,讓行業發展有了強勁動力,這是發展航空產業、打造航空生態閉環不可或缺的關鍵環節,對吸引航空產業項目入駐、推動揚州航空產業發展意義重大。
領航:以商引商,打造「中國航空谷」
「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航空館和研究生院的合作過程,讓我們看到了揚州和新城在推動經濟發展、創新發展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有著無限的發展潛力。」周國強表示。
「揚州太讓我驚喜了,我們打算好好考慮一下與揚州的合作。」一航空領域相關企業高管在參加揚州航空館開館儀式後,表達了與揚州和新城合作的意向,並與現場工作人員交換了聯繫方式,計劃下次帶著團隊來深度考察。
「我們就是希望藉助中航研究院研究生院和揚州航空館,在業界打出名聲,以商引商,從而加快推動航空產業上下遊項目落地實施,打響『中國航空谷』品牌。」新城招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記者了解到,目前新城正積極推動航空工業旗下的重點企業和項目來航空谷發展,並依託省級杭集高新區、揚州軟體園、國際創新設計區等平臺載體,為航空產業及其配套產業提供就近轉化空間,提升產業集聚度。「與此同時,我們將在持續支持航空工業旗下國企做大做強的同時,同步支持航空配套民營企業,重點發展智能裝備、電子信息等關聯產業,打造一條以研發-探索-創新為核心、上下遊產研一體的完整航空產業鏈。」新城相關負責人表示。
護航:服務小組提供保姆式服務
「來揚州前聽說是臨時校區,我們還很擔心環境不好,沒想到住宿、學習條件這麼好。」新入學中航研究院研究生院的同學告訴記者。
優質服務不分是否「臨時」。記者了解到,新城各部門組成「航空服務小分隊」,為遠道而來的籌備組工作人員和師生提供全方位生活服務:用一個多月時間交付了研究生院臨時校區、現場辦公解決學生和教職工的醫保問題、解決教職工子女的教育問題……「研究生院順利高效完成前期籌備,如期揭牌運行並同步舉行開學典禮,這種『揚州速度』很『航空』!」中國航空工業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經理郝照平表示。
「真的是把我們能想到的、不能想到的問題都提前解決了。」研究生院相關負責人王玉兵告訴記者,有了這樣貼心的服務,讓他們實現「拎包入住」,工作有「幫手」、生活有「保姆」,讓全體師生都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教學中,「希望研究生院能夠在揚州充分發揮出航空產業發展的發動機和推進器、航空專業人才的搖籃作用,努力打造國內航空領域最高專業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