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聚力環境美 打造美麗中國的現實樣板

2021-01-11 金臺資訊

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江蘇作為全國唯一的部省共建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試點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取得了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的突出成績,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鮮明底色。

五年發展路,步步綠意行。全省上下把「環境美」作為矢志前行的核心追求,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高質量發展戰略之中,全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江蘇大地正奮力打造美麗中國的現實樣板。

「魚米之鄉」,天更藍水更清

作為全國人口密度最大、人均資源最少、人均環境容量最小的省,「重化圍江」、霧霾罩城、臭水繞城一度讓「魚米之鄉」江蘇蒙塵,生態環境成為江蘇高質量發展的突出短板。

讓「水韻江蘇」詩意再現!省委省政府保持綠色發展的戰略定力,年年謀劃,層層推進,高度自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2016年底,啟動「263」專項行動;2017年,提出包括「生態環境高質量」在內的「六個高質量」發展目標;2018年,建立「1 3 7」攻堅作戰體系;今年8月,出臺《關於深入推進美麗江蘇建設的意見》……

「十三五」以來,江蘇以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三大戰役」為主陣地,全面向汙染宣戰,解決了一批影響環境質量的突出問題,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根本性好轉。

數據作證:2019年,全省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為71.4%,PM2.5年均濃度為43微克/立方米,國省考斷面和主要入江支流首次全部消除劣Ⅴ類,太湖15條主要入湖河流首次全部達到Ⅲ類,近岸海域優良海水面積比例大幅提升41.2個百分點。今年以來,全省大氣和水環境質量繼續保持改善勢頭,達到「十三五」以來同期最好水平。

省生態環境廳大氣處處長李文青介紹,為了讓天更藍,「十三五」以來我省著力優化結構,完成產業結構調整任務,同時大力推動重點行業減煤,擴大超低排放改造範圍到所有燃煤機組,基本完成燃煤鍋爐淘汰整治。

江蘇是全國水網密度最大的地區之一,水汙染防治任務十分艱巨。可喜的是,「十三五」以來,我省國考斷面水質呈現明顯好轉趨勢,優良水質斷面比例逐年顯著增加,劣Ⅴ類水質斷面全面消除,斷面主要汙染指標濃度全面下降。

秦淮河是貫穿南京城區的骨幹河流,由於城區人口增加、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後,導致秦淮新河和外秦淮河的節制閘、鐵心橋和七橋甕等「水十條」考核斷面水質波動較大。省秦淮河水利工程管理處黨委書記、主任張加雪說,2015年至今,管理處下轄的武定門閘開機2100天,秦淮新河抽水站開機超900天,抽引江水近25億立方米,超過400個玄武湖蓄水量,相當於兩天注入一個玄武湖。「監測數據表明,秦淮新河、七橋甕2個國考斷面和以三汊河河口閘為代表的省考斷面水質持續達標。」

省生態環境廳水生態環境處處長潘羽忠表示,我省一方面加強飲用水安全保障,一方面加強重要水體保護。長江幹流江蘇段10個斷面均為Ⅱ類,41條主要入江支流的45個斷面優Ⅲ比例91.1%;強化太湖水環境綜合治理,太湖湖體水質從2007年的Ⅴ類改善為Ⅳ類,連續12年實現「兩個確保」目標。

治理修復紮實推進,

調「輕」產業調「優」生態

「南通五山及沿江地區共有岸線14公裡,江邊一度密布著碼頭和工廠。」狼山旅遊度假區黨工委書記、管理辦公室主任成賓介紹,2016年底以來,南通統籌推進產業退、港口移、城市進、生態保。幾年間,騰出修復岸線5.5公裡,建成軍山綠野、龍爪巖濱江風光帶等一批生態景觀,新增森林面積約6平方公裡,將五山及沿江地區打造成「城市客廳」。

五年來,江蘇始終堅持把生態修復擺在壓倒性位置。徐州賈汪採煤塌陷區的轉型實踐受到習近平總書記誇讚,「賈汪真旺」成為新時代賈汪的鮮明標識;揚州在南水北調東線輸水廊道沿線1公裡範圍內規劃建設江淮生態大走廊,確保「一江清水向北送」;鎮江徹底整改江豚自然保護區7000多畝江灘溼地非法侵佔問題,再現美麗自然的風貌。

治理修復紮實推進的同時,我省著力調「輕」產業結構、調「優」生態布局。

常州濱江化工園區內,有一棟黃白相間的辦公樓,這裡原是當地化工企業常隆化工的行政樓,現在則變身為常州長江大保護展示館。常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新北區委書記周斌介紹,2016年以來,濱江化工園區累計關停化工企業77家。在加快落後產能騰退的同時,一批高質量項目正在落地。目前,長江常州段生態岸線佔比高達80.6%,位列全省第一。

常州「砸籠換綠」的實踐,正是江蘇產業升級、綠色發展的一個縮影。破釜沉舟、轉型重生的,還有沿江大型鋼鐵廠。2018年11月,寶武鋼鐵集團與江蘇省、南京市、鹽城市籤約,爭取用10年時間,將鋼鐵冶煉產能逐步由南京遷至鹽城;2020年1月,中天鋼鐵集團與南通海門籤署商務協議,將鋼鐵產能從常州轉移到通州灣海門港片區,並同步升級為中天綠色精品鋼……沿江大型鋼鐵廠易地搬遷,標誌著江蘇統籌推進沿江地區重化產業戰略性轉移和沿海地區產業戰略性布局取得實質突破。

五年來,全省關停退出鋼鐵產能1931萬噸、水泥產能1155萬噸,化工園區、化工企業從2017年初的54個、6800多家分別壓減到目前的40個、3400家,沿江1公裡內化工企業減少到255家。與此同時,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加快成長,「十三五」以來,我省節能環保集群規模以年均8%以上速度增長,總量位居全國第一,2019年全省節能環保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000億元,是國內節能環保裝備產品品種最多、成套率最高的省份。

以勇於探路的擔當,

推進「生態治理」新探索

鳶尾搖曳,白鷺低飛……在泰興經濟開發區,80畝溼地風景如畫。這是泰興打造的一處生態安全緩衝區,位於一座汙水處理廠的隔壁。

生態安全緩衝區是我省的政策創新,是我省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個縮影。2019年3月,在省委書記婁勤儉、省長吳政隆的親自謀劃推動下,省政府與生態環境部籤署《部省共建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試點省合作框架協議》,江蘇成為全國唯一的試點省。

「為全國發展探路」,是黨中央對江蘇的一貫要求。五年來,江蘇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上不斷探索制度創新,充分體現了勇於探路的責任擔當。

「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江蘇通過完善立法、嚴格執法,編織「最嚴」監管網。

以最嚴法治護航生態。2018年12月,全國首例政府訴企業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在江蘇宣判;2019年初,我省新設9家環境資源法庭,開全國之先河……截至目前,我省已啟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202件、賠償金總額5.5億元,位居全國前列。

編制最嚴監管網,率先出爐《江蘇省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細則》,增設「生態審計」;去年2月,省紀委監委推動建設全國首個汙染防治綜合監管平臺,壓緊壓實地方和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累計辦結問題線索18.6萬件。

在依法依規監管的同時,我省相關部門抓服務促發展同樣有力有效,形成激勵約束並重的體制機制。

設立全省「企業環保接待日」,累計幫助1580家企業解決1728項治汙難題;開展產業園區生態環境政策集成改革試點,推出16項舉措,加快推動產業園區綠色發展、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開展「綠島」建設試點,幫助中小企業降低治汙成本,今年創新推進106個「綠島」,惠及3萬多家中小企業;建立「金環對話」機制,在全國率先推出「環保貸」業務,累計貸款金額128.37億元。

一系列生動實踐,讓環境保護的成效不斷顯現:累計建成國家生態園林城市5個、國家生態市縣63個、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21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16個,數量均居全國前列。

「『十三五』以來,我們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堅決向汙染宣戰,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的『雙贏』。」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周富章表示,「『十四五』時期,生態環境系統將以美麗江蘇建設為抓手,紮實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力爭到2025年,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取得重要突破,爭創美麗中國建設的示範省份。」(許海燕 吳 瓊)

相關焦點

  • 打造美麗中國江蘇樣板 錨定「強富美高」 建設「可感可知」的美麗...
    建設美麗中國,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布局的重大舉措。總書記親自勾畫的新江蘇藍圖中,明確賦予了「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殷切期望。在新形勢下深入推進美麗江蘇建設,是省委十三屆八次全會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既是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的實際行動,也體現了江蘇要在美麗中國建設中作出積極貢獻的責任擔當。
  • 濱海:治理人居環境打造美麗鄉村
    中國江蘇網4月30日鹽城訊 綠樹成蔭,河道、村道乾淨整潔,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處理,鄉村面貌煥然一新,一幅乾淨宜居的新農村田園畫卷映入眼帘。鹽城市濱海縣大力實施「四治理、四提升」行動,加大農村人居環境治理,推動農村面貌大改善、大提升,為群眾塑造一個乾淨整潔、田美水秀、藍天白雲的美麗鄉村。在濱海縣天場鎮秉義村,一眼望去,村主要幹道寬敞整潔,路邊分類垃圾點安排有序,河岸風光宜人,令人耳目一新。
  • 聚力精準賦能 打造互動共贏的協作新樣板
    杭州市作為對口幫扶黔東南州的東部城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對東西部扶貧協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決扛起幫扶政治責任,聚焦「精準賦能」,以「領跑者」的責任、「弄潮兒」的闖勁、「施工隊」的作為,助力黔東南州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努力打造東西部扶貧協作新樣板。
  • 打造綠色「有機王國」——建設美麗中國之「白山樣板」探秘
    全力抓好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為建設美麗中國打造「白山樣板」渾江區三道溝鎮小橫路溝原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十幾畝的超過2米高的雲杉樹和一簇簇的白樺樹在山坡上傲然挺立。在陽光照耀和周邊灌木簇擁下,綠的雲杉生機盎然、白的樺樹賞心悅目。
  • 打造美麗中國的「銀川樣板」
    今年以來,各項環境治理工程項目快速推進,大氣環境質量明顯改善,「銀川藍」屢次刷爆朋友圈,銀川市正在努力探索出一條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新路,打造美麗中國「銀川樣板」。,建立了有力的法規、計劃和政策體系,完善了責任清單,健全了責任體系,確保各級黨委政府更好地履行生態環境保護政治責任。
  • 2035年建成美麗中國「長沙樣板」
    根據2035年的遠景目標,長沙將躋身國家中心城市行列,進入全球創新型城市行列,建成美麗中國「長沙樣板」。1月8日,長沙市委十三屆十一次全會暨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法治長沙、平安長沙建設達到更高水平;建成文化強市、教育強市、人才強市、體育強市、健康長沙,市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綠色生產生活方式蔚然成風,生態環境根本好轉,建成美麗中國「長沙樣板」;高品質生活廣泛享有,中等收入群體顯著擴大。
  • 聚力汙水零直排改造工程 推進美麗城鎮「環境美」建設
    浙江在線9月11日訊(通訊員 陸燕飛)近日,為有效聚力嘉善陶莊鎮「汙水零直排」建設施工工程,以「為民、便民、惠民」為落腳點,做好基礎設施的建設,奮力打造高品質美麗陶莊,副鎮長董言帶隊對該鎮「汙水零直排」建設工地進行現場指導。鎮村鎮辦、汙水辦、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等相關工作人員參加。
  • 龍川以這5個片區為樣板打造美麗鄉村,有你家鄉嗎?
    源東美麗鄉村產業體驗園是龍川綠油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旗下產業,作為廣東省重點農業龍頭企業,綠油農業公司先後投入1億元,盤活村中260畝土地資源,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產業,規劃建設「七區三園一花海」,打造集觀光旅遊、休閒採摘為一體的綜合體驗園。在加快農業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美麗鄉村的建設也帶動了一方群眾致富奔康,促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 聚焦「重要窗口」 聚力龍泉復興 奮力打造一座獨具匠心的文化名城
    堅持用景區化理念建設美麗城鎮、美麗鄉村,成功入選首批省級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示範縣,累計創成省級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樣板點8個,建成國家森林鄉村10個、省級美麗宜居示範村24個、美麗鄉村特色精品村12個。  ——興生態文明,推動美麗環境高顏值。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龍泉長遠發展的根本大計。生態興則經濟興、城市興、文明興。要堅定不移實施生態立市發展戰略,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讓綠色成為龍泉最動人的色彩。要打造全域最美生態。
  • 《醉美鄉村圳口美》MV首發
    陸河縣堅持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確立了「一河一路一鎮六片區」的發展思路,主動擔當,乘勢而上,著力打造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示範樣板,讓農村美起來、產業強起來、農民富起來、遊客想著來。
  • 「美麗」,他們怎麼把這個形容詞變成動詞?
    ,努力爭當打造貫徹新發展理念區域樣板先行軍。繪就大美邳州建設城鄉全域「大公園」著眼未來打造現代中等城市。科學謀劃「兩帶兩軸六片區」城市總體布局,目前,年度計劃投資134.24 億元的城建重點工程,已開工41項,一座現代化中等城市正在加快崛起。因村制宜打造美麗田園鄉村。
  • 建設生態宜居美麗家園 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
    如何讓期待變為現實?作為廣州農業農村大區和全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陣地,從化區圍繞建設「美麗家園」這一目標,在全區建設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的美麗宜居鄉村。   目前,從化區在全面鞏固221條「乾淨整潔村」創建成果的基礎上,基本實現創建157條「美麗宜居村」和34條「特色精品村」。
  • 陳偉俊部署高水平建設「五美」新溫州,打造「美麗中國溫州風景...
    今天下午,全市高水平建設「五美」新溫州工作部署會召開。市委書記陳偉俊在會上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高水平建設「五美」新溫州,奮力打造「美麗中國溫州風景」這一標誌性成果。
  • 華僑城集團榮膺2020年度中國特色小鎮運營商品牌影響力TOP2
    2020年安仁古鎮運營商品牌影響力解讀安仁古鎮 #夜經濟# 2020年,為推動疫後消費復甦,國家積極提倡鼓勵發展夜經濟,由華僑城集團打造的安仁古鎮在內的多家特色小鎮踴躍嘗試。▲大型公館實境體驗劇《今時今日安仁》2020年度特色小鎮政策關鍵詞聚力發展主導產業2020年7月,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關於公布特色小鎮典型經驗和警示案例的通知》,是繼2019年後發布的第二輪典型經驗。
  • 溧陽打造長三角溼地保護樣板
    江蘇溧陽長蕩湖國家溼地公園位於溧陽市上黃鎮境內,總面積260公頃。近年來,溧陽市上黃鎮實施多期「退漁還溼」工程,對溼地進行系統的保護和修復,使得長蕩湖國家溼地公園逐步孕育豐富的溼地生態系統,成為生物多樣性集中地帶,構成了巨大的物種基因庫。
  • 自貢市聚力打造千億級先進材料產業集聚區
    記者從自貢市經信局獲悉,今年以來,我市依託國家新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立足比較優勢,以規劃為引領,突出項目支撐,著力精準招商,全力做好要素保障,聚力打造千億級先進材料產業集聚區。突出「中國化工川南新材料產業基地」項目的支撐作用,以建設高性能氟材料研發和成果轉化基地為抓手,加快打造千億級先進材料產業集群。我市制定專項招商方案和重點招商企業名錄,與中國化工集團、麥思威爾、三友集團、江蘇鹽業等企業開展深入對接,目前,已推動重慶普力晟新材料公司苯乙酸項目等7個項目籤約入駐。
  • 繼往開來繪藍圖 聚力擔當鑄輝煌!烏當區「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展望
    岑繼維/製圖「十四五」時期,烏當區將以中醫藥和醫療器械產業園建設為重點,以建設城鄉社會治理新樣板、大健康產業發展新高地、鄉村振興新標杆為抓手,引領全區高質量發展,全力打造「美麗烏當·花園之城」,實現地區生產總值翻一番
  • 打造美麗中國「深圳樣本」
    中央支持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意見》也要求深圳建設成為可持續發展先鋒,率先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典範。接下來,深圳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生態環境部的指導支持下,以獲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為新起點,努力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先行示範,加快打造可持續發展先鋒,率先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努力為美麗中國建設作出深圳新的更大貢獻。  一是全力以赴推進生態環境領域綜合授權改革。
  • 2020年6月時政熱點:打造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樣板
    2020年6月時政熱點:打造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樣板 每年兩會,「綠水青山」都是繞不開的話題。在福建團,要求「突出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在內蒙古團,強調「守護好祖國北疆這道美麗風景線」;在新疆團,提出「努力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新疆」;在青海團,指示「保護好『中華水塔』,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在黑龍江團,詮釋「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習近平總書記每年兩會參加團組審議討論時,生態文明都是他最深沉的牽掛之一。
  • 佛山移動攜手美的集團打造5G電子車間
    為發力佛山工業網際網路智能製造,探索和推動5G賦能垂直行業,佛山移動啟動了「5G垂直行業先導項目」,攜手美的集團成功在順德北滘落地首個5G行業樣板間——美的集團洗消工廠5G電子車間。該項目是佛山移動與美的集團聯合打造的首個實現5G智能製造融入企業生產場景的5G垂直行業應用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