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念是實踐的指南。
18日,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打造貫徹新發展理念區域樣板第二次現場推進會。
這場推進會——
是對重大產業項目進行梳理總結、對標找差的具體舉措,
是創造經驗典型、打造區域樣板的必要手段,
傳遞出爭先進位、比學趕超的鮮明導向和搶抓機遇、攻堅克難的強烈信號。
作為邳州、新沂兩個「樣板間」的
主要領導和重要市職能部門負責人
他們有怎樣的想法
咱們一起來「取經」~
爭當貫徹新發展理念區域樣板先行軍
邳州市委書記吳衛東
邳州堅定不移用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實踐,主動融入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建設大局,努力爭當打造貫徹新發展理念區域樣板先行軍。
深入解放思想
用好新發展理念「指揮棒」
以思想理念破冰帶動行動突圍。
引導全體黨員幹部對標新發展理念,提高站位自我審視、開闊胸襟反躬自省,堅決克服「自得自滿、甘於平庸、消極懈怠、好大喜功」等心態,著力破除思維定式和路徑依賴,凝聚爭當先行軍的思想共識。
以重點工作突破帶動發展全局。
創新重大項目推進機制,成立碳基新材料產業、高鐵商務集聚區、東湖(後沙)創新生態區和新港建設等4個指揮部,夯實「統」的責任,強化「推」的力度,破解「難」的問題。集中力量突破重點工作。
以勇攀高峰追求帶動爭先進位。
大力弘揚見第一就爭、見臺階就上、見獎盃就奪、見紅旗就扛的「四見精神」,推行高質量發展「l+N」目標考核,在全市上下營造勇攀高峰爭當第一的濃厚氛圍。
加快工業振興
做強實體經濟「壓艙石」
實施鏈主攻堅行動。
出臺培育產業鏈主的支持意見,推動首批32家鏈主企業做大做強;
全力引進鏈主型企業,力爭年內招引投資規模超百億元項目兩個、超50億元項目3個。
1-7月份,3個省級重大項目中,魯汶儀器全面投產,霍尼韋爾部分設備到位並調試,國家級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工程各子項目進展順利;27個徐州市重大項目全部開工,10個項目建成投產。
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2%,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7.5%。
實施雁陣培育行動。
圍繞碳基新材料、半導體材料與設備、生態家居等六大主導產業,梳理全產業鏈的重點領域、關鍵企業,編制招商路線圖,開展重點招商,159個項目成功籤約。
實施園區提升行動。
紮實推進國家級開發區和國家級高新區創建,10個園區板塊基礎設施投資8.7 億元。堅持以畝產論英雄,加大閒置低效土地、「殭屍」企業清理力度,土地綜合利用率不斷增強。
堅持創新驅動
打造動能轉換「強引擎」
建強平臺承載創新。
規劃建設東湖(後沙)創新生態區,完善科技研發、創新孵化等功能,籌建高職院校,引導開發區和高新區相關企業加強與大院大所合作,共建「校企聯盟」和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打造一批國家級和省級產業創新中心。
培育主體引領創新。
持續深化科技金融創新,引導企業圍繞產業抓創新,推動產業關鍵核心環節攻關,加快培育一批細分行業的獨角獸、瞪羚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招引人才支撐創新。
大力實施「才富邳州」計劃,圍繞產業鏈布局人才鏈,實施「人才新政 23 條」,出臺大學生、高技能人才、返鄉創業人才招引優惠政策, 為產業發展提供強大智力支撐。
繪就大美邳州
建設城鄉全域「大公園」
著眼未來打造現代中等城市。
科學謀劃「兩帶兩軸六片區」城市總體布局,目前,年度計劃投資134.24 億元的城建重點工程,已開工41項,一座現代化中等城市正在加快崛起。
因村制宜打造美麗田園鄉村。
紮實推進農民群眾住房條件改善,今年計劃建設農房項目22個、改善10176戶,目前已開工12個、主體建成10個。
加快美麗鄉村建設,3個省級和7個徐州市級特色田園鄉村通過驗收。
放大優勢打造全域公園城市。
依託王傑烈士紀念館、小蘿蔔頭紀念館等,發展紅色文化遊;
依託艾山、禹王山等,發展綠色山地遊;
依託大運河文化風光帶、六保河生態景觀帶等,發展藍色水韻遊;
依託十裡銀杏時光隧道、百裡水杉畫卷等,發展金色林海遊,建設全域公園城市。
突出共建共享
全面實現百姓「小康夢」
辦好民生實事「惠」民。
紮實辦好年度50項為民實事,項目化、清單化整改十大民生領域44項突出問題。
推行雙建雙協「安」民。
以「雙建」夯實基層基礎、以「雙協」強化隊伍建設,建設市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社會治理服務中心,鎮政法綜治中心, 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
創建文明城市「利」民。
建立市領導包掛重點難點老舊小區、背街小巷制度,推行市直部門「路長制」開展「最美邳州人」選樹活動,強化鄉風文明建設,月初以年度省檢第二名的成績進入國檢序列,確保年底創建成蘇北首家縣級全國文明城市。
(向上滑動查看更多)
篤行新理念 實幹樹樣板
新沂市委書記高山
新沂圍繞徐州打造貫徹新發展理念區域樣板大局,強化系統性思維,找準牽引性抓手,拿出突破性舉措,推動各項工作走在了蘇北縣域前列,綜合考核連續兩年躋身徐州「第一方陣」,以精彩的發展業績,集中展示了踐行新發展理念的硬核成果。
致力「觀念轉軌」
轉出縣域發展新路子
堅持把新理念貫穿於作決策、上項目、育產業的全過程,堅決擺脫梯度轉移、跟隨發展的路徑依賴,有效破解城市拔節中的「成長之痛」。
勇於「跳出新沂」謀劃藍圖,立足發展階段性特徵,自覺把新沂置身於全省、全國大局中考量,系統謀劃了「兩城一地」戰略定位,為高質量發展明確了方向、明晰了路徑。
精準「關鍵抓手」攀高致遠,先後確立了「363」「五大突破」「四個關鍵詞」等牽引性抓手,破難題、上臺階、爭一流,有力牽引帶動了經濟社會大發展、大躍升。
致力「動能轉換」
轉出突破提升新境界
全力催生「轉型出關」強勢能。
靶向發力延伸「產業鏈」。
圍繞7個優勢主導產業,由市領導親自掛帥任鏈長,通過龍頭建鏈、配套補鏈、平臺聚鏈,全面增強產業鏈「結網」能力。
目前,隨著中新特鋼、水性超纖等一批超百億項目,晉煤恆盛、聖戈班鑄管、高端智能冰箱等一批超50億項目的開工建設,「點穿成鏈、鏈形成片」的集群效應日益顯現。
集中攻堅提升「價值鏈」。
聚力推動化工園區地位合法化,堅決淘汰低端產能,累計依法關停化工企業34家、重組兩家;
全面推動化工園區提檔升級,投資近15億元,用於2243戶居民搬遷、基礎設施建設、環保在線監測。
想方設法突破「創新鏈」。
制定實施了優於周邊的「鍾吾英才」政策,6.2萬平方米人才公寓投入使用,近20萬平方米工業鄰裡中心加快建設,吸引各類人才8000餘人;
累計培育高企98家,國家級水性超纖研究院、鍾吾智造谷等一批平臺加快建設運營,創新水平邁上了更高層次。
精心扮靚
「生態宜居」新家園
全方位提升城市能級。
城南綜合立交、高鐵商務區、中央湖CBD 、吾悅廣場等項目加快推進,新沂作為蘇北唯一被列為省美麗宜居城市建設試點的縣(市)區,持續加快城市更新步伐,棚改工作連續兩年榮獲省政府「真抓實幹」 激勵表彰。
多維度打造醉美鄉村。
構建「1+5+8+190」鎮村布局,實施農房改善項目34個,獲批2019年度全省蘇北地區農民群眾住房條件改善工作激勵支持縣、農房改善工作績效評價優秀獎。
常態化守護綠水青山。
大力推進「美麗新沂」建設,窯灣古鎮近期將與中青旅正式籤約,投資6億元的馬陵山旅遊綜合體、24億元的駱馬湖退圩還湖工程、13億元的靜脈產業園等項目紮實推進。
精心建15公裡「城市水環」,精緻打造百裡休閒農業觀光帶,成功入選省全域旅遊示範區建設單位。
全面打響
「開放樞紐」特色牌
全力做強樞紐功能。
新沂港已開通至太倉、南京、連雲港等貨櫃周班輪,吞吐量達兩萬標箱,通用機場正式投入運營,年底徐連客專建成通車,新沂將昂首跨入「高鐵時代」。
全力做優樞紐平臺。
17個在建平臺,12個已建成運營,入駐企業1200多家,實現營業收入62億元,稅收3.8億元,吸納1萬餘人就業。
全力做大樞紐產業。
成功吸引了胤天、嘯翔等一批臨空偏好型項目落戶,力爭通過3-5年努力,打造一個「全國爭一流、全球有影響」的超百億航空特色園區。
紮實做好
「善治樣本」大文章
堅持「黨建引領」走在前。
大力推行「四位一體」善治模式,創新開展黨建「建模板」活動,全面深化「建村部、強支部」工程,加快推動城市社區「提質達標」。
做強「智慧網格」提效能。
投入近2000萬元,實體化運作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有效融入12345熱線、數字城管等平臺,切實讓城市治理更智慧、更高效。
辦好「民生實事」顯情懷。
累計新建中小學、幼兒園項目88個,中醫院遷建、城鄉供水一體化全覆蓋、城鄉公交一體化改革等一大批民生工程,惠及千家萬戶,讓群眾切身感受到城市發展的溫度質感。
致力「作風轉變」,轉出幹事創業新氣象。
紮實推進營商環境建設,接續開展作風建設提升年、突破年活動,重抓溫吞水、標準低等8種懶政現象,以最短時間辦好項目前期手續,最優機制提供代辦幫辦服務,最大限度發揮紓困基金扶持作用,叫響「心怡營商 · 贏在新沂」金字招牌。
(向上滑動查看更多)
奮力衝刺全國鎮域前百強
邳州市官湖鎮黨委書記許永振
官湖鎮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產業集群持續壯大,鄉村振興縱深推進,經濟社會取得跨越式發展。
近三年全鎮工業開票收入分別為32億元、52億元和69億元,實現兩年翻番;
連續三年位列全國千強鎮121位,蘇北第一;
榮獲全國最美宜居小鎮、國家淘寶鎮等榮譽,彰顯了擔重任走在前的官湖擔當。
聚焦高端加快工業振興
堅定不移做強家居天下
把工業經濟作為推動發展的「脊梁骨」。
錨定第一匯高端品牌。中國木門第一品牌TATA、中國淋浴房第一品牌朗斯投產達效,中國軟體沙發第一品牌愛依瑞斯、中國建材第一品牌千年舟開工建設;
中國軟體之王顧家集團、中國最早上市家居企業皇朝家私等4個2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籤約落地,牢牢把握了鏈主凸顯、品牌至上新趨勢。
盤活土地1600畝,建成15平方公裡、江蘇唯一一家國家邳州木製品特色示範園區。
參與制定中國生態板、中國定製衣櫃等4項國家標準,擁有國家木製家具及人造板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和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兩大「國字牌」,逐漸成為在中國家居板塊上的中原地理坐標。
「懂服務、會安商」理念,「幹部最懂行、服務最貼心」成為官湖金字招牌。
產城融合提升城鎮能級
堅定不移做活載體平臺
擺脫鎮級思維,用城市量級定位未來。
新修泰山路,與開發區融為一體,打通工業大走廊;
重塑建設路,與邳州老城功能提升軸無縫對接;
依託南京路,積極吸納新業態。
集聚商貿、物流、食宿等生產性和生活性服務商家2160家,輻射帶動周邊20萬人就業創業。
放大產業和資源優勢,形成「多規合一」一套圖,新建兩處田園式農村集中居住區,規劃建設蘇北唯一一家鎮域城市綜合體。
抓住「1+4」機構改革省市試點契機,蘇北率先成立綜合行政執法局,探索形成「一支隊伍管全面」的治理新模式,由鎮轉城的治理理念趨於成熟。
生態優先放大資源優勢
堅定不移做美全域公園
堅決打贏「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建設蘇北未來鄉村的美麗樣板。
新建沂河「漁村十八景」,全面暢通武河、綱河、城河、官湖河等4大水系,「運河水鄉、蘇北秦淮」魅力初顯。
新建中國唯一古銀杏主題景區——石壩黃金古道,探索古樹民宿新概念;涵養5萬畝銀杏林海,新增綠化15萬平方,森林覆蓋率突破46%,打造邳州「核心綠區」。
深入挖掘「孔子沐沂、張良受書」文化內涵,重現「授賢古街」「孫家古村」等人文標誌,建成全國最長貨櫃風情街。授賢村成功通過省級首批,孫家、石壩成功通過市級首批特色田園鄉村驗收。
黨群同心推進共建共享
堅定不移做實末梢治理
實施「六個一」工作法、劃分黨員「紅色責任田」,讓每名黨員都成為「一面旗幟」。
「雙建雙協」網格化社會治理格局全面構建,綜合指揮調度中心智能化搭建,127個網格信息終端全覆蓋,1200名網格員隨時待命,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群眾安全感持續提升。
基層民主協商全省試點,今年以來,圍繞服務企業抓協商,開展活動36次,梳理解決金融信貸、薪資待遇等問題52個,有力保障了企業復工復產,成為企業發展好幫手。
(向上滑動查看更多)
在山水田園中繡出美麗
「棋盤」
新沂市棋盤鎮黨委書記方衛生
新沂棋盤鎮依山傍水、生態宜人、風景如畫,勝似江南水鄉。
近年來,我們堅持把「山清水秀生態美」作為鄉村振興最大資源和最亮麗的底色。
大力踐行新發展理念,牢牢抓住「轉型出關、生態宜居、開放樞紐、善治樣本」四個關鍵詞。
強產業、美農村、富農民,讓棋盤的鄉村「旺」起來、「興」起來,努力在好山好水風光中走出一條「生態強鎮」之路。
立足稟賦、精準謀篇
勾出棋盤「新而美」鎮域框架
堅持系統思維,強化頂層設計,精準繪好棋盤鄉村振興「路線圖」。
從「美」裡找特色、在「新」上挖細節,達到「骨架不大」但「功能全」「顏值高」的總目標。
搭建「2+5+3」的新型社區整體框架,以主鎮區和城崗新型社區兩個核心區為圓心,向四周輻射周邊兩公裡,以「新建+改建」的方式做好5個集聚提升類村莊、3個特色保護類村莊。
秉承生態優先理念,堅持以綠色山水為基、以紅色基因為魂,系統提升小城鎮功能和品位,積極推進特色田園鄉村和美麗宜居村莊建設,輔以特色漿果產業園點綴,展現出百果連片植、五穀換季香,水清氣淨環境美的自然風光。
立意鄉愁、精緻勾線
繪出棋盤「靚而全」宜居家園
堅持「因民之需建新居、助民之富強功能、為村之美優環境」,啟動11個農房改善項目。
對宋莊進行高水平規劃設計和功能定位,新建的58戶採取點狀安置和片區安置,改建的57戶保留村莊原有的肌理和房屋的原有風貌,讓老房子舊貌換新顏,更具地方特色。
建設精品民宿客棧,注重打造體驗民宿,帶動農民參與鄉村旅遊和農產品加工銷售,有效將農村鄉土資源利用和農民收入提升相結合。
楊莊新型社區位於馬陵山與駱馬湖的中心節點上,總規劃建設620套,目前一期270套房屋已交付使用。
在院落布局上,尊重村民傳統生活習慣,充分考慮農戶花往何處栽、菜往哪裡種、衣服怎麼曬等實際需求;
在功能布局上,新建公共服務及商業街區建設項目,積極引導農民依託鄉土資源就「地」取「財」,把生活納入商圈,將土特產搬進「作坊」換顏出售,以商業街區為載體打造帶有棋盤印記的特色美食「一條街」,借美麗村莊的發展之勢帶動鄉村「旅遊+」經濟,塑造出美麗鄉村休閒旅遊的精品節點。
立產興業、精心打磨
壯大棋盤「融而優」特色產業
發展甜蜜產業,打造「山水」風景長廊。
依託12公裡山水大道,投入8600萬元,大力發展現代休閒農業,將傳統農業與民俗民宿、鄉村旅遊、農事體驗等主題相融合,讓農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讓農業更有「錢景」。
壯大玻璃產業,夯實鎮村經濟基礎,初步形成「石英砂深加工、玻璃產品製造、玻璃產業相關配套」等產業板塊。
力促工旅融合,舉辦藝術玻璃設計大賽,工業旅遊、體驗旅遊、教學旅遊等項目,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和跨境電商,推動棋盤玻璃小鎮健康持續發展。
依託通用機場,打造「通航」特色小鎮。加強鎮區配套設施建設,補齊功能短板,推進鎮區向小城市方向邁進,讓棋盤的鄉村更加繁榮興旺、生態宜居。
(向上滑動查看更多)
統籌:秦建莉
原標題:《「美麗」,他們怎麼把這個形容詞變成動詞?》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