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111年前的9月21日,中國航空第一人馮如,駕駛著自製的飛機飛上藍天,僅憑一己之力將中國航空推到了當時世界先進水平最前沿。在紀念中國航空事業111周年之際,由航空工業與揚州市共同建設的揚州航空館在揚州生態科技新城建成開館。該項目是航空工業和揚州市協同發展文化事業、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防教育的重點合作項目,更是展現中國航空人文化自信、展示揚州高科技產業的標杆示範工程。
開館儀式上,航空工業黨組書記、董事長譚瑞松與揚州市委書記夏心旻共同為揚州航空館揭幕;集團公司黨組副書記李本正代表航空工業致辭;集團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郝照平與揚州市委常委、秘書長韓驊共同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航空科普教育基地揭牌」。航空工業總經理助理、黨建文宣部部長周國強代表集團公司向揚州生態科技新城管委會主任李林遞交了象徵開啟航空館大門的「金鑰匙」。
揚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鍇竑表示,揚州與航空工業結緣已久,如今在新興科創名城建設的引領下,更是將航空產業作為「323+1」中的核心產業予以支持,著力打造出「拆不散、搬不走、壓不垮」有持久競爭力的航空產業集群。希望揚州航空館繼續秉承航空工業與地方經濟實現軍民聯合創新發展的理念,綜合展示中國航空業發展的歷史全貌、發展成就以及揚州元素,成為揚州向全世界展示航空產業和航空精神的重要名片。
集團公司黨組副書記李本正在致辭中表示,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航空工業與揚州市的共同使命和責任。揚州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因此,揚州打造科技創新新城的理念與航空工業創新發展理念碰撞出很多的合作空間。如今,航空工業與揚州市已經展開了多方位的合作,既有實體產業的落地,也有對高等人才的培養。揚州航空館項目是雙方新的合作成果,既代表了雙方對發展文化事業的共同關注,也展現了航空工業弘揚航空報國精神、踐行航空強國使命,大力推動與地方經濟實現融合創新發展的決心與意志。揚州航空館不僅是雙方共同打造的航空文化傳播的新舞臺,更是普及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與科普教育的新陣地。期待雙方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更好地落實文化自信的要求,共同助力揚州航空科技產業發展,廣泛傳播航空文化,大力弘揚「忠誠奉獻,逐夢藍天」的航空報國精神,用航空夢、強國夢託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交匯點記者了解到,揚州航空館項目採用「軍工央企+地方政府+航空企業」的合作模式,主體建築以江蘇非物質文化遺產「揚州燈彩」為設計靈感,展館面積達6000平方米,由航空科技文化館與航空科幻體驗館兩大場館組成。展館全館覆蓋智能互動體驗系統,其中,航空科技文化館定位博物收藏與科技展示,涵蓋序廳、中國航空「第一」展、中國航空發展史、航空探秘、中國航空名人堂等五大展區,通過20餘架中國航空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飛機模型的陳列,生動全面展示了中國航空事業的蓬勃發展和航空科技蘊藏的磅礴力量;航空科幻體驗館定位科普教育與互動體驗,涵蓋戰勇軍事體能訓練營、小飛俠歷險記主題樂園等各類獨立互動體驗區,以寓教於樂的方式讓觀眾身臨其境感受暢快的航空科普教育與科幻體驗。兩館有機結合,打造了融娛樂性、互動性、體驗性為一體的國防教育示範基地、航空科普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周國強告訴記者,這次航空工業和揚州市委市政府聯手打造這個航空文化綜合體,主要有三個目的,第一個就是想把中國現代工業文明和中國航空科技的成果傳遞給社會大眾,讓老百姓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航空產品和航空力量。另外,我們要通過打造航空館,傳播航空報國精神,推動我們的國防教育和全民科普教育,讓更多的人了解航空,熱愛航空,熟知航空,特別是讓我們的年輕一代小朋友們喜歡上航空。第三,揚州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我們這次打造的航空館,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目的是要賦予揚州全新的名片,配合揚州市委市政府,推動揚州當地的經濟發展。實際上我們國家在航空類博物館的建設這一方面是很落後。美國到目前為止,航空類博物館一共有252家,英國40多家,德國40多家,法國也是三四十家,所以這就可以看到航空發達國家在建設航空展陳展示館,傳播航空文化、航空技術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我們國家到目前為止,統計的數據成規模的不超過10家,這個和我們航空大國的身份極不相稱。今天在揚州建的航空館,是產品技術展陳加科技體驗,也是一種全新的嘗試。
通訊員 新城軒 交匯點記者 李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