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定名: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 內部展陳方案曝光

2021-01-15 荔枝網新聞

  「因運而生」展廳

  青少年互動體驗展

  運河版「密室逃脫」

  「運河上的舟楫」展廳

  昨日,國務院辦公廳在中國政府網公開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揚州大運河博物館冠名問題的函》,同意將在揚州建設的大運河博物館定名為「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

  穿越2500年時光,縱貫6400裡大地,中國大運河是世界上規模最大、通航裡程最長、使用時間最久、文化價值最豐富的運河,作為中華文明的標誌之一,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由揚州建設,南京博物院運營,預計明年7月1日開館。作為最能反映中國大運河文化的標誌性工程,博物館會如何呈現運河文化的博大精深、運河兩岸的美好生活、運河全線的文化遺產和全球運河城市的交流互鑑?記者採訪了南京博物院院長龔良。

  共設有11個專題展

  中國大運河的「百科全書」

  「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的展覽將全流域、全時段、全方位展現中國大運河的歷史和文化。」龔良表示,觀眾在這裡將可以看到隋唐大運河、京杭大運河、浙東運河的前世今生,以及運河上的水利工程、漕運鹽利、商業貿易、宗教信仰、飲食風物、戲曲詩詞、舟船樣式、市井生活,運河沿線的自然生態、運河如何與「一帶一路」交匯,並專題展示我省組織創作的《中國大運河史詩圖卷》。簡而言之,這座博物館就是中國大運河的「百科全書」。

  展覽的總體定位是「運河帶來的美好生活」,共設有大運河——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因運而生——大運河沿岸的傳統生活、大運河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世界知名運河與運河城市、中國大運河藝術史詩、紫禁城與大運河、隋煬帝與大運河、運河與自然展、運河上的舟楫、流動的文化——中國大運河、探索大運河:青少年互動體驗展等11個專題展。

  到目前為止,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共有1萬件展品,其中有20件(組)大體量展品,將成為展示運河巨大規模和人利用改造自然的最佳體現,例如複製的山東汶上南旺水利樞紐模型,將再現京杭大運河最高點如何引水濟運、「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的創舉;明代魯王出行儀仗俑構成了3米寬近10米長的隊伍,浩浩蕩蕩,氣勢非凡;展廳裡還會部分複製回洛倉中一座可存糧50萬斤的糧窖,觀眾可以從巨大的糧窖底部穿過,感受運河漕運倉儲巨大空間帶來的震撼;開封是宋代汴河的終點,展廳裡會陳列20米長的河道剖面,唐、宋、元、明、清歷代地層堆積七八米高。

  館內特別設置了500平方米的環形數字館,通過水、運、詩、畫四個篇章展示運河美的意境,觀眾在空間內,隨著「時空河道」自由地穿梭流動,展開人與自然、歷史、現實的穿越時空的對話,通過「科技+藝術+文化」的創意表達方式,讓大運河流入每個觀眾的眼中、心裡。

  舟楫往來通南北,船運載了四面八方的貨物,南來北往的行者,運河上的船有多少種類?「運河上的舟楫」展廳將展出七八十種古船模型,其中最大的沙飛船長20米、寬4米,相傳沙飛船是揚州沙氏所造,由於跑得快,人們稱之為「沙飛船」:雙體遊船複製自顧愷之的名畫《洛神賦》;龍舟和翔螭舟分別是隋煬帝下江南時自己和皇后的乘舟;沙船是中國豎帆最多的船型,也是明清漕運的主力船型;「兩節頭」是清代貨運的載重船,可以拆分成兩船,尤其適合枯水期運輸;高郵漕船尾部刷黑漆,俗稱「黑屁股」;鎮江客船的模型收藏於比利時國家航海博物館,是清末首屆萬國博覽會上參展的120多艘中國古船模之一;「米包子」是一種口小肚大的運米船,清代徵收運輸船稅按艙口尺寸計算,船民為了少納稅,便把船隻改造成「包子形」,這種特別的形制是一種民間智慧和能工巧匠的絕技。

  穿越體驗運河文化

  看到聽見運河兩岸的美好生活

  「千百年來,運河滋養兩岸城市和人民,是運河兩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在三灣考察調研時,習近平總書記這樣說道。一條運河繁榮了沿線的城市鄉鎮,運河的重要節點必定是幸福生活所在,展覽中濃墨重彩地展示了運河給人帶來的美好生活。

  「因運而生」展廳就複製了中原、燕京齊魯、江淮、江南四個地域的城鎮村落的街巷空間,再現了四幅「運河繁華圖」。

  「進入這個展廳,觀眾會有時空穿越的感覺。」龔良以第一單元「盛世東都,汴水繁華」舉例說,展廳內分別呈現唐代洛陽和宋代開封的街巷、民居,小攤和遮陽傘取自《清明上河圖》,屏風複製自宋代名畫,碼頭和集市上叫賣採用方言,工作人員穿著的唐宋服裝讓人想到宋徽宗的《搗練圖》,街巷上分布著果子鋪、茶肆,賣宮燈、首飾、年畫的店鋪,在針灸館觀眾還可以體驗簡單的針灸治療,用於夜市小吃的道具是中國最早的紙幣「交子」,可以用來在公眾餐廳兌換特色美食。

  接下來的三段街景,分別表現臨清鈔關街景、京師鬧市繁華、淮揚雅致風物、南船北馬要衝,以及江南地區的錦繡文章、物阜民豐和煙雨水巷,走在展廳中,仿佛行走在一幅自北國到江南的民俗風情畫中,四合院、古戲臺、鹽商豪宅、千年郵驛、書院、商號、天下糧倉、小橋流水、枕河人家……真實重現運河城鎮村落的歷史場景和生活場景。

  運河流淌著綿延千年的非遺技藝,承載著兩岸人民的美麗期許,在文化長河中熠熠生輝。運河沿線,戲園裡演出著才子佳人的故事,茶樓上演繹著俠義天下的情懷,廟場上迴響著插科打諢的笑聲,都是兩岸生活的縮影。展廳中「樂韻流淌」單元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1780年乾隆南巡時,全國各地的戲班子匯聚揚州,為皇帝和市民演出,這可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全國性「文藝匯演」。1890年乾隆皇帝八十大壽,四大徽班進京,當諸腔雜陳變得和諧統一,國粹京劇就這樣誕生了。

  在非遺展廳內,揚州清曲、京韻大鼓、蘇州評彈、山東琴書、崑曲、京劇、木偶戲、皮影戲……各種戲曲、曲藝交相輝映,此外,五彩的顏料、考究的湖筆、精細的梳篦、玲瓏的核雕、典雅的摺扇,以及用織、繡、染等各種方式創造出的雲錦、緙絲、蘇繡、藍印花布,各種技藝巧奪天工;四季交替,日月輪迴,廟會、慶典、祭祀蘊含著生生不息的情思,中國傳統生活的魅力,就蘊藏在這些非遺項目中。

  大運河不僅是古代交通大動脈,而且積澱了千姿百態的戲劇曲藝、傳統技藝、民間文學、音樂舞蹈、工藝美術、民俗歌謠……一條水道溝通融會京津、燕趙、齊魯、中原、淮揚、吳越等地域文化,以及水利文化、漕運文化、船舶文化、商事文化、飲食文化等文化形態,最終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運河民俗文化,讓觀眾在展廳中感受著生生不息的情思、代代相承的美好。

  不光好看還要好玩

  這裡上演運河版「密室逃脫」

  開放後的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內除了11個主題展覽外,還設有考古研究所、文創商品、茶館、咖啡館、小劇場等,未來這裡不光好看,還要好玩,成為人們休閒放鬆的文化客廳,免費對公眾開放。

  博物館內專門設置了一個青少年互動體驗展,在展廳中,孩子們可以化身為古代官員,去遊一遊大運河,看它如何爬山過黃河,人們運用了什麼智慧讓它聽話,那些從沒聽過的水利工程究竟如何運轉,往來如梭的大船上都運載了什麼貨物……

  展覽還為10—15周歲的青少年設置了一個「密室逃脫」環節。這是一個角色扮演的互動遊戲,參與者有一個身份:監水使者林鏡,當時遠在北京的皇帝染疾,急召魯王回京擔任儲君,林鏡的任務就是護送魯王沿運河返回京城。坐船北上的「行程」中,玩家需要操作船隻、利用河工工具解決河道淤塞、河水暴漲等危機,在整個通關過程中,共有10個左右的機械,涉及運河航運、管理機構和漕糧倉儲等相關知識,當「林鏡」把儲君安然送回京城後,就可以用手機打卡,生成成就令牌(含角色IP形象與自拍),分享至微信、微博、QQ等社交媒體。館方表示,情節、道具和懸念的安排一定會讓參與者過癮。

  為了讓博物館更好玩,展陳還把大自然搬進了展廳。海河平原的黃櫨、紫椴、蜻蜓蘭、花尾榛雞和普通翠鳥,黃淮平原的旱柳、刺槐、狗尾草、蒼鷺、普通秧雞,江淮平原的櫸樹、樸樹、石楠、芡實、中華絨螯蟹、鰻鱺,以及長江下遊平原的馬尾松、木芙蓉、烏桕等,還有溼地裡的動植物,都將被放進博物館,組成一個個生態系統,讓觀眾在這裡感受運河沿線的自然生態。

  當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開館時,觀眾可以通過樓梯直達樓頂花園,進而通過廊道進入大運塔,站在塔上俯瞰整個三灣景區,大運塔與文峰寺的文峰塔、高旻寺的天中塔成一直線,形成「三塔映三灣」的美麗景觀。未來,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邊將建成一座碼頭,觀眾在此坐船,向南可達長江邊的瓜洲,向北可達東關街碼頭、天寧寺御碼頭,進而像康熙、乾隆南巡時那樣,經瘦西湖直達蜀岡平山堂,串聯起揚州最具特色的運河遊覽線路。

  「我們的目標是在開館後花3年時間,使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每年接待150萬人次。」龔良表示,博物館本身不盈利,但是它可以促進文旅融合,把更多的觀眾變成揚州的遊客,為這座古城留下更多的人,體驗一座運河古城的千年文脈與現代文明。  

相關焦點

  • 揚州又一新地標!真好看
    「五亭」完成頂部裝飾揚州瘦西湖「五亭橋」聞名天下在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鋼結構建築主體建成的同時主體建築上部的景觀構築物裝飾裝修也基本完工超大玻璃幕牆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的序廳一個高10多米的「超大玻璃幕牆」吊裝成功幕牆層高達15.6米像一面巨大的鏡子安裝在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的建築上不僅通透,採光效果好
  • 《中國大運河》完整版亮相央視
    昨晚10點,8集大型人文系列紀錄片《中國大運河》「完整版」亮相央視十套《探索·發現》。與6月亮相的「特別版」相比,「完整版」經過進一步修改與調整,揚州在大運河發展歷程中的重要地位被進一步凸顯。
  • 國家海洋博物館展陳大綱評審會在天津召開
    本報訊(實習記者 馬雲)3月12日,國家海洋博物館展陳大綱評審會在天津召開。來自各個領域的11位專家組成評審組就國家海洋博物館展陳大綱進行了評審,並對大綱予以充分肯定。   專家評審組聽取了編寫組關於國家海洋博物館展陳大綱的詳細介紹後,一致認為:該展陳大綱對國家海洋博物館的建設目標與展示功能定位比較準確。大綱內容翔實豐富、體系完整,對展廳布局的設計基本合理,邏輯思維比較嚴謹,充分吸收了國內外海洋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具有較高的學術水準。評審組還對展陳大綱提出了寶貴的意見。
  • 2019年揚州「十大新聞」出爐
    為全面回顧2019年揚州發生的大事件、大新聞,中共揚州市委宣傳部牽頭,揚州報業傳媒集團、揚州廣播電視傳媒集團共同參與組織的2019年度揚州「十大新聞」評選活動從2019年12月下旬啟動,經媒體推薦、主辦方篩選、專家評審,最終產生了2019年度揚州「十大新聞」,現正式公開發布。1、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積極探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揚州實踐。
  • 一周藝術人物|巴西原住民策展人、瑞士建築師的「喚起記憶」
    在杭州,京杭大運河博物院設計公布中標方案,赫爾佐格與德梅隆帶來一筆懸空的「水墨」。《澎湃新聞·藝術評論》「一周藝術人物」,報導並評析國內外的藝術人物及熱點事件。(文/畹町)中國杭州 | 建築師赫爾佐格與德梅隆京杭大運河博物院設計中標:一筆懸空的「水墨」赫爾佐格與德梅隆近日,杭州「京杭大運河博物院建築概念性設計方案」公布獲勝者,來自瑞士的赫爾佐格和德梅隆建築事務所打敗戴衛·奇普菲爾德建築事務所、戴衛·奇普菲爾德建築事務所
  • 京杭大運河博物院概念性方案比選中!驚豔海量效果圖
    該項目採取「一院多館」的形式,包括大運河博物館、大運河國際交流中心,涵蓋博物館、酒店、會展中心等多種功能。   京杭大運河博物院建築概念性設計方案   今年年初,杭州面向全球啟動京杭大運河博物院建築概念性設計方案徵集活動,要求設計單位「有全球知名城市博物館類文化地標性項目業績;同時,獲邀設計單位負責人必須主持並直接參與設計全過程」。
  • 方案公布!揚州又新添一條快速路!
    開發路東延快速化改造工程 選址方案出爐! 回覆:您好,開發路東延工程目前正在辦理選址手續,近期將會就選址範圍進行公示,具體方案尚未確定。 時隔數日,方案終於公布啦!
  • 揚州:全力鍛造「有分量」的「好地方」
    11月13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揚州考察調研。在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總書記聽取大運河沿線環境整治、生態修復及現代航運示範區建設等情況介紹後指出,「揚州是個好地方,依水而建、緣水而興、因水而美,是國家重要的歷史文化名城。」19日,揚州迎來了一個好消息:運河三灣生態公園內正在建設中的大運河博物館收到國務院正式批覆,命名為「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
  • 合肥市科技館新館(自然博物館)建設最新進展:公共空間展項方案通過
    11月5日上午,合肥市科技館新館(自然博物館)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在新館工程建設項目部會議室召開。領導小組組長王毓江,第一副組長餘勇,副組長郭鄧節、李紅、柏勁松、楊德勝,市科協副調研員範冬、朱道宏,領導小組其他成員等參加會議。
  • 隋煬帝楊廣堅持修京杭大運河,只是為了享受嗎?原因其實並不簡單
    長安、洛陽、揚州、益州、蘇州、荊州、廣州、幽州、汴州、明州、洪州等城市是唐代的大都會。隋煬帝雄才大略,南下滅陳,統一全國;開通運河,澤被後世,可惜加重了人民負擔,拖垮了國力,隋朝二世滅亡,為人作了嫁衣。楊廣做皇帝前在揚州做了九年總管,不會在短短的帝王生涯裡那麼迷戀揚州,更談不上什麼虛榮心。
  • 揚州航空館帶您過把「飛天」癮
    「揚州航空館正式開館!」「揚州航空館主體建築以江蘇非物質文化遺產『揚州燈彩』為設計靈感,兩盞『燈籠』分別為兩個展館。」現場解說員介紹。揚州航空館項目採用「軍工央企+地方政府+航空企業」的合作模式,由航空工業牽頭,聯合航空企事業單位和地方文化企業等主要合作方,中航文化承建,在展區空間規劃、展館設計建設、展陳方案設計及施工搭建、後期運營管理等方面提供保障。
  • 中國釣魚島數字博物館正式上線,日本新任官房長官坐不住了……
    中國釣魚島數字博物館於3日在釣魚島專題網站( www.diaoyudao.org.cn)正式開通上線。該數字博物館通過多個線上展廳,生動地展示了釣魚島主權屬於中國的法律和歷史依據。然而,日方一些官員卻因此坐不住了。
  • 湖北省博物館正式開館 "木乃伊"等古埃及文物來展
    湖北省博物館正式開館 "木乃伊"等古埃及文物來展發布時間:2018年10月03日 09:19 來源:湖北日報 ,引進的新展《法老的國度 ——古埃及文物展》同期開展。  本次展覽展出的180件(套)展品均來自佛羅倫斯埃及博物館、羅維戈研究院等專門從事埃及考古研究的義大利博物館,其中不乏首次來到中國的黃金面具木乃伊等珍貴藏品。  義大利的博物館機構擁有極其豐富的埃及藏品資源。早在兩千多年以前,古羅馬貴族已熱衷於收集埃及文物。
  • 貴州省博物館開館了!這裡有一份觀展攻略請查收
    從選址重建到正式開館歷時4年多,貴州省內藏品種類最豐富、藏品質量最精湛的綜合性博物館——貴州省博物館終於在9月30日開館了!先鋒君今天一大早就趕往博物館,探尋裡面的精彩,為大家奉上觀展攻略,讓您不錯過任何精彩。一走近新省博物館,先鋒君的第一感覺就是大氣,整個建築群極富設計感。
  • 臨洮博物館大型蝴蝶科普展
    ——李商隱《錦瑟》 為豐富廣大青少年課外活動內容,進一步加強青少年科普知識教育,提高廣大青少年探索自然科學奧秘的能力,增強青少年對稀有動植物的保護意識,2021年新年伊始,我館邀請金川區博物館舉辦大型蝴蝶科普展,在12月25日正式開展,展期2個月。
  • 揚州,青山遠黛的山水畫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春天來揚州再適合不過了,此時的揚州有清風、細雨、斜柳、瓊花……揚州,地處江蘇中部,長江和京杭大運河交匯處,素來有「淮左名都,竹西佳處」之稱。「揚州八怪」之說,由來已久。揚州八怪是清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活躍於揚州地區的一批風格相近的書畫家總稱,美術史上也常稱其為「揚州畫派」。在中國畫史上說法不一,較為公認指:金農、鄭燮、黃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羅聘、高翔。至於有人提到的其它畫家,如阮元、華巖、閔貞、高鳳翰、李勉、陳撰、邊壽民、楊法等,因畫風接近,也可併入。因「八」字可看作數詞,也可看作約數。在揚州當地還流傳這一種說法:「揚州八怪」是指揚州地區的「醜八怪」。
  • 世界上裡程最長的人工運河——京杭大運河
    「煙花三月下揚州」李白寫的是送別他的朋友孟浩然,孟浩然要在美麗的三月去揚州。這一句詩可影響了好多人,古代的揚州可以相當出名的,就是現代都還是個非常美麗的城市。揚州是一個古色古香的城市,來遊玩的人也是絡繹不絕。
  • 航空工業與揚州市共建的揚州航空館建成開館
    111年前的這一天,中國航空第一人馮如,駕駛著自製的飛機飛上藍天,僅憑一己之力將中國航空推到了當時世界先進水平最前沿,開啟了中國航空事業的大幕。在紀念中國航空事業111周年之際,由航空工業與揚州市共同建設的揚州航空館在位於揚州市生態科技新城的科技創新中心正式建成開館。
  • 思想者|劉士林:成為世界遺產的大運河,並不只是戴了一個「帽子」
    【編者按】日前,《大運河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規劃》正式印發實施。這是文化和旅遊部組建以來出臺的第一個關於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政策文件。事實上,自2014年正式入選世界遺產名錄以來,大運河的發展就牽動了全中國乃至世界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