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建設
目前已進入最後衝刺階段
昨天,整個主建築施工圍擋全部拆除
主體建築博物館揭開面紗,芳容初現
博物館穿上「漂亮外衣」
中國大運河博物館
首次採用單元式石材幕牆工藝
造型如巨船的鋼結構主建築
穿上漂亮「外衣」
與普通的石材相比
這一石材表面並不平整
開上了一條條槽線,深達一釐米左右
表面有凹凸感,整體看像水波一樣
「五亭」完成頂部裝飾
揚州瘦西湖「五亭橋」聞名天下
在中國大運河博物館
鋼結構建築主體建成的同時
主體建築上部的景觀構築物
裝飾裝修也基本完工
頂部鋼結構主體亭景觀也開始全景亮相
大運河博物館上部的景觀建築也嶄新呈現
展現出了新「五亭」
但這5個亭子與瘦西湖五亭橋上的「五亭」不同
其四個方形亭子,分布在四個角上
而在頂部的中間位置,則是一個圓形景觀亭
從空中看,「五亭」像眾星拱月一樣呈現
圓亭、方亭巧妙布局運用
讓整個頂部景觀既端莊大方
更充滿揚州地域特色和濃濃的文化味
超大玻璃幕牆
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的序廳
一個高10多米的「超大玻璃幕牆」吊裝成功
幕牆層高達15.6米
像一面巨大的鏡子
安裝在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的建築上
不僅通透,採光效果好
也讓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展現出了不一樣的容貌
據介紹,這段玻璃幕牆設計、工藝上存在諸多亮點:從設計上看,其結構形式新穎,採用全玻璃幕牆,保證了各角度視線無死角,視野開闊,室外景色一覽無餘;幕牆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採用吊掛,下部採用橫隱豎明複合結構形式。從規模上看,幕牆玻璃尺寸達到了10.6米高,2.1米寬,極為震撼;為確保超大玻璃幕牆安全節能:其採用了四層複合夾膠成堆真空玻璃,安全、節能性能好;單片玻璃厚度及複合厚度較大,幕牆的鏡面效果極佳,視覺效果很好。
這個劇場特別「高級」
館內非遺劇場內的天花和牆面
大面積運用了GRG材料
GRG全名為玻璃纖維增強石膏合成材料,是近年來國內外建築與裝飾領域出現的一種新型材料,具有壁薄、質輕、強度高、不燃性、裝飾效果好等特點,能滿足任意造型、大規格及富有質感效果的要求。
GRG板是一種有大量微孔結構的板材,在自然環境中,多孔體可以吸收或釋放水分。當室內溫度高、溼度小的時候,GRG板逐漸釋放出微孔中的水分;當室內溫度低、溼度大的時候它就會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吸收和釋放水分的過程就形成了「呼吸」作用,吸溼與釋溼的循環變化起到調節劇場內相對溫度的作用,極大地提升了人身處劇場內的舒適感。GRG板的聲學效果也很好,符合專業聲學反射要求,經過良好的造型設計,可在劇場內形成良好的吸聲結構,達到吸音的作用,避免劇場內的回聲。
將如何布展?
中國大運河博物館
以大運河發展變遷為時間軸
空間上涵蓋大運河全流域
且適當突出江蘇段特質
重點展示大運河帶給民眾美好生活
根據布展方案,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布展定位於「運河帶來的美好生活」,共設有「大運河——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因運而生——大運河沿岸的文化生活」「大運河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世界知名運河與運河城市」「中國大運河藝術史詩」「紫禁城與大運河」「隋煬帝與大運河」「運河與自然展」「運河上的舟楫」「流動的文化——中國大運河」「探索大運河:青少年互動體驗展」等11個專題展。
屆時,每個展廳通過聲、光、電等高科技裝備展現底蘊深厚的運河文化,揚州市民可觸摸、可互動、可體驗,在大飽眼福的同時,親身體驗科技的魅力。
建成後,整體是啥樣?
整個博物館建築群呈長方形
外形似一艘古代的大船
南北方向展開,船頭在南部
緊靠三灣公園景觀「剪影橋」
船尾在北側,距離開發路不遠
船上面還裝飾有景觀建築
方形、圓形的「五亭」景觀亭閣
博物館館旁還將建造一座高塔,定名大運塔,塔高百米,可通過館頂建設的長虹臥波式長廊進入高塔。主塔大運塔,以唐塔的風格設計,將重現唐風古韻。大運塔距離文峰寺的文峰塔大概1.2公裡,距離高旻寺天中塔大概4公裡,站在三灣風景區最高的觀景臺遠眺,南北兩方分別可以看到一座塔尖:北邊是文峰塔,曾是唐代高僧鑑真東渡日本的起點;南邊是天中塔。文峰塔、大運塔、天中塔,將在運河邊連成了一條線,形成「三塔映三灣」的景觀。
可以預見,
整個工程完工後,
唐代風韻的「巨型景觀船」將現古運河邊,
運河岸將再添文化景觀。
來源:揚州發布綜合
揚州發布記者 張孔生 姜傳剛吳忠祥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揚州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