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陌菲 主播/應猶
一年一度「最有錢」的日子又來了!
最近,各大平臺相繼發布的「2020年度帳單」,再次引發了一大波熱議。
帳單上的數字,讓無數網友懷疑人生:
「我咋花了這麼多錢!我哪來這麼多錢?」
「明明窮得要死,為什麼看帳單竟看出了富婆的即視感?」
「收入1萬,支出17萬,我是怎麼做到的?」
「真是花錢一時爽,清帳火葬場啊。」
有人說,看一個人的錢花在哪裡,就知道他是個怎樣的人。
深以為然。
其實,每一個人的支付帳單裡,都藏著他的人生。
你最愛的人,藏在消費記錄裡
知乎有個話題:哪一瞬間你感受到了來自家人的愛?
一個網友的高贊回答讓無數人淚目。
他說,他的老爸是個「鋼鐵直男」,一點也不懂溫柔,很少對自己噓寒問暖。
上大學後,老爸開始學著用手機軟體給他轉帳。
但他發現,每一次,老爸都會在備註裡裝作不經意地問他的近況,冬天的時候還提醒他天冷多加衣服。
那時,轉帳備註只能寫20個字,他的老爸就把錢分3次轉,每一次都精打細算,把20個字都寫滿。在軟體支持50字備註後,他的老爸也還是會寫滿50個字,不錯過一點和他說話的機會。
後來,他靠寫作掙了一點錢,和家人分享喜悅後,他告訴老爸,以後不用再打生活費了。
沒想到,老爸卻開始不定期地給他打零花錢,並在備註上寫著:「買早飯」「買牛奶」「買水果」……
每天他手機裡的到帳聲,幾乎頻繁到讓室友們震驚。
那一刻,他才發現,原來,老爸那些說不出口的關切的話,都藏在了轉帳記錄裡。
有一種愛,雖然無言,但卻深情。
閨蜜林子曾對我吐槽,她和老公小周的婚姻,從來沒有驚喜和浪漫。
她還說,小周就是那種連結婚紀念日都不記得的「直男」。
上周,林子無意中翻到了小周的購物記錄,看著看著,她的眼眶漸漸溼潤了。
老公的支付記錄裡,有買給她的衣服、裙子、鞋子、護膚品;有買給大女兒的衣服、背包、單眼相機;還有買給小女兒的手錶電話和鞋子。
2萬多的購物清單中,小周買給自己的東西竟然不到200塊錢。
看到最後,林子不由淚流滿面。
這一筆筆購物清單,不都是老公愛自己、愛這個家的最好證據麼?
小周和林子的樣子,大概就是無數中年夫妻的縮影。
他們的生活中,雖然沒有甜言蜜語、海誓山盟,卻有無數個庸常日子裡的點滴溫暖,和那些柴米油鹽裡的守望相助。
這世上的愛,原本有千萬種模樣。
但我們心裡最深沉的愛,一定就藏在自己的消費記錄裡。
你的支付帳單,就是你的眼界
曾經看過這樣一則新聞,月薪8000元的90後女護士小李,幾年中竟然累積了幾十萬的債務。
她的錢,全花在了自己的「精緻」生活上。
喝星巴克,坐網約車是每天必須的消費。
每個休息日,她都和朋友到外面吃飯、唱歌、泡酒吧。
她最喜歡韓國的各種化妝品、項鍊和手錶,一買就是一大堆。
8000塊錢的收入,根本撐不起小李的「精緻生活」,她陷入了網貸的泥潭,從最初的4萬到10多萬,最後累計貸款23萬。
小李無力償還,只能向媽媽坦白。
媽媽吃力地幫小李還完貸款後,發現她依然在偷偷貸款購物。
萬念俱灰之下,媽媽拿出領養證告訴小李:「你不是我的親生女兒,你走吧。」
有人說,一個人花錢的姿態,就是他的人生狀態。
有人貸款消費就為了享受和炫耀,有人花錢卻是為了讓自己升值。
一個知乎網友說,自己的高中同學二本畢業後,進了一家化妝品企業做前臺,起步工資不到4000塊。
但她最大的愛好,是把積攢的錢拿來買各種書,報各種提升自己的技能班。
八年後,她已經是公司華東區的培訓部總監,年薪四十萬。
大家都以為她會就此止步時,她卻突然從公司裸辭了。
原來,她又在學英語備考雅思。
一年後,她出現在英國某知名學府的經濟學研究生班的課堂上。
現在的她,已是一家知名風投機構的投資總監,年薪過百萬。
她曾說:
「翻看自己的帳單,才知道自己當年那麼窮,還那麼敢花錢。
「但想想現在自己一周的收入遠超剛入職時一年的收入,就知道花在自我成長上面的錢,永遠是最值得的。」
有人說,掙錢是技術,花錢是藝術。
能不能掙錢看智慧,會不會花錢看品味。
確實,支付的是帳單,透露的,卻是我們的眼界和格局。
對待錢的態度,決定了你的幸福程度
豆瓣上有兩個神奇的「摳門小組」,總人數高達50多萬。
連最節儉的人進組後,都會覺得自己「太浪費」。
在這裡,那些舔酸奶瓶蓋、剪開洗面奶使用的人,才剛入門。
有人買了食用油不開拉環,而在拉環連接處剪個小口,以滴來計算用量。
有人洗個土豆,都能攢出澱粉。
有人用 8 塊錢買 3 個紅薯,完美解決一日三餐。
還有人分享0.9元的午餐。
過日子竟然摳到「喪心病狂」的程度,難道這些人都非常窮?
恰恰相反,小組裡很多都是有車有房的理財達人。
國家地理頻道的紀錄片曾介紹過「不消費主義者」,和摳門小組十分相似。
「不消費主義」起源於歐洲,他們的目標是收集過剩的資源,讓自己活下去。
許多實踐者並不缺錢,他們只是反對過度消費。
他們說,離開了過度消費的牢籠後,自己比任何時候都更加自由而獨立。
看到他們,你就會發覺,原來一個人過得好不好,和金錢多少真沒有絕對的關係。
決定我們生活質量的,往往是我們是否有能力把有限的錢換成更有質感的生活。
席慕蓉說,只有在你覺得知足的時候,錢才會帶給你快樂。
確實如此。
決定我們幸福程度的,往往就是我們對待錢的態度。
每個年度關鍵詞裡,都鐫刻著我們的人生
2020年剛剛走過,你的年度關鍵詞是什麼呢?
網絡上,各路大神的年度詞異彩紛呈、各有千秋。
一位吃貨網友的年度詞是「至味人生」。
他最喜歡在加班後,吃上一頓熱氣騰騰的火鍋或烤肉,來慰藉自己滿身的疲憊。
他說,吃的是美食,品的卻是生活。
在這熱氣騰騰的煙火氣中,他才會覺得自己還在熱氣騰騰地活著。
一位穿搭主播的年度關鍵詞,是「精緻」。
她說,精緻並不是生活的真相,真相是,自己的工作就是各種買買買。
她每天都要給無數粉絲找出最具個性,性價比最高的服裝搭配方案。
連續加班是日常,熬夜直播是標配。
「996」都不算什麼,「007」才是自己的常態。
但看著日子在自己的拼搏中,一點點朝著喜歡的方向靠近,她知道,這一切,都值得。
一位中年失獨母親的年度關鍵詞,是「愛無止境」。
3年前的一場車禍,讓她失去了16歲的女兒。
她曾無數次在深夜痛哭,感覺自己活著就是一具行屍走肉。
後來,她加入了一個由失獨父母組成的群後才知道,原來,這世上還有那麼多人和自己有著相同的痛苦。
她將傷痛化成力量,不停地捐錢出力,去撫慰一個個悲痛欲絕的人。
她說,現在的自己,好像才有了一點靈魂。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這世上總有一些人,明明自己過得特別不好,卻偏偏看不得人間疾苦。
這樣或溫暖或勵志的故事,還有很多。
這一年,我們迷茫著、痛苦著,也拼搏著、奮鬥著。
我們哭過、笑過,愛過、恨過,有失去,也有擁有。
這一年,我們都在各自的世界裡心酸和精彩著。
唯一不變的,是我們生生不息的希望,和對生活的無限熱愛。
時光荏苒,轉眼又進入了過年的倒計時。
新的一年,新的徵程。
就讓所有的往事清零,愛恨隨意吧。
讓我們懷抱最初的赤誠,去奔赴下一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