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8月1日訊 7月31日,「海洋六號」跨越日期變更線,從東半球到西半球先後度過兩個7月31日。
日期變更日的救生艇放艇演習
之前的幾天,經歷了兩次神奇的時區撥鍾之後,大家都知道即將迎來兩個7月31日了。航渡期間,平淡的工作學習之餘,哪怕一個微小的消息都足以讓大家提提神甚至為之興奮好久,但誰也不知道將會怎樣度過兩個同樣的日子。
海上講堂分享南極科考經歷
7月27日19點54分左右,「海洋六號」行至東11時區,船上的英語講堂剛結束,還有人沒有散去,劉方蘭教授看了一眼時鐘,「看,駕駛臺開始撥鍾了!」大家盯著鐘錶盤,果然發現分針正在快速運轉,女科考隊員樂鳳鳳興奮地打開手機站在鐘錶前面用錄像模式記錄下整個過程。記者則飛速跑上駕駛臺想看個究竟,可惜撥鍾很快就結束了,時鐘已經指示為20點55分。就這樣,時間從指尖悄悄溜走了一個小時,但這一瞬間帶給記者的激動卻是難忘的。
紀念日期變更日的拔河友誼賽
7月30日18點40分,記者在駕駛臺偶遇正在排查右電推故障的電機員鄭師傅,隨後便跟著他們先後趕往變頻器室、集控室排查故障。趕上這種「急活兒」,真是要掐算著分秒排查故障的。集控室狹仄的空間內,線路盤查和電器調試有條不紊地進行,記者抬頭看表覺得奇怪,好像進集控室沒那麼長時間,怎麼轉眼就21點30分了呢?原來,大概快20點的時候又遭遇了一次撥鍾。本來鄭師傅應該是當天22點就排除了故障,但作業記錄不得不記23點。撥鍾就是這樣,當天值班的人理所當然少班值1個小時,而乾急活兒的人工作效率「被降低了」1個小時。在自然時區面前,「被撥鍾」也是對客觀規律的一種尊重吧。
日期變更日當天拍攝快樂全家福
第一個7月31日終於來了,天高雲淡,風輕海靜。不知是巧合還是有意安排,這一天竟然成了7月27號航渡以來「最熱鬧」的一天。當天15點~16點30分,船外海上烈日炎炎,一季度一次的救生艇放艇演練正在進行;船內海上講堂「冰天雪地」,科考人員正在分享南極科考經歷。記者兩邊都捨不得錯過,帶上相機同時記錄船內船外的精彩瞬間,「難道因為要先後過兩個一樣的日子,所以上天事先考驗一下我能不能同時做兩件事情?」神奇的是,船內船外兩項活動果然是幾乎同時結束的。隨後,船上舉行了紀念日期變更的拔河友誼賽和「全家福」拍照活動,這已經是航渡期間規模最大、現場最活的場面了。有細心人發現,科考隊員徐鳴泉的生日竟然是7月31日,為這個「海洋六號」的幸運兒送上祝福,陪他跨越第二個7月31日,便成了日期變更日當晚的主題。
日期變更日的救生艇放艇演習
第二個7月31日悄然來臨,天氣變了,海況也沒有那麼好,時間依然在分分秒秒地飛逝。人們常說:「假如可以重新再來一次,我會……」如今,仿佛就有這樣一個機會擺在面前,早早起床,趕緊提筆補寫這些天沒有完成的手記。
(中國國土資源報社特派記者 毛志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