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艦隊為何要過國際日期變更線?專家:打破美國霸權思想

2020-12-04 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報導 特約記者 李強 本報記者 劉煊尊】《當代海軍》微信公眾號26日報導稱,25日,南海艦隊遠海聯合訓練編隊圓滿完成訓練任務。此次訓練歷時41天,總航程達1.4萬餘海裡。令人矚目的是,此次遠海訓練過程中,編隊首次以戰備訓練狀態通過國際日期變更線。

報導稱,此次遠海聯合訓練編隊按照實際作戰流程,採取臨機拉動、自主對抗等方式,先後完成了反恐反海盜、戰時補給、遠海綜合救助等30多個課題演練。

按照41天計算,該編隊應該是在1月15日或16日起航的。「南海艦隊」微信公眾號首次出現該編隊信息是在1月22日題為「海軍視頻慰問海上任務編隊、南沙守備部隊和駐吉布地保障基地官兵」的文章中。

之後報導中,以遠海聯合訓練編隊或遠海訓練編隊代指這支編隊。24日,「南海艦隊」公眾號稱,近日由南海艦隊多艘艦船組成的遠海聯合訓練編隊,從湛江某軍港解纜起航,赴遠海大洋開展實戰條件下聯合訓練。後續公開的畫面顯示,編隊至少包括161號飛彈驅逐艦、500號飛彈護衛艦和一艘綜合補給船、一艘偵察船。

軍事專家李傑26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編隊中的保障船是為了在不停靠其他國家港口碼頭的情況下我們也能走向中遠海,得到很好的保障和補給。被稱為「航母奶媽」的綜合補給艦參加遠航訓練,意味著將來航母和兩棲攻擊艦等大型艦艇編隊也能夠走向更遠海域,比如太平洋中部海域、印度洋或大西洋。偵察船的伴隨意味著作戰編隊走向遠海擁有了自己對外獲取信息和情報的更多手段,除了依靠強大的衛星和空中偵察力量,海上力量也有更強的偵察能力。「所以將來我們是立體、多元的偵察力量,更好地保障我們體系化的海上力量走得更遠。」

《解放軍報》2月中旬題為「遠航礪兵太平洋」的文章對編隊跨越國際日期變更線進行報導。文章稱,這是近年我海軍艦艇編隊首次以戰備訓練狀態通過國際日期變更線。

有分析認為,這支遠海聯合訓練編隊的一個重要特點在於「聯合」兩字。通常而言,聯合一詞意味著有兩個以及兩個以上的軍種或國家部隊相互配合參加。也就是說,此次參加遠航的部隊中,有海軍以外的軍種或部隊的人員、裝備參加。

李傑表示,戰備訓練狀態是與友好訪問等形式相區別,代表艦艇編隊隨時能夠投入作戰使用。它所帶來的意義和產生的影響就會和訪問有所不同,代表著中國海軍已經在中遠海做好了相應的準備。

李傑認為,通過國際日期變更線說明中國海軍不是只在太平洋西部海域活動,而是從現在開始到將來,我們將會走向越來越遠的海域,包括太平洋中部海域甚至東部海域。歷來美國把那裡看成是他們自己的所謂管轄範圍。但我們要逐漸打破美國的這種固有的霸權思想。「中國海軍編隊將來會走得更遠,甚至將來去大西洋也未嘗不可」。▲

相關焦點

  • 南海艦隊遠海聯合訓練首次跨越國際日期變更線意義重大!
    關於這個問題,歷史上曾有不少爭論,也產生過不少的誤會和麻煩。為了避免日期上的混亂,1884年國際經度會議規定了一條國際日期變更線。這條變更線位於太平洋中的180°經線上,作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線,因此稱為"國際日期變更線"。當由西向東跨越國際日期變更線時,必須在計時系統中減去一天。
  • 國際日期變更線,為什麼彎彎曲曲的?
    吉里巴斯有一項全世界國家和地區中獨一無二的紀錄——吉里巴斯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縱跨赤道、橫跨國際日期變更線的國家。赤道,咱們都知道,就是地球北半球與南半球的分界線。國際日期變更線是怎麼來的?都起到了什麼作用?隨著人們對地球的不斷發現,需要給地球確定位置與方向,以便人們出行。
  • 德國男子飛過國際日期變更線 度過史上最長生日
    日前,他的這一舉動正式確認打破全球最長生日紀錄。飛過國際日期變更線報導稱,哈格邁爾從紐西蘭奧克蘭出發,飛到時差慢2小時的澳大利亞布裡斯班,再飛越國際日期變更線到慢20小時的美國夏威夷。這一趟旅程的實際飛行時數是13小時又10分鐘。
  • 「橫跨國際日期變更線」的吉里巴斯
    1884年國際子午線會議確定國際日期變更線「彎曲」東移時,吉里巴斯還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因此沒有把吉里巴斯包括在內,變更線從基中部攔腰而過,形成了基「一國兩日」的狀況。1995年吉里巴斯決定統一使用首都塔拉瓦時間,認為國際子午線會議為維護一個國家時間,繞這個國家劃分國際日期變更線的原則也適用於基,因此主張把穿越基境內的國際日期變更線東移至基最東端的卡羅林島。卡羅林島位於西經150度、南緯10度處,比國際日期變更線往東約2000多公裡,基本上無人居住。
  • 時光倒流並非影視劇橋段,穿越「國際日期變更線」即可!
    然而,這個奇妙現象並非「穿越劇情」這是一場環球旅行帶來的真實體驗要從「國際日期變更線」說起!那麼,什麼是國際日期變更線?為何要設立這條「線」呢?舉個例子:如果我們一直向東走,每過一個時區,就要把表撥快1小時,當時差累計到地球自轉一周所需要的時間(24小時),我們就會比周圍的人時間快「1天」了。後來為了防止這種「日期錯亂」,人們就在地球上畫了一條「線」,起名叫做「國際日期變更線」,並用它來作為「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線。
  • 國際日期變更線與自然日界線的區別
    一、國際日期變更線地圖上的國際日期變更線在世界地圖或地球儀上,可以看到有一條大體沿180°經線穿行的折現(見上圖),它就是國際日期變更線。為什麼要設立這條國際日期變更線呢?關於這個問題,歷史上曾有不少爭論,也產生過不少的誤會和麻煩。為了避免日期上的混亂,1884年國際經度會議規定了一條國際日期變更線。這條變更線位於太平洋中的180°經線上,作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線。按照規定,凡越過這條變更線時,日期都要發生變化:從東向西越過這條界線時,日期要加一天,從西向東越過這條界線時,日期要減去一天(見下圖)。
  • 46小時:史上最長的生日誕生了-生日,地理,國際日期變更線, ——快...
    生日當天,他搭飛機飛越了3個時區和國際日期變更線,結果自己的生日這一天持續了足足46個小時。由此,他順利打破了一名巴基斯坦人1998年創下的35小時25分鐘的生日時長紀錄,成為史上生日時間最長的人,並得到了金氏世界紀錄的認證。他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
  • 【常識】國際日期變更線的那事兒
    > 【一道小題】日界限又稱「國際日期變更線
  • 我國海軍編隊一路「向東」,跨過了國際日期變更線
    美國長期以來都喜歡在我國的海域附近耀武揚威,不僅喜歡派遣瀕還戰鬥艦強行在南海「自由航行」,還屢次派遣MC130J特種飛機以及巡洋艦穿越臺灣海峽。對於美國這種無恥的行徑,以前由於海軍硬實力不足,解放軍除了派出艦隊進行跟蹤並保持全程監控以外似乎沒有其他的辦法。
  • 【地理視野】高考地理經常考的國際日期變更線到底在哪裡?
    只做最有用的地理國際日期變更線(英語:International Date Line),又名國際日界線、國際換日線或國際日期線,這條子午線由於穿越陸地,而在陸地變更日期既不方便也不可行,故實際使用的國際換日線是一條基本上只經過海洋表面的折線。
  • 中國艦隊亮相西半球,直逼美國門口,回擊美國的多次挑釁
    根據近日解放軍報的報導稱,在前不久,我國海軍的艦艇編隊進行了一次遠洋練兵行動,此次我國海軍以戰備訓練狀態駛入了西半球,進入了太平洋,這是我國第一次以這樣的方式跨過了國際日期變更線。為了紀念此次行動,航行艦隊在跨過國際日期變更線的時候,還發射了三顆信號彈。
  • 中國海軍152艦艇編隊跨越赤道和國際日期變更線(圖)
    人民網南太平洋12月24日電 當地時間24日上午,正在執行環球訪問任務的中國海軍152艦艇編隊跨越赤道和國際日期變更線,編隊舉行慶祝儀式,紀念這一特殊時刻。 12月17日,我海軍152艦艇編隊圓滿完成對美國夏威夷的友好訪問後,離開珍珠港,前往澳大利亞布裡斯班訪問。
  • 海軍三艘新艦船入列;152編隊跨越國際日期變更線
    (鄢建頤 張良)  ●152艦艇編隊跨越赤道和國際日期變更線  最強烈的陽光照耀著在南太平洋破浪航行的一支現代化艦群。當地時間24日上午,正在執行環球訪問任務的中國海軍152艦艇編隊跨越赤道和國際日期變更線,編隊舉行慶祝儀式,紀念這一特殊時刻。
  • 奇蹟暖暖國際日期變更線並非直線而是一條折線它的拐彎處是
    導 讀 奇蹟暖暖國際日期變更線並非直線而是一條折線以下哪一處不是它的拐彎處。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國際日期變更線
    地球是不停地從西向東自轉著,每24小時自轉1周(360°),1小時要轉過經度15°。這樣,在同一瞬時,各經度時間都不同。為了統一時間標準,國際上規定每隔15°為一個時區,把全球按經度劃分成24個時區。
  • 德男子飛越國際日期變更線一次生日過兩天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美國合眾國際社8月11報導,近日,德國男子賽文•哈格邁爾(Seven Hagemeier)收到了吉尼斯頒發的世界紀錄認證證書,他被認定為「最漫長的生日」世界紀錄的持有者,依據是他在2014年26歲生日當天,通過飛越國際日期變更線的方式將生日時長延長為46個小時。據悉,賽文一直是金氏世界紀錄的狂熱粉絲,夢想著有一天持有一項自己的紀錄。
  • 【霸權研究】國際霸權與國內政治:為何自由主義者或將不再樂觀
    川普崛起的原因值得深思,其當選意味著對美國主導地位最成功的打擊,並非如現實主義者長期預測的那樣來自外部制衡,而來自國內選民的自由選擇。作者繼而引出如下問題:為何美國選出了一位其政策與自由霸權截然相反的總統?或者一般地來說,既然在霸權秩序中霸權國家被認為可以享有諸多好處,那麼,該國的國內行為者為什麼要破壞這種秩序?
  • 國際日期變更線和本初子午線
    地球上有這樣一條貫穿南北連接兩極的線,它代表著一天的起始點,從線的西邊開始東邊結束,線的東邊要落後西邊整整一天,這條線就是國際日期變更線。本初子午線本初子午線不像國際日期變更線,它經過了很多國家的領土,而且它和國際日期變更線正好相差半個地球,這不是巧合
  • 國際日期變更線-科普中國
    在歷史上人們對這個問題出現過不少爭論。當年麥哲倫船隊從西班牙啟程向西航行,幾年之後,當倖存者回到始發港卻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岸上的日期比航行日誌記載的日期「多」了一天。這種奇怪的現象是有原因的:當船舶往西行進時,視太陽時正午的物理時刻逐日推遲,使得每天都在推遲中午的到來。通過計算,繞行地球一周就要減少一天的時間。
  • 「雙艦隊遏制」中國:不能光靠第七艦隊,美欲在印太重建第一艦隊
    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的最新消息說,海軍部長布瑞斯威特認為,在印太區域,單靠第七艦隊已經不夠用了,要建立一支新的「第一艦隊」,重兵集結,用兩個艦隊來防範中國。美國海軍過去有過第一艦隊,在1973年遭到裁撤,人員、武器和任務都歸入現有的第三艦隊。第七艦隊中國人更熟悉,當年杜魯門下令第七艦隊開到臺海,相當程度上使得兩岸分治的態勢延續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