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日期變更線與自然日界線的區別

2021-01-07 木木老師地理課堂

一、國際日期變更線

地圖上的國際日期變更線

在世界地圖或地球儀上,可以看到有一條大體沿180°經線穿行的折現(見上圖),它就是國際日期變更線。

為什麼要設立這條國際日期變更線呢?

我們知道,地球是球體,隨著地球自轉,太陽每天都東升西落,晝夜更替(見下圖)。

日出與日落

地球不停地自西向東轉著,地球上的晨、晝、昏、夜也不斷地從東向西移動,循環往復地在各地出現(見下圖)。

地球自西向東自轉

地球上新的一天究竟應該從哪裡開始,到哪裡結束呢?關於這個問題,歷史上曾有不少爭論,也產生過不少的誤會和麻煩。

為了避免日期上的混亂,1884年國際經度會議規定了一條國際日期變更線。這條變更線位於太平洋中的180°經線上,作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線。

按照規定,凡越過這條變更線時,日期都要發生變化:從東向西越過這條界線時,日期要加一天,從西向東越過這條界線時,日期要減去一天(見下圖)。

相關焦點

  • 【常識】國際日期變更線的那事兒
    > 【一道小題】日界限又稱「國際日期變更線
  • 【地理視野】高考地理經常考的國際日期變更線到底在哪裡?
    只做最有用的地理國際日期變更線(英語:International Date Line),又名國際日界線、國際換日線或國際日期線,這條子午線由於穿越陸地,而在陸地變更日期既不方便也不可行,故實際使用的國際換日線是一條基本上只經過海洋表面的折線。
  • 46小時:史上最長的生日誕生了-生日,地理,國際日期變更線, ——快...
    生日當天,他搭飛機飛越了3個時區和國際日期變更線,結果自己的生日這一天持續了足足46個小時。由此,他順利打破了一名巴基斯坦人1998年創下的35小時25分鐘的生日時長紀錄,成為史上生日時間最長的人,並得到了金氏世界紀錄的認證。他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
  • 國際日期變更線,為什麼彎彎曲曲的?
    吉里巴斯有一項全世界國家和地區中獨一無二的紀錄——吉里巴斯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縱跨赤道、橫跨國際日期變更線的國家。赤道,咱們都知道,就是地球北半球與南半球的分界線。國際日期變更線是怎麼來的?都起到了什麼作用?隨著人們對地球的不斷發現,需要給地球確定位置與方向,以便人們出行。
  • 高考地理知識點:日界線
    高考微信   新東方網高考頻道整理高考區域地理知識點,內容包括地圖、等高線、地球、經緯網、太陽、四季、五帶等地理基本工具常識和世界各大洲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識
  • 初中地理知識點歸納:時間的計算與日期的變更
    地方時、區時、日界線等知識是中學地理學科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全國各類地理考卷必考的知識點。隨著人類交往的密切,各科聯繫的加強,該知識點在生產、生活中得以廣泛應用,因而成為近幾年來高考重點考核的內容。
  • 初中地理:「時間的計算與日期的變更」難點透析
    理解概念   地方時是指因經度而不同的時刻(同線同時);區時是指各時區都以本區中央經線的地方時作為全區共同使用的時刻(同區同時);日界線有兩條,①人文日界線:為了避免日期的紊亂,1884年在華盛頓國際經度會議上,規定原則上以180°經線作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線,叫做「國際日期變更線」,簡稱「日界線」。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氣旋、風向、國際日界線、日期、時區)
    國際日界線,為昨天、今天的分界線。國際日界線位於180°經線附近,西側為東十二區(今天),東側為西十二區(昨天)。日期的計算規律為:「東減西加」,即向東跨過國際日界線,日期減一天;向西跨過國際日界線,日期加一天。
  • 「橫跨國際日期變更線」的吉里巴斯
    1884年國際子午線會議確定國際日期變更線「彎曲」東移時,吉里巴斯還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因此沒有把吉里巴斯包括在內,變更線從基中部攔腰而過,形成了基「一國兩日」的狀況。1995年吉里巴斯決定統一使用首都塔拉瓦時間,認為國際子午線會議為維護一個國家時間,繞這個國家劃分國際日期變更線的原則也適用於基,因此主張把穿越基境內的國際日期變更線東移至基最東端的卡羅林島。卡羅林島位於西經150度、南緯10度處,比國際日期變更線往東約2000多公裡,基本上無人居住。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地方時、經度、日期變更、晝長、夜長)
    >日期的變更,與兩條重要的界線有關:自然日界線(0:00對應的經線)、國際日界線(180°經線)。日期的變更遵循「東減西加」的規律,向東越過國際日界線,日期減一天;向西越過則加一天。自然日界線以東,國際日界線以西,為今天的經度範圍,其他區域為昨天的範圍。
  • 2021年中考地理知識點:日期變更線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地理知識點:日期變更線,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日界線一共有兩條,基本位於180度經線的日界線被成為「國際日界線」。而另一條,則被稱為「自然日界線」。
  • 穿越「日界線」,他們又回到了「昨天」!
    這條線位於太平洋的180°經線上,作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線 ,因此被稱為「國際日期變更線」。 「國際日期變更線」的是非曲直 為避免在一個國家中同時存在著兩種日期,實際「日界線」並不是一條直線,而是折線,拐彎的位置大致有三處,第一處在俄羅斯東部即白令海峽,第二處在美國的阿拉斯加地區、阿留申群島,第三處在南太平洋,向東突出,讓斐濟群島等屬於東十二區(即「日界線」的西部)。
  • 初中地理知識點歸納:日期變更線
    日期變更線   日界線一共有兩條,基本位於180度經線的日界線被成為「國際日界線」。而另一條,則被稱為「自然日界線」。   經日界線劃分之後,東12區和西12區之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二者既屬於同一時區(它們有相同的鐘點),又是相隔最遠的二個時區(一個在極東,一個在極西,它們相隔24個時區,日期相差1日)。東12區比西12區要早1日。因此,船舶和飛機在越過日界線時,要變更日期:自東12區向東經過日界線,日期要退回1日;反之,自西12區向西經過日界線,日期要跳過1日。
  • 我國遠航艦隊穿越日界線 時間瞬間向前跳躍24小時
    我編隊並沒有穿越時空隧道,時間老人也沒有和我們開玩笑,這是因為我編隊在一瞬間由東向西穿越了日界線,自然增加了24小時時間。與此同時,我編隊從西半球駛入東半球,因為我編隊所穿越的這段日界線正好與經度180°子午線重合。  日界線又稱國際日期變更線,或國際改日線。地球上各處因東西位置不同,日出時刻有早有晚。
  • 鄭和艦由西向東順利跨越國際日期變更線
    鄭和艦舉行「放眼世界、挺進大洋」跨越國際日期變更線宣誓籤名儀式。張軍攝  當地時間10月7日15時許,在西北太平洋海域,正在執行出海實習和出訪任務的鄭和艦,由西向東順利跨越國際日期變更線。  「5、4、3、2、1!」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地方時、國際日界線、遠日點、極夜)
    圖1 世界24個時區的分布2、日期的變更>日期的變更,與兩條重要的界線有關:自然日界線(0:00對應的經線)、國際日界線(180°經線)。日期的變更遵循「東減西加」的規律,向東越過國際日界線,日期減一天;向西越過則加一天。自然日界線向東,國際日界線以西,為今天的經度範圍,其他區域為昨天的範圍。
  • 地理雜談▏決定我們時間的國際日期變更線和本初子午線
    當年麥哲倫船隊從西班牙啟程向西航行,幾年之後,當倖存者回到始發港卻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岸上的日期比航行日誌記載的日期「多」了一天。這種奇怪的現象是有原因的:當船舶往西行進時,視太陽時正午的物理時刻逐日推遲,使得每天都在推遲中午的到來。通過計算,繞行地球一周就要減少一天的時間。
  • 時光倒流並非影視劇橋段,穿越「國際日期變更線」即可!
    然而,這個奇妙現象並非「穿越劇情」這是一場環球旅行帶來的真實體驗要從「國際日期變更線」說起!那麼,什麼是國際日期變更線?為何要設立這條「線」呢?後來為了防止這種「日期錯亂」,人們就在地球上畫了一條「線」,起名叫做「國際日期變更線」,並用它來作為「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線。「今天」和「昨天」究竟應該怎麼來計算呢?
  • 德國男子飛過國際日期變更線 度過史上最長生日
    飛過國際日期變更線報導稱,哈格邁爾從紐西蘭奧克蘭出發,飛到時差慢2小時的澳大利亞布裡斯班,再飛越國際日期變更線到慢20小時的美國夏威夷。這一趟旅程的實際飛行時數是13小時又10分鐘。但因為飛機飛越過國際日期變更線,結果就像時光倒流一樣,他這一天就比其他人多了將近一整天時間,足足長達46小時。
  • 南海艦隊遠海聯合訓練首次跨越國際日期變更線意義重大!
    此次訓練歷時41天,跨越了國際日期變更線,總航程14000餘海裡。編隊開展了遠海綜合補給、反恐反海盜、武力營救等一系列實戰化演練,檢驗了編隊遠海聯合作戰能力,錘鍊了官兵敢打必勝的信心意志和戰鬥精神。關於這次遠海聯合訓練,另一大看點就是跨越了國際日期變更線,而且還是首次跨越國際日期變更線。前不久,《解放軍報》題為《遠航礪兵太平洋》的文章對編隊跨越國際日期變更線進行了報導。文章稱,這是近年我海軍艦艇編隊首次以戰備訓練狀態通過國際日期變更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