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知識點
1、利用地方時,計算經度地方時,即為當地時間。地球上每間隔15°為1個時區,共分為24個時區。已知地方時,也可以求經度、時區:
①判斷東、西方向。根據兩地的地方時,遵循「東早西晚」的規律,即東邊地區日出早(時間數值更「大」),因此時間數值更大的為「東」;
②計算經度。採用「東加西減」的計算方法,即計算東邊地區的經度用加法,計算西邊的則用減法。時間每間隔4分鐘,經度間隔1°;
③計算時區。時區數=經度÷15°,然後四捨五入。

2、日期的變更日期的變更,與兩條重要的界線有關:自然日界線(0:00對應的經線)、國際日界線(180°經線)。
日期的變更遵循「東減西加」的規律,向東越過國際日界線,日期減一天;向西越過則加一天。
自然日界線以東,國際日界線以西,為今天的經度範圍,其他區域為昨天的範圍。

02例題
第30屆奧運會於2012年7月27日19:12(零時區的地方時)在倫敦開幕。結合圖文材料,回答6~7題。
6、各國學生,若計算觀看奧運會開幕式現場直播的日期、時刻,可以依據圖中的( )
7、倫敦奧運會開幕當天,下列國家中,白晝最長的是( )
A. 菲律賓
B. 巴西
C. 紐西蘭
D. 英國
答案:A、D
精講精析:(1)讀圖。①四個選項都是北極點的俯視圖,大圓表示赤道,兩條虛線圓表示北極圈和北回歸線,交叉的橫線為經線,相鄰經線的間隔為45°,倫敦位於0°經線;②選項AB中,陰影表示7月28日的範圍,空白表示7月27日的範圍;③選項CD中,陰影表示夜半球,空白表示晝半球。
(2)分析日期的範圍。①日期的變更,與自然日界線(0:00所在的經線)和國際日界線(180°經線)有關,自然日界線以東、國際日界線以西,為今天;其他區域為昨天;②此時倫敦為7月27日19:12,則此時24:00所在的經線應該在倫敦東部,用加法計算,即為0°(倫敦)+(24:00-19:12)÷4分鐘=72°E,即此時7月27日24:00位於72°E,7月27日24:00即為7月28日0:00(自然日界線);③則72°E以東、180°以西,即為7月28日的範圍;其他區域為7月27日的範圍,因此選項A正確。
(3)分析晝半球和夜半球。①晝半球的平分線為中午12:00,夜半球的平分線為0:00;②此時0:00所在的經線為72°E,因此72°E即為夜半球的分界線,圖中C、D都錯誤。
(4)分析晝夜長短。①此時為7月27日,太陽直射北半球,因此北半球所有地區晝長夜短,並且越往北(緯度越高),晝越長、夜越短;②四個選項中,英國的緯度最高,最靠北(由北往南依次為:英國、菲律賓、巴西、紐西蘭),因此晝最長、夜最短,選項D正確。
03總結
晝長、夜長本節例題的難度較大,解題思路為:①根據倫敦的地方時,求出0:00所在的經線(即為自然日界線),進而求出7月28日的範圍;②0:00所在經線,即為夜半球的分界線,以此來判斷選項CD的正誤;③根據太陽直射點的位置(或者季節),判斷此時晝夜長短的規律,分析晝長最長的國家。
晝夜長短,與太陽直射點的位置有關,太陽直射點位於哪個半球,那個半球便晝長夜短,且越往該半球的極點,晝越長、夜越短。
具體來說,不同季節,晝夜長短的變化規律為:
①春分-夏至-秋分(夏半年):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路徑為:赤道——北回歸線——赤道,北半球晝長的變化為:12h——(>12h)——12h,北半球晝長夜短,並且越往北,晝越長、夜越短。
②秋分-冬至-春分(冬半年):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路徑為:赤道——南回歸線——赤道,北半球晝長的變化為:12h——(<12h)——12h,北半球晝短夜長,並且越往北,晝越短、夜越長。

【每晚20:00,每日一題,學好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