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地理地球小專題

2020-11-30 高考網

  2020高考即將開戰,你準備好了嗎?高考網小編為各位考生整理了一些高考複習方法,供大家參考閱讀!

  高中地理的複習一直是文綜裡面最沒有章法可循的一科,尤其是系統性的總結很少,今天就精心總結了高中複習所需要的專題知識並分成專題,同學們可以對照著知識點來回憶所學內容,如果有忘記的,就標記下來著重複習,希望同學們能夠複習順利,爭取在地理科目不失分。

  地球專題

  1.經、緯度計算:

  經度差與地方時差算經度——地方時每相差1小時,經度相差1°;緯差法與正午太陽高度算緯度——正午太陽相差多小,緯度相差多少;北極星的仰角即地平高度等於當地地理緯度;經緯線上長度算經緯度——1°經線長111km,1°緯線長111cosфkm(ф為緯度)。

  東西經-——東(西)經度的增大方向與地球自轉方向相同(反)。

  南北緯——北緯的度數向北增大

  東(西)半球——從20°W向東至160°E

  2.比例尺計算:

  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

  3.方向:

  A在B的什麼方向,分清出發點B與目的地A,看緯線的位置定南北(上北下南),看經線的位置關係(經度差小於180°度)

  4.有關時間計算:

  ①某地時區數=該地經度÷15,對商取整數部分,尾數部分四捨五入;

  ②區時的計算:根據各時區中央經線的地方時即為本時區區時,相鄰的兩個時區的區時相差1小時,即求某地區區時=已知地區時±兩地時區,注意東加西減;

  ③地方時的計算:找出已知的經度與時間,經度差=東邊地點的經度-西邊地點的經度 (不跨180°經線計算,東經度為正,西經度為負值), 時間差=經度差÷地球自轉角速度15°/時或1°/4分,注意加減行程時間根據東早西晚。結果若小於0,則應加24小時,日期變為昨天。

  ④地方時的判斷方法:日照圖上晨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經線地方時為6:00,昏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經線的地方時為18:00;晨昏線與某緯線的切點所在經線為0:00(切點為極晝)或12:00(切點為極夜)。太陽直射點所在經線的時間為12:00,其對應經線上的時間為0時。晝半球中點經線上的時間是12時,北京時間是指120E的地方時,國際標準時是指0度經線的地方時,太平洋標準時是指120W的地方時。

  ⑤日期界線有兩條:自然界線即地方時0:00經線,順著地球的自轉方向,跨過它時日期應加上1天;人為界線即國際日期變更線,也就是180°經線(但兩者有三處並不完全重合),順著地球的自轉方向,跨過它時日期應減去1天。注意今天與昨天範圍的描述。

  5.地球自轉速度計算:

  ①地球上除南北極點外,其它各地角速度都相等,大致每小時15°;②地球上赤道處線速度最大,南北極點為0,任意緯線上線速度Vф=V赤道cosф=1670cosф km/h ; ③同步衛星的角速度與地球上除極點外的任一點都相等,線速度比對應地面上的點大。

  6.太陽高度及正午太陽高度計算:

  ①太陽高度由太陽直射點(h=90°)向四周以同心圓的形式遞減,到晨昏線上h=0°,晝半球h>0°,夜半球h<0°。解題方法一定要注意把等太陽高度線圖轉化為日照圖,關鍵是注意中心點或為太陽直射點,或為夜半球中點。

  ②正午太陽高度的分布是由太陽直射點所在緯度向南北兩側遞減,計算時一般採用緯差法,即兩地緯度相差多少,正午太陽高度也相差多少。

  7.晝夜長短計算:

  弧比法----某地晝長等於該地所在緯線圈晝弧度數除以15°/時;

  日出日落法----日出時刻=12-晝長/2=夜長/2;日落時刻=12+晝長/2=24-夜長/2;極晝區晝長為24小時,極夜區晝長為0小時,赤道上各地晝長永遠是12小時,兩分日全球各地晝長均為12小時;

  緯度法----緯度相同,晝夜長短相等,日出日落時刻相同;不同半球相同緯度的兩地晝夜長短相反,即某地晝長=對應另一半球相同緯度大小地的夜長。12月22日20N—10時47分,40N—9時09分,60N——5時31分。

  8.太陽直射點的確定:

  ①直射點經度即太陽高度最大(太陽上中天)的經線,地方時12:00的經線;

  ②直射點緯度即正午太陽高度為90°的緯線,直射點的緯度大小與極晝或極夜出現的最低緯度大小互餘,直射點緯度大小等於極晝的極點的太陽高度(或正午太陽高度)大小。

  9. 常見的正午太陽高度角

  ①極點:一天中在極點上看太陽,太陽在地平圈以上作圓周運動,表現為不升不落。極點上,一年中在極晝期太陽高度在0o到23.5o間變化。極點上所見的太陽高度與太陽直射緯度度數相等。

  ②赤道:赤道上因全年晝夜等長,所以總是6點日出18點日落,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在90°和66.5°間變化。

  ③極晝出現的最低緯度的地點,其緯度與該日太陽直射緯度互餘。

  10.太陽回歸運動軌跡圖

  ①等值等距規律——地球上同一地區在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角、晝夜長短、日出日落方位值的同一值會出現兩次(等值),而且同一值出現的日期與二分二至中的任意一天的距離等長。

  ②二分二至的日期與直射點位置

  11.赤交角的變化與五帶

  12.地球公轉軌跡圖判斷依據:地球自轉與公轉方向一致,地軸北軸傾向太陽—夏至日,夏至日地球位於遠日點附近。

  13.影響太陽輻射強度的因素:緯度、海陸、地形、地勢、天氣、氣候、空氣品質、季節晝長。

  14.衛星發射中心的選擇因素:緯度、氣候、晝夜、人口。

  15.回收場的選擇因素:地形、氣候、河流、人口、交通。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願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高考地理小專題——生物對地理環境的適應
    往期精選高考地理小專題——節水農業高考地理小專題——乾熱河谷高考地理小專題——中國城市群(1)高考地理小專題——中國城市群(2)高考地理小專題——逆溫高考地理小專題——氣溫日較差高考地理小專題——天文觀測選址高考地理小專題——赤潮高考地理小專題——曲流、曲峽高考地理小專題
  • 高考地理小專題——海浪地貌
    2)高考地理小專題——逆溫高考地理小專題——氣溫日較差高考地理小專題——天文觀測選址高考地理小專題——赤潮高考地理小專題——曲流、曲峽>高考地理小專題——牛軛湖、堰塞湖高考地理小專題——河谷夜雨高考地理小專題——冰川地貌高考地理小專題——凍土高考地理小專題
  • 高考地理小專題——湖陸風
    往期精選高考地理小專題——節水農業高考地理小專題——乾熱河谷高考地理小專題——中國城市群(1)高考地理小專題——中國城市群(2)高考地理小專題——逆溫高考地理小專題——氣溫日較差高考地理小專題——天文觀測選址高考地理小專題——赤潮高考地理小專題——曲流、曲峽高考地理小專題
  • 高考地理小專題——河流特徵
    (4分)(3)上遊植樹造林,起到了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4分);A點上移、右移(4)往期精選高考地理小專題——節水農業高考地理小專題——乾熱河谷高考地理小專題——中國城市群(1)高考地理小專題——中國城市群(2)高考地理小專題——逆溫高考地理小專題——氣溫日較差高考地理小專題
  • 高考地理小專題——描述地理環境特徵
    2)高考地理小專題——逆溫高考地理小專題——氣溫日較差高考地理小專題——天文觀測選址高考地理小專題——赤潮高考地理小專題——曲流、曲峽>高考地理小專題——牛軛湖、堰塞湖高考地理小專題——河谷夜雨高考地理小專題——冰川地貌高考地理小專題——凍土高考地理小專題
  • 高考地理小專題——天氣系統
    往期精選高考地理小專題——節水農業高考地理小專題——乾熱河谷高考地理小專題——中國城市群(1)高考地理小專題——中國城市群(2)高考地理小專題——逆溫高考地理小專題——氣溫日較差高考地理小專題——天文觀測選址高考地理小專題——赤潮高考地理小專題——曲流、曲峽高考地理小專題
  • 高考地理小專題——花崗巖地貌
    2)高考地理小專題——逆溫高考地理小專題——氣溫日較差高考地理小專題——天文觀測選址高考地理小專題——赤潮高考地理小專題——曲流、曲峽>高考地理小專題——牛軛湖、堰塞湖高考地理小專題——河谷夜雨高考地理小專題——冰川地貌高考地理小專題——凍土高考地理小專題
  • 高考地理小專題——雲、雷電
    2)高考地理小專題——逆溫高考地理小專題——氣溫日較差高考地理小專題——天文觀測選址高考地理小專題——赤潮高考地理小專題——曲流、曲峽>高考地理小專題——牛軛湖、堰塞湖高考地理小專題——河谷夜雨高考地理小專題——冰川地貌高考地理小專題——凍土高考地理小專題
  • 高考地理小專題——水量平衡
    2)高考地理小專題——逆溫高考地理小專題——氣溫日較差高考地理小專題——天文觀測選址高考地理小專題——赤潮高考地理小專題——曲流、曲峽>高考地理小專題——牛軛湖、堰塞湖高考地理小專題——河谷夜雨高考地理小專題——冰川地貌高考地理小專題——凍土高考地理小專題
  • 高考地理小專題——生物多樣性
    2)高考地理小專題——逆溫高考地理小專題——氣溫日較差高考地理小專題——天文觀測選址高考地理小專題——赤潮高考地理小專題——曲流、曲峽>高考地理小專題——牛軛湖、堰塞湖高考地理小專題——河谷夜雨高考地理小專題——冰川地貌高考地理小專題——凍土高考地理小專題
  • 高考地理小專題——大湖效應
    往期精選高考地理小專題——節水農業高考地理小專題——乾熱河谷高考地理小專題——中國城市群(1)高考地理小專題——中國城市群(2)高考地理小專題——逆溫高考地理小專題——氣溫日較差高考地理小專題——天文觀測選址高考地理小專題——赤潮高考地理小專題——曲流、曲峽高考地理小專題
  • 高考地理小專題——生態價值
    往期精選高考地理小專題——節水農業高考地理小專題——乾熱河谷高考地理小專題——中國城市群(1)高考地理小專題——中國城市群(2)高考地理小專題——逆溫高考地理小專題——氣溫日較差高考地理小專題——天文觀測選址高考地理小專題——赤潮高考地理小專題——曲流、曲峽高考地理小專題
  • 高考地理小專題——海冰、可燃冰
    2)高考地理小專題——逆溫高考地理小專題——氣溫日較差高考地理小專題——天文觀測選址高考地理小專題——赤潮高考地理小專題——曲流、曲峽>高考地理小專題——牛軛湖、堰塞湖高考地理小專題——河谷夜雨高考地理小專題——冰川地貌高考地理小專題——凍土高考地理小專題
  • 高考地理小專題——冰川地貌
    往期精選高考地理小專題——節水農業高考地理小專題——泉高考地理小專題——潮汐高考地理小專題——反季節農產品高考地理小專題——地熱高考地理小專題——海綿城市高考地理小專題——河流階地高考地理小專題——凌汛高考地理小專題——生物入侵
  • 高考地理小專題——海壩、海堤、海塘
    2)高考地理小專題——逆溫高考地理小專題——氣溫日較差高考地理小專題——天文觀測選址高考地理小專題——赤潮高考地理小專題——曲流、曲峽>高考地理小專題——牛軛湖、堰塞湖高考地理小專題——河谷夜雨高考地理小專題——冰川地貌高考地理小專題——凍土高考地理小專題
  • 高考地理小專題——描述位置意義
    2)高考地理小專題——逆溫高考地理小專題——氣溫日較差高考地理小專題——天文觀測選址高考地理小專題——赤潮高考地理小專題——曲流、曲峽>高考地理小專題——牛軛湖、堰塞湖高考地理小專題——河谷夜雨高考地理小專題——冰川地貌高考地理小專題——凍土高考地理小專題
  • [二輪複習]高考地理專題訓練題之地球陸地環境
    [二輪複習]高考地理專題訓練題之地球陸地環境 2012-01-11 16:17 來源:新東方網 作者:
  • 高考地理小專題——整體性原理的應用
    高考地理小專題——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高考地理小專題——土壤高考地理小專題——河流特徵高考地理小專題——河流補給高考地理小專題——河流襲奪高考地理小專題——湖陸風高考地理小專題——城市熱島效應高考地理小專題——大湖效應高考地理小專題——描述位置意義高考地理小專題——海浪地貌
  • 高考地理小專題——沙嘴、潟湖
    參考答案:(1)流量大且季節變化小。成因是流域內降水季節分配較均勻;拉多加湖對河流水量調節作用明顯。流速緩。成因是地處平原,落差小,水流速度緩慢。含沙量小。成因是流域內植被覆蓋率高,上遊湖泊阻滯大量泥沙。(2)拉多加湖地處副極地低氣壓帶(極鋒),多暴風雨;水深湖闊,與湖岸熱力性質差異明顯,湖面風大浪高;南岸水淺,多沙嘴、淺灘和暗礁,通航條件差。
  • 高考地理小專題——河流溯源侵蝕
    《高考地理小專題100例(自然地理)》電子書籍+100Word文檔獲取方法《高考地理小專題100例(人文地理)》電子書籍+100Word文檔獲取方法高考地理小專題系列(自然地理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