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例題一: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湖陸風是指在沿湖地區,由於陸地和湖泊的熱力性質差異引起溫度差異,導致風向出現晝夜變化的一種地方性天氣現象。下左圖示意我國洞庭湖流域局部區域。
(1)嶽陽市夏半年湖陸風比較典型,請用「→」完成該地夜晚湖陸風熱力環流圖(上右圖)。
(2)隨著嶽陽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熱島效應的增強,分別說明沿岸地區湖風和陸風強度的變化特點。
(3)說明圖中山區亂砍濫伐對圖示區域雨季防洪帶來的不利影響。
參考答案:
(1)畫圖略(逆時針)(2)隨著嶽陽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城市熱島效應增強,市區氣溫升高;白天,嶽陽與洞庭湖的溫差增大,湖風增強;夜晚,嶽陽與洞庭湖的溫差減小,陸風減弱。(3)水土流失加劇,河湖泥沙淤積加重,湖泊調蓄洪水功能減弱;植被截留地表徑流能力減弱,地表徑流匯流速度增快,河水快速上漲,洪水的頻次和強度增加。
典型例題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新疆的博斯騰湖是我國最大的內陸淡水湖。河水補給佔入湖水總量的94.8%,蒸發佔出湖水總量的60.45%,但蒸發總量有上升的趨勢。湖區水位季節變化很大,但近年有減小的趨勢。湖區內湖陸風(在較大水域和陸地之間形成的以24小時為周期的地方性天氣)現象較顯著。多年平均數據顯示,博斯騰湖夏半年陸風轉湖風的時間為11~12時,比冬半年提前兩小時左右。
材料二 博斯騰湖區域圖和湖區湖陸風風速月變化圖。
(1)結合材料,分析博斯騰湖水位季節變化減小的原因。
(2)根據材料,找出博斯騰湖湖陸風最弱的季節,並分析原因。
(3)分析夏半年陸風轉湖風的時間比冬半年早的原因。
(4)試分析在湖邊大規模興建城市對湖陸風的影響,並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
(1)夏季為湖泊豐水期,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冰川退化,導致入湖河水減少;氣溫升高,導致湖水蒸發加劇;人類經濟活動過度引用入湖河水,使入湖河水減少,豐水期水位下降。冬季枯水期水位變化不大,致使博斯騰湖水位季節變化減小。
(2)冬季。 原因:冬季博斯騰湖水量最小,湖陸熱力性質差異最小;冬季湖面結冰,湖陸溫差小;冬季太陽高度角小,晝長短,湖水獲得的熱量少,湖陸溫差小;靠近冬季風源地,冬季風強勁,湖陸風不顯著。
(3)夏季日出較冬季早,陸地升溫時間早;太陽高度角較冬季大,獲得的太陽輻射量多,陸地升溫快;湖泊水量較冬季大,湖面升溫慢,所以陸風轉湖風時間早。
(4)使湖風加強,陸風減弱。由於城市的熱島效應,白天增大了湖陸之間的溫差,使湖風加強;晚上減弱了湖陸之間的溫差,使陸風減弱。
典型例題三:納木錯位於西藏自治區中部,是我國第三大鹹水湖,近些年出現湖水水位上漲的現象。湖區風大,湖陸風冬季明顯弱於夏季。讀納木錯湖區圖和A地各月降水的日變化圖,完成下列要求。
(1)利用熱力環流的原理說明納木錯冬季湖陸風弱的原因。
(2)說出A地降水的日變化規律,從雲層變化角度推斷其成因。
參考答案:
(1)冬季月平均氣溫在0°C以下,湖面封凍;湖泊周圍被冰雪覆蓋;湖泊與陸地之間溫差小, 湖陸之間水平氣壓梯度力小,風力弱
(2)規律:夜晚多,白天少。原因:白天輻射強烈,雲層吸熱蒸發,不利於雲層形成發展;夜間降溫快,水汽冷卻雲層增厚易形成降水
典型例題四: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鄱陽湖是長江流域重要的吞吐型湖泊,高水位(20m)時湖區面積為4125km2以上,低水位(12m)時僅500 km2。湖泊水面呈現「冬季一條線,夏季一大片」的景象變化。鄱陽湖湖濱地區湖陸風明顯,7、8月尤其顯著。
(1)說出鄱陽湖冬季水文特徵。
(2)分析鄱陽湖「夏季一大片」的自然原因。
(3)分析7、8月鄱陽湖湖陸風顯著的原因。
參考答案:
(1)湖水量少(水位低);含沙量小(水質清澈);無結冰現象(水溫低或水溫高於O℃)。
(2)夏季降水補給多;匯入湖泊支流眾多,人湖水量大;夏季長江水位高於鄱陽湖,長江水補給鄱陽湖。
(3)鄱陽湖7-8月水量大,湖面寬廣,湖泊和陸地熱力性質差異顯著;7-8月鄱陽湖地區受副熱帶高氣壓控制,盛行下沉氣流,夏季風對湖陸風影響小。
典型例題五: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年來,隨著鄱陽湖面積縮小,湖畔出現了面積達20平方千米的沙山,一湖清水、金黃沙礫一起構成了黃綠相間的「山水沙漠」。鄱陽湖附近沙山分布示意圖。
材料二 湖陸風是一種在沿湖地區夜間風從陸地吹向湖區,晝間風從湖面吹向陸地而形成的一種地方性大氣運動現象。
(1)從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沙山」的形成原因。
(2)鄱陽湖區每年7~8月湖陸風最為顯著,試分析其原因。
(3)有專家提出,為改善鄱陽湖區的環境,可在鄱陽湖與長江之間修建大壩。你認為是否可行?並簡述理由。
參考答案:
(1)鄱陽湖流域多低山丘陵, 夏季多暴雨, 流水侵蝕作用強;(2分)大量泥沙被河流搬運到湖區沉積;(2分)冬季風強勁,將湖盆內裸露的泥沙搬運至沿岸地區堆積(2分)
(2)7-8月鄱陽湖水量大,湖面寬廣,水陸熱力差異顯著(2分);7-8月受副高控制,晴天多,晝夜溫差大,水陸熱力差異顯著(2分),所以7-8月湖陸風顯著。
(3)可行。理由:建壩後可增加翻陽湖枯水季節水量,可減輕鄱陽湖區豐水季節的洪水威脅,具有供水(灌溉)、航運、旅遊以及水產等方面的綜合效益。(答出其中兩點即可,2分)
不可行。(2分)。理由:建壩拉截湖水不入長江,可能影響長江下遊的用水安全;可能影響鄱陽湖的天然調查調蓄作用,威脅長江中下遊防洪安全;可能改變鄱陽湖溼地生態環境,影響魚鳥生存。(答出其中兩點即可,2分)(僅答可行或不可行而無理由敘述,不得分)
適用對象:高二,高三全體學生,高中地理老師,地理旅遊愛好者
部分圖文來自網絡,僅供大家學習探討之用,如涉及侵權,請留言處理!
往期精選
高考地理小專題——節水農業
高考地理小專題——乾熱河谷
高考地理小專題——中國城市群(1)
高考地理小專題——中國城市群(2)
高考地理小專題——逆溫
高考地理小專題——氣溫日較差
高考地理小專題——天文觀測選址高考地理小專題——赤潮
高考地理小專題——曲流、曲峽
高考地理小專題——牛軛湖、堰塞湖
高考地理小專題——河谷夜雨
高考地理小專題——冰川地貌
高考地理小專題——凍土
高考地理小專題——泉
高考地理小專題——冰川
高考地理小專題——地面沉降
高考地理小專題——雅丹地貌
高考地理小專題——遷都
高考地理小專題——高山流石灘
高考地理小專題——沙嘴、潟湖
高考地理小專題——丹霞地貌
高考地理小專題——鹹潮
高考地理小專題——瀑布
高考地理小專題——潮汐
高考地理小專題——反季節農產品
高考地理小專題——地熱
高考地理小專題——海綿城市
高考地理小專題——河流階地
高考地理小專題——凌汛
高考地理小專題——生物入侵
高考地理小專題——特有物種
高考地理小專題——轉場放牧
高考地理小專題——梯田農業
高考地理小專題——魚塘臺田農業
高考地理小專題——基塘農業
高考地理小專題——喀斯特地貌
高考地理小專題——人工島
高考地理小專題——某產業大力發展的可行性
高考地理小專題——海岸線特徵及其成因
高考地理小專題——河流上該不該建大壩
高考地理小專題——河流梯級開發
高考地理小專題——曬鹽
高考地理小專題——港珠澳大橋
高考地理小專題——歷史遺蹟保存完好的原因
高考地理小專題——循環農業
高考地理小專題——立體農業
高考地理小專題——網際網路+
高考地理小專題——一帶一路
高考地理小專題——粵港澳大灣區
高考地理小專題——海水稻
霧的形成
沙丘類問題
地膜、大棚、反光膜、鵝卵石在農業中的應用
房屋
橋
中國古代水利工程專題
農作物耕作制度專題
沙源問題
農產品品質好的原因
三角洲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