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地理——如何利用地方時,計算赤道日出的經度(晨線)?

2021-01-12 高中地理輔導

01知識點

晨昏線、地方時由於地球自轉,並且地球既不發光也不透明,因此產生了晝夜交替。白晝與黑夜的分界線,叫做「晨昏線」。

順著地球自轉的方向(自西向東),由黑夜進入白天的分界線,叫做晨線;由白天進入黑夜的分界線,叫做昏線。

晨線與赤道的交點為早上6:00,昏線與赤道的交點為晚上18:00;夜半球的中央經線為0:00,晝半球的中央經線為正午12:00;

圖1 晨昏線示意圖

2、利用地方時,計算經度地方時,即為當地時間。地球上每間隔15°為1個時區,共分為24個時區。已知地方時,也可以求經度:

①判斷東、西方向。根據兩地的地方時,遵循「東早西晚」的規律,即東邊地區日出早(時間數值更「大」),因此時間數值更大的為「東」;

②計算經度。採用「東加西減」的計算方法,即計算東邊地區的經度用加法,計算西邊的則用減法。時間每間隔4分鐘,經度間隔1°;

圖2 世界24個時區的分布

02例題

北京時間2011年11月3日,1時36分6秒,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飛船對接成功,如下圖所示。

3、飛船對接時,地球表面的晨線是( )

A. ①線

B. ②線

C. ③線

D. ④線

4、最可能干擾太空飛行器與地面指揮系統通信的是( )

A. 雲霧

B. 流星

C. 太陽活動

D. 太陽輻射

答案:A、C

精講精析:(1)分析晨線的位置。①圖中為北極點俯視圖,飛船交接時,為北京時間凌晨1:36,北京位於東八區,中央經線為120°E;②晨線與赤道的交點,為早上6:00,則依據北京的時間和經度,可以計算得到早上6:00對應的經度;③由於要計算的時間更大(6:00>1:36),因此該地在北京的東面,根據「東加西減」的規律,用加法:120°E+(6:00-1:36)÷4分鐘=186°,即越過180°然後再向東6°,即變為西經,為174°W,選項A正確。

(2)分析幹擾通信的因素。①太陽活動劇烈時,會擾亂地球大氣層,影響無線電短波通信,選項C正確;②衛星信號的傳輸不受天氣等因素的影響,流星和太陽輻射都不影響電離層,因此不影響通信。

03總結

太陽活動本節例題的難度適中,解題思路為:①根據北京的經度、地方時、晨線與赤道交點的時間(6:00),運用「東加西減」的規律,計算晨線與赤道交點的經度;②分析太陽活動、大氣、流星和太陽輻射對通信的影響。

太陽活動,是太陽大氣裡一切活動的總稱,主要分為三類:

①太陽黑子:發生在太陽的光球層,表面顏色較暗(溫度較低);

②耀斑:發生在太陽的色球層,發出強大的短波輻射;

③太陽風:發生在太陽的日冕層,發出帶電粒子流。

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如下:

①擾亂地球大氣層,影響無線電短波通訊;

②擾亂地球磁場,產生「磁暴」現象,磁針不能指示南北方向;

③南北極出現極光;

④引發自然災害,例如地震、旱澇災害。

圖3 太陽活動的分類及位置

【每晚20:00,每日一題,學好地理】

相關焦點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最短距離,地方時,日出、日落方位)
    圖1 最短距離的計算2、地方時、經度的計算根據經度,計算地方時,是比較常規的計算。但如果已知地方時,求經度,則計算方法為:①判斷東、西方向。根據兩地的地方時,遵循地方時「東早西晚」、「東加西減」的規律,即地方時數值較大的地區,位於東面;較小的位於西面;②計算經度。採用「東加西減」的計算方法,即計算東邊地區的經度用加法,計算西邊的則用減法。時間每間隔1小時,經度間隔15°(每間隔4分鐘,經度間隔1°)。例如,12:00<12:40,因此待求地區應該位於西面。
  • 「難點整理」高中地理幾個冷門考點:地方時、日出、日落、河流的...
    知識點地方時的計算地方時,即為當地時間。由於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因此地方時有以下規律:①東早西晚。地方時的計算,應按照以下步驟:①計算兩地的經度差;②採用「東加西減」的計算方法,以已知時間的地點作為基準,計算東邊地區的地方時用加法,計算西邊的則用減法;③經度每間隔1°,地方時加減4分鐘。
  • [高考地理知識點]地球運動(圖)
    [高考地理知識點]地球運動(圖) 2011-11-03 11:51 來源:gf.tianjinwe.com 作者: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地方時、經度、日期變更、晝長、夜長)
    01知識點1、利用地方時,計算經度地方時,即為當地時間。已知地方時,也可以求經度、時區:①判斷東、西方向。根據兩地的地方時,遵循「東早西晚」的規律,即東邊地區日出早(時間數值更「大」),因此時間數值更大的為「東」;②計算經度。
  • 地理乾貨丨至少讓你多得5分的地理答題規範
    北京位於 116°E,北京的時間是指 116°E 處的地方時。我國把北京所在的東八區的區時作為全國統一使用的時間,稱為「北京時間」 。北京時間實際上是指東八區的區時,即120°E 經線的地方時。⑴晨昏線——是晝夜半球的分界線,晨線和昏線均是半圓。判斷:順著地球自轉的方向由晝進入夜的是昏線,反之由夜進入晝的則是晨線。
  • 高考備考輔導:高三地理地球運動考點例題解析
    在輔助線上分別標註出經度,已知120°E為8點,巴黎在其西側差117°30′,兩地時差為7小時50分鐘,飛機到達巴黎時當地的地方時為8點-7小時50分鐘+13小時=13:10,因此正確答案為C。(3)白晝所佔經度數÷15° 因經度差15°,時間相差1小時。(4)(×2) 從正面圖中計算出來的晝長時數是指12時→日落(或日出→12時),可是背面的日出→12時(或正午12時→日落)的白晝時間也應計算在內,故乘以2。
  • 中學地理專題一:地球運動複習學案
    故選A   3.地方時與區時(重點知識)   (1)地方時及其計算   ①地方時的概念:同緯度地區,因經度不同而產生的不同時刻,叫地方時。   ②求地方時的依據:經度每隔15°,地方時相差1小時;每隔1°地方時相差4分鐘。
  • 2020高考地理地球小專題
    地球專題  1.經、緯度計算:  經度差與地方時差算經度——地方時每相差1小時,經度相差1°;緯差法與正午太陽高度算緯度——正午太陽相差多小,緯度相差多少;北極星的仰角即地平高度等於當地地理緯度;經緯線上長度算經緯度——1°經線長111km,1°緯線長111cosфkm(ф為緯度)。
  • 初中地理知識點歸納:晨昏線解讀日照圖
    在地理的圖表知識中,日照圖既是一個重點,又是一個難點,日照圖集地理基礎知識於一圖,集地理學科思維特色於一圖,集地理學科基本技能訓練於一圖。因此,指導學生閱讀日照圖就顯得格外重要。常見的日照圖有兩種,一種是球面日照圖,它最常見的是側視圖和極點俯視圖兩種,當然還有其它過渡類型。另一種是平面日照圖,這種圖缺乏立體感,不易閱讀。
  • 地理高頻考點:晨昏線圖的判讀
    晨昏線是太陽光照圖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其隱含的諸多地理信息是我們判讀太陽光照圖的重要突破口。在不同的光照圖中晨昏線的形態不一樣,有的圖只顯示晨線或昏線,有的圖顯示晨線和昏線的一部分,有的圖顯示整個晨昏線。
  • 地理:六大計算問題精析,完美解決計算題.
    赤道上經度相差1°,其距離大約相差111千米,赤道上任意兩點間的距離約為為111千米×相隔經度數。2. 南、北緯60°線上求距離。南、北緯60°緯線上經度相差1°,其距離大約相差55千米,南、北緯60°緯線上任意兩點間的距離約為為55千米×相隔經度數。
  • 高中地理 | 時區計算的規律
    莆田市2020年中考成績(含八年級生物地理學科結業考試)已公布
  • 高考地理—最簡單的地方時與區時計算技巧,學地理的看過來
    高考中,地方時與區時的計算是文科生比較頭痛的知識點,每次考試都會出錯,而且是連續錯,不僅讓學生產生挫敗感,同時也會讓學生喪失學習地理的興趣。其實,這部分內容並不難,只要你跟著老師下面的方法,你一定會有所收穫。
  • 初中地理:「時間的計算與日期的變更」難點透析
    ②地理分析到位(已知、未知、東西關係、經度差和時間差的相互轉換,四者知其三,可以任求其一)。   ③數學計算準確(認真計算,仔細檢查)。同時應注意以下隱含條件:晨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經線上的地方時為6時,昏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經線上的地方時為18時。即赤道在任何時刻晨線上都是6時,昏線上都是18時;太陽直射點所在經線上的地方時為12時,和正午正相對的另一經線地方時為0時。
  • 高一地理必修一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三節 地球的運動知識點
    太陽直射點所在經線的地方時是12時,晨線與赤道的交點為6時,昏線與赤道的交點是18時。2.地方時:因經度不同而產生的不同的時刻叫地方時。因為地球自西向東轉,東邊的時刻總比西邊的早。同一經線地方時一定相同。(1)地方時的計算:所求的地方時=已知地方時± 4分鐘/兩地經度差×1°(東加西減)(2)時區與區時:全球共分為24個時區,每個時區跨度為15°,因此相鄰兩個時區相差兩個小時。各時區都以本時區中央經線的地方時,作為本區的區時。
  • 高考地理複習:19個地球必考知識點匯總
    (8)判讀光照圖和統計圖時,要注意利用圖中的各種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如光照圖中的晨線和昏線、太陽直射的緯線、晝半球和夜半球的中央經線,統計圖中的橫坐標名稱和縱坐標名稱、數值的正負、線條的升降等。  3、時間計算  (9)一般而言,凡涉及到日出時刻、日落時刻、正午時刻、晝長、夜長等則為地方時的計算;凡沒有特別說明的都為計算區時。  (10)北京所在的時區(東八區)、倫敦所在的時區(零時區或中時區)要當常數記憶。  (11)北京時間是我國全國通用的時間標準。
  • 高考地理高頻考點:時間和季節這樣判斷就對了
    全球分成24個時區;150/小時,151/分鐘;經度相差1度,時間差4分鐘,東早西遲;區時東加西減,需注意日期變更。  2. 經度相同,地方時相同;時區相同,區時相同。  3. 區時規定全球各地以所在地的時區中央經線的地方時為共同使用的時間,如:北京東八區以8*150=1200E的地方時刻為準  4.
  • 附史上超全地理計算公式整理,考試一定用得到!
    如某地某天晝長為14小時,則意味著以正午12點為界,上下午各為7小時,就可推知該地該天是5點鐘日出,19點鐘日落。同樣道理,假如已知日出或日落時間,利用12點和0點分別是晝夜時間的中間性,可推知該地的晝夜長短情況。如已知3點日出,則可推知21點時日落,晝長為18小時,夜長為6小時等。
  • 【計算專題】史上超全地理計算公式整理,還不趕快收藏!(附專題練習)
    (2)圖上計算:經度每相差15度地方時相差1小時(或1度/4分鐘、經度1分/4秒鐘),東早(加)西晚(減)注意:過日界線時日期還要再加(向西)減(向東)一天(3)公式計算:(甲經度-乙經度)×1小時/15度=甲地方時-乙地方時
  • 2020高考地理高頻考點之時間和季節判斷
    全球分成24個時區;150/小時,151/分鐘;經度相差1度,時間差4分鐘,東早西遲;區時東加西減,需注意日期變更。  2. 經度相同,地方時相同;時區相同,區時相同。  3. 區時規定全球各地以所在地的時區中央經線的地方時為共同使用的時間,如:北京東八區以8*150=1200E的地方時刻為準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