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食品的衛生和安全是最為重要的,東西好不好吃是次要,如果顧客在食品裡吃到異物或者食品安全有問題,才是對消費者最大的傷害,所以商家對這個問題一定要重視,平時多多關注相關情況,以免給顧客帶來不好的體驗。
女子懷了身孕,和朋友一起去網紅店吃甜品,沒想到在甜品裡吃出異物,店長隨後給出的解釋,讓這名女子感覺對方是在道德綁架,她很難接受,那麼店長是如何回應這件事的呢?
懷孕女子吃蛋糕,吃出一塊塑料
李女士家住鄭州,懷孕32個月,前幾天,她和朋友一起去一家網紅店打卡,品嘗了這裡的甜點,李女士當天點的是一個樹莓蛋糕,吃著吃著,她覺得嘴裡有一塊異物,起初以為是巧克力,吐出來後才發現並不是巧克力,而是一塊塑料,怪不得嚼不動。
發現這一情況後,李女士立馬找了店長,店長答應賠償500塊錢,不過轉給李女士的時候,卻只轉了400,李女士把這400元錢返給了對方,自己只是希望要一個說法,不是為了要賠償。
後來李女士把這件事曝光給記者,她對記者說,她認為店長的處理方式非常不妥,吃出異物後,店長讓後廚做蛋糕的大姐出來向她道歉,說這位大姐家裡出了變故,還有兩個孩子,所以不能丟掉這份工作,否則的話大姐生活有困難,希望李女士能理解。而李女士認為,自己可以同情和理解對方,但這並不能解決問題,這跟自己吃出異物也是兩碼事。
店家承擔檢查費用並給予賠償
隨後記者也來到了這家店鋪,針對這件事,店長解釋說,李女士吃出的異物是果醬外包裝上的東西,可能大姐拆包裝的時候不小心弄掉的,當時向李女士說明大姐家的情況,也只是希望顧客能給店裡一個機會,並沒有其他的意思。
李女士說,吃出異物後,她去醫院檢查了一下,有輕微出血,就現在的情況來看,沒什麼大礙。李女士要求對方承擔自己當天去醫院檢查的費用,並且按照法律標準來賠償。
最終店長向李女士道了歉,承擔了檢查費,並且給予10倍的賠償。同時店長還表示,以後會做好食品安全。
因為網紅的推薦,不少食品店突然火了,很多年輕人喜歡去網紅店品嘗一下食品,且不說東西到底好不好吃,如果食品安全和衛生都做不好,肯定會讓顧客覺得不滿,要是東西不乾淨不衛生,就算再好吃,也是沒用的,仍然不能獲得顧客的青睞。
作為食品的經營者,事後做好公關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嚴格生產工藝和流程,提供給顧客放心的食品。如果食品本身存在瑕疵,就算解釋的再好,顧客也不會買帳。另外也提醒大家,理智對待網紅店鋪,畢竟每個人的習慣和口味是不同的,別人推薦的也未必適合我們。
你品嘗過哪些網紅店鋪的食品,是否合你的口味呢?歡迎留言討論。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