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作者:文/星球科普
仰望夜空,我們能夠看到那些閃閃發光的小星星,或許我們認為,其中廣闊無垠的區域無非是一片漆黑的空間罷了。這就像其他很多事情一樣,我們的認知水平似乎決定了我們對視覺空間的理解程度。當然,很有可能在數十億顆恆星之間的那些黑暗區域裡並不像我們所看到的那樣。這個問題也是天文學家一直在冥思苦想的,如果沒有恆星、星系和其他所有已知的能夠發出可見光的物體的話,夜空會是什麼樣子呢?宇宙本身會發光嗎?
事實上,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紅外天文研究實驗室(NOIRLab)的研究人員可能已經為這個晦澀難懂的問題提供了線索。他們利用美國宇航局新視野號太空探測器的任務數據,提出了一種假設。即:宇宙光的存在其實已經超出了恆星的光照範圍,甚至包括其中所有能夠反射這種光的物體。
而對於新視野號太空探測器來說,它的最初任務是為了探索太陽系內的矮行星——冥王星,它於2015年飛過冥王星進入更深一層的宇宙空間,如今它距離地球已經超過了40億英裡,與太陽之間的距離則是到地球的50倍。
這些數據足以表明新視野號太空探測器距離太陽系內任何主要的光源及其反射物都擁有足夠遠的距離。這也使我們相信新視野號只能從宇宙本身探測到微小的光信號,研究人員在接收到新視野號望遠鏡和照相機拍攝的黑暗太空的圖像之後,對圖像本身進行處理,他們去除了恆星發出的光,銀河系的散射光,這些光可能是相機異常造成的。
當他們過濾掉這些可能造成影響的光源以後,圖像上所呈現出來的畫面並非一團漆黑!而是仍有大量無法解釋的光線。事實上,未知光線幾乎與恆星、星系和其他反射光的表現形式相同。天文學家認為,這種宇宙光的來源可能是未知星系或其他一些我們至今還不知曉的光源。
令人感到驚奇的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們逐漸能夠看到宇宙中那些缺失的光線。而我們在過去的400年裡也一直在研究這些光。研究人員認為,宇宙中這種異常的現象可能有多種解釋。
例如;在矮行星及其星系外圍的大片區域裡擁有太多的宇宙塵埃幹擾了太空探測儀器的測量結果。亦或者,這些讓科學家難以理解的光線可能與怪異而神秘的暗物質有關。然而,深邃的宇宙仍然是一個極為黑暗、寒冷的地方,那裡有太多的未知與奧秘在等待著我們去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