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網絡切片:是時候表演 5G 真正的技術了

2021-01-13 騰訊網

2020 年,相信很多小夥伴已經用上了 5G 手機,感受到了 5G 的網絡帶來的飛一般的感覺。

不過,可能也有小夥伴會發出疑問:我買了 5G 手機,也體驗了 5G,好是好,但似乎也沒有外界吹得那麼神乎啊。不是說好的技術革命嗎?就只是網速變快了而已?

其實這背後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目前 5G 切實落地的應用還比較少,第二個就是目前 5G 的技術確實也還在演進過程中。

我們回想一下 5G 的三大核心應用場景:

增強型移動寬帶(eMBB):更大的網絡吞吐量、峰值速率和低延時;

海量機器通信(mMTC):巨大的連接數量,以支持海量物聯網設備;

高可靠低時延通信(uRLLC):核心關注網絡的高可靠性和超低時延。

我們現在感受到的 「網速快」只是這三大應用場景的其中之一。5G 和 4G 真正的本質區別,在於支持海量的連接數和超低的時延。

換句話說,5G 真正強大的地方在於構建一個萬物互聯的世界。不僅手機要聯網,手錶也要聯網,電視要聯網,水錶要聯網,汽車也要聯網…… 海量終端的使用場景,對網速、時延等方面的需求千變萬化,而 5G 要把它們統統納入一個統一的網絡架構中。

對 5G 來說,這才是巨大的考驗。

不過,目前這些海量的應用還沒有廣泛落地,而且我們要給技術演進一定的時間,簡單說,就是還得等。

為了應對這種海量的網絡需求,這其中有一個關鍵的技術,就是 5G 網絡切片技術。

IT之家曾報導,在 11 月 19 日 - 21 日舉行的中國移動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上,中國移動聯合紫光展銳等共同完成了業界首個 5G 終端切片目標方案的應用演示。

這說明,5G 網絡切片的落地已經走在路上,我們距離描繪中的萬物互聯的世界又前進了一步。

那麼,這裡關鍵的 5G 網絡切片技術到底是什麼呢?是像切片麵包那樣切嗎?今天IT之家就和大家一起了解了解。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下移動通信網絡的基礎架構。

手機 A 給手機 B 發送一個信息,手機 A 發送的信號被基站 A 接收,基站 A 將信號進行一系列處理,然後通過承載網絡發送到運營商的核心網絡,核心網絡再將信號進行處理,發送給基站 B,然後手機 B 接收從基站 B 發送過來的信號。

手機 A 和手機 B 就完成了一次通信。

這其中,基站相當於接入網,負責傳輸信息的承載網絡叫承載網,運營商的核心網絡叫做核心網。

接入網、承載網和核心網是移動通信的基本架構。

打個比方,把我們使用的移動通信網絡比作一條路,信息就是路上的各種交通工具,通過承載網在我們的手機和運營商的核心網之間來回傳輸。

過去在 2G 時代,手機主要是用來打電話發簡訊,因此在這條路上車輛的種類很少,比如說只有自行車和三輪車,而這些車輛彼此通行也沒有先後順序。

到了 3G 時代,數據流量業務還是崛起,人們用手機不僅是打電話發簡訊,還用來上網、聊天等等。不同的應用對應不同的數據,也就是說,在路上的車輛種類變多了,不僅有自行車、三輪車,還有小轎車、救護車等等了。

這麼多車一起上路,就不能像以前一樣由著大家一起隨便開了。於是運營商制定了 「交通規則」,給不同的車劃分不同類型的車道,到岔路口時,還根據用戶實際的需求規定那種類型的車有優先通行的權利。

例如當到了岔路口時,救護車有權利優先通行,因為他們對時延要求很高,其它類型的車必須讓它先走。

這樣以來,在 3G 網絡業務變多的情況下,整個通信網絡也能保證道路的流暢。

然後到了 4G 時代,移動通信的業務種類更多了,人們不僅要上網、聊天,還要看高清視頻、玩手遊、直播等等。這樣一來,路上的車就更多了,大卡車、麵包車、公交車、小貨車、電動車之類的,都上路了。

不過不要慌,通信行業大佬們說,我們嚴格貫徹 3G 時代的交通方針,劃分更多的車道,然後將不同車型的通行優先級進行更精細的劃分,而且,我們還把馬路拓寬了,儘可能地減少道路擁擠。

這樣一來,4G 時代應對複雜業務的需求也這樣解決了。

不過到了 5G 時代,又不一樣了。

我們剛才說,5G 要適應萬物互聯的需求,海量終端等著接入網絡,這個業務的複雜性和 4G 完全不在一個量級上。

原來這條路上來來回回跑著很多汽車,現在可好,不僅要通汽車,還要通火車高鐵,甚至有時候小飛機也要借這條路當跑道起飛降落,還有,這條路有時還得承辦一些公開活動,什麼馬拉松啊之類的,總之就是承接的業務種類暴漲。

這怎麼辦呢?

人們從立交橋身上得到了靈感。對了,一條路不夠走,可以分層啊,分層好多層,不就變成很多條路了?

於是運營商們就開始在 5G 這條 「通信道路」上修剪起了立交橋,這立交橋有很多層,運營商還給這些橋層進行了分類,總共有 3 大類。

為什麼有 3 類呢?因為前面我們說,5G 有 3 大應用場景:增強型移動寬帶、海量機器通信、高可靠低時延通信。

第一大類專門負責增強型移動寬帶業務,第二大類專門負責高海量機器通信業務、第三大類專門負責高可靠低時延通信業務。

然後具體到每一層,我們再細分成更多的子樓層,供不同的交通工具使用。

這就相當於,原來一條路,被切成了好幾層,每一層還要細切成很多子層,相當於車道,各司其職。

這一層一層的,像切片麵包一樣,其實就是所謂的 5G 網絡切片技術。

例如說,這立交橋的第一大層是負責強型移動寬帶業務的,其中被切成了很多子層,有智慧型手機業務層、虛擬顯示業務層等。

第二大層是專門負責海量機器通信業務的,其內部也被切成了很多子層,有智慧水錶業務層、有智能停車業務層等。

而第三大層專門負責高可靠低時延通信業務,有自動駕駛的子層,遠程醫療的子層等等。

在 5G 的網絡架構裡,這三個大層和其中的子層各自分工合作,針對 5G 海量的應用場景分工合作,各自應對其擅長的業務,由此讓整個網絡有條不紊地運行,構成萬物互聯的基礎。

那麼,如此龐大的 「交通運輸系統」,這麼多的 「切片」,5G 是怎麼做到統一管理的呢?

這就要回到我們前面所說的移動通信的基本架構了:接入網、承載網、核心網。

不論 5G 的技術細節怎麼變,移動通信的這個基本架構是變不了的,所以我們就從這三個環節來看。

首先是接入網,粗略的理解其實就是基站。基站的作用就是接受、發射信號,並且對信號進行調製或解調,以及射頻處理等。這個過程,是需要運算的。

5G 時代,基站數量會是 4G 時代的很多倍,不僅有外面的大基站,還有室內的微基站、皮基站、飛基站,如何對這這麼多基站進行統一的管理而又不耗費非常高的成本呢?

這裡有一個 NFV(「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網絡功能虛擬化技術。剛才我們說,基站的運行是計算的功能,既然是計算,那麼在某個時間裡,那麼多的基站肯定有很多基站的計算資源並沒有用盡,甚至是空閒的。這些空閒的計算資源不用太可惜了。

所以人們就想到,把這些空閒的運算資源集中起來,用虛擬化的技術進行統一調配。

過去基站的運算設備是專用的,而有了上面這個想法後,人們可以把通用伺服器的運算資源集中起來,加上一個虛擬化層,運行具備基站運算的軟體就行了。在此基礎上,人們可以把網絡中的計算資源劃分成很多子硬體,進行統一管理,按需劃分。

這個邏輯其實和雲計算非常相似。

有了這個技術,加上對基站內部結構的重新構造,就可以在接入網層面支持網絡切片,並對子切片進行管理。

在承載網層面也是類似,但主要是通過 SDN 技術支持網絡切片。SDN 技術叫做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軟體定義網絡。

它的內含和機理很複雜,大意是過去上層用戶發出請求時,需要通過網絡服務提供商傳達給網絡上的每一個網絡設備,再由設備的控制功能來控制設備進行數據轉發,實現整個通信網絡的數據流通。

隨著網絡中的數據越來越多,一旦傳輸計劃有變更,網絡服務提供商需要傳達到每一個網絡設備,效率低下。

SDN 就是在上層應用(上層用戶和網絡服務提供商)和基礎網絡設施之間加入一個控制層,它將設備的控制功能和轉發功能分離,這樣硬體廠商就不用針對每個硬體設計和安裝對應的軟體系統,使得硬體可以通用化。具體的控制轉發功能由 SDN 控制層進行統一管理,這樣就大大提高了運行效率。

打個比方,假如現在有一家影視公司,接金主爸爸的要求,找旗下的演員一起拍一部短片。在過去,這個流程是金主爸爸把需求告訴影視公司的老闆,然後老闆找到部門主管,部門主管挨個通知各個演員的經紀人,告訴他們需要演什麼。經紀人再將需求通告給演員。

不過呢,這個金主爸爸對短片作品的要求很嚴格,老是要改細節。每次一改動,部門主管都要再挨個給經紀人說一遍,而不同演員的檔期不同,演員和演員之間也不了解,溝通起來非常困難,效率低下。

影視公司的老闆一看,不高興了,直接對主管說,你不要管這個事了!

然後,老闆找來一個叫 SDN 的人來接替主管的活。

這個 SDN 是怎麼幹的呢?他首先把各個演員的經紀人給撤了,然後拉了個大群,有什麼消息直接在群裡對演員說。

同時,他還讓演員把自己的檔期都提報上來,他進行整理匯總之後,就可以掌握所有演員的整體安排,然後根據大家的情況和導演商量合理的拍攝時間。這樣一來,整個效率就上來了,不同演員也能很好的安排自己的任務,活動進行地有條不紊。

這大致就是 SDN 幹的事情。

SDN 和 NFV 都是 5G 網絡切片需要用到的關鍵技術,而且在接入、承載、核心三個環節其實都有用到,只是各自的側重不同。

在核心網層面,主要通過叫做 SBA 架構(Service-based Architecture)的技術。

SBA 的基本理念是將原來的整體的拓撲化網絡結構打散,拆分成一個一個負責單一小業務的網元,這些網元之間使用輕量化接口通信,有利於擴展、升級、分擔負荷等,工作的時候,這些網元又會像拼圖一樣協作起來,以支持網絡切片的應用。

這些是在縱向上的,在橫向上,5G 的接入網、承載網、核心網也會彼此之間協同工作,這也和過去不同。過去這基礎架構上的三個環節都是各掃自家門前雪,彼此間幾乎沒有協同,而現在不同了,需要無線、承載和核心網之間彼此共同組成端到端的 5G 網絡切片功能,就必須保證三者之間的協同合作。

總結來說,為了實現網絡切片的功能,5G 的接入網、承載網和核心網不僅會改造自身的架構,讓自己變得更加靈活、高效,以實現切片管理的功能,更要做到彼此間的協同合作,共同組成 5G 端到端的切片功能。

以上就是 5G 網絡切片技術的大致內容。需要說明的是,IT之家這裡只是從大概理念層面為大家做通俗講解,實際在具體操作和技術層面,要複雜百倍。

最後我們再做一個歸納總結,就是 5G 真正的能量在於以一個統一的網絡架構來構建未來萬物互聯的世界。因為萬物互聯,所以網絡需要承載的業務種類空前多樣,因為業務多樣,所以要對網絡進行切片、分割,讓不同的切片各司其職;因為網絡要切片,所以深入到 5G 的基礎架構層面,也要做相應的技術改造,由此形成 5G 網絡切片的整個體系。

而作為消費者的我們,還需要給 5G 的演進一些時間,而那個由它來變革的世界,一定在不遠的未來等待著我們。

相關焦點

  • 一文讓你了解什麼是5G網絡切片
    在2020年即將實現商用化的5G被廣泛提起,提到5G就不得不提網絡切片(Network Slicing),作為5G中被討論最多的技術,網絡切片對於5G 的意義可謂巨大。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切片技術做一些簡要介紹。1 何為網絡切片?把網絡比喻為交通系統,車輛是用戶,道路是網絡。
  • 一篇文章看懂,5G網絡切片是什麼?
    當全世界都在談5G的時候,通信業界裡談論得最多的是 —— 5G網絡切片技術(Network Slicing)。網絡切片,已成為中國移動,韓國KT、SK電信,日本KDDI 和NTT,以及愛立信、諾基亞、華為等設備商公認的最理想的5G網絡構架。什麼是網絡切片?
  • 5G網絡切片是什麼 紫光展銳如何做到全球首例
    網絡切片技術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網絡切片,顧名思義就是把5G網絡分成「很多片」,每一片滿足不同用戶需求。目前4G並沒有對用戶需求進行細分,只要你購買了套餐,無論是何需求,網絡能力已經固定了。事實上不同用戶對於網絡的需求是不同的,比如直播用戶對上傳要求更高,遊戲用戶則要求延遲低。網絡切片技術則可以針對性的為不同用戶提供不同的網絡能力,從而滿足不同業務場景對於網絡的需求。
  • 德國電信:5G網絡切片缺乏清晰的定義
    據悉,德國電信研究和創新副總裁Uwe Janssen表示,移動運營商需要提出網絡切片的標準定義,以避免市場混亂和客戶反對。Janssen表示,運營商推出5G網絡將不得不就切片的意義達成協議,讓客戶知道將會發生什麼。
  • 深化落地5G網絡 業內首個5G終端切片目標方案是什麼?
    然而,在5G網絡落地的過程中,也有一項堪比九宮格火鍋的技術,那就是——5G網絡切片技術。5G網絡切片技術就如同一個九宮格火鍋5G網絡切片技術,是一種在5G網絡商用落地過程中的按需組網的方式,可以讓運營商在同一的技術設備上分離出多個虛擬的端到端網絡
  • 突破終端切片落地三座大山,如何打造精細化的5G網絡?
    5G網絡雲化的趨勢催生了三大網絡切片場景,大場景高速率的eMBB,高可靠低時延的uRLLC,以及海量機器類通信的mMTC。但要想提供真正的5G切片服務,單靠網絡切片是不夠的,終端切片同樣不可或缺。 紫光展銳在今年的中國移動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上,依託中國移動部署的5G SA獨立組網,通過中興通訊5G系統設備,在基於紫光展銳5G晶片的終端上成功展示了業內首個5G終端切片目標方案。
  • 5G專網,網絡切片與專用頻段有何不同!
    什麼是切片專網,什麼是頻段專網? 當前,5G專網進入垂直行業理論上有兩大分支,一個是運營商通過網絡切片技術,使用UPF分流,將用戶的數據直接傳送到用戶的內網;另一個是國家提供專用的5G頻段,用於行業用戶自建5G專網。
  • 5G技術對網絡安全的影響的一些思考
    網絡切片是一組網絡功能、運行這些網絡功能的資源以及這些網絡功能的特定配置組成的集合,網絡切片可以視為基於共享基礎設施但服務於特定業務的專用網絡,也可以看作是網絡在邏輯上的特定實例化。網絡切片本身可以定製,因此也能夠最大程度減少資源消耗、節省成本,並提高服務質量。
  • 一文看懂通信網絡未來發展趨勢
    打開APP 一文看懂通信網絡未來發展趨勢 發表於 2019-07-13 09:02:57 但是目前的通信網絡一直在超負荷運轉,而網絡的需求卻並未因此減緩。 雖然顛覆性的技術不斷湧現,但各種協議之間卻互不兼容。此外,成果導向和高效實施新服務已然成為必需,通信網絡面臨諸多挑戰,亟需靈活高效且可擴展的端到端解決方案。
  • 愛立信順利完成中國IMT-2020(5G)推進組5G端到端網絡切片技術試驗
    2020年12月25日,愛立信順利完成了IMT-2020(5G)推進組5G端到端網絡切片技術試驗的異廠家測試。本次技術試驗主要依據IMT-2020(5G)推進組制定的測試規範,該規範遵循CCSA 5G網絡端到端切片特設項目組制訂的《5G網絡切片端到端總體技術要求》、《5G網絡切片基於切片分組網(SPN)承載的端到端切片對接技術要求》兩個行標,同時也遵循3GPP制訂的5G相關標準。
  • 紫光展銳:網絡切片打通終端環節,5G開啟「自助餐」模式
    5G改變了這種情況,用戶可以按需選擇不同種類的網絡服務。「如果說4G是『大鍋飯』,那麼5G就是『自助餐』。」汪大海說。汪大海表示,5G具有大帶寬、高速率,高可靠、低時延,以及海量連接三大能力,網絡切片技術可以充分體現這三大能力。在此次應用演示中,人們看到當接入用戶較多時,普通用戶獲得的服務質量會受到影響,但定製了網絡切片服務的用戶體驗會保持穩定、流暢。
  • 中國移動劉景磊:網絡切片是5G SA內生基因 應重點提升面向服務的...
    他認為,網絡切片是SA網絡內生的最基礎能力之一,主要原因有四個:一是5G SA的核心網基於SBA服務化架構,服務化的目的就是將普遍服務的剛性網絡,變為功能定製、靈活組網和按需交互的柔性網絡,使網絡具備了被切片的條件。
  • 5G切片技術加持,「聯通冬夢杯」驍龍5電競挑戰賽開啟5G電競新篇章
    作為全球首個基於5G網絡切片技術的電子競技比賽,本次大賽將高科技與新文化跨界融合,以最專業的標準全面開展競技,使傳統的電競高校賽獲得創新升級,構建出高校電競的嶄新風貌,為科技業界以及電競行業帶來嶄新的價值。
  • 5G 網絡切片如何賦能?中通院 41 頁報告詳述 5G 端到端 SLA 行業...
    文檔來源:中國信通院一、研究背景和意義1、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5G 不僅是移動通信技術的一次代際躍遷,更將成為行業應用創新的「主陣地」。工業、醫療、能源等行業應用方對 5G 切片技術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希望藉此推動業務模式創新,促進產業轉型升級。5G 網絡切片的技術標準和網絡基礎基本就緒。
  • 5g的關鍵技術有哪些
    5G作為新一代的移動通信技術,它的網絡結構、網絡能力和要求都與過去有很大不同,有大量技術被整合在其中,5g的關鍵技術包括:基於OFDM優化的波形和多址接入、實現可擴展的OFDM間隔參數配置、OFDM加窗提高多路傳輸效率、靈活的框架設計、超密集異構網絡、網絡的自組織、網絡切片、內容分發網絡、設備到設備通信、邊緣計算、軟體定義網絡和網絡虛擬化。
  • 一文看懂雙頻路由器2.4g和5g的區別
    雙頻路由器2.4g和5g的區別   現在,我們大多數用戶所使用的無線網絡,都運行在2.4GHz頻段。同時,2.4GHz頻段中還運行著無線鍵鼠、無線耳機、藍牙設備等 ,也使這一頻段非常擁擠。所以在使用工作在2.4GHz頻段的無線路由器時,我們會發現時常有無線信號不佳、網絡卡頓、頻繁掉線等問題出現。在眾多的幹擾源中,微波爐無疑是對無線信號幹擾最為嚴重的電器,在無線網絡的日常使用時我們要儘量要避開微波爐和無繩電話使用。
  • 為什麼說邊緣計算和網絡切片助力5G專網與行業應用
    切片技術賦能,5G 專網前景大幅拓寬2.1. 網絡切片技術不斷成熟,R17 版本進一步增強5G 虛擬專網是指利用網絡切片技術,將一個物理網絡進行邏輯分區,從而實現數據隔離的虛擬專有網絡。5G 切片技術標準正在不斷完善,R15 版本在 2019 年 6 月凍結,對實現網絡切片的基本功能和基本流程進行了定義,為第一波 5G 部署和網絡切片業務商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16 版本對網絡切片功能進行了增強,在 2020 年 7 月凍結;R17 版本標準將於 2021 年 9 月凍結,更全面地為垂直行業應用服務,IIoT、uRLLC、網絡切片、邊緣計算等關鍵技術將在該版本中得到進一步增強。
  • 服務無人機,UTM需要和5G網絡切片深度融合
    — 1—相互利好最近學習了一篇論文,個人認為非常有價值,其主體主要關注的是5G網絡切片和UTM的架構融合問題,直指未來無人機空中管理的流量問題,在此跟大家做一個分享。該論文研究的是基於5G網絡切邊與目前U-space(歐洲的UTM項目)服務提供商領域的集成問題,如何才能更好好的支持無人機(UAV)服務,由於目前的AAM或者UAM概念同樣包含UAV的升級,所以UAM同樣也將面臨空中交通管理安全擴容的問題。研究人員在分析3GPP標準化的基礎上,結合當前航空領域的相關法規和研究,提出了5GS(5G網絡切片)與U-space體系結構相結合的架構方案。
  • 一文看懂5G時代的AI應用有什麼不一樣
    在5G技術支撐下,大醫院醫生可以與基層、偏遠地區醫院進行視頻通話,調取圖像信息並開展遠程會診。此外還有無線監護、遠程查房等應用,甚至跨境醫療也可成為現實,實現國際優質醫療資源共享。其中,最為尖端的莫過於5G+遠程手術。在4G時代,視頻會診指導手術和遠程手術規劃也可實現,只是傳輸速率相對較慢。但只有在5G通信環境下,結合人工智慧技術遙操作機器人進行手術才真正成為了可能。
  • 5G切片到底「切」的是啥?又是如何實現的?
    在了解5G網絡切片之前,首先你要知道什麼是網絡切片。實際上,網絡切片就是將一個物理切割成多個虛擬的端到端的網絡,每一個都可獲得邏輯獨立的網絡資源,且各切片之間可相互絕緣。因此,當某一個切片中產生錯誤或故障時,並不會影響其他切片。而5G切片,就是將5G網絡切出多張虛擬網絡,從而支持更多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