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於社會之中,必須有基本的生活保障才能生存與進行各種社會活動,中國書畫家歷來是社會上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以書畫創作為生,通過收取書畫作品的潤筆費獲得生活所需要的資金來源!
我國古代書畫家的潤格都是根據作品水平高低難易程度來定的,通過合理的潤筆費來維持生活用度與提高生活水平!大師級書畫家的的書畫作品,如柳公權等在當時就很貴,後世亦價格高昂!唐朝時民間就說顏筋柳骨,顏字柳字落在人間皆是寶物!清朝乾隆年間的鄭板橋,清末藝術大師吳昌碩,現代國畫大師齊白石等畫家都給自己不同類型的書畫作品制定了價格標準並且得到了社會認可!
不知從何時開始中國書畫家的作品開始用書畫作品的平方尺來定價,而且成為了通用的計價法則,因此人們通常詢問某個書畫家的作品是多少錢一平方尺?
實際上書畫藝術品價格高低應該由市場決定,有的人買大書畫家高檔的作品,有的人買普通書畫作者較低檔的作品。因為每個人的審美眼光與經濟實力不同,導致相同與不相同的書畫作品在不同的人眼裡價值與價格都是不一樣的!不管誰的書畫作品都有精品與一般作品,有值錢與不值錢的分別,有貴的和相對便宜一點的,所以不能簡單的用平方尺來論價格,只能說某一張書畫作品是多少錢一平方尺。書畫家的潤格也沒有什麼具體標準,只是一種參考,主要還是靠買主自己的判斷和對他的書畫作品的了解,以及當時的市場情況而定。一幅書畫作品,在不同地點、不同時刻、不同的拍賣人手裡,體現出來的價值與價格是不一樣的。現代書畫家作品通常採用平方尺來計價會產生一些買賣雙方的矛盾,因為同一個書畫家的不同類別書畫作品難易程度是不一樣的,有一個畫家畫漁翁釣魚,漁竿快畫出界外了,畫幅的尺寸又大,而畫面空空蕩蕩,也按整體畫幅平方尺計價,顯然是不合理的,買主也拂袖而去,買賣雙方不歡而散!
由此可見書畫作品以平方尺計價並不準確,只能做個參考,具體到一些大書畫家,他們名氣很大,但是他們的書畫有品類差異與作品水平的差異,又有早期與晚期功力深厚的不同,還有書法創作相對快速,容易一些而繪畫時間長難度大的現實性,有原創作品與一稿多畫的作品的分別,那原稿與自我複製的作品價格必須有不同,如何以平方尺來界定呢!
推而廣之,對所有書畫家來說,作品的平方尺只是一個普通參考要素,最主要的是你所要買的作品本身的藝術價值,若是原創精品即使畫尺寸小照樣價格高,若是複製品水平差的作品即使非常大也不值錢!因此相同大小的每幅作品的價格都是不同的,具體的書畫價格是的書畫家或書畫賣家與書畫買家根據具體情況談出來的成交價值,就是成交作品的實際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