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了!」昨天上午10點多,這條消息可能是北京市民議論最多的話題,「我家的柜子晃動了」,不少市民感到了突如其來的震動。幾分鐘後,消息得到地震局確認,4.8級,但不是發生在北京,而是在河北唐山市轄區和灤縣的交界,震源深度8公裡。
北京各區縣部分居民有震感
「我們家柜子裡裝的書本一直在顫悠,我開始還懷疑呢,家附近沒有地鐵呀!」家住望京地區的吳女士昨天上午第一次體會到了地震來襲的感覺,「似乎還伴隨著轟隆隆的聲音,有點像雷聲,但沒有那麼明顯,很沉悶」。好在時間並不長,但吳女士心裡還是有些害怕,「之後在海澱區上班的丈夫也打來電話說有地震。」
記者昨天從北京市地震局了解到,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昨日10時22分在河北省唐山市轄區、灤縣交界(北緯39.7度、東經118.5度)發生4.8級地震,震源深度8公裡。本市海澱、朝陽各區縣部分居民都有震感。
「上午10點多我們這裡很多人發現桌椅搖晃」,「我在北京,親身感受了那突如其來的幾秒鐘,真得很強烈」,昨天一整天,有關地震的消息都成為了網友們熱議的話題。
目前尚無人員傷亡報告
據了解,此次地震震中距離唐山市約25公裡,距秦皇島市約100公裡,距天津市約130公裡,距北京市約175公裡。河北省唐山市各區、縣震感強烈,承德、秦皇島、廊坊、北京、天津等地區震感明顯,遼寧省葫蘆島、盤錦、錦州部分地區也有震感報告。
據新華社報導,地震發生時,唐山市民王先生正帶著孩子在當地社區衛生站二樓打防疫針,他說:「我忽然感覺地在晃。因為唐山過去發生過幾次小地震,但這次時間比較長,感覺比較強烈。」隨後,記者詢問幾位住在高層的唐山市民,他們說震感比較明顯。
天津市也有不少市民在感到明顯震感後跑出戶外躲避。目前,除唐山市沒有接到人員傷亡報告外,其他地區也尚無人員傷亡和房屋倒塌的報告,距離震中約10公裡的陡河水庫有震感無破壞。
-專家解析
首都圈3月內應無5級以上地震
據中國廣播網報導,中國地震臺網中心預報部主任、研究員劉傑判斷,此次地震系唐山1976年大地震的餘震,並非新發地震。劉傑說,餘震持續年限與大地震發生前積累能量的時間密切相關,引發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能量至少積累了上千年,所以緩慢釋放能量的餘震會持續上百年,而未來幾十年內唐山還會發生4級左右的地震。
對於網友更為關注的首都圈,劉傑說,目前首都圈小震不斷,但沒有明確跡象表明近3個月內會發生5級以上地震。
該不該叫唐山大地震「餘震」?
對於此次地震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餘震的說法,實際上專家間也有爭論。地震臺網中心研究員孫士鋐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認為,「餘震」說法在社會上存有一定疑義,專家之間也有觀點爭議,他認為雖然地震的孕育過程很長,但地震的釋放時間相對來說是短暫的,每次地震後確實可能會發生餘震,但此次地震與那次大地震已相距36年,這麼長時間後發生的地震不宜再稱為餘震。
唐山地區每年小震已成常態
孫士鋐分析說,唐山地區是個地震多發地區,從1976年以來地震活動從未中斷,每年都會發生、3至4級地震,已經成為常態。
他還分析認為,當前北京唐山地震活動水平處於比較正常的狀態。但隨著信息量的增多,判斷也可能做出調整,如果此地區再出現5級以上的地震,那未來的判斷就要調整。
高樓自振與地震疊加造成震感較強
為何4.8級地震會讓人有如此明顯的震感?孫士鋐解釋說,4.8級地震和5級地震所造成的震感基本相同。以前唐山發生的幾次5級地震,北京居民的震感和此次大體相當。另外,這幾年城市的高層建築逐漸增多,而高層建築本身就具有自振頻率,比如高塔上面的避雷針幾乎每天都會震動,而這種自振頻率和一定距離外的地震會產生疊加效應,加上震源較淺,因此部分地區震感明顯。
(記者 韓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