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展網 據中國地震臺消息 7月12日6時38分,河北唐山古冶區發生(北緯39.78度,東經118.44度)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裡,京津冀多地區震感明顯。同日,中國地震臺網中心舉行唐山古冶5.1級地震情況通報會確認,本次地震為1976年唐山7.8級大地震序列的一次5級餘震起伏活動。
唐山大地震發生40多年後為何還會出現5級餘震?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地震預報部總工程師蔣海昆研究員科普解釋說,根據初步研究結果,餘震活動持續時間實際上和地震構造加載速率相關,構造加載速率越快,餘震衰減越快,中國大陸東部和西部比起來,唐山地區地質構造加載速率非常慢,所以唐山大地震的餘震持續時間也非常長,會持續上百年。
中國地震臺網速報12日發布消息稱,近5年,河北共發生3級以上地震共24次,最大地震是本次地震。
天津市地震局地震監測預報中心高級工程師譚毅培表示,唐山市古冶區此前曾於1995年10月6日發生過5.0級地震,而從天津周邊來講,河北省文安縣曾經在2006年發生過一次5.1級地震。此次地震發生在1976年唐山7.8級地震餘震區內,是唐山地區正常地震起伏活動。
北京市地震局官方微博12日中午發布消息稱,唐山地震餘震區的地震活動非常豐富,呈起伏衰減狀態,至今仍有4、5左右地震的發生。據專家會商分析,本次地震原震區近幾日發生5級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