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9月29日6時訊 (見習記者 鄧亮) 沒有夢想和鹹魚有什麼區別?可慢慢地,我們只想做一條鹹魚。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堅持一個夢的可能性有多大?不如喝碗TVB牌心靈雞湯,繼續加班到心慌。
其實這是一種病,叫假裝有夢想!
夢想和堅持從來都不是正相關關係。堅持了也不一定成功。雖然道理很喪,但也有逐夢四十年的正能量。
李德彬
李德彬,今年86歲了,屬馬的人犟,為了將自己四十多年的堅持變成現實,去年賣房創業開公司。還找了幾個老兄弟夥入股,4個人加起來300多歲,組成了個中國最老合伙人戰隊,玩的是新能源。
幾個老爺子說,他們的發明,可以虐翻特斯拉。......!!? 我又確認了一遍。「對頭,虐翻特斯拉!」不好說這幾位爺是戰鬥力爆表還是自信心爆棚?反正結束採訪後,我心裡就一個大大的「服」字。
血與火澆灌出的夢想種子
合伙人中,開縣人李德彬歲數最大,算是帶頭大哥。
18歲入伍,第二年也就是1950年,李德彬就奔赴了抗美援朝前線。
「戰場上好多同志受了傷,都是擔架抬下去的,又慢風險又大。」李德彬回憶道,當時自己心頭就有個想法,要是有個法子能改變下這種情況就好了。
小功率循環發電機樣機
那時,一顆夢想的種子已經在他心裡種下了,這一種就是一輩子。
1953年,回國後的李德彬進入了湖南長沙高級工程兵學院,對工程機械等學科進行了3年半的系統學習。這讓他心頭的種子有了生根發芽的營養。
愛情是堅持夢想最好的基石
1969年,李德彬以上尉軍銜退役轉業到了萬州,在這之前他與自己的妻子趙女士相識並結婚。
成家立業後的李德彬還是不安份,心裡的種子在作怪了。
1973年,李德彬完成了自己第一個發明「飛魚」的構想。一個可以低空飛行的載人飛行器。「飛魚」能裝5個人,離地數百米,龍骨外由多個充滿氦氣的小氣囊構成,被子彈打破一兩個氣囊不會影響「飛魚」的功能,就算墜落,仍然可以靠外面的氣囊像蹦蹦床一樣軟著陸。(類似美國火星探測器著陸的過程)。
「雖然現在是和平年代了,不用運傷員了,但這條『魚』在救災時也能排上很大用場的呀。」 老人說到這兒,眼神有點泛空,像是在回憶著什麼。
從1973年構想完成到現在,已經過去了40多年了。40多年裡,李德彬為了這條「魚」沒有少折騰。
特別是退休後,更是全身心的撲在了上面,研發經費也是從老倆口的退休金裡省出來的。前前後後一共投了多少錢,沒有統計過。
只是,李德彬告訴記者,去年老伴走了留給他一句話:這下你可以把房子賣了,繼續搞你的研究。
李德彬還真把自己在南橋寺唯一的住房給賣了,賣了40萬,加上和妻子一輩子的積蓄10萬元錢,全部投入了他的研究。
「在一起60多年了,她一直都很支持我,可惜沒讓她看到最終的成果。堅持下去,有一天她一定可以看到的。」他說得很堅定。
60多年的陪伴讓當年那顆種子早就枝繁葉茂,等著開花結果了。
地表最老戰隊,向夢想衝刺
李德彬的「飛魚」參加過重慶的高交會,拿到過發明專利。可與實際商用間仍趴著一隻攔路虎——能源!
李德彬心中理想的「飛魚」是不能喝油的,那樣不安全也不環保。電力成了最可能的選擇。但普通電池的續航能力又不能達到李德彬的要求。
渝飛公司參加北京科博會
「這個天上飛的和地上跑的還不一樣,飛上天了再喊電不夠,想找地方充電可能有點難喲。」李德彬笑著說,要做我們就要做巴適、做好。
「我們」指的是這隻平均年齡78歲的中國最老合伙人戰功隊。
除了李德彬,戰功隊成員還包括,82歲的何光祥、77歲的何靜波,68歲的張良煥。
何光祥在部隊裡是修汽車、坦克的。1957年回到地方,同樣,也是一個閒不住的技術宅。因為當年家中常停電,他就搞了個循環衝電的東西解決家裡停電的煩惱。
去年,何光祥和李德彬經人介紹見了面,兩位「80(歲)後」一拍即合,決定拉起隊伍好好幹一場。何靜波和張良煥本來就是李德彬的老同事,自然選擇了加入。
今年,3月3日老同志們組隊完成,渝飛科技公司掛牌成立。何勁波將自己的發明專利塑料易拉罐帶入了公司,張良煥因為有過管理經驗當上了總經理。兩位「80後」則成為公司的研發核心。
第一次出徵,結果2500萬飛了
公司成立的第一件事,就是將循環發電機向國家申請了專利。因為,大家認識到目前的大環境下,循環發電機的應用範圍更廣商業價值更大(可以用在電動汽車、戶外供電等方面)。可談到商業,幾位老爺子就搞不懂了,於是何光祥把自己的女婿也「拉下了水」,要知道公司裡的每個人都是分文不取,無償在為公司上班。
渝飛科技張苓在北京科博會參展
這位40多歲的年輕大叔叫張岑,他一加入瞬間提高了公司整體顏值,優化了年齡結構,並進行了第一次鼓舞人心的遠徵。
今年6月初,經過市科委的嚴格甄選,渝飛科技和另外10多家重慶高科技企業一起參加了第20屆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
展會期間,天津濱海區的一家傳媒集團看上了渝飛科技這個技術,當場表示願意要5萬套產品,用在戶外廣告牌的電源供給上。
「一套算個5000元,5萬套就是2500萬喲。」做為辦公室主任兼司機的張岑回憶道,當時他先吞了吞口水,然後用普通話很禮貌地告訴對方:對不起,目前只有樣機沒有產品。
「有啥子辦法嘛,公司帳上就李伯伯的50萬,要馬上出產品根本做不到。」張岑說。
北京參展,雖說錢沒掙到,但名氣卻是打響了不少。
軍方對渝飛科技的循環發電機項目也相當感興趣,現場考察一番後,還給渝飛科技發了邀請函,請他們參加軍民產品推介會。
「最後我們主動沒去,去了也拿出不產品啊。」張岑說,現在公司最迫切的就是要有產品出來讓技術變現!
讓二手電奔奔一口氣跑700公裡 年底玩爆特斯拉
北京之行分錢沒賺到,幾位老爺子反而像打了雞血一樣,更來勁了。
「小功率的用到廣告牌上別人認可了,大功率的用到電動汽車上,也一樣可以呀。畢竟原理是一樣的。」何光祥簡單的解釋了下循環發電機的工作原理:以一塊300W功率的蓄電池為例,正常情況下它能支持一個300W功率的用電設備工作一小時。而循環發電機的關鍵就是,首先將蓄電池輸出的電能送進一臺電機,用電機帶動發電機,進行發電,通過升壓放大等轉換,比如從300W放到大500W,然後再提供300W給用電設備工作,剩下的200W以直流電的方式重新充進蓄電池裡,相當於蓄電池是在邊工作邊充電。
張良煥 何光祥 何靜波
「當然,這其中肯定還是會有一些能量的消耗,不可能成為永動機。不過,從目前我們的測試情況來看非常不錯。」李德彬和何光祥一起,從一個鐵皮櫃裡拿出了循環發電機從第一代到第四代的試驗樣機。從記錄的實驗數據來看,第一代產品就能將一塊蓄電池的工作時間從30分鐘延長到9個小時。
「我們已經搞出了1KW的樣機,通過初步測試可以將工作時間延長2-3倍左右。」張岑說,接下來將把樣機裝上電動自行車進行實測。
我百度了一下,一般1KW電動自行車的續航裡程在50公裡左右,如果延長2-3倍將達到150公裡的水平。
「這是第一步,下一步計劃是在今年底做出50KW的樣機,再收個二手電動奔奔裝上測試,按我們的計算,可以在不充電的情況下,在成渝高速上跑個來回是沒問題的。」
成渝高速一個來回近700公裡,現在全球最牛的特斯拉電動汽車的續航裡程也才在350公裡左右。
「我知道你說的特斯拉,裝上我們的循環發電機後,隨便一輛電動奔奔絕對在續航能力上遠遠超過它。」這位大叔眼睛也冒光了,像被那幾位打了雞血的老爺子傳染了一樣。
他說出了堅持40多年的秘密
夢想的魅力永遠都在那越接近成功越是難以抑制的興奮中。這種興奮讓人忘記疲勞、忘記時間、忘記年齡、忘記了即將到來的國慶節。
這幾天,公司裡喜迎國慶的方式很特別,全員加班。在寸灘租的100多平民房既是公司辦公搞實驗的地方也是宿舍。
為了讓1KW樣機儘快上路實測,李德彬和何光祥,半趴在工作檯上,帶著老花鏡,先是對著樣機忽遠忽近的一陣瞅,然後再拿著專用工具小心的撥弄幾下,看著活不重但要求精神力的高度集中。李德彬因為去年裝上了心臟起搏器,先坐下來休息了。
「還是原來書讀少了,別人是先理論後實踐,我們幾個老傢伙是先實踐後理論,不怕得,大不了錯了又來過。」李德彬喝了兩口水又接著說,前幾年,他帶著循環發電機的資料,去大學找過教授,去大企業找過專家,結果人家一看循環發電幾個字,就扣上了永動機的帽子,還沒聽完介紹就統統拒絕了。
「幾十年了,這種拒絕太多了。他們不理解一幫老頭,還搞啥子高科技。可我們不是一般的老頭,我們是老兵,年輕時扛起槍炮用鮮血為國家和人民做貢獻,現在扛不動了就想在有生之年把這個做出來,再為人民做點貢獻。」
「李上尉,你又開始講老黃曆了,休息好了又來幫忙喲。」在工作檯上忙著的何光祥笑著喊了一聲。
堅持幾十年如一日的理由竟然如此簡單直白!
也許只有經歷過那個歲月的人才能理解,老兵這兩個字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