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完成投資超300億!如東13個海上風電項目「追風逐電」

2021-01-13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訊:隨著如東縣疫情防控形勢逐漸向好,小洋口風電產業園內方圓五公裡的範圍裡,總投資680億元的多個國家能源項目正在加緊推進中。今年如東縣已核准13個38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預計可完成投資超300億元

海上風電場項目建設包含陸、海施工兩部分。陸上集控中心是陸上建設部分的核心關鍵,是整個海上風電場的「大腦」,主要負責分析處理風力發電機組、海上升壓站以及連接海纜等設施運行狀態的反饋信息,並發出調度指令,以保障風電場平穩運行。在4月10號取得陸上集控中心施工許可證後,國信如東H2#海上風電場項目部第一時間安排施工隊進場。

江蘇新能海力海上風力發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高忠

「總容量是350兆瓦,安裝海裝風電的5兆瓦風機70臺,計劃6月份海上風電海上部分全部開工,整個項目計劃今年年底首批機組併網,全部風機明年10月份全部竣工。」

國信如東H2#海上風電場項目總投資64億元,全面建成後,年上網電量可達10.4億千瓦時,與相同容量常規燃煤機組相比,每年可節約標煤29萬噸,減排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碳59.6萬噸,節約淡水259.1萬立方米,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而在國信H2#陸上集控中心項目現場的南面,進展較快的國電投H4#、H7#海上風電場項目陸上集控中心工程已進入主體施工階段,海上220kV升壓站也已於4月16日正式開工。這兩個項目規劃裝機容量均為40萬千瓦,將安裝200颱風力發電機組,計劃明年底前全部併網發電。建成後H4項目年均發電量12億千瓦時,H7項目發電量12.6億千瓦時。國電投項目東側,總投資143億元的三峽如東項目現場,工人們正在預製海上換流站工程所需鋼架。

三峽如東800MW海上風電項目柔直工程部經理莊清寒

「我們這個項目主要是分陸上換流站,還有直流海纜,以及我們海上換流站以及我們海裡面主體施工等幾個大的部分,計劃是在2020年10月份陸上換流站主體工程能結束,海上換流站在2021年3月底海上安裝完成,2021年6月份,整個柔直系統具備送電條件。」

此外,總投資70億元的如東盛東H3#海上風電場項目已進入海上風機吊裝階段,80臺5兆瓦風機有望年底前全部安裝完成,並併網發電,屆時,年發電量將超過10億千瓦時;總投入49億元的九思300兆瓦海上風電項目67臺4.5兆瓦風力發電機組安裝完成後,全場年發電量可達8億千瓦時。所有風電場全部投產運營後,年發電量將超過135億千瓦時。

從2002年國家首個風電特許權項目落戶如東縣,到如今,全縣已建成新能源項目總裝機規模達到235萬千瓦,其中風電項目總裝機突破200萬千瓦。2019年,我縣新能源發電年上網電量達39億千瓦時,約佔全社會用電量62%。新能源及新能源裝備產業實現應稅銷售超600億元,綠色能源產業已成為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力引擎之一。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風力發電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投資超過300億!江蘇如東2020年實施13個海上風電項目
    「今年,如東已核准的13個38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完成投資將超過300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如東縣發改委能源科科長湯建榮說。「海上風電場項目建設包含陸、海施工兩部分。陸上集控中心是陸上建設部分的核心關鍵,是整個海上風電場的『大腦』,主要負責分析處理風力發電機組、海上升壓站以及連接海纜等設施運行狀態的反饋信息,並發出調度指令,以保障風電場平穩運行。」
  • 「全國海上風電第一縣」項目詳情速覽
    如東海上風電項目是省重特大項目,也是江蘇「海上三峽」建設中的重點項目,總投資達686億元,投資額居如東省級重特大項目之首,包含13個海上風電項目。它的加快實施,將有效助推如東風電新能源產業邁入「千億」大關,推動江蘇沿海綠色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 到底有哪些項目呢?
  • 如東H14海上風電場項目主體完工 本月全場併網發電
    11月30日23時,在離岸40公裡的如東近海海域竹根沙東側,江蘇如東H14海上風電場項目最後一颱風機順利吊裝完成,至此,該項目50颱風機全部吊裝結束,標誌著H14項目主體工程全面完工,將於本月下旬全場併網發電。此次吊裝完成的6#風機總重約1400噸,其中,機艙、輪轂、葉片吊裝重量約為250噸。
  • 南通如東重通成飛打造風電葉片「巨無霸」
    今年1到8月份,重通成飛一共出售77臺(套)風機葉片,主要客戶為遠景、山東國風、三一集團等,四季度公司還將迎來一批來自韓國、日本的海外訂單。  重通成飛風電設備江蘇有限公司是上市企業重慶機電股份公司的下屬企業,主要生產風力發電葉片。2006年以來,公司相繼在國內的西北、東北、華北、西南等地區設立了5家生產企業,江蘇基地是重通集團風電板塊在全國的第6個生產基地。
  • 南通如東569颱風機風力發電佔全縣用電量一半
    8月7日,如東縣能源局統計顯示,1-7月,全縣風力發電總量達到11.6億千瓦時,佔全縣用電總量的一半;實現應稅銷售6.39億元,納稅5068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0.2%和31%。風電併網發電量、綠色能源發電量佔全縣耗電量的比例和稅收均創同期最高紀錄。   沿海有取之不竭的風資源,如東把「抓不住的」風,變成急著用的電,在全國率先創建綠色能源示範縣。
  • 海上風電「2022關口」!江蘇平均造價上漲了1000-2000元/kW
    不僅江蘇,這一海上競技場早已遍布全中國的漫長海岸。福建莆田興化灣,三峽新能源二期風電場。金風科技的8兆瓦風機今年7月併網發電。廣東陽江沙扒灣,三峽新能源一期風電場。27臺明陽智能5.5兆瓦風機已豎立於南海波濤之間。不完全統計,僅今年上半年,國內至少有30個海上風電項目同時在建,裝機量逾1297萬千瓦,四成以上新開工。
  • 我國在非洲最大實體投資項目湖山鈾礦今年將達產
    中廣核電力新聞發言人魏其巖表示,廣東臺山核電站1號機組作為全球第三臺開工的EPR三代壓水堆核電機組,於2017年內完成了熱試,「後來居上」成為 EPR全球首堆工程,彰顯了我國核電企業強大的工程管理和建設能力。中廣核電力全年完成13次大修,包含5個首次大修及5個深度重疊大修,大修次數和總天數均為歷史之最,在確保安全質量的前提下,寧德4號機組的首次大修創造了同類機組大修的最短工期記錄。
  • 計劃年底完成帶電投運!中廣核陽江南鵬島海上風電項目風電機組全部...
    近日,備受市民關注的 中廣核陽江南鵬島海上風電項目 取得突破性進展! 該項目73颱風電機組已全部完成吊裝,標誌著國內首個單體大容量海上風電項目主體工程完工,目前正在進行風機調試併網工作,計劃在年底完成風機帶電投運工作。
  • 風電產業後補貼時代 江蘇如何「馭風」前行
    6月8日「世界海洋日」當天,2020中國(南通)海上風電產業鏈發展大會在如東召開,總投資超750億元的24個項目籤約。儘管國內風電產業即將進入「無補貼時代」,但未來5年全球風電產業將迎來黃金髮展期也是業內共識。當此「窗口期」,海上風電大省江蘇如何拉長產業鏈、壯大產業集群,實現「馭風」前行?
  • 海上風電項目造價成本暴漲
    在馮小星院長看來,相較於陸上風電,海上風電搶裝是國內首次,在經驗及資源供應上有著巨大差距,尤其是施工裝備資源的緊缺,正在成為海上風電項目建設的最大掣肘。海上搶裝,風機交付高峰期來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於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的一紙紅頭文件拉開了海上風電搶裝序幕,文件明確從2022年開始,中央財政不再對新建海上風電項目進行補貼。
  • 「十四五」海上風電「風向」在哪兒?
    今年搶項目明年搶風機   雖然目前我國海上風電發展駛入快車道,但過程卻是一波三折,曾經一度陷入停滯。   「預計『十四五』時期,中國海上風電工程投資造價還能下降16%左右,單位千瓦平均投資下降至13000-15000元。」
  • 不同地區海上風電項目造價及成本構成!
    更何況平價大潮已至,如果無法在平價下實現盈利,海上風電無疑失去經濟性,開發商和投資商可能不會啟動更多海上風電項目,已核准的海上風電項目也將很可能擱置。沒有項目支撐,產業發展也無從談起,這對海上風電的打擊將不言而喻。因此諸多行業人士不遺餘力,在產業鏈環節尋求新的降本空間、推動有利政策的落地、探索更多的商業模式,而這其中首當其衝的便是呼籲地方政府接力補貼,給海上風電以緩衝期。
  • 京津唐海上發電項目試樁:2017年咱能用上「海電
    天津北方網訊:隨著曹妃甸海上風電基地計劃正式進入籌備階段,未來,風力發電機組有望現身唐山灣。據悉,2017年京津唐地區首個海上發電項目樂亭月坨島項目竣工後,海風將變為源源不斷的清潔電能,輸送到京津唐電網,天津居民將可以用上「海電」。
  • 全球最大海上風電巨無霸定樁臺灣 海上風電競爭加速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繼上周推出目前全球最大的海上風電機組SG 14-222DD後,西門子歌美颯5月26日正式宣布該14兆瓦巨無霸機型首先用於中國臺灣即將建設的300兆瓦海龍2號項目。同時,西門子歌美颯宣布美國最大的海上風電項目CVOW將安裝該最新款機型,有條件合同總計2640MW。
  • 海上風電怎樣邁向深水遠海?關鍵要有這項併網技術
    遠海風電:未來海上風電發展的主戰場目前,我國已核准的海上風電項目以離岸距離小於50千米、裝機容量20萬千瓦~40萬千瓦的近海項目為主。然而,受生態環境保護、交通航道佔用等因素影響,近海風電項目的站址資源日趨緊張。
  • 中廣核廣東陽江南鵬島4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實現73颱風機全容量...
    該項目年上網電量達10.15億千瓦時,可節約標煤31.15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2.88萬噸。 陽江南鵬島海上風電項目位於廣東省陽江市東平鎮南側、海陵島東南側海域,水深在22至31米之間,離岸最近距離約19.5公裡,最遠距離約35公裡,布置73颱風電機組,同時配套建設1座220kV海上升壓站和1座陸上集控中心,總裝機容量40萬千瓦,是國內首個單體大容量在運海上風電項目,也是廣東省首個「雙十」(距離海岸線超過10公裡,水深超過10米)海上風電項目。
  • 我國東北地區首個海上風電項目全容量併網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訊:11月25日15時52分,隨著#45風機併網發電,標誌著三峽新能源大連市莊河Ⅲ(300兆瓦)海上風電項目正式全容量併網,成為東北地區首個建成達產的海上風電項目。
  • 浙江在建規模最大海上風電項目首颱風機吊裝!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訊:5月2日早晨5時57分,在距離浙江嘉興平湖市獨山港約20公裡的杭州灣海域上,經過歷時1個小時作業,一根高達15米、重約110噸的59號風力發電機組第一段塔筒被順利安裝在了基座上。
  • 南鵬島海上風電送電量已超3200萬度
    南鵬島海上風電送電量已超3200萬度 發布時間: 2020-05-22 11:27:49   來源:陽東發報  作者:
  • 工業之美|風電母港長什麼樣?來看這個輸出歐洲八成海上風機的昔日...
    記者 | 席菁華 錢伯彥1中國海上風電產業規模逐步擴大,並走向深海,港口和船舶在海上風電產業發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港口建設必須與整個產業聯繫得更緊密。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曾撰文表示,廣東陽江、揭陽、江蘇如東等地具備建設海上風電母港的優良條件,通過產業配套及產業組合,能夠實現海上風電全生命周期產業價值的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