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暖時光(此文為原創,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朋友小念前幾天給我抱怨,說她家孩子從出生開始,婆婆一共來照顧的天數查手指都可以數得過來的。雖說住在一個小區,可婆婆平時對孫子的事情基本也都是不管不問,原本小念對此也不生氣,可問題是前幾天小念下樓,碰到婆婆在和小區裡老人聊天,說孫子是她從小一點點帶大的,可孫子現在長大了卻不和她親。
因為這件事,小念直言自己完全想不通,明明婆婆對孫子就沒什麼感情,為什麼還要在外人面前抱怨,說孫子不和她親。而小念想說的是,婆婆對孩子不親,也沒在孩子身上付出,那孩子不和她親不是很正常嗎?
所以說,想知道爺爺奶奶是不是真心疼愛孩子,不要去聽爺爺奶奶嘴上怎麼說。相反,從這幾件小事上面就可以看出來的,想偽裝可不容易。
家裡老人是不是真心疼愛孩子,從這幾件小事就能看出
①老人和孩子父母發生矛盾時,他們會不會直接撂挑子,不管孩子
如果家裡孩子是由老人在照顧,可老人因為一些事和孩子的父母鬧了矛盾,然後老人在明知孩子的父母要上班,沒人管孩子的情況下,他們還二話不說就直接撂挑子走人,不管孩子。如果這樣,可以說老人心中對孩子的感情其實也是沒有他說的那般深厚的。
反之,如果老人和孩子父母發生矛盾,老人自己很生氣,可想到如果自己走了,孩子沒有人照顧會變成小可憐,老人即便再生氣也會留下來照顧孩子。毫無疑問,老人是一顆心都在孩子身上了。
②如果老人心情不好,在面對孩子時會不會各種不耐煩,甚至把氣撒在孩子身上
如果老人內心不是真正愛孩子,那麼他們心情不好的時候面對孩子可能就也會顯得很不耐煩。甚至拿孩子出氣,或者不管孩子。反之,老人就是自己遇到再傷心委屈的事情,他們在孩子面前也都是假裝無事,對孩子的事情依舊各種上心,那毫無疑問這樣的老人是真心疼愛孩子錯不了的。
③會不會總擔心孩子餓了、渴了,孩子外出一次老人是不是各種不放心
經常親自帶孩子的老人,如果有一次孩子要外出而自己又不在身邊,若老人是真心疼愛孩子,他們就會時刻掛念著孩子,一會兒擔心孩子會不會餓,會不會渴,一會兒又擔心孩子冷不冷熱不熱,會不會睡不好,總之,孩子不在身邊的時候老人各種不放心。那毫無疑問這樣的老人對孩子也是真心疼愛,反之,可能老人就沒有他嘴上說得那般愛孩子。
④嘴上說著愛孩子,其實對孩子的事情卻一問三不知
這樣的老人其實對孩子也不是真的疼愛,試想,如果老人對孩子很好,那有關孩子的事情他怎麼會什麼都不清楚呢?還有的老人壓根沒帶過幾天孩子,卻在外人面前說孩子是自己帶大的,就像文章開頭的故事,可以說這樣的老人多半對孩子都不是真心疼愛的。
反之,若老人心裡真有孩子,他們對孩子的各種事情就都會很了解,別人問什麼他們都清楚,有些事甚至孩子的父母都沒老人更了解。這樣的老人在孩子身上付出了時間和精力,自然也是愛孩子的,而孩子被他們愛著,孩子自己也是能夠體會到那份感情的,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他們心中對老人的愛也會有增無減。
年輕父母應該明白,不管老人對孩子如何,這幾件事都是需要父母來做的
家裡老人不管是孩子的爺爺奶奶還是外公外婆,可以說不管他們對孩子如何,作為父母,都需要明白的是,有幾件事老人做得再好,都比不上父母自己去做。
①給孩子安全感,給孩子提供健康的成長環境
孩子小的時候是否有安全感,可以說對他們的成長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如果孩子缺乏安全感,即便是孩子長大了,有些負面影響,類似如自卑、膽怯、遇事不敢面對等等這樣的影響也會伴隨孩子很久。
而安全感的有無,可以說父母所起的作用也是至關重要的。如果父母用心,多陪伴孩子,從小給孩子提供健康的成長環境,讓孩子在有愛的家庭裡成長,孩子的成長自然也就會更加健康。
②有關孩子的教育問題
家裡老人幫忙帶孩子,不管老人多愛孩子,對孩子多好,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有關孩子的教育,不管是做人還是學業方面,這些事情也都是需要父母去做的。這一點父母也要清楚,並且自己要足夠重視,這樣把孩子教育好了,對孩子的人生會更好,自己當父母的也才可以少操心、不操心。
③真正對孩子有撫養義務的還是父母自己
作為父母,一定要知道,即便是家裡老人主動幫你帶孩子,可真正對孩子有撫養和教育義務的人都是父母自己。而面對老人的幫忙自己應該心存感激,再者就是老人拒絕幫自己帶孩子,做父母的也不應該因此就心生怨氣,畢竟自己是寶爸和寶媽,你才是那個對孩子有各種義務的人。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和老人之間的關係處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