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雷」合同詐騙 華伍股份信披及時性遭質疑

2021-01-07 金融界

來源:北京商報

作者:劉鳳茹

北京商報訊(記者 劉鳳茹)又一例上市公司遭合同詐騙案例,此次的主角是華伍股份(300095)。12月30日晚間,深交所對華伍股份自曝遭遇合同詐騙一事下發關注函,要求公司補充披露得知江蘇藍衛光學眼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衛公司」)涉嫌合同詐騙的具體時間,是否存在信披不及時等情形。

據華伍股份公告顯示,公司曾於2018年與藍衛公司開展業務合作,藍衛公司稱其與某軍工企業籤訂了軍用護目鏡軍工訂單項目,並向公司出示了相關的合同等資料。華伍股份稱,因藍衛公司自身資金緊張無力採購生產所需的原材料,向公司提出先期代為採購原材料,待其軍工訂單交付並收到回款後,向公司支付原材料費用及合理的利潤。

據華伍股份介紹,根據原材料需求,公司於2018年6月和7月與藍衛公司分別籤署金額為4141萬元和1583.4萬元的原材料銷售合同。兩筆銷售合同分別籤署後,公司即與藍衛公司指定的供應商分別籤署了金額為3480萬元和1315.44萬元的採購合同,按採購合同約定支付了相關款項合計4795.44萬元至供應商銀行帳戶。截至2020年初,藍衛公司欠華伍股份3724.4萬元。

華伍股份談到,通過多方調查後發現藍衛公司人員提供給公司的中標通知書和與某軍工企業的採購訂單等材料涉嫌偽造,藍衛公司涉嫌合同詐騙。

據悉,華伍股份於2020年12月向江西省豐城公安局進行報案,並於近日收到了江西省豐城公安局出具的《立案告知書》。江西省豐城公安局對公司被合同詐騙案一案進行立案偵查,目前案件的偵查工作正在進行中。

深交所在下發的關注函中,要求華伍股份補充披露得知藍衛公司涉嫌合同詐騙的具體時間,公司報案和收到《立案通知書》的具體時間,核實是否存在信息披露不及時情形。

華伍股份主要從事工業制動器及其控制系統的研發、設計、製造和銷售,此次可能被合同詐騙的業務為軍用護目鏡業務。對此,深交所要求華伍股份補充說明公司與藍衛公司籤署原材料銷售合同的具體背景、原因及其合理性,相關交易是否具有商業實質,是否存在變相財務資助或非經營性佔用公司資金情形。

談及該事件對公司影響時,華伍股份表示,該事件剩餘貨款3724.4萬元存在無法收回的風險,具體金額還需進一步確認,華伍股份需補充說明公司對3724.4萬元剩餘貨款無法收回風險的判斷情況及判斷依據,該事項對公司業務運營及經營業績的具體影響,並充分提示相關風險。

針對公司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致電華伍股份董秘辦公室進行採訪,不過對方電話並未有人接聽。

相關焦點

  • 華伍股份信披及時性遭質疑!公司疑遭合同詐騙,超3700萬元欠款或...
    近日,華伍股份公告稱或遭到合同詐騙,存在超3700萬元貨款無法收回的風險。但公司的信披及時性也遭到了質疑。12月30日深交所向華伍股份下發關注函,要求公司補充披露得知江蘇藍衛光學眼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衛公司」)涉嫌合同詐騙的具體時間,是否存在信披不及時等情形。
  • 華伍股份疑遭詐騙背後:「踩雷」多家江蘇企業,涉及金額上億元
    1月5日,華伍股份發布關注函回復公告,披露了疑遭合同詐騙的細節。比如在籤訂「偽造合同」前,華伍股份對合作方法人的失信被執行人身份是知曉的。再比如合作「詐騙方」指定產品供應商均未開全發票……更令人稀奇的是,疑似詐騙的合作方以及相關公司均是江蘇註冊的企業,華伍股份此前也在江蘇企業身上吃過虧,涉及金額上億元。
  • 泰坦股份IPO再追蹤:上市申報材料信披完備性遭監管質疑
    1)專利紛爭之下信披充分性存質疑  在12月3日召開的發審會現場,發審委對泰坦股份一共提出了4大問題要求其答辯,這些問題分別涉及到歷史上存在的股權代持等持股安排、2019年以來業績經營下滑的問題、泰坦股份境內外銷售模式和應收帳款的有關情況,而並未對其是否涉及到專利糾紛提出疑問。
  • 34億踩雷背後 6000億諾亞財富何去何從?
    作為已經在美股上市多年、國內排名靠前的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諾亞財富的巨額踩雷引起了市場的高度關注。踩雷事件發生後,諾亞財富創始人兼董事局主席汪靜波在內部信中稱,通過這件事情,看到了管理上還有很多地方都需要提升。她同時坦承,「作為有一定規模的資管機構,確實很難百分之百規避風險。」
  • 中來股份買基金「踩雷」遭神秘人蹊蹺兜底 手握14億資金仍大舉募資...
    原標題:中來股份買基金「踩雷」遭神秘人蹊蹺兜底 手握14億資金仍大舉募資19億    正在推進易主的中來股份(300393.SZ)引來各方高度關注
  • 北京文化涉嫌信披違規遭立案調查 曾參與出品《戰狼2》等電影
    來源:中國網原標題:北京文化涉嫌信披違規遭立案調查 曾參與出品《戰狼2》《我不是藥神》等電影中國網科技1月4日訊 昨日晚間,北京文化連發3份公告,披露其因信披違規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公司及相關人員收到北京證監局警示函,以及持股5%以上股東減持公司股份等。
  • [中報]華伍股份:2018年半年度報告- CFi.CN 中財網
    [中報]華伍股份:2018年半年度報告 時間:2018年08月24日 19:16:53&nbsp中財網 力華科技 指 江西力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本公司全資子公司 北京華伍 指 北京華伍創新科技有限公司,本公司全資子公司 華伍軌交上海公司 指 華伍軌道交通裝備(上海)有限責任公司,本公司全資子公司 華伍行力 指 上海華伍行力流體控制有限公司
  • 34億理財爆雷 引發香港老千股崩盤!供應鏈金融背後的騙局?
    諾亞財富在日前發表公告,承認自己踩上了詐騙「地雷」,詐騙的對象就是羅靜控股的承興國際,羅靜已經被逮捕,傳說中羅靜的被捕就是諾亞財富報案的一個結果。諾亞財富踩雷   簡單地來說,諾亞財富捲入了羅靜製造的供應鏈金融陷阱,所謂供應鏈金融,就是羅靜拿著自己的承興國際和一些著名的電商,比如
  • 諾亞財富4年第4度「踩雷」:天神娛樂為什麼「略施小計」便能逃了...
    諾亞財富的新一輪踩雷,還得回溯到2017年天神娛樂的搶灘布局。截止3月12日,天神娛樂市值僅為23億元,曾經的實控人雖持有天神娛樂14.01%的股份,但質押率為98.94%。如今的天神娛樂在退市邊緣掙扎,履行歌斐資產8.96億元的回購義務似乎遙遙無期。諾亞財富「踩雷史」官網資料顯示,諾亞財富由原湘財證券高管汪靜波於2003年創立。
  •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應遵守及時性要求
    看來,中設股份在11日的任何時候,甚至在開盤前,都本可發布正式的信披公告,大大方方承認公司為橋梁設計單位,免得當日投資者摸黑交易。但中設股份卻沒有這麼做,而是在12日回復互動易用戶提問時予以承認,並稱將在周一前發公告進行說明。這次事故與設計單位到底有沒有責任上的關係?目前事故調查工作已全面啟動,相信經過權威調查會給出相應結論。
  • 中來股份「開門黑」:買基金「踩雷」收關注函,單日暴跌20釐米
    昨日(1月10日),中來股份發布2020年度業績預告稱,受理財巨虧影響,公司盈利將出現52.71%-62.99%的大幅下滑。那麼,中來股份究竟是如何踩雷的?背後有何隱情?在光伏產業持續火熱之際,中來遭受的這次「開門黑」,又將如何收局?
  • 北京文化涉嫌信披違規遭調查 曾出品《戰狼2》等大火影片
    來源:經濟觀察報北京文化涉嫌信披違規遭證監會調查,曾出品《戰狼2》《流浪地球》等影片2021年1月4日,北京京西文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碼:000802,證券簡稱:北京文化)發布《關於收到中國證監會調查通知書的公告》,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證券法》的有關規定
  • 諾亞財富34億踩雷始末:風控之殤還是「龐氏騙局」?
    隨著博信股份(600083.SH)、承興國際控股(2662.HK)實控人羅靜突然被刑拘,諾亞財富頓時陷入「踩雷」風波。  7月8日晚,諾亞財富發布公告稱,旗下上海歌斐資產管理公司的信貸基金為承興國際控股相關第三方公司提供供應鏈融資,總金額為34億元人民幣,承興國際控股實際控制人近期因涉嫌欺詐活動被中國警方刑事拘留。
  • 諾亞財富:已就承興國際詐騙起訴京東 京東回應:與我們無關
    (觀察者網訊 文/一鳴)「商界木蘭」、博信股份董事長、承興國際控股實際控制人羅靜被捕一事,正引發連鎖反應。 7月8日晚間,諾亞財富創始人兼董事局主席汪靜波發布內部信,稱目前與承興相關的基金,確實發生了風險,同時提及承興國際與京東世紀貿易有限公司的應收帳款債權供應鏈融資。
  • 大族雷射因信披問題收監管函 九年前曾因信披違規被通報批評
    近期,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板公司管理部發布了《關於對大族雷射(002008,股吧)科技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監管函》(中小板監管函【2019】第 186 號)。該監管函顯示,大族雷射科技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對歐洲研發運營中心項目的披露存在不準確、不及時問題。  上述監管函顯示,大族雷射在歐洲研發運營中心項目的信披上存在兩處「不準確、不及時」問題。
  • 爆雷不斷!諾亞、京東互撕,承興國際是否造假,再次上演龐氏騙局?
    自6月28日以來,承興國際市值蒸發71.6億港元;A股博信股份則從6月28日開啟下跌,不過,最近兩日卻強勢漲停,今日再跌5%,報價14.06港元。新加坡主板公司CamsingHealthcare(BAC)交易量較小,股價變化不大。不過,昨日晚間,配置規模高達6000億的諾亞財富踩雷承興國際,股價暴跌20%,兩天時間諾亞財富市值蒸發5.95億美元。更為嚴重的,京東、蘇寧等也深陷其中。
  • 諾亞財富34億踩雷背後:羅靜如何用應收帳款融資騙倒所有人
    諾亞財富諾亞踩雷34億供應鏈融資事件不斷發酵,諾亞財富、承興國際、京東等各方的互相「甩鍋」,讓事件演變成為一場羅生門。然而,京東隨後回應稱,與此事無關,承興涉嫌偽造和京東的業務合同對外詐騙,「對於這種行為,我們非常震驚,並且已經配合受害公司進行了報案。」7月9日晚間,京東集團方面第三次回應稱,近期在警方調證過程中,警方出具了多份所謂承興與京東未結帳款的確認函,經核實均為偽造。不過,京東所指的承興,應該是廣東承興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藍山科技成首家因精選層申報信披違規遭調查公司 半年暴跌95%
    來源:券商中國藍山科技成為首家因精選層申報信披違規遭調查的公司!近日,證監會對北京藍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藍山科技)申請公開發行並在精選層掛牌過程中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行為立案調查,這是落實深化新三板改革總體要求,把好精選層「入口關」,嚴肅市場紀律的重要舉措。
  • 遊族網絡式信披危機,傷害了誰?
    就光看遊族網絡這家上市公司這幾天的信披來說,就非常彆扭,也讓這家公司近10萬股東難免被帶進溝裡去。圖片來源:wind來看股價,在董事長林奇確認入院第二天也就是周四,遊族網絡的股價低開一度跌停,隨後迅速拉升,收盤跌6.26%左右,而在周五,遊族網絡的股價在開盤後一度高走,最高漲幅3.48%,一度反包昨日最高漲幅價格,但是收盤後,漲幅縮至0.68%。
  • 華領資產35億詐騙案始末:創始人疑精心造「龐氏騙局」 涉神秘阜興系
    根據警方通報,華領資產在經營過程中,通過虛構銀行承總匯票收益權轉讓,包裝發行私募基金產品的方式騙取投資人資金,詐騙資金用於還付本息、個人揮霍等。根據《國際金融報》,華領資產「爆雷」總金額高達35億元。與此同時,3家上市公司——康力電梯、上海洗霸、中原內配牽涉其中,合計「踩雷」1.19億。時間財經撥打華領資產官網電話,始終無人接聽。 有意思的是,華領資產此前還曾遭遇「李鬼」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