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縫幹涉延遲實驗到底驗證了什麼?

2021-01-12 網易

2020-12-15 12:06:45 來源: 悟空科學

舉報

  雙縫幹涉實驗,應該算得上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在科學實驗中遇到的「超自然現象」,正所謂「外行看門道,內行看熱鬧」,普通人看這個詭異實驗大概只能用「玄乎」來形容,因為與實驗相關的每個字都認識,但又被繞的雲裡霧裡看不懂到底是怎麼回事。

  

  實際上,早在1678年的時候,胡克就預言了光的偏振性,以及這裡說到的幹涉現象,因為 「光波動理論」就是在這個時期被正式發表出來,只不過託馬斯·楊在1807年通過衍射實驗證明了這個理論,相當於胡可當時的預言被照進了現實。

  而雙縫幹涉延遲實驗又是由約翰·惠勒在1979年提出的一個構想,他是愛因斯坦的曾經的同事,而這個實驗被提出的時機就是愛因斯坦100周年誕辰的時候。正是「電子的決定可以被延遲,選擇通過幾條縫隙可在實際通過雙縫屏幕之後才做出決定」這個說法震驚了當時的學術界。

  

  也就是說,當我們在觀測這個宇宙世界的時候,該行為本身就已經參與了這個創造過程,宇宙的變化因為某種「延遲」使其在被觀察之後才最終確定。當年雙縫幹涉延遲實驗的確震驚了整個學術界,但是,並沒有真的引起科學家們恐慌。其實,震驚還有另一個更直觀的心理映射,那就是大多數人根本不相信這個說法。

  即便是到了現在,這也是更多普通大眾的心態,在實驗的過程中,雖然感覺的確是一條光路上還沒有發生的事實,竟然會被另一條明明更晚發生的事實所決定。但是,更多人認為,這個實驗不過是證明了光子也會因為「糾纏狀態」而「選擇」波動性是否消失,以及其量子狀態是否立刻坍縮。

  

  實際上,當其中一條光路做出選擇的時候,同時也就決定了另一條光路的結果是什麼。也就是說,這個看似詭異的實驗結果,與其說是延遲,不如說是選擇,延遲不過是實驗過程為觀察者製造了一種幻覺,單光路實驗時幹涉條紋因為觀察消失並不恐怖,而雙縫後的燈泡沒有顯示幹涉條紋就更不足為奇。

  其實,光到底是波,還是粒子,可以說是物理學界的一大爭議問題,而「粒子派」和「波派」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持續了上百年。前者的觀點認為,粒子就像是一顆顆光滑無比的小球,當你的手電筒打開的時候,就好比是無數個光子朝著遠方射出,而愛因斯坦、牛頓和普朗克這些偉大的科學家都有相關實驗證明了這一點,即:光就是一種粒子。

  

  而後者的觀點則認為:光可以比喻成石頭在河面激起的水波一般,而經典的光學現象幹涉、偏振和衍射都可以從這個觀點來進行證實,並且,赫茲、惠更斯等科學界都通過諸多權威實驗證實了光就是一種電磁波。然而,在物理學界,粒子和波,似乎是完全不同的兩種事物,波最大的特徵是具有連續性,並且可以向四周發射形成整個空間的傳播;而粒子已經是最小的劃分單位,要麼直線前進,要麼靜止的呆在一個固定的位置。

  後來,在描述物理行為的時候,終於有了波粒二象性(微觀粒子的基本屬性之一),意思是粒子或量子能夠用波和粒子來同時進行描述,而光就具有粒子和波的雙重屬性。而雙縫幹涉實驗從某種程度來說,其實就在印證光到底是波,還是粒子。只不過實驗結果讓大家都意外了,因為屏幕上的團並沒有按照科學家們預期的那樣顯現,似乎所謂的「攝像頭」決定了這場物理實驗的結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雙縫幹涉延遲實驗到底驗證了什麼?為什麼說它的結果很恐怖?
    雙縫幹涉實驗,應該算得上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在科學實驗中遇到的「超自然現象」,正所謂「外行看門道,內行看熱鬧」,普通人看這個詭異實驗大概只能用「玄乎」來形容,因為與實驗相關的每個字都認識,但又被繞的雲裡霧裡看不懂到底是怎麼回事。
  • 雙縫幹涉延遲實驗可靠嗎?
    量子延遲實驗提出來的時候只是一個思想實驗,並沒有經過實際驗證。但是隨後卻有部分科學家嘗試著進行實際的實驗,做出的結果也和理論預言一致。雙縫幹涉實驗量子延遲實驗是雙縫幹涉實驗的升級版,實驗的核心思想就是在確信光子已經通過幹涉狹縫的時候
  • 當年的雙縫幹涉延遲實驗,為何會讓科學家感到恐怖?
    雙縫幹涉實驗似乎一步步地發現了這個宇宙「漏洞" 雙縫幹涉實驗是什麼? 當我們在水中丟下一塊石頭,那麼水面就會產生波紋,如果同時丟下兩塊石頭,兩個水波之間就能夠出現交叉的幹涉條紋。這就是波能夠互相干涉的特徵。
  • 最神奇的物理實驗——電子雙縫幹涉實驗
    學過高中物理的人,應該都知道雙縫幹涉實驗,這個實驗完美的揭示了波與粒子的統一性。
  • 電子雙縫幹涉與延遲選擇實驗的可能原因分析
    (一)電子雙縫幹涉實驗的神奇之處。有人把電子雙縫幹涉實驗稱作十大經典物理實驗之首,認為電子雙縫幹涉實驗包括了量子力學最深刻的奧秘。那麼電子雙縫幹涉實驗究竟神奇在哪裡呢?1974年,科學家在雙縫實驗中將電子一粒一粒的發射出來,當第一個電子到達屏幕以後過一段時間再發射第二個電子,經過足夠長時間之後屏幕上依然出現了幹涉條紋。
  • 細思恐極的「雙縫幹涉實驗」?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從小孔中射出的光穿過兩道狹縫投到屏幕上,就會形成一系列明、暗交替的條紋,這就是現在眾人皆知的雙縫幹涉條紋。雙縫實驗證明了光有波動性,並有「泊松亮斑」得到了充分的驗證。科學家們想在微觀層面上來觀察,架設高速攝像機,觀察光子(實際採用電子)是如何一個一個通過縫隙形成波幹涉的,這時候神奇的事情出現了,波的特性消失了!又變成人類最容易理解的粒子,只出現了兩條條紋。這才引出了超級可怕和詭異的電子雙縫幹涉實驗和後來石破天驚的的「延遲選擇實驗」,給整個人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思想衝擊。
  • 令人困惑的「雙縫幹涉實驗」,到底是什麼情況?
    「雙縫幹涉實驗」就是為了演示微觀粒子的波粒二象性而做的實驗。其具體方式為:連續發射單個的電子穿過有著兩條縫隙的障礙物,最後這些電子會落在用於觀測的屏幕上,以便於觀察,在重複了很多次的這個過程之後,其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
  • 超級恐怖的雙縫幹涉實驗,世界是意識影響?
    光束的波動性質使得通過兩條狹縫的光束互相干涉,造成了顯示於偵測屏的明亮條紋和黑暗條紋,這就是雙縫實驗著名的幹涉圖案。那麼直接用用電子來做這個實驗會怎麼樣呢?要講的太多了,只取最核心的部分告訴各位這個電子雙縫幹涉實驗及後來石破天驚的的「延遲選擇實驗」究竟給人類的知識大樓帶來了怎樣的衝擊。 我們一個一個的發射電子,當第一個電子到達屏幕以後再發射第二個電子,結果呢? 一樣,我們依然得到了條紋幹涉圖案。
  • 從託馬斯·楊到約恩松——神奇的雙縫幹涉實驗
    媽咪說:知識就是力量 之前我們介紹了單電子雙縫幹涉實驗的神奇之處,很多同學問【延遲選擇實驗】和【量子擦除實驗】的視頻在哪裡,我才發現,原來這個專輯沒在公眾號上發過,所以今天特意補發一下(由於公號限制,每期最多三個視頻,所以分為兩個圖文,另外一篇見上條)。
  • 【本期抽獎】延遲選擇與量子擦除實驗——神奇的雙縫幹涉
    媽咪說:知識就是力量之前我們介紹了單電子雙縫幹涉實驗的神奇之處,很多同學問【延遲選擇實驗】和【量子擦除實驗】的視頻在哪裡,我才發現,原來這個專輯沒在公眾號上發過雙縫幹涉四:現在的選擇可以改變過去嗎?延遲選擇實驗雙縫幹涉五:量子擦除實驗-今日福利- # 隨意評論 點讚+走心前三名 #
  • 為什麼說「雙縫幹涉實驗」可怕,它到底蘊含著怎樣的秘密?
    為什麼說「雙縫幹涉實驗」可怕,它到底蘊含著怎樣的秘密?為什麼人們總是對細思極恐的「雙縫幹涉實驗」感到十分畏懼,這項物理實驗究竟蘊藏了什麼秘密令人如此不寒而慄?難道詭異的電子雙縫幹涉實驗有著恐怖片一般的觀影感受?
  • 物理學家的夢魘:雙縫幹涉實驗,為何該實驗讓科學家感到恐怖?
    經典物理學vs量子力學 如果要評選科學史上匪夷所思的實驗,那麼這個桂冠大概率屬於雙縫幹涉實驗,它就像是物理學家們的夢魘一樣,一直困擾著物理學家。那雙縫幹涉實驗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實驗呢? 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了解一下什麼是經典物理學。
  • 物理學家的夢魘:雙縫幹涉實驗,為什麼該實驗讓科學家感到恐怖?
    典物理學vs量子力學 如果要評選科學史上匪夷所思的實驗,那麼這個桂冠大概率屬於雙縫幹涉實驗,它就像是物理學家們的夢魘一樣,一直困擾著物理學家。那雙縫幹涉實驗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實驗呢? 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了解一下什麼是經典物理學。
  • 物理學最詭異實驗—雙縫幹涉
    而這個隨機點又遵從某種機率分布,使得大量光子呈現出幹涉條紋。這種讓一個光子同時走兩條路的解釋在宏觀世界是不可能的。  (2)仍然讓光子逐一發出,但是將雙縫中的一個遮擋起來。少量光子仍然隨機分布,而大批光子則呈現出單縫的衍射條紋。需要強調的是,兩個單縫衍射條紋的簡單疊加並不等於雙縫的幹涉條紋。即,光子有兩種不同的運動規跡,單縫時衍射,雙縫時幹涉。
  • 【奇聞異事】被稱為十大驚悚實驗之首的雙縫幹涉實驗,恐怖在哪?
    顛覆世界的電子雙縫試驗,是否真的存在造物主,在幹涉我們的人生在探討雙縫幹涉實驗恐怖在哪之前,我們首先要來了解一下託馬斯·楊著名的雙縫實驗。就是把一個手電筒放在一張開了一個小孔的紙前邊,然後在紙後面再放上一張紙,不同的是第二張紙上開了兩道平行的狹縫。
  • 為什麼說雙縫幹涉實驗恐怖?到底恐怖在哪裡?
    雙縫幹涉實驗所顯示出來的結果是20世紀科學家集體遭遇的一次「靈異事件」,在這個簡單的實驗中微觀世界的基本本質,疊加態、不確定性、觀察者效應展現的淋漓盡致。 而這三個現象又是如此的燒腦、違反直覺、毀人三觀,所以我們常說雙縫幹涉實驗的結果讓人覺得後背發涼,有那麼一點「恐怖」的感覺。
  • 為什麼說雙縫幹涉實驗恐怖?到底恐怖在哪裡?
    雙縫幹涉實驗所顯示出來的結果是20世紀科學家集體遭遇的一次「靈異事件」,在這個簡單的實驗中微觀世界的基本本質,疊加態、不確定性、觀察者效應展現的淋漓盡致。而這三個現象有是如此的燒腦、違反直覺、毀人三觀,所以我們常說雙縫幹涉實驗的結果讓人覺得後背發涼,有那麼一點「恐怖」的感覺。
  • 雙縫幹涉延遲試驗的結果,是否意味著,人類記憶具有欺騙性?
    文/濤聲依舊雙縫幹涉延遲試驗的結果,是否意味著,人類記憶具有欺騙性?我們無法下定論,不過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雙縫幹涉實驗,這是個在高中的時候就會接觸的實驗,起初著名的物理學家託馬斯-楊做這個實驗只是為了證明光的波動性,並且在之後得到了一個證據「自我幹涉條紋」。這個實驗讓科學家們關注到一個問題「光子到底通過那條縫隙?」將一塊有兩條長方形空隙的木板豎起來,木板的前方是屏幕,光通過木板射在這個屏幕上,那麼是通過左邊的縫隙的呢?
  • 真分身術雙縫幹涉實驗
    其實我們在中學時候就已經接觸過量子理論了,就是光的波粒二象性,當時當時老師一般不會講太多,所以也沒覺得這個雙縫實驗有多神奇,所以也沒覺得這個雙縫實驗有多神奇。所以大家都很堅定這個想法,直到這個「雙縫實驗」的出現,直到這個「雙縫實驗」出現,「波動說」才拿到了發言權,我們拿一束光照向一個板子
  • 為何雙縫幹涉延遲實驗讓科學家感到恐懼?薛丁格:我們發現了宇宙的...
    雙縫幹涉實驗似乎一步步地發現了這個宇宙「漏洞" 雙縫幹涉實驗是什麼? 當我們在水中丟下一塊石頭,那麼水面就會產生波紋,如果同時丟下兩塊石頭,兩個水波之間就能夠出現交叉的幹涉條紋。這就是波能夠互相干涉的特徵。 很多人聽過雙縫幹涉實驗後會認為「玄之又玄」,於是有了「遇事不決量子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