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級颶風!50℃高溫!大洪災!昆州又將迎來史前最兇殘颶風!整個澳洲東部海岸難逃極端天氣?!

2021-02-28 今日昆士蘭

講真,今昆君自己在寫標題的時候都感覺自己是在寫一部好萊塢史詩級災難片的劇本……

然而,這一切也許就在彈指之間變成現實!

日前,澳洲著名的環保論者Tim Flannery通過媒體向澳人宣稱,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澳洲東海岸將遭受到「史前最大」颶風的無情摧殘

Tim Flannery(圖片來源:Daily Mail)

這位2007年「年度澳大利亞人」得主認為,由於海洋溫度升高,未來將更容易形成極端天氣;而隨著熱帶洋流驅動,颶風的威力也會越來越大。

「近年來我們已經經歷了一些大颶風,然而,未來我們可能還要迎來更多,並且比以往任意一個都走得更遠更南。」

「我最害怕的是五級颶風即將登陸東南昆,給布裡斯班和黃金海岸帶來極大破壞。」

由於颶風威力不斷增強,氣象學家們甚至已經開始計劃往上增加一個定級,以後最高颶風等級將會是「六級」

這樣說吧,今年初讓整個北昆陷入一片混沌,至今仍令人心有餘悸的「黛比」才四級……

吹啊吹啊我的驕傲放縱~~~

(圖片來自網絡)

吹啊吹啊鯊魚一秒變泥鰍……

(圖片來自網絡)

任風吹任它亂,毀不滅是我盡頭的展望……

(圖片來自網絡)

而2011年一個不開心就淹了大半個布村的「雅思」颶風達到了當前人類對颶風的最高容忍度——五級。

(圖片來源:Daily Mail)

很多小夥伴可能已經忘了或是無緣經歷2011年那場颶風引起的洪災。在那場巨大的災難中,有2萬多所房屋及大型體育館被淹沒,許多人因洪水而喪生

下面這些圖片可以幫大家溫習一下當時的慘烈情況:

布裡斯班變成了威尼斯…

(圖片來源:Daily Mail)

可是船都被吹壞了,不能出去浪裡個浪…

(圖片來自網絡)

麻麻說躲在家裡最安全,可是誰能告訴我,我的屋頂去哪了?

(圖片來自網絡)

哪哪都是受傷的人…

(圖片來自網絡)

機場裡也被滯留的乘客擠滿…

(圖片來自網絡)

這樣的「盛況」即將在昆州重演? Oh no……

Flannery教授還根據此前的研究做出一個「聳人聽聞」的推測——如果地球平均氣溫升高超過2℃,到2040年,雪梨和墨爾本很可能迎來50℃以上的極端高溫

到那個時候,以下情景可能隨處可見……

(圖片來自網絡)

澳國立大學和墨爾本大學曾在《地球物理研究通訊》雜誌上發表論文指出,極端高溫會使城市陷於停頓。

(圖片來自網絡)

如果平均氣溫上升2℃以上,可能會導致人類死亡。如果地球上的新陳代謝方式遭到破壞,人類承受的風險也會到達臨界點,我們要儘可能地避免這一點。

而提到這,經常被媒體奚落的前總理艾伯特又被翻出來群嘲了……

(圖片來源:Daily Mail)

據稱,他上個月曾經說過「全球變暖是有益的。因為很多人死於嚴寒天氣,所以全球氣溫逐漸升高是有好處的。」

顯然,前總理的這番話又被專家和吃瓜群眾吊打……

Flannery教授表示,澳洲很多人死於高溫或高溫引發的森林大火

(圖片來自網絡)

在澳大利亞,熱浪侵襲帶來的危害更加嚴重,所以我們必須從工業等各個方面著手,創造一個更加安全的澳大利亞。

今昆君腳著吧,50℃雖然聽著是很可怕,但好歹也是22年之後的事情,而且是不是真的實現還有得商榷。

可是我們昆州的颶風和極端天氣可是說來就來啊!

想到昨天才跟大家播報了周末即將到來的雷暴天氣,今昆君實在不放心又查看了一下氣象局的官網。

還好暫時沒有颶風警報,大傢伙兒可以暫時放心了!

(圖片來源:BOM)

等到下次極端天氣出現,今昆君會再幫大家確認危險等級的。

我們東南昆在未來一周內,周一(11月20日)風速最強,最高約25海裡/時,且都集中在布裡斯班西部,對市區和南區影響應該不會太大。

(圖片來源:BOM)

至於風力會達到幾級,請小夥伴們自行對比研究:

(圖片來源:氣象科普園地)

雖然每次都在強調安全問題,但為了小夥伴們的好,今昆君還是翻出了今年早些時候氣象局的官方提醒。

雷暴來襲時,請大家謹記:


既然不能外出,

就在雷暴天氣好好陪陪家人吧

祝大家周末愉快~

訂閱今日昆士蘭微信

■ 點擊右上角→「查看公眾號」點擊關注

■ 搜索「今日昆士蘭」點擊關注

相關焦點

  • 颶風「莎莉」登陸美國阿拉巴馬州南部海岸 預計將引發歷史性洪災
    大西洋颶風「莎莉」於16日凌晨5時許在美國阿拉巴馬州南部沿海地區登陸。
  • 大西洋東部史上最強颶風向愛爾蘭、英國奔襲而去
    新華社北京10月16日電(記者包雪琳)14日給葡萄牙亞速爾群島帶去強降水後,大西洋東部海域迄今為止最強勁的颶風「奧費利婭」正奔襲愛爾蘭和英國。氣象學家預計,儘管「奧費利婭」登陸這兩個國家時強度會減弱,但其威力也會損壞當地建築物,並可能誘發洪災。
  • 澳洲氣象局警告:冬天已取消!極端高溫肆虐全球!未來的日子...
    對此,澳洲氣象局站出來說話了他們表示,沒錯!是很熱!因為剛剛過去的7月是十幾年來最熱的7月了!(乾涸的蓄水池)昆州的畜牧業,種植業都受到了極大的影響搞得超市裡蔬菜水果的價格都會因此而大幅上漲>更多極端天氣換句話說就是...
  • 北美觀察丨禍不單行 兩場颶風接連登陸美國
    △《華盛頓郵報》報導:極端天氣降臨,給各州疫情威脅雪上加霜美國國家颶風中心預計,命名為「馬克」(Marco)和「蘿拉」(Laura)的兩場颶風預計分別於周一(24日)和周三(26日)登陸路易斯安那州沿海地區和德克薩斯州東部。路易斯安那州可能面臨一次至兩次極端天氣襲擊。
  • 「多裡安」逼近美國 五級颶風究竟有多可怕?
    中新網9月2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五級颶風「多裡安」1日在巴哈馬北部的阿巴科群島登陸,成為史上登陸威力最強的颶風之一,也是過去4年在大西洋生成的第五個五級風暴,預計未來兩天將逼近美國佛羅裡達州。  那麼,五級颶風到底有多嚴重?會給當地帶來怎樣的影響?當地時間9月1日下午,巴哈馬總理發表電視講話,請求低洼地區的居民緊急撤離。
  • 惡劣天氣仍未結束 澳大利亞多地區將迎降雨和颶風
    中新網2月17日電 據澳洲新聞網報導,在經歷了幾周的惡劣天氣之後,澳大利亞人還不能放鬆下來,超強且移動迅速的雷陣雨將於未來幾天席捲澳大利亞南部和東部。據報導,本周晚些時候,澳大利亞可能會迎來更多的降雨。而澳大利亞北海岸也將迎來颶風天氣。
  • 最近全球極端天氣「扎堆兒」啦?!
    在我國,今年汛期強降雨、颱風、強對流等天氣輪番來襲而在東亞季風區暴雨等極端天氣事件也時有發生放眼全球高溫、暴雨、颶風、洪災這些天氣氣候事件是「扎堆兒」了嗎?一起來看一下!根據韓國氣象部門,受颱風等天氣系統影響,韓國今年將迎來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長雨季。近日,韓國中部城市大田受大暴雨侵襲,眾多住所和商業場所被淹沒。印度今年印度的雨季也不平靜。多輪強降雨造成嚴重洪災、泥石流等自然災害。7月,強降雨就給印度帶來嚴重洪澇災害,至少幾十萬人受災。8月7日,印度喀拉拉邦的伊都縣,一場大暴雨造成茶園發生地質災害,數十人遇難。
  • 颶風颱風連擊北半球,未來或更加嚴重
    而在地球的另一頭,美國也遭遇了「史詩級颶風」弗洛倫斯襲擊。它一度加強成為強大的四級颶風,並於9月中旬襲擊了美國東海岸,導致南卡羅萊納州和北卡羅萊納州的許多地方出現了嚴重洪水和地質災害。據外媒報導稱,颶風造成的財產損失和破壞預計將至少達到170億美元至220億美元,為2018年以來襲擊美國最嚴重的颶風災害。
  • [視頻]新聞資料:美國歷史上幾次五級颶風
    央視網消息(15點新聞):颶風是指在大西洋、加勒比海和北太平洋東部海域形成的熱帶氣旋,按強度高低分為5個等級。每年8月到10月都是大西洋颶風得多發季節。除了卡特裡娜颶風外,美國歷史上還曾遭受過三次五級颶風的襲擊。
  •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颶風向南卡羅來納東部海岸和北卡羅來納東南部...
    文 / Becky2020-08-04 10:50:42來源:FX168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颶風向南卡羅來納東部海岸和北卡羅來納東南部移動,今晚和周二從南卡羅來納東部到大西洋中部海岸或有強風和強降雨。
  • 美國-50°C,澳洲50°C!極端天氣頻發,我們算了一筆經濟帳
    美國-50°C,澳洲50°C!澳洲50°C!高溫已經造成當地路面柏油融化、基礎設施故障、動物和魚群大規模暴斃(其中澳大利亞眼鏡狐蝠兩天內死亡三分之一)、野火肆虐……極端天氣為何頻頻出現?全球變暖或為主因不管是美國的-50℃極寒,還是澳大利亞的50℃酷熱,這種種極端天氣,正是源自於全球變暖。表面看來,美國的極寒天氣似乎是全球變暖的一個悖論。
  • 颶風「蘿拉」襲美!4級颶風帶來時速240公裡大風,「水牆」高6米
    這幾天肆虐我國東部海域的8號颱風「巴威」已經減弱為熱帶氣旋,於27日早上在我國鴨綠江口東南部以12級颱風水平登陸。至此,兩大洋的「雙風暴」還有大西洋一個,兩個風暴此消彼長,颶風「蘿拉」已經發展為4級颶風,並且也於27日早些時候登陸美國,美國國家颶風中心(NHC)稱颶風蘿拉是「無法躲避的風暴潮」,當地居民被敦促離開該地區,那麼這個颶風現在發展如何呢?颶風「蘿拉」已在路易斯安那州的卡梅隆附近登陸,為四級風暴。
  • 當山竹颱風刷屏時,美國颶風已經殺死14人了
    當中國的東南邊正在緊張應對「山竹」颱風的時候,美國的東海岸也在與「佛羅倫斯」颶風頑強抗爭。9月14日,被稱為美國30年最強颶風的「佛羅倫斯」在北卡羅來納州登陸,狂風攜帶暴雨導致了大面積洪災和大規模斷電。
  • 為啥美國有颶風沒颱風,中國有颱風沒颶風?
    美國颶風普遍比中國颱風的威力大。  世界氣象組織按熱帶氣旋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力將熱帶氣旋劃分為四級:風力<8級為熱帶低壓;風力8~9級為熱帶風暴;風力10~11級為強熱帶風暴;風力達到12級的才是颱風或颶風。
  • 颶風「桑迪」的致災影響分析
    隨後,「桑迪」穿過古巴東部進入大西洋,減弱為一級颶風並向美國東北部沿海靠近。10月30日7時50分,「桑迪」以一級颶風的強度在美國新澤西州大西洋城附近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2級(36米/秒)。登陸後,「桑迪」向西北轉偏北方向移動中,給美國中東部地區特別是東北部各州帶來了狂風暴雨天氣,在轉向東北方向移動進入加拿大境內後,強度明顯減弱,隨後消失。
  • 「多利安」減弱成為三級颶風,路徑調整北上,美國或將逃過一劫?
    昨日(9月3日)上午,北大西洋颶風「多利安」已由四級颶風減弱成為三級颶風,中心附近最大風速仍高達54米/秒,相當於我國的超強颱風級。預計「多利安」將向西北方向移動,靠近美國佛羅裡達州,並逐漸轉東北方向移動,掠過美國東部近海地區。
  • 美國颶風的分級標準是什麼
    颶風的分級標準是什麼,颶風與颱風有何區別,今年的颶風是不是歷史上強度最大的,颶風會不會增多或增強呢?  美國把颶風分五級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的資料顯示,颶風與颱風只是同一種氣候現象在不同地方的不同稱呼。熱帶氣旋按其中心附近的風速分級,風速在17米/秒以下的熱帶氣旋稱為熱帶低壓,17米/秒—33米/秒的稱為熱帶風暴。
  • 2020年是極端氣候的一年。2021年我們可以期待什麼?
    超級旋風在印度和孟加拉國發動了大規模洪災。 總體而言,2020年可能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儘管發生了拉尼娜事件,這是一種海洋大氣現象,通常會暫時使事情降溫。 儘管從歷史上很難說出單個天氣事件是否直接由氣候變化引起,但科學家已經證明,如果沒有正在發生的氣候變化,那麼2020年發生的許多事件的可能性將大大降低,甚至是不可能的。
  • 颶風「薩利」移動緩慢 墨西哥灣沿岸部分地區可能面臨「威脅生命的歷史性洪災」
    美國西海岸的大火至今年8月起燃燒至今仍未控制,如今,又一災難登入美國境內。根據國家颶風中心(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的最新消息,颶風薩利(Sally)正在接近美國墨西哥灣沿岸,目前位於密西西比河河口以東約65英裡處。預計接下幾天颶風「莎莉」活動緩慢,再返回西北,將在許多地方長時間帶來強風和大雨。
  • 恐怖颶風 登陸美國
    四川新聞網-成都晚報訊  據最新報導,颶風「伊萬」已於美國當地時間16日凌晨2時以215公裡的時速在阿拉巴馬州南部莫比爾市登陸。颶風掀起滔天巨浪,帶來強烈降雨,與颶風有關的惡劣天氣目前已造成至少12人死亡。專家說,雖然「伊萬」在登陸後風力有所減弱,但仍將造成重大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