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雲紗:民國女子的最愛,傳承600年的手工藝,浸染時光的美

2020-12-06 悠南書館

2018年夏天,一部腹黑女主的古裝劇《延禧攻略》火遍大江南北。讓人們記住的,除了女主懟天懟地的升級打怪劇情外,還有劇中低飽和度的莫蘭迪色調以及精緻的傳統服飾。演員們的服飾堪稱精良,因為劇中不少角色穿的服裝是由香雲紗製成的。

延禧攻略服飾

古樸的色調,低調中透著精緻,的確很「香雲紗」。

絲綢界的「軟黃金」,舊上海名媛最愛

「香雲紗」是目前世界紡織品中唯一使用純植物染料的特色絲綢面料,只有中國廣東佛山及其周邊地區才能產出。因為這種面料穿在身上,走路時會沙沙作響,人們開始便叫它「響雲沙」,後來傳成了這個美麗的名字「香雲紗」。香雲紗具有雙面異色、輕薄柔軟、冬暖夏涼、越舊越好的特點。2008年,「香雲紗染整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香雲紗

香雲紗距今已有近600年歷史,《乾隆廣州府志》中記載「佛山絲綢之精,金陵蘇杭皆不及也。」明朝時期,香雲紗曾大量出口,在當時一匹布要賣到12兩白銀,相當於當時1.5畝土地的地價,是名副其實的「軟黃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香雲紗只有極大戶人家才能穿得起。

到了上世紀20年代,香雲紗風靡全國,成為貴極一時的時髦面料,深受名媛閨秀的青睞。張愛玲、陸小曼、王映霞、宋家三姐妹都是它的粉絲。

張愛玲將對香雲紗的喜愛融進了她的小說裡,在《金鎖記》裡有這樣的描述:「七巧穿著白香雲紗衫,黑裙子,然後她的臉上像抹了胭脂似的……」在《第一香爐》裡也有著香雲紗的描述:「那人的背影,月光下看得分明,穿著白夏布衫子,黑香雲紗大腳褲。」吳冠中在《上海街頭》談及對於上海的印象時這樣說道:「上海是個神秘的地方……夏天,他們穿著黑色的香雲紗,我以為香雲紗就是上海人的標誌。」

張愛玲極其喜歡香雲紗旗袍

宋家三姐妹尤其喜愛香雲紗,宋慶齡天生怕熱,她有一件黑色香雲紗旗袍穿了一輩子。她曾穿著她從事國務活動,身體發福以後,她又將旗袍改大繼續穿。如今,宋慶齡紀念館還珍藏著她穿過的三件旗袍,其中一件便是她最愛的黑色香雲紗。

宋慶齡穿過的旗袍

香雲紗具有越舊越好的特點,在以前廣東女子出嫁,母親大多會親手縫上一件香雲紗服送給女兒,待女兒到了老奶奶的年紀,這件衣服風採依舊,以此將衣服作為傳家寶傳給下一代。一件衣服,承載的可能是幾代人的記憶,這種獨特的手工藝,也承載了厚重的歷史沉澱和光輝。

東方神韻,浸染時光的美

香雲紗為何如此備受青睞呢?如果你細細了解它,你也會愛上它。

首先,香雲紗是純天然的綠色環保面料,整個製作過程沒有用任何化學助燃劑,也沒有汙染排放環。需要的原料有陽光、草地、薯莨、河泥,一切都是在大自然的饋贈下純手工完成。而且手工業的製作方式決定了香雲紗的獨特性,這個世界上沒有兩件一模一樣的香雲紗。

其次,香雲紗輕薄如蟬、低調有質感,上身絲滑,有很好的散熱性和保暖性。製作過程中運用的天然染料決定了它有防燒傷、防敏感、除臭、殺菌、防紫外線等多種保健功能。而且香雲紗入水即幹,清洗也只是簡單用水衝就可以。穿起來輕靈飄動,沙沙作響,有一種驚豔的時光的感覺。

再者,香雲紗做成的衣服是一種「做舊」工藝。隨著穿的時間和換洗的時間越長,香雲紗越發細膩柔軟,身體與香雲紗發生化學反應,最初的塗層慢慢脫落出現褐黃色的底色,表面的裂痕也會逐漸消失,其色澤也會變得愈發古樸深邃,如同有生命力一般。

洗淨鉛華,不施粉黛,古樸中透著精緻,還帶著清新脫俗的淡雅氣質。

最後,香雲紗備受青睞源於它的稀有,目前全世界只有廣東佛山地區能生產,產能極低,純手工製作,靠天吃飯。用就地取材的野生植物加上陽光、河泥幾十次來來回回折騰才能出布,這樣的染色工藝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

曾經也有國內其他地方以及外國的絲綢公司想把香雲紗的工藝遷徙過去,甚至把本地河泥也運了過去,但都是以失敗而告終。哪怕到現代機械化的今天,佛山香雲紗的產值依然很低。

頗具質感的面料、兼顧美觀和環保、越穿越美的特點加上其獨特稀有的手工藝,這讓香雲紗成為當之無愧的絲綢之王。

百年傳承,人與自然的完美融合

香雲紗之所以變成一種文化傳承,是因為它背後的染整工藝。它的原料極其簡單,只是坯綢、野生植物以及河泥。簡單說就是用薯莨的汁液作為染料浸染,再塗上珠江三角洲富含鐵質和鹽分的泥巴,加上陽光的暴曬製成。這麼一聽好像挺簡單,但了解到它的製作過程之後,你才知道它是多麼的來之不易。

古人很早就發現薯莨根莖榨出的汁具有殺菌、防腐和加固的功效,其紅褐色的液體也常常被當作天然的染料。

香雲紗植物染料——薯莨

香雲紗的製作靈感來源於珠三角的漁民,為了使漁網變得堅固耐用,漁民會用薯莨汁浸泡漁網,在這個過程中衣服不可避免地也染上了薯莨汁。因為他們工作的特殊性,浸泡過薯莨汁的衣服常常會沾上河泥,變成黑色。

漁民們發現這樣的衣服越穿越柔軟耐用,由於當時的絲綢面料穿久了容易發黃起褶,生產絲綢的工人於是將這種漁民浸泡織物的方法用在了絲綢面料上,這就是香雲紗染整工藝的前身。

香雲紗的加工技術對天氣和人工的依賴性很大:所有的工序和質量全憑藉「大師傅」個人經驗,產量由太陽決定。一般只能在4~11月生產,最佳時間為6~9這三個月。香雲紗廠一到下雨天便無法施工,在炎熱的天氣下,生產香雲紗的師傅們也常常是凌晨就幹活。

香雲紗染整工藝流程十分複雜,最常聽到的便是「三洗九煮十八曬」。生產過程需經過綢緞準備→浸莨水1次→灑莨水6次→封莨水6次→煮綢1次→封莨水12次→煮綢1次→封莨水1次→卷綢→過河泥→水洗→封莨水1次→攤霧→卷綢→檢整碼尺→成品入庫等主要工序,一匹布要歷時15天左右才能完成。

每天天還不亮的時候,工人們就開始榨薯莨取汁。薯莨汁的調製會影響到香雲紗的色澤,這份工序由有經驗的師傅來完成。經過幾次浸泡後,就到了曬莨過程,這個過程需要在草地上晾曬,對於草地也有極高的要求,過高容易被吹翻,過低會導致坯綢接觸土壤,經過陽光的暴曬,坯綢染上的棕褐色由淺變深。這個過程還需要不斷地往坯綢上灑薯莨汁,使其染色均勻。

調製薯莨汁
草地上曬莨

幾番浸曬後,就來到了最重要的「過泥」環節,「過泥」也叫「過烏」。是用珠三角洲純天然無汙染的細河泥塗在坯綢的一面,薯莨中含有的單寧與河泥中的鐵離子發生化學反應,能夠讓面料變得質感、烏黑有色澤。這個化學反應不能有陽光的入侵,因此工人們常常是半夜幹活。河泥只塗抹其中一面,之後風乾沉澱,再放到盒中多次出現,多餘的泥土重回水中,仿佛輪迴一般,整個過程沒有任何汙染和浪費。

工人將河泥均勻塗抹在綢坯上,再到河邊

過泥的那一面變成了有著黑膠質感的黑色,沒有過的那一面依舊是薯莨的褐色,這就成了香雲紗雙面異色的秘密。香雲紗做成的衣服每換洗一次,黑色褪去一點,每一次都將蛻變成不一樣的自己。時光越久,越有韻味。

以絲綢為胚,用植物和礦物染整,凝聚天地之精華,順應天時變化,香雲紗的工藝將人與自然完美融合。這一匹匹有質感的面料背後,暗藏著其典雅的氣質,以及國人深厚的文化內涵。

拿什麼拯救你?正在消失的香雲紗工藝

上世紀30年代是香雲紗生產的巔峰時期,不僅在國內深受歡迎,還遠銷泰國、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地區。在當時僅順德就有香雲紗工場500多家,1萬多名從業人員。

即便這樣,純手工製作加上超長的生產周期讓香雲紗的產量幾百年來一直很低,到今天也是如此。目前香雲紗在市場上的價格每米大約200元左右,做成衣服一件至少上千元。

昂貴的價格,單一的色調讓將以上的受眾範圍受限。目前的香雲紗主要用於出口和官方賀禮,以及近年來打入歐美國家主流市場的高端時裝。

香雲故裡·金憓@中國國際時裝周

作為最能體現絲綢業「中國風」的香雲紗,其背後精湛的染整工藝也逐漸沒落。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隨著城市的工業化發展以及市面上新紡織面料的不斷湧入加上人們穿著習慣的改變,香雲紗在市場上失去了競爭力,其製造廠大批量倒閉,風光不再。

除了市場衝擊這一因素,環境的汙染使得香雲紗生產過程中重要的河泥質量嚴重下降,香雲紗的產量更加艱難。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缺乏手藝繼承人。香雲紗的製作工藝繁瑣,勞動強度大,工作環境惡劣,加上製作細節沒辦法標準化,一直都是師徒口口相傳,現在的年輕人大多不願意去學這門手藝。

香雲紗美麗的背後是工人的艱辛

價格高,產量低,受眾小,後繼乏人……這些因素讓香雲紗逐步走向沒落。

面對這些情況,一些對香雲紗有著深厚感情的老人在痛心疾首的同時也在為香雲紗手藝的傳承奮力拼搏。84歲的香雲紗手藝傳人梁珠幾次高齡創業,將一生的心血投入於香雲紗事業中。2008年,香雲紗染整工藝申遺成功後,我國也加大了對香雲紗手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

當然,僅僅是這些是遠遠不夠的,香雲紗手工業需要自我創新,比如用帶著質感面料搭配其他元素打進當今的時尚圈,比如藉助網際網路進行營銷等。作為中國人,我們為祖輩的智慧感到自豪,也有義務傳承和發揚香雲紗這一傳統文化。

香雲紗是一種優雅,是一種情懷,更是可以穿在身上的中國文化。

相關焦點

  • 德國高定設計師帶火中國「香雲紗」
    懷著對香雲紗地好奇,凱薩琳隻身一人於2000年踏上了中國大地,開始了尋找香雲紗的漫長之旅,也正是由於對香雲紗的喜愛,讓她開始了在中國的創業夢想。 凱薩琳告訴記者,工作室成立初期是在北京左家莊租了一個小小的空間,員工也只有兩三位,這樣堅持做了3年才慢慢擴大。如今她的工作室已經有20多名員工,每年為歐洲和中國的顧客定製獨特的香雲紗服裝。
  • 賞香雲紗、體驗陶藝... 他們對佛山非遺讚不絕口! | Amazing Foshan
    「我們非常喜歡佛山香雲紗,實在太漂亮了!我想要買幾件回去,並為自己量身定做一套。」安哥拉駐廣州總領事夫人Jeanne Karpf在近距離接觸一系列香雲紗製品後發出感嘆。
  • 「軟黃金」香雲紗產業發展之辯:「阿婆衫」變身國際小姐「禮服...
    這些呈現棕紅色的綢緞被當地人稱為「軟黃金」,因其延續500年的工藝價值連城,製作而成的香雲紗高端服飾也被市場熱炒至1000-6000元不等。 自2008年香雲紗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來,原本「瀕臨滅絕」的手藝重回聚光燈下,在政府的搶救、傳統技藝人的傳承發展下,香雲紗工藝甚至「熱度」持久不衰,展現出巨大的產業價值。
  • 風氣初開是民國,鏡頭下婀娜多姿的民國四大美女
    最美的事不是留住時光,而是留住記憶。民國,一覽一張張老照片如最初相識的感覺一樣我們最懷念的故事。民國的女子應該是一幅畫,或是淡雅或是嫵媚,在素雅中透有風情,於嫵媚下展現靈氣。欣賞一張張照片,美讓人一覽無餘此時我們驚豔於她們,此時時光靜流。
  • 重返民國的3條時光之旅,是全南京的民國記憶,還是網紅地標
    大家好我是吹夢,今天給大家分享南京城重返民國的3條時光之旅。1、總統府一1912街區一南京大學總統府是民國主題遊必不可少的景點,與總統府只有一牆之隔的1912時尚街區是南京著名的歷史文化商業街,青灰色的建築內開設有很多咖啡館'酒吧,前衛時尚的設計理念與懷舊復古的建築風格共同構成這條享譽國內外的風情街。
  • 專業「玩泥巴」的樂漫土想通過爬山虎傳承黏土手工藝
    原標題:專業「玩泥巴」的樂漫土想通過爬山虎傳承黏土手工藝     行走在商業城市之中,糖人、泥人等手工藝作品經常出現在廣場邊的小街道或是旅遊景點,形式都以個人現做現賣為主,常見的賣主也多是白髮蒼蒼的老人。
  • 留住聖誕節的奇蹟時光
    在一年365天的時光裡,用這兩天一夜的時光單純地享受快樂、期待快樂的事情降臨,或許這是聖誕節能夠不分國界地被全世界慶祝的最簡單的理由。甚至,人們還為這一天發生的驚喜好事取了一個特別的名字——「聖誕奇蹟(Christmas Miracle)」——如同一個火花、一粒亮片,一個早已安排好、等待了你一年之久的小確幸。
  • 義大利如何讓傳統手工藝保持生機?
    古老的玻璃工藝傳承至今,離不開當地政府的大力扶持。威尼斯大學藝術史教授薩布麗娜·拉斯特利表示,「政府將掌握傳統玻璃工藝的工匠視為『重點保護對象』,對當地玻璃工坊進行稅費減免,盡全力保存這項手工技藝。」 義大利將手工藝視為「國粹」,1946年就成立了總部設在羅馬的手工業聯盟。
  • 史上「最大牌」的校歌之一!民國大師級人物作詞譜曲,震撼人心
    本期推送,為你解讀東大校歌,探尋它的五宗"最"。白山兮高高,黑水兮滔滔;有此山川之偉大,故生民質樸而雄豪。地所產者豐且美,俗所習者勤與勞。願以此為基礎,應世界進化之洪潮。沐春風時雨之德化,仰光天化日之昭昭。
  • 多形態傳承文化魅力 愛奇藝持續以優質內容弘揚傳統文化
    其中,愛奇藝榮獲「年度文化傳承優秀案例」。組委會評議認為,愛奇藝持續以優質內容弘揚傳統文化,向用戶展現刺繡、劍文化、京劇等傳統文化的多種形態,傳承文化魅力。據報導,《鬢邊不是海棠紅》是由惠楷棟執導,黃曉明、尹正、佘詩曼領銜主演的民國傳奇情感劇。
  • 當迪士尼公主走進民國,穿上旗袍一個比一個美,貝兒我就先抱走了
    旗袍是民國時期最盛行的女子服裝,她既能夠展現女子柔美的身姿還能增加氣質,直到現在也是一種流行。穿上旗袍的白雪公主褪去了公主的氣質,反而更像一個鄰家女孩,清純甜美。在動畫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灰姑娘變身的場景,即使是素雅的禮服,灰姑娘也能夠將她穿得高貴而優雅。當灰姑娘走進民國,穿上水藍色的印花旗袍,就像是墜入凡間的仙子,氣質清新,這樣的她有一種別樣的美麗。
  • 民國造型驚豔的「旗袍女王」氣場全開的都市精英「陳數」0309生快
    她是民國造型驚豔的「旗袍女王」,也是氣場全開的都市精英。從黃依依到白流蘇,從鐵梨花到斯黛拉,實力派演員陳數塑造了太多讓觀眾印象深刻的角色。而她十數年如一日地身體力行做公益,更是鼓勵了眾多粉絲和她一起投身公益事業。祝陳數0309生日快樂。
  • 一句梧桐美,種滿南京城!
    這樣的懂,這樣的寵,這般用心良苦,如此深情厚愛,任憑哪個女子不動心? 如今,民國時期栽種的法桐,早已覆蓋南京城的主幹道,齊刷刷兩排,像壯實的士兵一樣,威嚴聳立,為這座城增添了無盡的厚重與斑斕。
  • 她魂穿民國下堂妻,接受魯班書傳承,在淘寶空間賣木製品的空間文
    大家上午好啊,小編今天為讀者大大送上的小說推薦是她魂穿民國下堂妻,接受魯班書傳承,在淘寶空間賣木製品的空間文!《帶著淘寶當木匠[民國]》——小二娃精彩內容:她魂穿民國下堂妻,接受魯班書傳承,在淘寶空間賣木製品!爽文,穆拉拉一睜眼,魂穿回了民國,還被當作封建糟糠變下堂妻了,她趕緊帶了嫁妝跑路。
  • 民國四大美男都有誰?
    自1949年起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1949年至1958年間兼任外交部部長。王安娜如此評價周恩來:"他是一個美男子,臉上充滿智慧,眼睛烏黑髮亮而有生氣。只看他的臉是難以估計出他的年齡的。可是,即使是最高明的攝影師拍下的照片,也不能再現他的人格和魅力。即使是出身、國籍、政治信仰不同的諸色人等,周恩來對他們都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吸引力。
  • 民國時期的美女廣告,難得一見,最後2張要美哭了!
    三杯牌香菸廣告 民國時期是我國現代廣告業發展的一個高峰期,打開舊上海的報紙,整版整版的廣告鋪天蓋地地映入眼帘,而在這些商品廣告中,香菸的廣告最多,也最醒目。 在民國,許多前衛女性以吸菸為時髦,元華菸草公司以時髦女性為廣告題材,一時大受歡迎。
  • 歐陽修很唯美的一首詞,描寫了女子畫眉的樣子,美得讓人心醉
    天生麗質的女子,不需要用濃妝豔抹,只要簡單的修飾便是清麗美好,惹人憐愛。從古至今,不同年代有不同的妝容,從頭髮到嘴唇,和現代一樣,都有不同的化妝技巧。眼睛是心靈的窗口,而畫眉就變成了一種風尚,在不同的時光鏡像中描摹出不同年代的美麗。唐代朱慶餘寫過一首詩,「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從中我們就可以看到一對新婚夫妻幸福甜蜜的生動畫面。
  • 《旗袍美探》:民國時裝劇外殼下,馬伊琍離婚後新劇,內核空洞?
    又在恰到好處的時間選擇了離婚,活出了自己的精彩,成為「取悅自己,愛自己」的女人。她就是誰?她是馬伊琍。最近一部她主演的電視劇《旗袍美探》來襲,口碑也是呈現兩極分化,不過熱度居高不下。2017年,是馬伊琍出演了《我的前半生》中的羅子君,一個被富養卻也被拋棄的女人,也成為她事業的轉折點,相夫教子的日子裡,依舊沒有讓她磨掉自己演戲的天分。馬伊琍2020年憑藉新劇,又開啟新一輪的熱度,馬伊琍就是,優雅與幽默並存,看起來是作精卻成為劇中恰到好處的活潑。至少沒有快進一直追了下來,養眼的視覺衝擊力,蘇雯麗富婆的豪橫,羅探長帥氣,都值得一追。
  • 爭鳴:民國是一個大師輩出的時代嗎?
    這一點,又可以細分: 1.其實是清代學術的傳承,清代樸學本來就大師輩出,學術傳承下來,到晚晴民國,自然還能留下衣缽。這一類人,與其說是民國大師,不如說是晚清大師,最典型的自然是太炎、任公。 2.應該算是清代實證學術和西方思想結合的第一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