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1月7日電 (記者 孫自法)自然科研7日發布消息說,第二屆自然科研全球影響力大獎當天揭曉,澳大利亞流行病學家及公共衛生研究人員Joshua Vogel博士以其科研成果顯著降低早產兒死亡率獲得本屆大獎。
Vogel博士聚焦於全球早產難題,在孕產婦和兒童健康領域取得一系列臨床研究成果,他本人及團隊測試了一種利用產前皮質類固醇(ACS)藥物的精密治療方案,以低成本地減少中低收入地區早產造成的新生兒死亡。結果顯示,該方案可將中低收入地區的新生兒早產死亡率降低16%。
據介紹,早產兒在全球每年新生兒比例中高達11%。作為全球重大健康問題之一,早產是造成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給很多家庭帶來相當大的心理和經濟困難。而在全球每年約1500萬早產案例中,有高達1300萬發生在中低收入國家。Vogel博士對這一現象的研究發現,有效幹預措施的缺乏是導致如此高早產率的重要因素。因此,他對產前皮質類固醇在中低收入國家的使用開展研究,並針對該藥物使用不當可能帶來的負面效果展開進一步研究。
同時,Vogel博士還和世界衛生組織等機構合作,牽頭整理收集全球184個國家的早產數據,打破了全球早產科研數據匱乏的困境。此外,他進一步研究影響早產的一系列治療方法,並確定能帶來最大益處的措施,包括持續的助產士看護、生殖感染篩查、鋅元素補充等。這一研究為早產的預防和治療帶來突破性進展,並為全球各地尤其是中低收入地區的政策和醫療流程制定提供了關鍵的科研支持,極大提升了全球早產醫療幹預知識。
本屆自然科研全球影響力大獎二等獎者獲得者包括英國大氣化學家Pete Edwards、奈及利亞康復治療科學家Chinonso Igwesi-Chidobe,前者為複雜的空氣汙染和氣候問題提供創新解決方案,後者為奈及利亞鄉村地區開發了首個慢性腰痛的幹預治療方案。
自然科研全球影響力大獎由施普林格·自然旗下自然科研聯合騰訊公司於2018年11月推出,旨在表彰在解決全球性挑戰、推進人類可持續發展上作出突出貢獻的青年科研人員。其下屆大獎參評申請時間為2021年1月。(完)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