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自然科研全球影響力大獎」揭曉

2021-01-21 5GH

Simone Badal

作為發展中國家的科學家,挑戰很容易扼殺自己的熱情;然而,它也提供了難得的機會,但這只能通過堅持不懈和毅力來實現。Simone在供讀博士學位期間,利用的體外細胞系模型發現了多個對牙買加人群特異的先導分子,它們比已知的化療藥物更有效,更安全。憑藉令人鼓舞的結果,Simone獲得了本地和國際的多個獎項,在著名期刊上發表論文,並贏得了約90000美元的資金。全球研究人員利用細胞系來闡明癌症原因,從而尋找更有效,更安全的藥物線索;。Simone的研究表明,使用不同種族的細胞系可能會有不一樣的結果。這提醒人們在設計治療方案時可以針對加勒比海或者非洲人群設計個性化的藥物。 Simone西印度群島大學開發了第一個加勒比海細胞系,即前列腺癌細胞系ACRJ-PC28。

Pete Edwards

作為大氣化學家,他的研究專注於全球挑戰(例如空氣汙染和氣候)的化學過程。他的創新性研究得益於他在該領域主要子學科中的堅實基礎,從儀器開發到實驗室和現場實驗,再到計算模型的使用。目前,很少有大氣化學家能夠將這些技能結合在一起,從而能夠提供獨特的跨領域見解,以解決複雜的大氣化學問題。Pete曾在英國和美國的一流研究機構工作,最近在約克大學成立了自己的獨立研究小組。他目前的研究通過開發新穎的測量技術解決了我們探測大氣層能力的關鍵缺陷,隨後他將利用這些測量結果減少大氣模型的不確定性。這些模型將為空氣品質和氣候政策提供參考。當前的項目側重於全球硫和氯循環以及低成本測量技術的發改變影響了社會應對環境挑戰的能力,對地方和全球範圍的政策產生巨大影響。

Sumaira Hasnain

Sumaira Hasnain於2010年12月畢業於曼徹斯特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她目前是昆士蘭大學物質研究學院的副教授,帶領一個9名研究人員組成的團隊。 Hasnain是全球第一個證明免疫力可以調節感染和慢性疾病患者分泌細胞的蛋白質產生。她的長期願景是表徵這些新的免疫因子,並使用臨床前的免疫驅動病理模型考察它們用於治療的可行性。她擁有一項針對代謝性疾病的免疫療法的專利,該專利幫助她成立Jetra Therapeutics,以及獲得風險資本家基金。她的研究生涯處於快速上升的階段,大量的高質量出版物(包括在《自然醫學》等期刊的研究論文)就證明了這一點。她獲得了超過400萬美元的資金,迄今已獲得19個獎項,包括2019年兒童健康基金會的獎項。她是《臨床和轉化免疫學雜誌》(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Immunology Journal)(影響因子7.2)的副主編。她是該領域公認的新興領導者,最近由美國免疫學家協會邀請擔任2020年免疫學會會議的主席。

Peter Homyak

Peter是一位土壤生物化學專家,研究人類活動如何改變生態系統和土壤微生物過程。他專注於這些過程,因為它們對於確定土壤碳的命運至關重要(碳池中碳的含量是大氣的三倍),土壤中的微量氣體的排放對全球空氣品質,臭氧層和地球的氣候都有重要影響。他對生物地球化學的興趣來自他在哥倫比亞長大的經驗,那裡的生態系統服務(如清潔的空氣和水)因經濟發展而喪失。為了了解人類活動與生態系統功能之間的聯繫,他前往美國接受了大學教育。在導師的支持,以及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和福特基金會的資助下,他現在在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經營一個研究實驗室,重點是:i)對生態系統的運作機制進行理解,以便可以為旨在保護關鍵生態系統服務(例如土壤碳存儲,空氣品質和淡水供應)的政策提供信息; ii)賦予學生權力,並增加學生在實驗室中獲得研究機會的機會,以找到解決我們這一代最緊迫的環境問題的解決方案。

Chinonso Igwesi-Chidobe

Chinonso Igwesi-Chidobe博士是奈及利亞大學社區物理治療/康復的高級講師。她是拉格斯大學(University of Lagos),奈及利亞大學和倫敦國王學院的校友,在那裡她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她完成了倫敦大學學院,英國基爾大學和英國國家衛生服務局的認證課程。她是英國的特許物理治療師,也是國際衛生與發展特許物理治療師(國際健康與發展特許物理治療師)的成員。她在奈及利亞,英國和瑞士擔任社區理療師,具有豐富的經驗。她曾在瑞士日內瓦世界衛生組織總部從事基於社區康復工作。她在荷蘭的Schlumberger基金會和奈及利亞的TETFUND資助下,為非洲農村的非特異性慢性腰痛患者的初級保健管理開發了第一個生物心理社會幹預措施,該方法獲得了未來研究獎學金(future fellowship award)。在基爾大學基層醫療與健康科學研究所的博士後研究期間,她完成了一些項目,這些項目探討了在英國基層醫療中為患者提供肌肉骨骼理療,以及幫助因關節炎引起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患者,這些研究獲得了英國關節研究院(Arthritis Research UK)和英國國家健康研究所的支持。

Mark Shrime

Mark G. Shrime是麻省眼耳醫院(Massachusetts Eye and Ear Infirmary)全球外科評估中心(the Center for Global Surgery Evaluation)的創始人和主任,哈佛醫學院耳鼻咽喉科,以及全球健康與社會醫學助理教授,以及普林斯頓大學健康與福利中心的訪問學者。他撰寫了一系列有關全球外科疾病負擔,外科手術患者面臨的經濟負擔,以及全世界無法進行安全外科手術人群的開創性論文。他是《Lancet Commission on Global Surgery》的合著者。他的學術研究重點是在中低收入國家/地區開展外科手術。在這些國家,他對健康與貧困的交匯點特別感興趣。他的工作旨在確定最佳的手術策略和平臺,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健康收益,同時最大程度地降低患者面臨的財務災難風險。在2018年,他被美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授予了Arnold P. Gold人道主義醫學獎。不工作時,他是一位狂熱的攝影師和攀巖者,曾參加《美國忍者武士》(American Ninja Warrior)第8、9和11季的比賽。

Joshua Vogel

Joshua Vogel是澳大利亞墨爾本Burnet研究所的母嬰健康首席研究員。他獲得孕產婦和圍產期流行病學博士學位的醫學博士。他的研究工作集中在改善資源匱乏地區的婦女和家庭的健康和福祉。自2012年以來,他共同組織或參與了世衛組織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多項研究,和活動。他的專業領域是產前和產中護理,死胎預防和早產管理。他在臨床流行病學,幹預研究,系統評價和指南制定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Vogel是世衛組織ACTION(Antenatal Corticosteroids for Improving Outcomes of Preterm Newborns)試驗的主要研究人員,同時也是兩項在五個資源匱乏國家的醫院中評估產前皮質類固醇療效的多國隨機對照試驗的主要參與者。他還是一項針對六個國家的研究的首席研究員,該研究評估了新的《 世衛組織勞工和分娩管理指南》。他領導了幾項世衛組織準則的制定,並建立了世衛組織關於孕產婦和圍產期健康的第一套「生活準則」。

Sheng Xu(徐升)

徐升博士目前是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助理教授,是北京大學,喬治亞理工學院和伊利諾伊大學厄本那香檳分校的校友。徐博士的研究重點是用於移動醫療的可穿戴電子設備。他的研究被《福布斯》(Forbes)評為「突破性研究」,被《國家地理》雜誌評為「將徹底改變醫學未來的12項創新」。他曾經在國會聽證會上向議員介紹其研究工作。他獲得了許多獎項的認可,包括《麻省理工技術評論》「35歲以下的創新者」,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BIB開拓者獎,Wellcome信託基金「創新者獎」,3M非終身教職員獎(3M Non-Tenured Faculty Award),諾基亞貝爾實驗室獎(Nokia Bell Labs Prize),Biocom催化劑獎,SPIE DCS新興研究者,Lattimer學院獎學金和美國材料學會傑出青年研究者獎。他是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卡夫利院士(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Kavli Fellow)和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健康與醫學新興領導人。他擔任《納米研究》(Nano Research)雜誌的青年之星編輯(Young Star Editor)。

相關焦點

  • 騰訊頒發第二屆「自然科研全球影響力大獎」
    北京商報訊(記者 魏蔚)11月7日,2020騰訊科學WE大會正式舉行,揭秘了粒子物理、器官復刻和腦機接口等最新發現。同時,騰訊還揭曉了第二屆「自然科研全球影響力大獎」的獲獎者——澳洲流行病學家及公共衛生研究人員Joshua Vogel博士。
  • 顯著降低早產兒死亡率科學家獲第二屆自然科研全球影響力大獎
    中新網北京11月7日電 (記者 孫自法)自然科研7日發布消息說,第二屆自然科研全球影響力大獎當天揭曉,澳大利亞流行病學家及公共衛生研究人員Joshua Vogel博士以其科研成果顯著降低早產兒死亡率獲得本屆大獎。
  • 9月6日 | 2020未來科學大獎獲獎人即將揭曉
    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新聞發布會將於北京時間9月6日上午10:00舉行,揭曉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三大獎項獲獎者。2020年1月,評審啟動2. 2020年1-5月,提名期啟動提名邀約工作採用提名邀約制,邀請全球範圍內資深學者及前沿領域的青年科學家進行提名。
  • 科研成果顯著降低早產兒死亡率 澳洲科學家榮獲自然科研與騰訊聯合大獎
    DoNews11月7日消息(記者 翟繼茹)7日,記者從騰訊獲悉,澳洲流行病學家及公共衛生研究人員Joshua Vogel博士榮獲第二屆「自然科研全球影響力大獎(Nature Research Awards for Driving Global Impact)」。
  • 從細胞療法、弦理論到腦晶片 騰訊科學WE大會揭曉微觀領域最前沿突破
    七位全球頂尖科學家同臺,分享了物理、生命科學、地質科學等領域的突破性進展;由騰訊攜手自然集團創立的「自然科研全球影響力大獎」正式揭曉並表彰首位獲獎青年科學家。今年騰訊科學WE大會的主題是「小宇宙」,寓意從微觀世界中窺見宇宙,解開生命的奧秘。
  • 數秦科技榮獲DeepChain2020年「最具影響力產業區塊鏈平臺」大獎
    12月23日,數秦科技受邀出席由深鏈財經在深圳主辦的「2020非共識大會DeepChain年度影響力頒獎典禮」活動。本次獎項評選活動吸引了區塊鏈行業上百個頂級技術公司、投資機構、金融服務平臺的代表參與。
  • 2020戴森設計大獎兩項全球冠軍揭曉
    家用乳腺癌篩查設備和可再生電能的新型材料  上海2020年11月19日 /美通社/ -- 2020年是戴森設計大獎(The James Dyson Award)創下新紀錄的一年,目前該獎項已經資助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年輕工程師和科學家的250項發明。
  • 科學改變未來,2020未來科學大獎剛剛揭曉
    剛剛,2020 年未來科學大獎重磅揭曉,三大獎項獲獎者分別為: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獲獎者:張亭棟、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已經步入第五年,五年的榮耀離不開科學家、企業家群體的貢獻、堅持與信念。讓無數一直堅持原創性的基礎科學研究的科學家,在大中華區做出傑出科技成果的科學家(不限國籍),讓為社會進步、為人類文明作出探索與貢獻的科學家得到尊重和獎勵,是未來科學大獎始終如一的使命。並通過這份學術領域最頂尖的榮耀,見證為全球科學發展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激勵更多在科學道路上不懈前行孜孜以求的年輕科學學者。
  • 2020未來科學大獎揭曉:張亭棟、王振義獲得「生命科學獎」
    9月6日上午,2020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揭曉。2020年「生命科學獎」獲得者張亭棟和王振義的工作在國際上得到了驗證和推廣,使ATO和ATRA成為當今全球治療APL白血病的標準藥物,拯救了眾多患者的生命。張亭棟,1932年出生於河北,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教授。王振義,1924年出生於上海,上海交通大學教授。
  • 2020年世界石油技術大獎揭曉
    共2043字|建議閱讀時間4分鐘文 | 沐雨、江南10月15日,世界石油技術大獎最終結果揭曉,大獎共分為18個分獎項,涵蓋了整個上遊領域,代表著行業最前沿的技術發展。本年度,在全球十幾個國家90多家企業提交的270多項名單中,世界石油獎顧問委員會(World Oil Awards advisory board)精心挑選出了84名入圍者。下面一起來看看都有誰最終斬獲大獎。
  • 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揭曉,山東大學校友獲獎最多
    important}2020屆未來科學獎揭曉。未來科學大獎一共有3個方面: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每項獎金有100萬美元,每項獎原則上不超過5個人。2020年是科學獎的第五屆。這獎因為獎金高,運作規範,獲獎項目也得到公認,現在國內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
  • 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揭曉!96歲老院士寄語年輕科研者
    致敬科學,向科學百年啟程9月6日上午,被稱為「中國版諾獎」的未來科學大獎揭曉了2020年三大獎項。張亭棟和王振義的工作在國際上得到了驗證和推廣,使ATO和ATRA成為當今全球治療APL白血病的標準藥物,拯救了眾多患者的生命。中國在單體化學藥物方面得到世界公認的屈指可數的成就之一。其發明通過與合作者的研究在1990年代後推廣全國,其後推廣到全世界,成為今天全球治療APL白血病的標準藥物之一。
  • 自然科研與雅詩蘭黛公司推出激勵科研女性的全球獎
    因此,自然科研(Nature Research)和雅詩蘭黛公司(The Estée Lauder Companies)在今天推出兩個全球獎項,讓人們去關注女性科學家及致力於提升性別包容性的人士所作出的非凡成就。
  • 2020未來科學大獎揭曉 甘肅老鄉盧柯喜獲「物質科學獎」
    2020未來科學大獎揭曉 甘肅老鄉盧柯喜獲「物質科學獎」盧柯>每日甘肅網9月7日訊(掌上蘭州·蘭州晨報首席記者武永明)9月6日上午,被很多人視為「中國的諾貝爾獎」的中國首個民間科學大獎——2020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揭曉,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教授張亭棟、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獲得「生命科學獎」;山東大學教授彭實戈獲得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1965年出生於我省華池縣上裡塬鄉的著名材料科學家盧柯獲得「物質科學獎」。
  • 2020中國高端酒店新媒體大獎「酒店尚榜」榜單揭曉!
    2020中國高端酒店新媒體大獎第五屆「酒店尚榜」頒獎盛典於2021年1月12日晚在上海隆重舉辦。上百家高端酒店齊聚一堂,打造了一場精彩難忘的「錦尚添花」之夜。   「酒店尚榜」創立於2016年,迄今為止已成功舉辦四屆,是由中國高端酒店領域極具影響力的酒店社交電商平臺——「周末酒店APP」聯合旗下「尚旅遊」媒體平臺共同推出,以平臺篩選、組委會專家推薦及用戶票選作為重要評選依據,評選出各類別年度最佳酒店榜單
  • 2020未來科學大獎揭曉:張亭棟、王振義、盧柯、彭實戈獲獎
    據人民日報消息,9月6日,2020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張亭棟、王振義榮獲「生命科學」獎,盧柯獲「物質科學」獎, 彭實戈獲「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圖片來源:未來論壇FutureForum官方微博未來科學大獎設立於2016年1月17日,是中國大陸第一個由科學家、企業家群體共同發起的民間科學獎項。
  • 「科學」2020未來科學大獎揭曉,張亭棟王振義獲生命科學獎
    獲取最有價值行業趨勢信息醫谷訊,9月6日,2020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在北京揭曉,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教授張亭棟、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王振義院士獲張亭棟和王振義的工作在國際上得到了驗證和推廣,使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維甲酸成為當今全球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標準藥物,拯救了眾多患者的生命。盧柯因其開創性的發現和利用納米孿晶結構及梯度納米結構以實現銅金屬的高強度、高韌性和高導電性而獲獎。彭實戈因其在倒向隨機微分方程理論、非線性Feynman-Kac公式和非線性數學期望理論中的開創性貢獻而獲獎。
  • 2020未來科學大獎揭曉 張亭棟等4人獲獎
    6日上午,2020未來科學大獎在京揭曉。未來科學大獎作為中國第一個民間發起的科學獎項,關注原創性的基礎科學研究。大獎每年評選一次,單項獎金為100萬美元。自2016年設立至今,共評選出20位獲獎者。
  • 2020星標大獎:國貨、洋貨同道賽跑,硬實力碰撞誰能突出重圍
    但是在今天,中國品牌早已成長全球科技領域最為核心的中堅力量,我們的科技國貨完全有實力與歐美日韓的洋貨站在同一賽道。中國有句古話叫做「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中國科技國貨與歐美日韓的洋貨之間想要一決高下,那么正面較量必不可少,而百度與中關村在線ZOL強強聯手、共同打造的2020年度科技產業具有影響力的科技產品評選盛事——星標大獎就是這樣一個舞臺。
  • 2020未來科學大獎揭曉:張亭棟、王振義獲得「生命科學獎」
    9月6日上午,2020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揭曉。2020年「生命科學獎」獲得者張亭棟和王振義的工作在國際上得到了驗證和推廣,使ATO和ATRA成為當今全球治療APL白血病的標準藥物,拯救了眾多患者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