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各位看過《黑客帝國》的話肯定對一幕女主角請求下載直升機駕駛程序的印象記憶猶新,這就是人類已經透徹了解了人類的記憶模式,可以直接將技能記憶下載到大腦中,無需經過學習,直接擁有技能,你羨慕嗎?
如果人類實現這種操作的話,那學習就是多餘的了,將各種知識匯集成一個文件,再將這個文件通過某種方式直接下載到大腦中,經過簡單適應性練習調用記憶後,我們就完全擁有了這些知識!
人類能實現記憶備份和下載嗎?
首先我們得了解下我們都將記憶存放在哪裡,當然是腦袋啦,不過腦袋裡卻不只大腦一個部件,還有小腦和腦幹等,那麼哪裡才是我們保存日常記憶的地方呢?海馬體,是我們需要了解的位置!
海馬體是大腦皮層中的一個環形結構區域,不大卻與大腦其他部位緊密項鍊,一般海馬體受損的病人通常伴隨著嚴重的記憶問題,因此海馬體和記憶的有著相當大的關係,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來,科學家對海馬體的研究也成為了焦點!科學現在知道,海馬體包含有如下功能:
短期記憶長期記憶具備檢索的索引功能這三個功能很關鍵,我們的記憶基本就是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所構成,海馬體還能將短期記憶轉換成長期記憶,而且還有一個非常人性化的功能就是檢索,相當於圖書館裡的目錄,我們可以按圖索驥找到記憶並且調用,這就是我們看到或者某個場景觸發時,記憶就會源源不斷地湧現出來!這就是觸發了索引機制,海馬體將對應的記憶調用到了大腦的「內存中」!
海馬體(深棕色)位於大腦中部,與周圍部分緊密相連。
當然這個場景可以是任何一個有特徵的物體,或者事件,或者景物甚至聲音和一個特別的氣味,所以這種特徵或者索引記憶非常關鍵,記憶訓練也是伴隨這這些特徵加強記憶的,也許學霸們就是將這些方式利用到了爐火純青,而我們卻一直摸不到門道!
關於海馬體,在2016年的美國SXSW大會(西南偏南,早先是音樂為主的大會,後來科技以及極客也加入)上:南加州大學教授Theodore Berger宣布:在對猴子、老鼠的實驗中,通過人造海馬體完成了短時記憶向長期儲存記憶「幾乎完美」的轉換,這項技術可以完成對人腦記憶的備份,並複製到其他人的大腦中。
這是一個看起來非常完美的計劃,理論上已經可對人類的記憶備份,並且複製到其它人的大腦中,不過文中並沒有確認是否可以將知識轉換為海馬體記憶並且導入另一個海馬體,僅僅這一點差別將千差萬別,按文中介紹有點像GHOST部分整個海馬體記憶,然後導入另一個海馬體,卻無法評估存放在哪裡,會不會擦除原來海馬體的記憶,要不然事情就嚴重了,萬一把原來的海馬體記憶給覆蓋了,或者格式化,甚至導入一半死機了咋辦?
當然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至少現在我們還不會碰到這個問題,因為聽南加州大學教授Theodore Berger的說法是到這個時代還為時尚早,必須能將無關記憶剔除甚至能製造一個記憶下載到海馬體並且不影響其他記憶時才算勉強成功!
誰在檢索海馬體的記憶?
這是一個更有趣的話題,我們可以清楚地告訴大家當然是大腦本身,就是我們自己!但事實上我們有很多時候檢索到的信息是不一樣的,因為有一個理論認為做夢就是大腦記憶碎片的胡亂拼湊,此時大腦的活動是繼續的,而且與清醒狀態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那麼大腦清醒和睡覺時有什麼不同呢?
當然很簡單啦,就是我們睡著了!請問「我們"在大腦哪裡?因為大腦的活動仍然非常活躍,或者大腦休息的部分多了,已經拼湊不出「我們」了,所以從理論上來看,這就會引出一個非常有趣的話題,如果我們發現了所有的記憶被替換,那麼這還是我們自己嗎?
所以這有一個問題,是關於人的意識,因為科學界最頭疼的一個問題就是人類的意識問題,哥本哈根解釋中意識的出現使得波函數坍縮,但即使玻爾再世也無法解釋意識到底是個什麼鬼!它只存在於人類腦海中,隨肉體出現而出現,隨肉體消失而消失!
按現代科學的認識,意識不能單獨存在,那麼它必定是後天形成的,所以兒童的意識算幾成?如果是後天形成,那麼它來自於記憶還是獨立於記憶,如果一個人失去全部記憶,那麼他的自我意識又有何不同?
如果海馬體記憶可以下載複製與傳播,後果有多嚴重?
所以一系列的問題使得海馬體記憶可以下載複製後,將會變得混亂不堪,甚至記憶錯亂,甚至連測謊儀都無法區分記憶被替換後的人說的是真話還是假話,也許在未來,犯罪記憶被轉嫁後,相信即使福爾摩斯也會有無法解決的難題,這估計是大家沒有考慮到的問題。
當然如果有審核機制,比如將個人特別美好的記憶上傳分享,甚至某些特殊體驗比如阿姆斯特朗登月記憶共享,甚至將不可描述的體驗上傳?好吧,各位肯定是想多了,再繼續下去,種花家首先就被封殺了哈,各位自由想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