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藉《逃出絕命鎮》榮獲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劇本,和最佳導演提名的喬丹·皮爾,其第二部導演作品《我們》於2019年3月22日在美國上映。
作為憑藉《逃出絕命鎮》而大獲成功的新人,喬丹·皮爾的這部新作無疑從一開始就備受關注。
本片在爛番茄網上收穫了94%的新鮮度,北美影評人一陣海吹
《芝加哥讀者報》是這樣評價它:
「......它實現了一種陰險的,揮之不去的效果,這在恐怖片類型中是罕見的。」
但也有人持相反的觀點,墨西哥《宇宙報》是這麼評價本片的:
「《我們》充分利用了顏色,這表明了一些原創性,但我不認為它足以彌補電影所呈現的所有缺陷。」
本片在成本僅2000萬美元的情況下,全球票房超越2.5億美元,無疑又是一個「以小博大」的電影。
那麼作為一部2019年3月上映的電影,首先從其預告片下手一番。
在預告片中,我們將看到黑人一家四口,在外旅遊期間碰到了一起詭異的事情。
一個同樣的四口之家,身著紅衣手持剪刀,入侵他們的住所並襲擊了他們。而這四口之家居然與他們長得一模一樣。
於是黑人一家四口,開始選擇反擊擊敗這些複製人。
本片的預告片看起來似乎還很不錯,尤其配合上那一驚一乍的音效,一個類似於一家四口與殺人狂鬥智鬥勇的驚悚電影故事浮現在了腦海裡。
在正式影片中,這一切將急轉直下。
影片並沒有按照預告片那樣,從一家四口出門旅遊開始講起。而是選擇以媽媽的童年作為切入點。
1986年,童年時的媽媽和自己的父母在聖塔克魯茲的海邊遊樂場遊玩。
之後媽媽有事離開,爸爸只顧自己玩耍,年幼的媽媽自己四處轉悠,最後走進了一家名叫「找回你自己」的鬼屋。
不久,鬼屋突然大斷電,被困在鬼屋的幼年媽媽撞見了一個與自己一模一樣的背影。
這時的她瞪大了眼睛,似乎看見了什麼可怖的東西。
然後故事這才回到了預告片中,一家四口來到了海邊度假。
與他們一同在此度假的還有白人的一家四口,兩家人互相認識。
不過,小兒子在上完廁所後,碰到了一個以「大」字型佇立在海灘上的奇怪男人,事情開始有點詭異起來。
緊接著當天夜晚,如預告片所示,長相一模一樣的一家四口毫無理由地襲擊了他們。
但一家人憑藉運氣都僥倖逃脫。
在了解到全國都出現了複製人殺人事件後,他們意識到不能再坐以待斃,於是果斷選擇反擊。
媽媽很快就探查到了一連串詭異事件背後的真相,原來在地下城生活著一群複製人!
他們不甘於活在黑暗的地下,因此就跑出來了。
關於本片,導演皮爾·喬丹強調這是一部關於二元性的電影。
片名《US》,既可按照字面意思譯作「我們」,也可為美國的國名縮寫。
所以當同為黑人的複製人媽媽被問及是誰時,她回答:「我們也是美國人。」無疑是在暗示當今美國種族矛盾。
片頭長達快兩分鐘的籠中兔子畫面,強調著地底複製人就像籠子裡的兔子一樣悲哀。
在結尾部分,導演更是使用一段對比,表達這種地表地底的二元生活。
地上的人們談情說愛,嬉戲遊樂,在海邊沙灘遊樂場,仿佛天國一般的存在;地下的世界是晦暗的,仿佛末日後的煉獄。
一明一暗,對比強烈。
正如影片中流浪漢手中紙板寫著的「耶利米書11:11」明示的那樣,
「所以耶和華如此說:「我必使災禍臨到他們,是他們不能逃脫的。他們必向我哀求,我卻不聽。」」
導演顯然不滿足於《逃出絕命鎮》的那個種族世界。
雖然本片的隱喻做到足夠優秀,但國內觀眾的評價卻兩極分化,豆瓣評分已經從開局的7.5掉到了6.8,它在內地不受待見的點主要就是:
第一,本片的恐怖點缺乏。
作為一部冠以恐怖驚悚題材的電影,如果無法讓觀眾受到足夠的驚嚇,那就相當致命。
就正片的實際效果來看,預告片的恐怖程度遠高於正片中的相同段落。
正片根本不如預告片恐怖,因為起碼預告片還有一驚一乍的音效。
在預告片中,複製人一家四口的闖入,能感覺他們是衝著完成一場駭人的謀殺而來。
但在正片中,就是這麼一個簡單的橋段,導演喬丹·皮爾卻加入了過多的戲份。
這樣導致的結果除了拖延影片時長外,只會稀釋了謀殺到來時的恐怖感。
影片恐懼的直接來源,即反派複製人,除了和人類像雙胞胎一樣,長著張一模一樣的臉,其它的設定與喪屍太過雷同。
但複製人的生存能力還不如喪屍,而且喪屍們的臉長得足夠嚇人呀。
其次故事立意不低,但實際內容有些空虛。
本片似乎想要通過那一道人牆,複製人渴望地表生活等這些設定,給這個俗套的故事注入精神內核。
為了不犯下空口白牙的錯誤,小志專門確認了一下片中出現的「Hands Across America」這項公益活動。
此公益活動大意是為了解決美國因貧困導致的飢餓問題而舉辦,人們在街頭手牽著手,作為對此公益活動的支持。
這項公益活動於1986年在美國舉辦,與片中對此事的提及吻合。
那麼本片中為何複製人會自發地進行這個手牽手的行為?
無外乎是借複製人之手,對種族平等和貧富差距問題的再次呼籲。
但顯然,本片的故事表現沒有很好地支撐起這一主題。
不過結局部分的反轉堪稱本片最大的亮點,原來媽媽才是複製人,真正的媽媽被她留在了地下世界。
所以複製人媽媽的那句「我們也是美國人」,表達的正是地下世界裡的人們,在本質上同地上世界的人們,沒有任何不同。
每個人都能融入地表世界,都能學會開口「說話」。
本片雖然立意極深,有著對種族平等和階級平等這些平等精神的深刻呼喚。
不過在隱喻表面之上的故事,還是過於鬆散和連貫性不足,無疑對本片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導演皮爾·喬丹還是需要進一步研究一下隱喻與故事間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