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稈潛蠅危害及防治

2021-01-15 安根團隊

稻稈潛蠅在山區一季稻田,特別是山陰冷浸田12582農信通網站中,已成為一種主要害蟲,其危害程度已超過了二化螟。

  稻稈潛蠅以幼蟲在稻株莖端生長點附近取食危害水稻,第1代造成稻株心葉扭曲,不能正常生長,或抽出的葉片成「柵欄」破裂狀;第2代危害幼穗的枝梗和穀粒,使抽出的稻穗缺枝少粒,成為不勾頭的「光頭穗」、「朝天穗」,嚴重影響稻穀產量。

  稻稈潛蠅幼蟲細小,危害期長,取食部位隱蔽。危害初期農民往往不重視,等到大面積發現被害稻株再行打藥防治時,藥液又不能直接噴到蟲體上,防效較差。



稻稈潛蠅Chlorops oryzae Matsumura
  雙翅目,黃潛葉蠅科。別名稻稈蠅、稻鑽心蠅、雙尾蟲等。分布在黑龍江、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省。
  寄主 水稻、小麥、看麥娘、早熟禾、稗草等。
  為害特點 以幼蟲蛀入莖內為害心葉、生長點、幼穗。苗期受害長出的心葉上有橢圓形或長條形小孔洞,後發展為縱裂長條狀,致葉片破碎,抽出的新葉扭曲或枯萎。受害株分桑增多,植株矮化,抽穗延遲,穗小,秕谷增加。幼穗形成期受害出現扭曲的短小白穗,穗形殘缺不全或出現花白穗。近年該蟲為害呈上升的趨勢。


  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2.3—3mm,翅展5—6mm,體鮮黃色。頭部、胸部等寬,頭部背面有1鑽石形黑色大班;複眼大,暗褐色;觸角3節,基節黃褐色,第二節暗褐色,第3節黑色膨大呈圓板形,觸角芒黃褐色,與觸角近等長。胸部背面具3條黑色大縱斑,腹部紡錘形,各節背面前緣具黑褐色橫帶,第1節背面兩側各生1黑色小點。體腹面淺黃色。翅透明,翅脈褐色。足黃褐色,財節末端暗黑色。卵長0.7一lmm,白色,長橢圓形。末齡幼蟲體長約6mm,近紡錘形,淺黃白色,表皮強韌具光澤。尾端分兩叉。蛹長6mm,淺黃褐色至黃褐色,上具黑斑,尾端也分兩叉。


  生活習性 福建年生2—3代,湖南、湖北、貴州、雲南、
  浙江等地年生3代。湖南新寧一帶翌年3月底一4月上旬,成蟲把卵產在秧苗上,4月中旬孵化,初孵幼蟲借露水沿葉背向下移動侵入心葉為害直至5月中旬化蛹,6月羽化。二代幼蟲於6月下旬一7月上旬孵化,為害孕穗及抽穗期的水稻。第二代成蟲羽化不整齊,羽化後飛至紅薯田,9月下旬一10月陸續到馬鈴薯、秋養、秋菜、看麥娘及早播冬小麥葉片上產卵。卵散產,一般一葉一卵。冬暖夏涼的氣候適其發生,日均溫35℃以上,幼蟲發育受阻。多露、陽光不足、環境潮溼、田水溫度低為害重。海拔3000m以上的山區受害更重。


  防治方法

(1)單季稻、雙季稻混栽山區儘量不種單季稻,可抑制發生量。

(2)加強田間管理。冬春季結合積肥,剷除田邊、溝邊、山坡邊的雜草,以消滅越冬蟲源;排水曬田可減輕為害。

(3)加強蟲情預測預報,進行藥劑防治。

採用狠治一代,挑治二代,巧治秧田的策略。一代為害重且發生整齊,盛期也明顯,對防治有利。成蟲盛發期、卵盛孵期是防治適期,當秧田每m2有蟲3.5—4.5頭或本田每100叢有蟲1—2頭或產卵盛期末,秧田平均每株秧苗有卵0.1粒,本田平均每叢有卵2粒時開始防治成蟲噴灑80%敵敵畏乳油或50%殺螟松乳油,每667m2 50ml,對水50kg。防治幼蟲用40%樂果乳油150—200ml對水50kg噴霧,也可用50%殺螟松乳油,每667m2用藥100ml,對水50kg;秧田可用3%克百威顆粒劑,每的7m2 2—3kg,拌細土20kg撒施。對帶卵塊的秧田,可用40%樂果乳油250倍液浸秧根1分鐘,也可用50%殺螟松乳油300倍液或36%克蟎蠅乳油1000倍液浸秧根。浸秧時間需根據當時溫度、秧苗品種及素質先試驗後再確定,以防產生藥害。


馬上豐服務團隊,以愛農救國為己任,生物角度解決現代農業難題。服務涵蓋:育苗基質、中藥殺蟲劑、作物生理優化劑、非糞便生物有機肥、中藥殺菌劑、生物除草劑等。敬請關注微信:愛農救國會或hans7281.



相關焦點

  • 桃江縣農業部門加緊防治稻稈潛蠅
    紅網益陽站5月31日訊(記者 龔偉 實習記者 郭豔玲 通訊員 鍾軍 袁靜)5月30日,記者從湖南省桃江縣農業局植保植檢站獲悉,桃江縣大面積發生的稻稈潛蠅蟲害,目前已找到最佳防治對策,現正在加緊進行針對性的有效防治。   桃江縣歷來都是產糧大縣,在桃江縣「壓單擴雙」的糧食生產整體布局下,今年早稻插播面積達36萬多畝。
  • 稻稈潛蠅怎麼防控?這件事攸縣已探索三年,成果在此!
    稻稈潛蠅,又稱稻潛蠅、稻鑽心蠅,是一種新發害蟲,主要以幼蟲鑽蛀水稻危害心葉和幼穗,嚴重影響水稻的發育進程。為深入分析稻稈潛蠅發生原因與規律,探討防治對策,8月28日,湖南省水稻稻稈潛蠅綜合防控現場會在攸縣召開。
  • 病蟲害科普丨稻稈潛蠅的危害與防治
    一、分布與危害 稻稈潛蠅,又名稻稈蠅、稻鑽心蠅、雙尾蟲,屬雙翅目稈蠅(黃潛葉蠅)科。國內分布於西南、華南、長江中下遊地區,在四川、重慶、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等地較常見;國外如朝鮮、日本、越南也有該蟲危害的報導。
  • 病蟲害科普丨稻小潛葉蠅的危害與防治
    一、分布與危害 稻小潛葉蠅是潛葉危害水稻的稻毛眼水蠅類害蟲的通稱,又稱稻潛葉蠅,屬雙翅目水蠅科,世界各地已知至少有3種:稻葉毛眼水蠅、東方毛眼水蠅和小灰毛眼水蠅,我國僅有前兩種分布。不同種類的毛眼水蠅形態相似,極易混淆。
  • 水稻田發現潛葉蠅,及時進行打藥防治,提前預防是關鍵
    水稻潛葉蠅,屬於雙翅目類的害蟲,在水稻生長過程中,比較常見,別看其體型小,但危害卻很大,不僅在水稻田,小麥田、蔬菜上也有發生,除此之外,一些禾本科的雜草,同樣會受到潛葉蠅的危害,比如稗草、千金、看麥娘、早熟禾等,也就是說不僅危害莊稼,還危害雜草(小麥和水稻也屬於禾本科的植物)。
  • 防治蔬菜斑潛蠅(圖)
    斑潛蠅是重要蔬菜害蟲,在茄科、葫蘆科、十字花科的多種蔬菜上均有發生,其中美斑潛蠅、南美斑潛蠅和番茄斑潛蠅為害較為嚴重。  為害特點  幼蟲孵化後潛食葉肉,呈曲折蜿蜒的食痕。
  • 洋蔥潛葉蠅如何防治?做好3點防治措施,搞定很簡單
    由於連年重茬種植,導致洋蔥潛葉蠅危害較重。下面與大家聊聊洋蔥潛葉蠅的發生特點及防治措施,以供參考。1、洋蔥潛葉蠅的發生特點洋蔥潛葉蠅屬雙翅目、潛蠅科,俗名肉蛆。主要為害葉片,幼蟲在葉內潛食葉肉,葉片上形成迂迴曲折的蛇形潛道,葉片表皮灰白色。嚴重時,一株葉片上有10多條幼蟲為害,使葉片枯萎,影響光合作用,造成減產。
  • 潛蠅無處逃,戰贏組合不可少
    即殺蟲雙是雙鈉鹽,而殺蟲單是單鈉鹽,因而其殺蟲特點和防治對象與殺蟲雙相同,使用方法和使用中應注意的事項亦與殺蟲雙相同。由於殺蟲單的相對分子質量比殺蟲雙小,在同等劑量時,殺蟲單的分子個數比殺蟲雙多,所以其藥效更好些。具有胃毒、觸殺和內吸傳導作用,亦有一定的燻蒸作用。
  • 種水稻的老鐵們當下防治「潛葉蠅」技術要點來了!
    一、發生條件: 東北大部分水稻秧苗處於緩苗期,底部葉片與水面接觸時間較長,且潛葉蠅一般在水稻插後4-6葉期易發生,該害蟲對水稻插秧後4-6葉期危害較大,如發現不及時,從局部發生擴大到全田發生,防治不及時會從個別植株枯死發展到整片、整格田,由於葉片葉綠素被吸食而枯死。
  • 斑潛蠅怎樣防治效果好
    在棚室蔬菜栽培管理中,斑潛蠅是主要的蟲害之一,它繁殖能力強,因為它有特殊的生活習慣性,給防治帶來了較大難度,一旦防治疏怱,容易大面積發生,造成蔬菜嚴重危害與經濟效益的大幅度降低。在棚室通風處設防蟲網,阻隔害蟲出入,預防害蟲在晚春外界溫度適宜時,從棚內遷移到露地,在晚秋外界環境不良時,從露地遷移到棚內,杜絕害蟲年年交換,造成害蟲無節制的繁殖,引起害蟲密度逐年增加。在棚室內懸掛粘蟲板,對斑潛蠅防治效果良好。粘蟲板成本低,使用時間長,對環境汙染輕,在斑潛蠅交配、運動期間,將其粘在板上粘死。
  • 種西瓜如何防治美洲斑潛蠅?栽培方法有哪些?
    美洲斑潛蠅對西瓜有哪些危害美洲斑潛蠅一般在什麼時候發生?種植西瓜用什麼農藥可以防治美洲斑潛蠅? 一、美洲斑潛蠅對西瓜的危害 美洲斑潛蠅又叫蔬菜斑潛蠅、蛇形斑潛蠅、甘藍斑潛蠅等,以幼蟲為害蔬菜,以幼蟲為害為主。雌成蟲刺傷葉片取食和產卵,幼蟲在蔬菜葉片內取食葉肉,使葉片布滿不規則蛇形白色蟲道。受害後葉片逐漸萎蔫,上下表皮分離、枯落,最後全株死亡。
  • 種植的豆角,受斑潛蠅危害大,怎樣預防效果好
    近年來,由於美洲斑潛蠅的侵入,對我國的各種蔬菜造成不小的危害。美洲斑潛蠅又叫做鬼畫符。據說,在1993年由巴西傳入我國。斑潛蠅主要危害,豆角,黃瓜,西紅柿,油麥菜,大豆,生菜,西瓜,絲瓜等許多蔬菜農作物。斑潛蠅危害農作物的葉片為主,幼蟲主要以葉片中間的葉肉為食,在葉片中間打通隧道。就是我們常看到的葉片上呈現不規則的,灰白色條斑。經過危害的蔬菜葉片。
  • 斑潛蠅,你認識?
    https://jingyan.baidu.com/showlist/detail/63f23628f06d420209ab3d6d(複製打開視頻)美洲斑潛蠅屬雙翅目Diptera,潛蠅科Agromyzidae,斑潛蠅屬Liriomyza,世界上最為嚴重和危險的多食性斑潛蠅之一。
  • 斑潛蠅分三種您清楚嗎?如何更好的消滅斑潛蠅呢
    4月18號遼寧省大連市黃瓜種植戶平成在農管家提問:黃瓜斑潛蠅特別多,用斑潛淨一小袋兌三十斤水打兩次效果也不好,用滅蠅安一袋三十斤水也不好用,請問怎麼才能效果好,溫室裡幾點打效果好?美洲斑潛蠅圖盧芃源 (河南省鄭州市 西南林業大學 擅長植保技術):斑潛蠅危害。可用 阿維殺蟲單 阿維滅蠅胺 阿維滅幼脲。交替使用。
  • 蔬菜潛葉蠅的發生與防治
    潛葉蠅屬於雙翅目,分很多科、種等。寄主主要有葉菜類、瓜果類、豆類等,主要為害特點是:幼蟲潛葉為害,蛀食葉肉留下上下表皮,形成曲折隧道,影響蔬菜生長。一般在葉端內有1~2頭蛆及蟲糞,使蔬菜失去商品價值及食用價值。該蟲在找不到合適寄主時,可在糞肥及腐殖質上完成發育。
  • 豌豆田要儘早防治潛葉蠅
    近期,我們到湖北省孝感市一些鄉鎮調查時,看到有些農戶種植豌豆的大田中,豆葉已被潛葉蠅蠶食得一片花白,有的為害已從點發展到片,各地農戶應該引起高度重視。  潛葉蠅為害的作物較多,當潛葉蠅入侵大田豌豆時,發展速度很快,常會使豌豆遭致減產減收。進入元月後,氣溫較常年要高,潛葉蠅乘機轉移大田相繼為害。
  • 插秧期溫度低水稻返青慢、分櫱少,後期潛葉蠅、負泥蟲嚴重怎麼辦?
    插秧期溫度低水稻返青慢、分櫱少,後期潛葉蠅、負泥蟲嚴重怎麼辦?   水稻移栽完之後,受氣溫影響比較大,低溫會直接影響水稻生長,導致返青慢,分櫱少,並且會使潛葉蠅、負泥蟲等蟲害的危害加大。為了能夠快速返青,提高有效分櫱數,並且能夠有效預防蟲害的發生,究竟應該如何施肥用藥呢?
  • 豌豆葉片出現「鬼畫符」,這是斑潛蠅作祟
    斑潛蠅,又被大家稱為「鬼畫符」,屬雙翅目潛蠅科,主要有美洲斑潛蠅和南美斑潛蠅,在我國發生比較普遍的是美洲斑潛蠅。斑潛蠅在黃瓜、番茄、辣椒、豆類、大豆、芹菜、甜瓜、西瓜、冬瓜、等瓜菜類上經常發生。
  • 甲維鹽蟲蟎腈在斑潛蠅上的妙用!
    斑潛蠅是蔬菜上常見且危害嚴重的害蟲,其拉定名為Liriomyza ,又被稱鬼畫符,隸屬雙翅目潛蠅科。斑潛蠅具有繁殖能力強、寄主範圍廣、發生代數多、世代重疊嚴重等特點,目前在全國各地區均有發生,且一年四季都會發生。那該如何對其進行防治呢?
  • 黑龍江墾區七星農場水稻潛葉蠅防治全面展開
    人民網哈爾濱5月29日電(楊海全、通訊員於海燕)5月29日,在黑龍江墾區七星農場第三管理區的農技微信群裡發出緊急呼籲,「現在部分稻田已發現潛葉蠅,各作業站技術人員、種植戶要馬上行動,掀起防治潛葉蠅熱潮。」這是七星農場全面展開水稻潛葉蠅防治工作的舉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