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蟲害科普丨稻稈潛蠅的危害與防治

2020-11-25 騰訊網

一、分布與危害

稻稈潛蠅,又名稻稈蠅、稻鑽心蠅、雙尾蟲,屬雙翅目稈蠅(黃潛葉蠅)科。國內分布於西南、華南、長江中下遊地區,在四川、重慶、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等地較常見;國外如朝鮮、日本、越南也有該蟲危害的報導。寄主植物有水稻、冬小麥、稗草、鵝觀草、李氏禾、細長早熟禾、看麥娘、亨利三毛草、棒頭草、大看麥娘等。

稻稈潛蠅危害水稻,在我國最早見於20世紀50年代末湖南新寧,該縣曾有4600hm2早稻受其危害。自70年代末以來,隨著雜交稻的推廣,冬種面積的擴大,該蟲發生區域擴大,在山區、丘陵區發生較多,局部地區受害嚴重程度甚至超過稻縱卷葉螟和稻飛蝨。該蟲原本以高海拔稻區發生較重,80年代以來有向低海拔山區擴展的趨勢。據報導,浙江新昌從1977年開始危害加重,80年代年發生面積達2000hm2左右,每年損失稻穀15萬~20萬kg。浙江開化,1990年、1991年早稻和中稻合計發生面積分別達3700hm2、5200hm2,損失稻穀20%以上,且發生區域由之前的海拔200m以上擴展到海拔130m。

湖南慈利丘陵山區,1980年開始雜交中稻秧苗被害株率常在40%左右,嚴重的達80%以上,後期被害穗率達2%左右;1982年開始該蟲害向低山區發展,丘坪區早稻秧苗被害株率常達3%左右,最高達95%;晚稻秧苗被害株率達25%左右,後期被害穗率達1%左右。重慶涪陵,1986年首次發現稻稈潛蠅危害水稻,1998年發生面積達1.67萬hm2,佔水稻種植面積的45%。四川,自90年代中期以來發生危害迅速加重,1997年發生面積曾達到15萬hm2,四川西北冷涼稻區嚴重發生田塊蟲穗率高達20%~30%,是當年僅次於螟蟲的水稻第二大害蟲。湖南綏寧縣,2000年以來該蟲害已從山區向丘陵及全縣各稻區擴展,逐漸上升為當地主要害蟲。

二、症狀

稻稈潛蠅幼蟲孵化後蛀入稻莖內危害心葉、生長點或幼穗。苗期受害,被害葉出現縱向長條狀裂縫,抽出的新葉扭曲或枯黃。被害株較健株矮8~12cm,形成無心苗,並有腐臭味,但單株分櫱較健株多。幼穗分化期受害,穎花退化,抽穗後穗形扭曲,穗部分無穀粒,僅有少許退化發白的枝梗或畸形小穎殼,呈「花白穗」或「雷打稻」,嚴重時,稻穗呈白色,直立不彎頭,與螟害白穗相似。受其危害,稻穗總粒數、實粒數明顯減少,結實率降低,千粒重下降,常損失5%~10%,重的達20%~60%。

在發生3代區,全年以第一代幼蟲發生較整齊,蟲口密度最高,該代危害的早稻分櫱期、單晚稻苗期的被害率為全年之冠。因夏季高溫第二代蟲口迅速下降,取食時斷時續,對晚稻苗期和分期的危害不重,但危害單季稻幼穗時影響仍可能較大。

三、防治技術

1. 農業防治

因地制宜利用抗(耐)蟲品種,調整品種布局,推遲播種期,使水稻生育期與害蟲發生期錯開而避免或減輕受害。單季稻、雙季稻混栽山區儘量不種單季稻,可抑制發生量。單季稻區,可用中熟品種替代遲熟品種,不但可因適當推遲播種期,避過越冬代成蟲的產卵高峰期,還因能使收穫期提早,減少越冬代成蟲羽化,從而壓低越冬基數。

改進育秧技術,推廣旱育稀植技術或工廠化育秧,使秧苗避過第一代稻稈潛蠅產卵高峰。改進施肥灌溉技術,可減少稻稈潛蠅的危害。針對山區冷水串灌漫灌現象嚴重,採取開三溝(避水溝、遷回溝、豐產溝)技術,適時排水曬擱田可減輕稻稈潛蠅發生,增加產量據越冬代幼蟲在看麥娘等禾本科雜草和麥苗上越冬的特點,採取「除草滅蟲」的措施。即在冬季抓好田埂、空閒田地除草;對早播麥田看麥娘基數高的,可於麥苗2葉期前後,按常規方法噴施綠麥隆除草劑。早稻田提早翻耕,尤其是看麥娘多的田塊,應及時灌水翻耕,消滅越冬寄主上的幼蟲和蛹,能有效降低蟲口基數。

2. 化學防治

在發生3代區,一般採用「狠治一代,挑治二代」的防治策略。第一代發生整齊,危害面廣,在發生區內普遍狠治一代,不僅當代有良好的保苗效果,而且還能壓低二代基數;第二代常遇高溫乾旱,危害局限於山壟田和冷水田,因此對二代實行挑治可經濟有效地控制局部危害。

防治適期應掌握在孵化始盛至孵化高峰期,在將危害率控制在3%左右的前提下,防控指標可確定為秧田每百叢有卵10~15粒,大田每百從有卵15粒以上,分櫱力強的品種可適當放寬指標。在生產實際中因卵不易觀察,有的地方將防治適期推遲到低齡幼蟲期。如,浙江臨安等地提倡在卵孵盛期後查株害率(即稻苗剛展出的「破葉」為標誌),秧田期株害率在1%以上,本田期株害率4%以上進行防治。在早稻穗期常年受害較重的地區,應在水稻幼穗分化初期或即將進入拔節期時施藥。

考慮到稻稈潛蠅幼蟲在水稻心葉內發生危害,一定要選擇內吸性藥劑。一般每667m2用40%樂果乳油60~90mL,拌細沙土15~20kg撒施效果較好。也可以每667m2選用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30~50g、40%樂果乳油45~60mL、25%殺蟲雙水劑150~200mL或25%喹硫磷乳油150~200mL,對水40~60kg手動噴霧或對水15~20kg機動彌霧,噴藥時務必噴勻、噴透。常發區或發生較重的田塊,在施藥5~7d後,應再噴藥1次,以保證防治效果。僅噴霧防治1次或錯過防治適期,對稻稈潛蠅防效差用毒土在根區施藥效果略優於噴霧2次。此外,不管是撒毒土還是噴霧,防治時田間一定要保持淺水層3~5d。

來源:《中國農作物病蟲害》

相關焦點

  • 桃江縣農業部門加緊防治稻稈潛蠅
    紅網益陽站5月31日訊(記者 龔偉 實習記者 郭豔玲 通訊員 鍾軍 袁靜)5月30日,記者從湖南省桃江縣農業局植保植檢站獲悉,桃江縣大面積發生的稻稈潛蠅蟲害,目前已找到最佳防治對策,現正在加緊進行針對性的有效防治。   桃江縣歷來都是產糧大縣,在桃江縣「壓單擴雙」的糧食生產整體布局下,今年早稻插播面積達36萬多畝。
  • 病蟲害科普丨稻小潛葉蠅的危害與防治
    一、分布與危害 稻小潛葉蠅是潛葉危害水稻的稻毛眼水蠅類害蟲的通稱,又稱稻潛葉蠅,屬雙翅目水蠅科,世界各地已知至少有3種:稻葉毛眼水蠅、東方毛眼水蠅和小灰毛眼水蠅,我國僅有前兩種分布。不同種類的毛眼水蠅形態相似,極易混淆。
  • 病蟲害科普丨稻食根葉甲的危害與防治
    、華南及陝西、遼寧等地均見危害水稻,國外分布於日本。,加重危害的趨勢明顯;凱裡2012年未防治稻田的稻穀損失達50%~70%。受幼蟲危害,稻株矮小,葉片發黃,生育期推遲,有效分櫱和穗粒數減少,嚴重時造成整穴死苗;受害株的白根數少,鬚根短小,容易拔起,常可找到大量附著於稻根的幼蟲或蛹。 三、防治技術 採取以農業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綜合防治措施,即:改善農田排灌條件;消滅田間雜草寄主,減少田間有效蟲源。根據早春氣溫變化和蟲情,按需進行化學防治。
  • 病蟲害科普丨水稻泥苞蟲的危害與防治
    一、種類水稻泥苞蟲有:銀紋長角石蛾( Setodes argentata Matsumura,又稱銀條姬長角石蛾、銀星筒石蠶)、麻紋長角石蛾( Decetis nigropunctata Ulmer,又稱黑斑棲長角石蛾、胡麻斑長角石蠶)、稻黃石蛾Limnophilus correptus
  • 病蟲害科普丨水稻負泥蟲的危害與防治
    三、防治技術 1. 農業防治 消滅越冬成蟲。一般於秋、春季剷除稻田附近荒地、田埂、溝渠邊的雜草,可消滅部分越冬害蟲,減輕危害。 調節水稻播種期是北方地區避開稻負泥蟲危害高峰的有效措施。北方地區越冬成蟲通常在6月開始恢復活動,適當提早插秧,培育壯秧,提高秧苗的抗蟲能力,可減輕稻負泥蟲的危害。
  • 病蟲害科普丨稻鐵甲蟲的危害與防治
    一、分布與危害稻鐵甲蟲,屬鞘翅目鐵甲科。國內的分布東部北界不過長江,西部北界不過秦嶺的各稻區,主要分布於南方各省稻區,尤以沿海、沿江及溪邊等沙性重的稻田較常見;江蘇南部、安徽南部和陝西南部偶見。國外則分布於南亞、東南亞等地稻區。
  • 病蟲害科普丨水稻葉鞘腐敗病的危害與防治
    一、分布與危害 水稻葉鞘腐敗病簡稱鞘腐病,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該病最早於1922年首次記載於我國臺灣省。其後,在日本以及南亞和東南亞各產稻國家相繼發現。在我國以長江流域及其以南稻區發生較多,尤以中稻及晚稻後期受害較重。雜交稻及其制種田發生也很普遍。
  • 病蟲害科普丨條沙葉蟬的危害與防治
    一、分布與危害條沙葉蟬又名條斑葉蟬、火燎子、麥吃蚤、麥猴子等,隸屬同翅目葉蟬科沙葉蟬屬。2000年以來也有學者將原同翅目與半翅目合併成新的半翅目,但條沙葉蟬的科、屬級歸屬並未發生變化。在多數情況下,後者的危害遠遠超過了前者。據文獻記載,在1920-1948年的29年中,單條沙葉蟬傳播的小麥紅矮病在甘肅就有17年大發生。1957年甘肅秦安縣,1981年新疆和田地區小麥紅矮病大流行,致使數千畝小麥翻耕。1995年和1996年甘肅定西地區小麥田條沙葉蟬大發生,分別造成小麥絕收改種5000hm2和9000hm2。
  • 總結病蟲害防控 為明年病蟲害防治做準備
    今年以來,江蘇省當地農作物深受病蟲害的侵擾,為農業生產造成大量損失。在近日召開的江蘇省農藥協會七屆二次理事會上,楊榮明站長回顧了今年江蘇省病蟲害發生特點及防治概況,並且分析了2018年我省病蟲害發生趨勢,提出防治策略。
  • 稻稈潛蠅危害及防治
  • 農業部公布17種一類作物病蟲害!怎樣危害?如何防治?
    為加強農作物病蟲害分類管理,9月15日,農業農村部根據《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有關規定,組織制定了《一類農作物病蟲害名錄》(下稱《名錄》),並予公布。  防治方法  因為草地貪夜蛾屬於入侵物種,所以現在我國暫時還沒有有效的農藥可進行防治。不過自然草地貪夜蛾病情爆發後,我國各地都進入了緊急的防治工作內。農科院也正在對我國常見的農藥進行篩選,首先從這些農藥中挑出防治效果好、毒性低的農藥。能夠一定程度的防治草地貪夜蛾,抑制繁殖,減少數量。避免造成更大的危害。
  • 稻稈潛蠅怎麼防控?這件事攸縣已探索三年,成果在此!
    稻稈潛蠅,又稱稻潛蠅、稻鑽心蠅,是一種新發害蟲,主要以幼蟲鑽蛀水稻危害心葉和幼穗,嚴重影響水稻的發育進程。為深入分析稻稈潛蠅發生原因與規律,探討防治對策,8月28日,湖南省水稻稻稈潛蠅綜合防控現場會在攸縣召開。
  • 2011年水稻重大病蟲害防治技術方案
    我國水稻病蟲暴發頻繁,危害嚴重,防控壓力大,及時有效控制病蟲危害,對確保水稻生產和糧食生產安全意義重大。根據全國農技中心組織專家會商預測,2011年水稻病蟲害繼續呈嚴重發生態勢,程度重於2010年,預計發生面積13.9億畝次。為做好2011年水稻重大病蟲害防控工作,最大限度減少病蟲危害損失,特制定本方案。
  • 水稻種植必掌握常見病蟲害,及其防治措施,讓水稻遠離蟲害
    究其原因,主要是水稻生產過程中水稻遭受病蟲害的迫害,難以健康生長,甚至死亡。對此,水稻種植戶應當加強水稻常見病蟲害的防治,儘可能規避水稻病蟲害的出現,使水稻健康生長。1 水稻常見的病蟲害近些年,水稻病蟲害趨於嚴重化,使水稻植株遭受嚴重迫害,最終導致水稻產量和質量不佳,給種植戶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對此,了解水稻常見病蟲害,提出切實有效的防治措施來消除病蟲害是非常必要的。
  • 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是指對危害農作物及其產品的病、蟲、草、鼠等有害生物的監測與預報、預防與控制、應急處置等防治活動及其監督管理。第三條 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實行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堅持政府主導、屬地負責、分類管理、科技支撐、綠色防控。
  • 草莓常見病蟲害及防治方法
    現在種植草莓的農民朋友越來越多,但要保證草莓的質量,就必須做好草莓常見病蟲害的防治工作。1.蚜蟲害蟲主要吸收草莓的幼葉、花、心葉和背面的汁液,受影響的葉子捲曲、變形和變形,草莓的生長受到阻礙。防治方法:病蟲害發生後,可使用10%吡蟲啉潤溼性粉劑進行噴霧防治,效果良好。
  • 家庭花卉常見病蟲害及一般防治方法
    家庭培養的花木,經常會受到一些病蟲的危害,使綠葉破殘,鮮花失色,果實凋落,甚至使花木死亡。因此防治花木病蟲害,實為不可忽視的一環。防治病蟲害,應掌握「以防為主」的原則,加強管理,注意通風、光線、澆水、施肥等養護工作,使花木生長苗壯,增強自身抵禦病蟲害的能力。
  • 保山市召開萬壽菊病蟲害防治現場會
    原標題:我市召開萬壽菊病蟲害防治現場會目前,我市萬壽菊移栽工作已經結束,工作重心已轉入中耕管理。市農業農村局於日前組織12個萬壽菊種植鄉鎮農科站長、業務人員和輔導員到界頭鎮召開萬壽菊病蟲害防治現場會。會議對近期萬壽菊病蟲害防治工作作了安排布置;對近期萬壽菊發生的病蟲害作了介紹,並針對不同病蟲害危害症狀及防治方法作了詳細講解及現場指導培訓。近期,我市植保站通過對不同海拔鄉鎮種植的萬壽菊進行調查,發現均不同程度都有病蟲害發生。
  • 冬小麥返青後防治病蟲害,噴啥藥?常見的病蟲害有哪些?
    冬小麥經過寒冷的冬季,隨著溫度的回升,進入到返青期之後,生長的速度會逐漸加快,各種病蟲害,在溫度的驅使下,也會逐漸復甦,開始了,對冬小麥的危害,病蟲害每年都會發生,如若是防治不及時,對冬小麥的影響會非常的大,冬小麥在受到病蟲害的危害之後,輕則增加防治的成本投入,重則就會導致嚴重的減產減收,冬小麥有哪些主要病蟲害呢?
  • 21個不用農藥防治病蟲害的小妙招,值得收藏
    蔬菜液 用辣椒絲(或辣椒麵)35克,加水1公斤,煮沸,用冷卻液清液噴霧,防治蚜蟲等害蟲的效果極佳。將洋蔥頭搗爛取汁,加一半水稀釋噴2-3次,可防治蚜蟲。把韭菜搗爛,加6倍水攪拌均勻,用濾液每天噴撒一次,亦可防治蚜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