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在我國的農業生產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我國對於水稻的種植十分重視。但是從近些年國內多地水稻種植情況來看,水稻生產效果不佳,嚴重影響水稻質量及產量。究其原因,主要是水稻生產過程中水稻遭受病蟲害的迫害,難以健康生長,甚至死亡。對此,水稻種植戶應當加強水稻常見病蟲害的防治,儘可能規避水稻病蟲害的出現,使水稻健康生長。
1 水稻常見的病蟲害
近些年,水稻病蟲害趨於嚴重化,使水稻植株遭受嚴重迫害,最終導致水稻產量和質量不佳,給種植戶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對此,了解水稻常見病蟲害,提出切實有效的防治措施來消除病蟲害是非常必要的。
1.1常見病害
1.1.1水稻稻瘟病
水稻稻瘟病通常在3葉期前後發病。3葉期前發病,將會導致秧苗莖基呈灰黑色,葉鞘和葉片紅褐色。雖然沒有明顯的病斑,但種子已經帶有病菌。而3葉期後發病,葉片、節、穗和籽粒均會受到侵害,出現不同程度的葉瘟、節瘟、穗瘟和粒瘟,這將會嚴重影響水稻的生長,最終將降低水稻質量和產量。
1.1.2水稻白葉枯病
水稻白葉枯病,又稱白葉瘟,水稻種植過程中患有此病,將會表現出稻葉尖及邊緣出現黃色斑點,隨著白葉枯病的加重,水稻葉脈出現蒼白色、黃褐色的長條斑,最終水稻植株將會枯死。水稻百葉病細菌是容易傳染的,尤其是藉助雨水,可以進行大面積的傳染。所以,夏季多雨季節是水稻百葉病高發期,此時加強對水稻百葉病的防治非常重要。
1.1.3稻曲病
相對來說,稻曲病並沒有百葉病那麼嚴重。但是其對水稻植株的危害性也是較大的。患有稻曲病的水稻,期初在穎殼合縫處出現淡黃綠色小菌塊,隨著菌塊的慢慢脹大,其將會侵害整株水稻,使水稻穀粒外表呈綠色的、絲絨狀的近球形稻曲,在此之後將逐漸脹大,表現為扁平的球形,之後薄膜破裂,稻曲生長,由橙黃色逐漸變為墨綠色。就此看來,稻曲病將會影響穀粒成熟,使水稻產量降低。所以,在進行水稻種植的過程中,同樣要注意防治稻曲病。
1.1.4水稻紋枯病
水稻紋枯病,是一種能夠使水稻葉鞘和葉片逐漸枯萎的病害,最直接的表現是水稻早期倒伏或出現空秕粒。在水稻種植的過程中,如若水稻被紋枯病的病菌所感染,那麼期初水稻葉鞘將會出現橢圓形的病斑,隨著水稻紋枯病病菌的深入侵染,橢圓形病斑將不斷擴散,形成不規則的紋狀,如果紋枯病病菌侵染整株水稻,水稻就會枯萎而死。
1.2常見蟲害
1.2.1 水稻螟病
從近些年水稻種植情況來看,水稻螟蟲對水稻的危害是非常嚴重的。螟病包括鑽心和卷葉蟲。鑽心與卷葉蟲出現在水稻生長期,會直接鑽到水稻幼芽處,或卷在水稻葉子上,進而侵害水稻幼芽和水稻葉子,之後逐漸侵害整個水稻植株,最終導致水稻死亡。
1.2.2 稻飛蝨
稻飛蝨通常生活在稻田中間稻株下部的葉鞘和莖的組織內部,刺吸稻莖汁液,稻株受害部分出現不規則長形褐斑,嚴重時稻株基部甚至會呈現黑褐色。稻飛蝨主要破壞水稻莖組織,使水稻無法吸收土壤中的養分,沒有養分的支撐,水稻自然會逐漸枯萎,直至死亡。所以,在水稻生長過程中,注意加強稻飛蝨的防治也是非常必要的。
1.2.3 稻縱卷葉螟
稻縱卷葉螟對水稻的迫害,主要是食用水稻葉肉,並在水稻抽穗之後,食用嬌嫩的葉鞘,使水稻葉片逐漸枯死,進而影響水稻的生長,最終導致水稻產量不佳。
2 防治措施
基於以上對水稻種植過程中常見病蟲害的分析,了解了水稻病蟲害的迫害性較強,會影響水稻正常生長,甚至是導致水稻死亡。所以,在進行水稻種植的過程中應當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來進行防治。
2.1常見病害防治措施
2.1.1稻瘟病的防治
為了避免稻瘟病危害水稻,使水稻死亡。種植戶在進行水稻栽種的過程中一定要加強稻瘟病的防治。稻瘟病的類型有多種,為了有效防治不同類型的稻瘟病,應當採取針對性的防治措施。針對苗瘟及葉瘟的防治,應當在看到稻苗或稻葉出現病斑的情況下,將濃度為20%的三環唑可溼性粉劑100g與45k的水混合,對成三環唑可溼性粉劑溶液,對稻苗進行噴灑。
除了利用此種方法來防治苗瘟及葉瘟外,還可以利用30%潔苗乳油15mL,對水45kg噴霧防治,50%硫磺唑200~250mL/667m來進行苗瘟及葉瘟防治。對於穗頸瘟防治,則是利用高濃度的三環唑可溼性粉劑施在稻田中,其濃度在75%左右,用量為30g/667m。
2.1.2白葉枯病的防治
為了規避白葉枯病危害水稻,使其枯死的情況,在進行水稻種植的過程中應當在發現水稻有病斑的情況下,利用濃度為25%的川化018可溼性粉劑100g對水45kg,製成溶液進行水稻噴灑,從而有效防治水稻百葉病。
2.1.3水稻紋枯病的防治
針對水稻紋枯病的防治,最佳的時期是在水稻孕穗期,採用的防治方法同樣是利用藥物進行防治,即在每667m稻田中噴灑2包井岡黴素對水45kg,如此可以有效的防治水稻紋枯病。
2.2常見蟲害防治措施
針對當前水稻種植中常出現的螟蟲、稻飛蝨等蟲害,同樣需要採取切實有效的防治措施加以防治。具體的做法如下。
2.2.1稻螟蟲的防治
因為在水稻種植的過程中,稻螟蟲出現的數量較多,且對水稻的危害性較大,所以容易造成大面積的水稻生長不佳甚至是死亡的情況。為了有效防範此種情況的發生,應當採取正確防治方法進行稻螟蟲防治,即利用濃度為98%的巴丹原粉667m水稻用30g拌細土25kg撒施處理。
2.2.2稻飛蝨的防治方法
對於稻飛蝨的防治,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是藥物防治,也就在發現稻飛蝨時,將濃度25%的優樂得可溼性粉劑撒在稻田中,按照30g/667m用量進行。在孕穗期後可以撒毒土,每667m使用1.5kg樂果粉和2kg的溼潤細土撒施;也可以用藥噴灑,即40%的樂果乳310.5kg加水800~1000kg進行噴霧。
3 結語
綜合以上內容的分析,可以有效防治水稻種植的過程中出現的水稻百葉病、稻螟蟲、稻飛蝨、白葉枯病、稻瘟病等,不僅可以保障水稻的正常生長,還可以提高水稻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