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種植必掌握常見病蟲害,及其防治措施,讓水稻遠離蟲害

2021-01-08 三農古靈精

水稻在我國的農業生產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我國對於水稻的種植十分重視。但是從近些年國內多地水稻種植情況來看,水稻生產效果不佳,嚴重影響水稻質量及產量。究其原因,主要是水稻生產過程中水稻遭受病蟲害的迫害,難以健康生長,甚至死亡。對此,水稻種植戶應當加強水稻常見病蟲害的防治,儘可能規避水稻病蟲害的出現,使水稻健康生長。

1 水稻常見的病蟲害

近些年,水稻病蟲害趨於嚴重化,使水稻植株遭受嚴重迫害,最終導致水稻產量和質量不佳,給種植戶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對此,了解水稻常見病蟲害,提出切實有效的防治措施來消除病蟲害是非常必要的。

1.1常見病害

1.1.1水稻稻瘟病

水稻稻瘟病通常在3葉期前後發病。3葉期前發病,將會導致秧苗莖基呈灰黑色,葉鞘和葉片紅褐色。雖然沒有明顯的病斑,但種子已經帶有病菌。而3葉期後發病,葉片、節、穗和籽粒均會受到侵害,出現不同程度的葉瘟、節瘟、穗瘟和粒瘟,這將會嚴重影響水稻的生長,最終將降低水稻質量和產量。

1.1.2水稻白葉枯病

水稻白葉枯病,又稱白葉瘟,水稻種植過程中患有此病,將會表現出稻葉尖及邊緣出現黃色斑點,隨著白葉枯病的加重,水稻葉脈出現蒼白色、黃褐色的長條斑,最終水稻植株將會枯死。水稻百葉病細菌是容易傳染的,尤其是藉助雨水,可以進行大面積的傳染。所以,夏季多雨季節是水稻百葉病高發期,此時加強對水稻百葉病的防治非常重要。

1.1.3稻曲病

相對來說,稻曲病並沒有百葉病那麼嚴重。但是其對水稻植株的危害性也是較大的。患有稻曲病的水稻,期初在穎殼合縫處出現淡黃綠色小菌塊,隨著菌塊的慢慢脹大,其將會侵害整株水稻,使水稻穀粒外表呈綠色的、絲絨狀的近球形稻曲,在此之後將逐漸脹大,表現為扁平的球形,之後薄膜破裂,稻曲生長,由橙黃色逐漸變為墨綠色。就此看來,稻曲病將會影響穀粒成熟,使水稻產量降低。所以,在進行水稻種植的過程中,同樣要注意防治稻曲病。

1.1.4水稻紋枯病

水稻紋枯病,是一種能夠使水稻葉鞘和葉片逐漸枯萎的病害,最直接的表現是水稻早期倒伏或出現空秕粒。在水稻種植的過程中,如若水稻被紋枯病的病菌所感染,那麼期初水稻葉鞘將會出現橢圓形的病斑,隨著水稻紋枯病病菌的深入侵染,橢圓形病斑將不斷擴散,形成不規則的紋狀,如果紋枯病病菌侵染整株水稻,水稻就會枯萎而死。

1.2常見蟲害

1.2.1 水稻螟病

從近些年水稻種植情況來看,水稻螟蟲對水稻的危害是非常嚴重的。螟病包括鑽心和卷葉蟲。鑽心與卷葉蟲出現在水稻生長期,會直接鑽到水稻幼芽處,或卷在水稻葉子上,進而侵害水稻幼芽和水稻葉子,之後逐漸侵害整個水稻植株,最終導致水稻死亡。

1.2.2 稻飛蝨

稻飛蝨通常生活在稻田中間稻株下部的葉鞘和莖的組織內部,刺吸稻莖汁液,稻株受害部分出現不規則長形褐斑,嚴重時稻株基部甚至會呈現黑褐色。稻飛蝨主要破壞水稻莖組織,使水稻無法吸收土壤中的養分,沒有養分的支撐,水稻自然會逐漸枯萎,直至死亡。所以,在水稻生長過程中,注意加強稻飛蝨的防治也是非常必要的。

1.2.3 稻縱卷葉螟

稻縱卷葉螟對水稻的迫害,主要是食用水稻葉肉,並在水稻抽穗之後,食用嬌嫩的葉鞘,使水稻葉片逐漸枯死,進而影響水稻的生長,最終導致水稻產量不佳。

2 防治措施

基於以上對水稻種植過程中常見病蟲害的分析,了解了水稻病蟲害的迫害性較強,會影響水稻正常生長,甚至是導致水稻死亡。所以,在進行水稻種植的過程中應當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來進行防治。

2.1常見病害防治措施

2.1.1稻瘟病的防治

為了避免稻瘟病危害水稻,使水稻死亡。種植戶在進行水稻栽種的過程中一定要加強稻瘟病的防治。稻瘟病的類型有多種,為了有效防治不同類型的稻瘟病,應當採取針對性的防治措施。針對苗瘟及葉瘟的防治,應當在看到稻苗或稻葉出現病斑的情況下,將濃度為20%的三環唑可溼性粉劑100g與45k的水混合,對成三環唑可溼性粉劑溶液,對稻苗進行噴灑。

除了利用此種方法來防治苗瘟及葉瘟外,還可以利用30%潔苗乳油15mL,對水45kg噴霧防治,50%硫磺唑200~250mL/667m來進行苗瘟及葉瘟防治。對於穗頸瘟防治,則是利用高濃度的三環唑可溼性粉劑施在稻田中,其濃度在75%左右,用量為30g/667m。

2.1.2白葉枯病的防治

為了規避白葉枯病危害水稻,使其枯死的情況,在進行水稻種植的過程中應當在發現水稻有病斑的情況下,利用濃度為25%的川化018可溼性粉劑100g對水45kg,製成溶液進行水稻噴灑,從而有效防治水稻百葉病。

2.1.3水稻紋枯病的防治

針對水稻紋枯病的防治,最佳的時期是在水稻孕穗期,採用的防治方法同樣是利用藥物進行防治,即在每667m稻田中噴灑2包井岡黴素對水45kg,如此可以有效的防治水稻紋枯病。

2.2常見蟲害防治措施

針對當前水稻種植中常出現的螟蟲、稻飛蝨等蟲害,同樣需要採取切實有效的防治措施加以防治。具體的做法如下。

2.2.1稻螟蟲的防治

因為在水稻種植的過程中,稻螟蟲出現的數量較多,且對水稻的危害性較大,所以容易造成大面積的水稻生長不佳甚至是死亡的情況。為了有效防範此種情況的發生,應當採取正確防治方法進行稻螟蟲防治,即利用濃度為98%的巴丹原粉667m水稻用30g拌細土25kg撒施處理。

2.2.2稻飛蝨的防治方法

對於稻飛蝨的防治,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是藥物防治,也就在發現稻飛蝨時,將濃度25%的優樂得可溼性粉劑撒在稻田中,按照30g/667m用量進行。在孕穗期後可以撒毒土,每667m使用1.5kg樂果粉和2kg的溼潤細土撒施;也可以用藥噴灑,即40%的樂果乳310.5kg加水800~1000kg進行噴霧。

3 結語

綜合以上內容的分析,可以有效防治水稻種植的過程中出現的水稻百葉病、稻螟蟲、稻飛蝨、白葉枯病、稻瘟病等,不僅可以保障水稻的正常生長,還可以提高水稻產量。

相關焦點

  • 2011年水稻重大病蟲害防治技術方案
    我國水稻病蟲暴發頻繁,危害嚴重,防控壓力大,及時有效控制病蟲危害,對確保水稻生產和糧食生產安全意義重大。根據全國農技中心組織專家會商預測,2011年水稻病蟲害繼續呈嚴重發生態勢,程度重於2010年,預計發生面積13.9億畝次。為做好2011年水稻重大病蟲害防控工作,最大限度減少病蟲危害損失,特制定本方案。
  • 2020年水稻防治這些害蟲!防治方法看這裡!
    水稻在我國有著悠久的種植歷史,在東北以及長江地區有很大的種植面積,是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水稻種植過程中,容易受到一些蟲害侵擾,導致產量和質量下降;水稻蟲害防治一直也是種植者們關心的問題,以下歸納幾種常見水稻蟲害的防治方法,供參考:2020年水稻蟲害預測根據2020年病蟲害預測信息,今年我國水稻病蟲害總體呈偏重發生態勢,預計發生面積12億畝次。
  • 水稻二化螟性引誘技術,蟲害防治中的「美人計」,安全又高效
    水稻二化螟是水稻的主要害蟲之一,在江西、湖南等地年年偏重發生,部分地區抗性嚴重。據最新的江西省病蟲害情報看,今年冬代二化螟蛾量與去年相似,因羽化期不整齊而使孵化期延長,一代二化螟防治形勢較嚴峻。多年來一直是以化學藥劑防治為主,造成環境汙染及農殘問題,雖然物理防治也有,如殺蟲燈誘殺,但成本較高不宜大面積推廣。二化螟性引誘可使成蟲雌雄比例失調,具有安全、高效、環保等特點,是水稻綠色防控技術中重要措施,常用於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等蟲害監測(可每1-3畝安置1套),在有機水稻、再生稻、稻漁綜合種養等方面有較好的應用價值。
  • 水稻栽完十天應該防治什麼病蟲?
    水稻栽完10天,應該已經結束返青,即將進入分櫱的階段。此時,由於葉片較為細嫩、西片角質層不發達,易受到潛葉蠅和負泥蟲的威脅。所以,移栽10天的水稻需要在潛葉蠅和負泥蟲的防治方面下功夫。水稻種植的過程中,不同的生育時期會遭遇不同的病蟲害威脅。
  • 水稻螟蟲的形態特徵、危害症狀及防治措施
    水稻是我國南方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在其種植過程中,水稻螟蟲連年發生,極大威脅了我國水稻生產。我國的水稻螟蟲包括二化螟、三化螟、大螟、臺灣稻螟和稻褐邊螟等,具有年發生世代多、受害程度重、受害範圍廣等特點。同時防治難度大,已經成為制約我國水稻生產的重要因素之一。
  • 病蟲害科普丨水稻葉鞘腐敗病的危害與防治
    一、分布與危害 水稻葉鞘腐敗病簡稱鞘腐病,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該病最早於1922年首次記載於我國臺灣省。其後,在日本以及南亞和東南亞各產稻國家相繼發現。在我國以長江流域及其以南稻區發生較多,尤以中稻及晚稻後期受害較重。雜交稻及其制種田發生也很普遍。
  • 病蟲害科普丨水稻負泥蟲的危害與防治
    多發生於新開荒的直播稻田和丘陵山區稻田,是水稻生長前期的主要害蟲之一,對我國水稻生產有一定影響,局部地區成災。如20世紀80年代曾在大別山區的中稻上每隔2~3年發生1次,可造成5%~10%減產,嚴重時達20%。21世紀以來,隨著東北稻區稻田面積迅速增加,稻負泥蟲已成為當地常見水稻害蟲。除水稻外,還危害粟、黍、大麥、小麥、玉米、蘆葦、茭白、梯牧草、李氏禾、鹼草及白茅屬、甜茅屬植物等。
  • 水稻潛葉蠅如何防治效果好?重點做好3措施
    水稻潛葉蠅是東北水稻重要蟲害之一,一般一年發生4代,以成蟲和蛹在雜草上越冬,水稻移栽後返青時,水稻潛葉蠅在其上產卵,幼蟲從4.5葉-6.5葉期為害水稻葉片。圖:水稻潛葉蠅為害症狀水稻潛葉蠅的防治措施:1、化學防治措施:實行帶藥移栽
  • 水稻三蟲三病,指的是哪些?該如何有效防治?
    水稻的三蟲三病,在不同地區有不同的說法。畢竟南方和北方地區水稻種植過程中的病蟲害種類、威脅程度也有一定的區別。在東北地區,水稻的三蟲三病應該歸納為三病「惡苗病、紋枯病、稻瘟病」,三蟲「潛葉蠅、負泥蟲、稻螟蛉」,這是在我們東北地區水稻種植過程中常見的、對水稻安全生產影響較為嚴重的病蟲害。1、三蟲。潛葉蠅、負泥蟲、稻螟蛉,三種蟲害的危害方式不同、危害時期也有一定的差異、危害的程度也有一定的差異。但是,防治的方式大體相似。1.1潛葉蠅。潛葉蠅主要危害剛剛移栽、葉片角質層較薄的葉齡較小的秧苗。
  • 水稻種植田內不斷水,不利因素多,影響大
    首先我們要清楚一點,水稻種植雖然需要水分供應。但是呢,常年有水是不符合整個生育期需水要求的。這樣是必會對水稻的生長產生諸多不利影響。如果我們不進行排水、曬田等管理措施。試想一下我們田裡的水稻會長成什麼樣呢?會不會影響分櫱,使群體生長量不足,會不會發生病蟲害,倒伏,早衰等等諸多不利於水稻正常生長的狀況呢?
  • 病蟲害科普丨水稻泥苞蟲的危害與防治
    二、危害水稻泥苞蟲,幼蟲期俗稱煙筒蟲、截蟲,是我國東北地區寒地稻作區水稻苗期的主要害蟲之一。在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等省都有發生。在黑龍江省呼蘭縣多發生於新開墾的水直播稻田和高低不平的老稻田。主要危害水稻幼苗,還危害稗草、茅草、鹼草等雜草嫩芽。該蟲主要以幼蟲危害水稻幼芽、幼根和幼苗。
  • 水稻鑽心蟲,抗性高、危害大,趕快收藏這份防治大全!
    水稻最常見的病蟲害是三蟲三病,其三蟲分別為鑽心蟲、稻縱卷葉螟、稻飛蝨;三病分別為紋枯病、稻瘟病、白葉枯病。水稻鑽心蟲,其實是一個統稱,在實際種植過程中,我們習慣把二化螟、三化螟,叫做鑽心蟲。鑽心蟲是威脅水稻高產穩產的一大難題,防治不科學會使水稻減產5%--10%,嚴重可減產30%左右。
  • 有哪些水稻品種抗倒伏?防倒栽培不僅要品種好,還要做好4點措施
    一般抗倒伏水稻品種具有植株較矮、第三節間短、莖稈粗壯(乾物質密度大)、分櫱較強等特點,像美香佔2號、黃華佔、桂野豐等矮杆常規稻,抗倒性較好,粵禾絲苗、天優998、泰豐優208等優質高產品種,均是矮杆育種中的好品種。
  • 水稻孕穗期,把握住重要的促高產節點!
    水稻孕穗期是水稻最重要的時期,此階段的水稻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並存,是穗數鞏固、粒數決定、粒重奠定的重要時期。此時期尤其要注意做好水分管理和施肥管理,此外,病蟲害防治也不能掉以輕心。科學管水今年降雨較多,連續降雨會造成田間水層偏深,要及時排水,避免水淹苗。稻田深水,即使光照充足也很難提高泥溫。
  • 水稻葉鞘腐敗病的發生及其防治
    水稻葉鞘腐敗病的發生及其防治該病秧苗期至抽穗期均可發生。幼苗期染病,葉鞘上生褐色病斑,邊緣不明顯。分櫱期染病,葉鞘上或葉片中脈上初生針頭大小的深褐色小點,向上、下擴展後形成菱形深褐色斑,邊緣淺褐色,葉片與葉脈交界處多現褐色大片病斑。
  • 病蟲害科普丨稻稈潛蠅的危害與防治
    國內分布於西南、華南、長江中下遊地區,在四川、重慶、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等地較常見;國外如朝鮮、日本、越南也有該蟲危害的報導。寄主植物有水稻、冬小麥、稗草、鵝觀草、李氏禾、細長早熟禾、看麥娘、亨利三毛草、棒頭草、大看麥娘等。
  • 黑龍江墾區七星農場水稻潛葉蠅防治全面展開
    人民網哈爾濱5月29日電(楊海全、通訊員於海燕)5月29日,在黑龍江墾區七星農場第三管理區的農技微信群裡發出緊急呼籲,「現在部分稻田已發現潛葉蠅,各作業站技術人員、種植戶要馬上行動,掀起防治潛葉蠅熱潮。」這是七星農場全面展開水稻潛葉蠅防治工作的舉措之一。
  • 水稻田發現潛葉蠅,及時進行打藥防治,提前預防是關鍵
    水稻潛葉蠅,屬於雙翅目類的害蟲,在水稻生長過程中,比較常見,別看其體型小,但危害卻很大,不僅在水稻田,小麥田、蔬菜上也有發生,除此之外,一些禾本科的雜草,同樣會受到潛葉蠅的危害,比如稗草、千金、看麥娘、早熟禾等,也就是說不僅危害莊稼,還危害雜草(小麥和水稻也屬於禾本科的植物)。
  • 黑龍江墾區大興農場積極開展水稻潛葉蠅防治工作
    人民網哈爾濱5月20日電(楊海全、通訊員鄢立輝)日前,在黑龍江墾區大興農場第二管理區,農業技術人員正在查看秧苗稻苗生長情況,重點查看秧苗是否有水稻潛葉蠅的出現。 目前大興農場水稻插秧已大面積開展,而在此過程又接連遭遇低溫、多雨、日照時間短、空氣溼度大等天氣問題,容易導致水稻秧苗出現潛葉蠅蟲害。
  • 水稻種植中氮 磷 鉀的作用!
    水稻種植中氮、磷、鉀的作用非常重要,今天就和大家詳細分享一下水稻種植中氮、磷、鉀的作用!   氮的作用:   水稻種植中氮、磷、鉀的作用!   ① 提高作物總量和經濟產量。   ② 改善農產品的營養價值,特別能增加種子中蛋白質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