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栽完十天應該防治什麼病蟲?

2020-11-25 李珍說娛

水稻栽完10天,應該已經結束返青,即將進入分櫱的階段。此時,由於葉片較為細嫩、西片角質層不發達,易受到潛葉蠅和負泥蟲的威脅。所以,移栽10天的水稻需要在潛葉蠅和負泥蟲的防治方面下功夫。水稻種植的過程中,不同的生育時期會遭遇不同的病蟲害威脅。在水稻移栽之後,由於秧苗高度小、葉齡小、剛剛返青,葉片細嫩、角質層薄、葉片的抗逆性差,也是較易受到蟲害威脅的階段。而且,移栽之後的初期階段,如果蟲害防治不到位,很可能會造成秧苗的二次返青或者生長停滯的階段發生。1、潛葉蠅。潛葉蠅是水稻移栽之後最易發生的蟲害,並且對秧苗有著較為嚴重的威脅。

潛葉蠅最易發生在秧苗葉片接觸水層的低洼區域,成蟲在葉片上刺穿葉片將卵產在葉片的內部。卵在葉肉內部逐漸的孵化,啃食葉肉。在葉片上形成白色的條狀危害症狀。如果發現葉片上出現白色條狀危害症狀,可以用手指摸葉片,如果幼蟲尚未發育成成蟲,就可以摸到類似小米粒大小的凸起物。用手撕開凸起物的部位,就可以發現裡面的白色或者微黃色幼蟲。潛葉蠅一旦發生,蔓延速度較快。對秧苗的威脅也較為嚴重,葉肉大量損傷,造成水稻有限葉片的功能損失。從而影響秧苗的生長速度,甚至是造成秧苗的二次返青的情況發生。對水稻後期的分櫱、有效穗數都有著較為嚴重的影響。

2、負泥蟲。負泥蟲也是秧苗移栽之後較為常見的害蟲之一。負泥蟲趴附在葉片上啃噬水稻的葉片,像一個小泥點一樣。負泥蟲的發生速度也比較快,幾天的時間就能把整片的秧苗啃食的白花花的一片,對水稻的威脅也較為嚴重。但是,負泥蟲的防治相對簡單,一場較急的降水都有可能將負泥蟲打落一大部分掉入田間淹死。所以,負泥蟲的防治難度不大。3、防治。潛葉蠅的防治相對麻煩一點,畢竟是在葉肉內部危害。而且,受損的葉片也不能再次恢復初始的健康狀態。重要的是,潛葉蠅在內部危害,只能選擇內吸性或者胃毒型的殺菌劑進行滅殺,難度相對大一點。

所以,潛葉蠅的防治要以防為主。建議移栽返青之後及時噴施毒死蜱、康寬等殺蟲劑進行「防」化作業。也可以使用蘇雲金桿菌進行「防」化作業。一般來講,使用植保無人機作業的有效期可以達到10-15天左右。基本上移栽20天之後隨著秧苗葉齡的增加潛葉蠅就很難危害後期的水稻了。所以,水稻移栽之後基本上防治2-3次就能有效地防治潛葉蠅和負泥蟲。但是,負泥蟲的危害時期較長,在水稻抽穗之前都可以威脅水稻。所以,還需要經常性的觀察田間的蟲害發生情況,及時的進行蟲害防治。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相關焦點

  • 2011年水稻重大病蟲害防治技術方案
    我國水稻病蟲暴發頻繁,危害嚴重,防控壓力大,及時有效控制病蟲危害,對確保水稻生產和糧食生產安全意義重大。根據全國農技中心組織專家會商預測,2011年水稻病蟲害繼續呈嚴重發生態勢,程度重於2010年,預計發生面積13.9億畝次。為做好2011年水稻重大病蟲害防控工作,最大限度減少病蟲危害損失,特制定本方案。
  • 水稻主要病蟲草害防控技術
    一 防控策略 因地制宜選用抗稻瘟病、稻曲病、紋枯病的水稻品種,加強健身栽培和生態調控,優先使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手段,科學合理使用高效、低毒、環境友好型化學農藥開展藥劑防治,綜合防控水稻病蟲草害
  • 通州病蟲情報(2020)第14期
    通州病蟲情報 第十四期 南通市通州區植保站 2020年7月19日 七月下旬水稻病蟲防治技術意見 水稻已進入分櫱末期,今年入梅早、雨日多、雨量大,十分有利於「兩遷」害蟲的遷入,光照不足,深水漫灌,高溼密閉的生長環境十分有利於水稻稻瘟病
  • 水稻三蟲三病,指的是哪些?該如何有效防治?
    水稻的三蟲三病,在不同地區有不同的說法。畢竟南方和北方地區水稻種植過程中的病蟲害種類、威脅程度也有一定的區別。在東北地區,水稻的三蟲三病應該歸納為三病「惡苗病、紋枯病、稻瘟病」,三蟲「潛葉蠅、負泥蟲、稻螟蛉」,這是在我們東北地區水稻種植過程中常見的、對水稻安全生產影響較為嚴重的病蟲害。1、三蟲。潛葉蠅、負泥蟲、稻螟蛉,三種蟲害的危害方式不同、危害時期也有一定的差異、危害的程度也有一定的差異。但是,防治的方式大體相似。1.1潛葉蠅。潛葉蠅主要危害剛剛移栽、葉片角質層較薄的葉齡較小的秧苗。
  • 2020年水稻防治這些害蟲!防治方法看這裡!
    水稻種植過程中,容易受到一些蟲害侵擾,導致產量和質量下降;水稻蟲害防治一直也是種植者們關心的問題,以下歸納幾種常見水稻蟲害的防治方法,供參考:2020年水稻蟲害預測根據2020年病蟲害預測信息,今年我國水稻病蟲害總體呈偏重發生態勢,預計發生面積12億畝次。
  • 水稻生長後期出現二化螟、大螟等螟蟲造成白穗,需用藥防治嗎?
    在田間走訪時,有時會遇到部分農戶已經抽穗灌漿的水稻出現白穗,拔起植株,剝開葉鞘會發現蟲孔,裡面有蟲及蟲糞,可判斷是二化螟、大螟等螟蟲危害。水稻生長後期出現白穗等於整穗都會變成秕粒,產量會受到影響,而且螟害有可能轉株,危害2-3個稻穗。那麼出現白穗後還需用藥防治螟蟲嗎?
  • 黑龍江墾區七星農場水稻潛葉蠅防治全面展開
    人民網哈爾濱5月29日電(楊海全、通訊員於海燕)5月29日,在黑龍江墾區七星農場第三管理區的農技微信群裡發出緊急呼籲,「現在部分稻田已發現潛葉蠅,各作業站技術人員、種植戶要馬上行動,掀起防治潛葉蠅熱潮。」這是七星農場全面展開水稻潛葉蠅防治工作的舉措之一。
  • 水稻專心蟲開始危害葉鞘,請注意及時防治,減少損失
    近一段時間,成都的水稻開始進入分櫱高峰期,少數田塊開始出現枯鞘植株,不注意分辨,容易當成葉鞘腐敗病。要是沿著錯誤的方向用藥,就會出現問題。 專心蟲這個時候的枯鞘,多數是水稻二化螟危害,分櫱期產卵,進入葉鞘危害,形成枯鞘現象。成都這邊喜歡叫這種蟲子「專心蟲」,尤其是抽穗初期,進入莖稈,把幼嫩的莖稈咬斷,形成白穗。
  • 水稻鑽心蟲,抗性高、危害大,趕快收藏這份防治大全!
    水稻最常見的病蟲害是三蟲三病,其三蟲分別為鑽心蟲、稻縱卷葉螟、稻飛蝨;三病分別為紋枯病、稻瘟病、白葉枯病。水稻鑽心蟲,其實是一個統稱,在實際種植過程中,我們習慣把二化螟、三化螟,叫做鑽心蟲。鑽心蟲是威脅水稻高產穩產的一大難題,防治不科學會使水稻減產5%--10%,嚴重可減產30%左右。
  • 病蟲害科普丨水稻葉鞘腐敗病的危害與防治
    三、防治技術 水稻葉鞘腐敗病的防治應採取選用抗病品種和農業栽培管理措施相結合的預防為主,藥劑防治為輔的綜合措施。 1.選用抗病品種 品種不同水稻葉鞘腐敗病發病率差異很大,各地可因地制宜選用抗病豐產品種。
  • 牽牛病蟲害防治:常見的牽牛病蟲害處理!
    牽牛病蟲害防治:常見的牽牛病蟲害處理!牽牛花多年生植物,有漏鬥狀,是一種美麗芬芳的花,從藤蔓生長而來,有許多鮮豔的顏色,如藍色、粉紅色、紫色和白色。這些美麗的花朵在每天的第一縷陽光下開放,並持續一整天。
  • 水稻孕穗期,把握住重要的促高產節點!
    水稻孕穗期是水稻最重要的時期,此階段的水稻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並存,是穗數鞏固、粒數決定、粒重奠定的重要時期。此時期尤其要注意做好水分管理和施肥管理,此外,病蟲害防治也不能掉以輕心。科學管水今年降雨較多,連續降雨會造成田間水層偏深,要及時排水,避免水淹苗。稻田深水,即使光照充足也很難提高泥溫。
  • 東北水稻中後期田間管理技術意見
    但5月以來,陰雨寡照天氣較多,部分地區水稻出苗偏遲,插秧進度延緩,栽插後前期分櫱偏差、長勢不均衡。目前,東北水稻正處於分櫱拔節至孕穗期,是田間管理的關鍵時期。7月份以來,高溫高溼天氣易導致稻瘟病等加重發生。針對當前生產情況,東北水稻中後期要加強肥水調控,促進苗情轉化升級,搭好豐產的架子。  一是加強水分管理。
  • 當前瓜菜病蟲發生概況及防治建議
    當前,我省大部分冬種瓜菜進入花期至結果期,主要病蟲有細菌性葉斑病、枯萎病、葉黴病、薊馬、斑潛蠅、白粉蝨等。 其中,椒類以細菌性葉斑病、薊馬、蚜蟲為害為主;瓜類以細菌性葉斑病為害為主;豆類以薊馬、斑潛蠅和枯萎病為主;聖女果以病毒病、葉黴病和粉蝨為害為主。
  • 水稻螟蟲的形態特徵、危害症狀及防治措施
    水稻是我國南方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在其種植過程中,水稻螟蟲連年發生,極大威脅了我國水稻生產。我國的水稻螟蟲包括二化螟、三化螟、大螟、臺灣稻螟和稻褐邊螟等,具有年發生世代多、受害程度重、受害範圍廣等特點。同時防治難度大,已經成為制約我國水稻生產的重要因素之一。
  • 水稻種植必掌握常見病蟲害,及其防治措施,讓水稻遠離蟲害
    水稻在我國的農業生產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我國對於水稻的種植十分重視。但是從近些年國內多地水稻種植情況來看,水稻生產效果不佳,嚴重影響水稻質量及產量。究其原因,主要是水稻生產過程中水稻遭受病蟲害的迫害,難以健康生長,甚至死亡。對此,水稻種植戶應當加強水稻常見病蟲害的防治,儘可能規避水稻病蟲害的出現,使水稻健康生長。
  • 深入分析雜交水稻的特性,根據其具有的特性,合理進行栽培
    導語:了解雜交晚稻與早稻品種的搭配,解決好季節矛盾,培育分櫱壯秧,掌握分櫱壯秧的標準,分析雜交水稻浸種催芽與常規水稻的不同之處栽培雜交水稻,我們應該根據其特性,進行合理栽培。如果我們能精心栽培它們,它們就能更好地生長。
  • 什麼農藥可以防治香蕉枯萎病?
    香蕉枯萎病是一種侵染香蕉植株維管束的真菌引起的土傳病,是一種毀滅性病害,是國際植物檢疫對象,由尖孢鐮刀菌古巴專化型侵染引起,大家知道什麼農藥可以防治香蕉枯萎病?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成株期枯萎病株先在下部葉片及靠外的葉鞘呈現特異的黃色,初期在葉片邊緣發生,然後逐部向中肋擴展,與葉片的深綠部分對比顯著。
  • 總結病蟲害防控 為明年病蟲害防治做準備
    1.1小麥主要病蟲害的發生與防治  2017年,我省小麥種植面積3,173萬畝,較上年減少100多萬畝;全省小麥病蟲累計發生面積9,435.9萬畝,防治面積17,444.3萬畝;小麥病蟲總體中等發生,發生程度輕於2016年。其中,病害發生最重的是白粉病,發生面積達2,043.7萬畝。
  • 建立分類管理制度 科學應對病蟲危害——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
    據統計,近5年我國農作物病蟲害年均發生面積65億畝次、防治面積80億畝次,其中水稻、小麥、玉米三大糧食作物病蟲害發生面積35億畝次、防治面積45億畝次,每年可挽回糧食損失2000億斤左右。農作物病蟲害種類繁多,防治管理不能上下一般粗,為科學應對病蟲危害,提高防控工作效率,《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對病蟲害建立分類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