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栽完10天,應該已經結束返青,即將進入分櫱的階段。此時,由於葉片較為細嫩、西片角質層不發達,易受到潛葉蠅和負泥蟲的威脅。所以,移栽10天的水稻需要在潛葉蠅和負泥蟲的防治方面下功夫。水稻種植的過程中,不同的生育時期會遭遇不同的病蟲害威脅。在水稻移栽之後,由於秧苗高度小、葉齡小、剛剛返青,葉片細嫩、角質層薄、葉片的抗逆性差,也是較易受到蟲害威脅的階段。而且,移栽之後的初期階段,如果蟲害防治不到位,很可能會造成秧苗的二次返青或者生長停滯的階段發生。1、潛葉蠅。潛葉蠅是水稻移栽之後最易發生的蟲害,並且對秧苗有著較為嚴重的威脅。
潛葉蠅最易發生在秧苗葉片接觸水層的低洼區域,成蟲在葉片上刺穿葉片將卵產在葉片的內部。卵在葉肉內部逐漸的孵化,啃食葉肉。在葉片上形成白色的條狀危害症狀。如果發現葉片上出現白色條狀危害症狀,可以用手指摸葉片,如果幼蟲尚未發育成成蟲,就可以摸到類似小米粒大小的凸起物。用手撕開凸起物的部位,就可以發現裡面的白色或者微黃色幼蟲。潛葉蠅一旦發生,蔓延速度較快。對秧苗的威脅也較為嚴重,葉肉大量損傷,造成水稻有限葉片的功能損失。從而影響秧苗的生長速度,甚至是造成秧苗的二次返青的情況發生。對水稻後期的分櫱、有效穗數都有著較為嚴重的影響。
2、負泥蟲。負泥蟲也是秧苗移栽之後較為常見的害蟲之一。負泥蟲趴附在葉片上啃噬水稻的葉片,像一個小泥點一樣。負泥蟲的發生速度也比較快,幾天的時間就能把整片的秧苗啃食的白花花的一片,對水稻的威脅也較為嚴重。但是,負泥蟲的防治相對簡單,一場較急的降水都有可能將負泥蟲打落一大部分掉入田間淹死。所以,負泥蟲的防治難度不大。3、防治。潛葉蠅的防治相對麻煩一點,畢竟是在葉肉內部危害。而且,受損的葉片也不能再次恢復初始的健康狀態。重要的是,潛葉蠅在內部危害,只能選擇內吸性或者胃毒型的殺菌劑進行滅殺,難度相對大一點。
所以,潛葉蠅的防治要以防為主。建議移栽返青之後及時噴施毒死蜱、康寬等殺蟲劑進行「防」化作業。也可以使用蘇雲金桿菌進行「防」化作業。一般來講,使用植保無人機作業的有效期可以達到10-15天左右。基本上移栽20天之後隨著秧苗葉齡的增加潛葉蠅就很難危害後期的水稻了。所以,水稻移栽之後基本上防治2-3次就能有效地防治潛葉蠅和負泥蟲。但是,負泥蟲的危害時期較長,在水稻抽穗之前都可以威脅水稻。所以,還需要經常性的觀察田間的蟲害發生情況,及時的進行蟲害防治。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