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地區水稻品種早熟晚熟如何區分?作為農民的你真的知道嗎?
水稻品種的早熟晚熟是有國家標準的,早熟品種和晚熟品種是如何區分的呢?我們這篇文章就和大家說說早熟和晚熟品種那些事。我們知道水稻的生育期劃分是按照水稻從種植到收穫的總天數;水稻植株的主莖總葉片數;以及水稻生長發育過程的總積溫。
-
回顧水稻全種植期的田間管理,來年再戰!
水稻從種子萌發開始,經過髮根、長葉、分櫱、拔節、長穗、開花、結實等一系列生長發育過程,最後形成新的種子,稱為水稻的一生。水稻的生育期內,田間管理非常重要,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一下 分櫱期田間管理 分櫱前期以促櫱為主,促使水稻早生快發,達到高產指標所要求的有效分櫱數。分櫱中後期「穩控結合」,穩住有效分櫱,提高分櫱成穗率,控制無效分櫱,確保穗足穗大。水稻移栽時,由於根系受傷,植株吸收水肥能力降低,地上部停止生長,葉色變黃,直到新根發生後才開始繼續生長。
-
我國的雜交水稻種植技術,有突出貢獻的人很多,他都幹了啥?
有人說:「雜交水稻」養活了全國人口,甚至全世界!」 難道人類的口糧中,只有雜交秈米?不吃麥粉、東北大米、玉米、五穀雜糧? 況且,從90年代早期開始,就把70年代中後期開始發展成型的糧食出口國,變成了糧食進口第一大國。
-
有人說:雜交水稻養活了全國人口,甚至全世界!他同意了嗎?
如果不是近些年網絡的興起,對於糧食的細分細化技術,可能沒有幾個人知道。比如:「雜交水稻」,也只有在農業或者生物課本中會出現,算個專業術語詞。現在似乎人人都知道,有人說:「雜交水稻」養活了全國人口,甚至全世界!為什麼沒有人知道還有雜交小麥、雜交玉米、雜交大豆,以及它們的主要發明者呢?難道國人的口糧中,其他糧食都不重要,或者需用佔比不夠高嗎?
-
有人說:雜交水稻養活了全國人口,甚至全世界!袁隆平同意了嗎?
如果不是近些年網絡的興起,對於糧食的細分細化技術,可能沒有幾個人知道。比如:「雜交水稻」,也只有在農業或者生物課本中會出現,算個專業術語詞。現在似乎人人都知道,有人說:「雜交水稻」養活了全國人口,甚至全世界! 為什麼沒有人知道還有雜交小麥、雜交玉米、雜交大豆,以及它們的主要發明者呢?難道國人的口糧中,其他糧食都不重要,或者需用佔比不夠高嗎?
-
水稻三蟲三病,指的是哪些?該如何有效防治?
在東北地區,水稻的三蟲三病應該歸納為三病「惡苗病、紋枯病、稻瘟病」,三蟲「潛葉蠅、負泥蟲、稻螟蛉」,這是在我們東北地區水稻種植過程中常見的、對水稻安全生產影響較為嚴重的病蟲害。1、三蟲。潛葉蠅、負泥蟲、稻螟蛉,三種蟲害的危害方式不同、危害時期也有一定的差異、危害的程度也有一定的差異。但是,防治的方式大體相似。1.1潛葉蠅。潛葉蠅主要危害剛剛移栽、葉片角質層較薄的葉齡較小的秧苗。
-
山東發布2017小麥冬前田間管理技術意見 確保苗全苗勻
齊魯網濟南11月6日訊(記者 劉金旺)為做好小麥冬前田間管理工作,確保小麥苗全苗勻,培育合理群體結構,奠定明年夏糧豐產豐收的基礎,山東省農業廳組織省農業專家顧問團小麥分團、省小麥產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及農技推廣系統有關專家,研究制定了《2017年全省小麥冬前田間管理技術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
水稻二化螟性引誘技術,蟲害防治中的「美人計」,安全又高效
水稻二化螟是水稻的主要害蟲之一,在江西、湖南等地年年偏重發生,部分地區抗性嚴重。據最新的江西省病蟲害情報看,今年冬代二化螟蛾量與去年相似,因羽化期不整齊而使孵化期延長,一代二化螟防治形勢較嚴峻。二化螟性引誘可使成蟲雌雄比例失調,具有安全、高效、環保等特點,是水稻綠色防控技術中重要措施,常用於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等蟲害監測(可每1-3畝安置1套),在有機水稻、再生稻、稻漁綜合種養等方面有較好的應用價值。二化螟性引誘技術原理:自然界中雌性二化螟成蟲通過釋放性信息素引誘雄性二化螟成蟲前來赴會,完成求偶交尾,繁殖後代。
-
2011年水稻重大病蟲害防治技術方案
三、防控技術措施 (一)防治重點區域和對象 華南稻區:包括廣東、福建、廣西、海南雙季稻種植區,以稻飛蝨、稻縱卷葉螟、三化螟、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稻瘟病、紋枯病、稻曲病為主攻對象。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發生區,抓好中晚稻藥劑浸種或拌種和秧苗期稻飛蝨防治,打好秧田送嫁藥,分櫱初期及早防治,預防白背飛蝨傳播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 稻縱卷葉螟:重點做好水稻中後期稻縱卷葉螟主害代的防治,卵期人工釋放稻螟赤眼蜂壓低種群數量,卵孵化高峰期至低齡幼蟲高峰期優先選用Bt.等生物農藥防治,防治指標百叢50個束尖。 螟蟲:水稻分櫱期防枯心,破口抽穗期防白穗。
-
水稻主要病蟲草害防控技術
二 主要病害防治技術 1.水稻惡苗病。目前我省防治水稻惡苗病的藥劑中,浸種以氰烯菌酯為主,少數地區還在使用咪鮮胺,但已產生較明顯抗性,不建議再用於水稻浸種。
-
東北師大揭示一種新的轉錄複合體,調控水稻鹽脅迫響應
Plant Cell | 東北師大徐正一課題組揭示一種新的轉錄複合體,調控水稻鹽脅迫響應責編 | 逸雲土壤鹽漬化是農業發展面臨的巨大阻力,約有8億多公頃的土地受鹽害的影響,大約佔全世界灌溉農業面積的20%。
-
江蘇多地早熟品種水稻開鐮收割
江蘇多地早熟品種水稻開鐮收割 金秋時節,豐收在望。這兩天,省內多地的早熟品種水稻已經開鐮收割,處處一片忙碌的豐收景象。 在蘇州張家港南豐鎮永聯村的早稻田裡,8臺聯合收割機開足馬力,馳騁在田間,其中有2臺收割機的駕駛室內空無一人,這是永聯村今年最新引進的智能無人收割機。 豐疆智能江蘇片區經理盧書冕說:「運用北鬥導航技術,可以實現整個收割過程的一個自動化和無人化。
-
揭秘超級雜交水稻
水稻是我國乃至全世界最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依靠科技進步繼續大幅度提高水稻單產,是解決全球糧食安全問題的重要選擇。近幾十年來,不同國家紛紛提出了以提高水稻產量潛力為主要目標的育種計劃。我國也於1996年啟動了超級稻育種計劃並後來居上,取得一系列國際領先成果。
-
上饒萬年:種子黴變不發芽 1200畝水稻受影響
村民告訴記者,疑似問題水稻種子的品種叫做「中早33」,生產廠家是位於鷹潭餘江的江西永盛常規水稻種子有限責任公司。他們都是在當地一家叫做慧得利農資的門店購買,約有11戶,水稻面積大概在1200畝左右,現在這些種子在田裡全都發黴。也有部分村民家中同時播種了多個水稻品種,其他的都能正常發芽,唯獨「中早33」在田裡發黴。
-
水稻葉齡和秧齡的作用
水稻葉片的種類水稻的葉分為鞘葉、不完全葉和完全葉三種。鞘葉即芽鞘,在發芽時最先出現,白色,有保護幼苗出土的作用,特別是在旱播情況下,作用更明顯。不完全葉是從芽鞘中抽出的第一片綠葉,一般只有葉鞘而沒有葉片,在計算主莖葉片數時通常不計人。完全葉由葉鞘和葉片組成。
-
1994年5月3日,世界首創轉基因水稻在安徽合肥市問世
1994年5月3日,世界首創轉基因水稻在安徽合肥市問世2017-05-03 17:51 來源: 科普中國-科技名家·裡程碑 1994年5月3日1994年5月3日,世界首例轉基因水稻在安徽省合肥市問世。經過他們培育的轉基因水稻,經過分子水平檢測及多種方法檢測之後,證明了外源基因的確存在被測水稻的基因中,而且這一性狀能夠進行遺傳。這一重大突破為定向育種開拓了新路。通過有目的的基因轉移,實現物種定向遺傳改良,是當今生命科學研究中熱門的高科技領域,而且利用這種技術可以培育出高產、優質、多抗、高效的新品種。水稻作為主要的糧食作物,對水稻進行轉基因技術的研究自然受到了世界各國的普遍重視。
-
水稻直播流行,雙季晚稻直播如何獲取高產?掌握好4個關鍵技術
2、落粒谷問題:早晚雙季水稻直播,種植季節比較緊張,沒有足夠的漚田時間,早稻收割過程中掉落的稻穀會同直播的稻種一起發芽生長,若非同一品種則會形成雜稻,一般參雜率10%-20%,因生育期、株高、抗性和米質有差異,既影響水稻產量,又影響米質。
-
武漢多倍體水稻為世界提供解決方案
產量倍增 漢產多倍體水稻引來世界目光 多倍體水稻以顛覆性技術將展現未來水稻育種的光明前景,武漢研發團隊功不可沒。近年來,該團隊在加快研發進度的同時,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合作,逐漸引來世界目光。、全程綠色種植技術和稻米加工技術做了系統的研發。
-
如何知道水稻對於紋枯病的抗性如何?標準又是什麼呢?
水稻紋枯病在我國對於水稻種植的危害很大,很多地區都遭受過水稻紋枯病的侵擾。我們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關於水稻自身對於水稻本身對於水稻紋枯病的抗性問題。我們首先來說明一下水稻紋枯病的病害程度分級問題。水稻紋枯病的病害我們分為9級,等級越高病害程度越重,我們下面來說說不同病級的水稻染病症狀是在怎樣的。一級,紋枯病一級的時候病斑在水稻倒六葉葉鞘上或是更低。二級,紋枯病病斑擴散到倒五葉葉鞘上。三級,病斑擴展到倒四葉葉鞘上。四級,病斑擴展到倒三葉葉鞘上。五級,病斑擴展到倒二葉葉鞘上。
-
病蟲害科普丨水稻泥苞蟲的危害與防治
McLachlan,又稱切翅石蠶、切翅沼石蛾)、東北石蛾( Limnophilus amurensisUlmer,又稱東北沼石蛾)。二、危害水稻泥苞蟲,幼蟲期俗稱煙筒蟲、截蟲,是我國東北地區寒地稻作區水稻苗期的主要害蟲之一。在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等省都有發生。在黑龍江省呼蘭縣多發生於新開墾的水直播稻田和高低不平的老稻田。主要危害水稻幼苗,還危害稗草、茅草、鹼草等雜草嫩芽。該蟲主要以幼蟲危害水稻幼芽、幼根和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