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紋枯病在我國對於水稻種植的危害很大,很多地區都遭受過水稻紋枯病的侵擾。我們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關於水稻自身對於水稻本身對於水稻紋枯病的抗性問題。
我們首先來說明一下水稻紋枯病的病害程度分級問題。 水稻紋枯病的病害我們分為9級,等級越高病害程度越重,我們下面來說說不同病級的水稻染病症狀是在怎樣的。
一級,紋枯病一級的時候病斑在水稻倒六葉葉鞘上或是更低。
二級,紋枯病病斑擴散到倒五葉葉鞘上。
三級,病斑擴展到倒四葉葉鞘上。
四級,病斑擴展到倒三葉葉鞘上。
五級,病斑擴展到倒二葉葉鞘上。
六級,病斑擴展到劍葉葉鞘長度1/4左右。
七級,病斑擴展到劍葉葉鞘長度3/4長度。
八級,病斑擴展到葉鞘1/2或是葉鞘死亡。(這個說法感覺和第七級有點衝突)
九級,植株中多數莖稈因為紋枯病而死亡,下部穗1/3-1/2的小穗不能充實。
我們注意在我們評定紋枯病發病等級的時候,長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劍葉上出現病斑但是葉鞘上沒有病斑,這種情況是幾級呢?這種情況評級時視為6級。劍葉上露出病斑但是葉鞘上的病斑長度不超過該葉鞘露出長度一半時,評級視為七級。
我們在評定水稻紋枯病的時候需要注意的事項基本就是這些了,我們在評定完水稻紋枯病的病級之後就可以按照水稻紋枯病的抗性分類來對照一下我們的水稻品種抗紋枯病的抗性如何了。
水稻紋枯病的抗性分類如下表:
病級範圍0-11-33-55-66-88-9抗性高抗抗病中抗中感感病高感
我們通過水稻對於紋枯病的抗性就可以知道什麼水稻對於紋枯病有較好的抗性了。我們下面再給大家說說水稻紋枯病如何識別?
水稻紋枯病主要危害的是水稻的葉鞘和葉片,嚴重的時候莖稈也會受到侵害。葉鞘發病首先是在近水面處出現暗綠色水漬狀小斑,逐漸擴大成橢圓形,並可互相匯合成雲紋狀大斑。乾燥的時候和潮溼的時候病斑呈現的形態是不一樣的。潮溼時病斑呈現水漬狀,邊緣暗褐色,中央灰綠色擴展迅速。
乾燥時,病斑邊緣褐色,中央草黃色至灰綠色後變成灰白色。
關於紋枯病鑑別的問題我們就不多說了,因為這需要大量的實踐才能做到的,說得再多也不會有太大作用。最後我們說說水稻紋枯病防治的一些知識。
水稻紋枯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減少病源,就是移栽之前打撈菌核儘量減少帶病的秸稈等物質。其次就是加強田間管理,基肥要使用充分,早追肥,水位不能過高做到潛水分櫱,及時曬田,溼潤長穗適期斷水等措施。
一般來說我們主要使用藥物防治的藥劑有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20%擔菌靈乳劑等。我們很多農民都有這樣的習慣,就是習慣於使用藥劑防治疾病,這種做法雖然省心但是其作用會大打折扣。我們正確的方法是前期按照預防紋枯病的規範做法操作,後期發現有發病現象再去適當地使用農藥防治這才是最好的做法。否則我們長此以往病菌的抗性越來越強,以後防治難度會增加很多。大家認為是不是這麼回事呢?
我是農民,我為農民發聲。您的關注和轉發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