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有農戶給農農老師發信息,說是稻飛蝨爆發成災了,實在控制不了,有什麼辦法可以控制嗎?實際上對於稻飛蝨的防治,一直是農民的防治重點,加上「利奇馬」颱風來襲,褐飛蝨等稻飛蝨可能會比較嚴重,農農老師具體來談談稻飛蝨防治。
一、稻飛蝨三種類型
白背飛蝨:白背飛蝨主要為害早稻、中稻,以前期發生較多,這種飛蝨可以用菸鹼類殺蟲劑來防治,其中效果較好的藥劑有烯啶蟲胺、呋蟲胺等藥劑。
灰飛蝨:主要是傳播黑條矮縮病,剛才還有還有農戶發來黑條矮縮病的圖片,今年某些地方還是發生了黑條矮縮病的,灰飛蝨的預防可以通過噻蟲嗪拌種來預防。
褐飛蝨:這是一季稻和晚稻為害最為嚴重的害蟲之一,褐飛蝨屬於遷飛性害蟲,颱風等都是其主要傳播媒介,「利奇馬」颱風來了更要小心,很能能帶動褐飛蝨的遷飛。
二、稻飛蝨為害特點
稻飛蝨有群集為害,可以一夜之間就造成水稻「穿頂」,嚴重時會導致水稻倒伏,稻飛蝨對於貪青田快。田間蔭蔽比較喜歡,如果遇到風力較大(特別是颱風發生時),白背飛蝨、黑風山等就會實現遠距離的遷飛,遷飛迅速繁殖,基數迅速增大,在稻飛蝨嚴重的時候,路燈或燈光下都可以看到成群結隊的飛蝨。
農農老師也觀察到,水稻蟲害的發生與病害發生時協同的,一般水稻紋枯病發生嚴重的田塊,稻飛蝨也更容易發生,且不容易控制。
三、稻飛蝨的防治難點
對於稻飛蝨防治,其中最難防治的是褐飛蝨,其他白背飛蝨和灰飛蝨相對好控制,所以今天農農老師重點講講褐飛蝨的防治難點。
基數太大:水稻褐飛蝨爆發,基數較大且繁殖能力強,一般難以徹底殺滅,且一旦有部分沒有殺滅,很快基數又會繁殖起來。
施藥效果差:後期水稻莖稈老化,藥劑難以傳導到莖稈等稻飛蝨聚集區域,加上後期葉片等遮蔽,藥劑很難噴透,後期田間也缺水,很多稻飛蝨打落之後並沒有死亡。
有效控制藥劑不多:目前對於暴發性稻飛蝨,有效防治藥劑並不多,更沒有特效藥劑,所以這也讓很多農民一籌莫展,所以建議防治稻飛蝨時加入苯甲丙環唑等預防病害,加入磷鉀源庫等來提升葉片老熟程度,以及增加產量。
四、對於後期爆發性稻飛蝨,農農老師的建議
及時觀察與預防
對於褐飛蝨的防治,建議還是以預防為主,可以使用的預防藥劑是吡蚜酮、呋蟲胺等藥劑,一般來說孕穗期短翅成蟲5-10隻以上就應該及時防治了
做好防治準備工作
稻飛蝨暴發,建議田間灌淺水,沒有灌水條件的建議用電泵抽水,用竹竿對於水稻進行分壟,以便於打透,建議使用大功率的汽油機或電動噴霧器來噴施,一畝地噴施60-90斤水,可以採用從外圍向中心施藥方式。
防治藥劑選擇
一定是速效性藥劑和內吸性藥劑相結合,如果單用效果都較差,硫丹已經被禁用,不要使用了。
速效性藥劑:敵敵畏、異丙威、仲丁威、毒死蜱、烯啶蟲胺水劑,敵敵畏用量不要過大,建議以50-100毫升一桶水為合適。
持效性藥劑:吡蚜酮、呋蟲胺、烯啶·吡蚜酮、吡蚜酮·呋蟲胺。
由於後期農民難以將藥劑打透,水稻吸收也困難,建議加入「安透」來增加滲透性和吸收性能,這樣才能實現內吸觸殺相結合,全面控制好爆發性稻飛蝨,如果田間無水,可以用敵敵畏和毒死蜱拌土來撒施,一般溫度較高時使用效果更好,但要小心中毒。
農業助手團隊農農老師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