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從種子萌發開始,經過髮根、長葉、分櫱、拔節、長穗、開花、結實等一系列生長發育過程,最後形成新的種子,稱為水稻的一生。
在農業生產上,通常把種子萌發到水稻新的種子產生稱為一個水稻的生育周期(生育期)。生育期可分為幼苗期、返青期、分櫱期、長穗期(穗分化期),結實期。
幼苗期:包括萌動、發芽、三葉期。
返青期:移栽後水稻從秧田到本田成活的緩衝期。
分櫱期:包括始期、盛期、末期(最高分櫱期)以及決定穗數關鍵時期的有效分櫱終止期。
長穗期:包括穗分化各期、拔節期以及外觀看到劍葉鞘膨鼓時的孕穗期。
結實期:包括抽穗開花期、乳熟期、蠟熟期、黃熟期和完熟期。水稻的生育期內,田間管理非常重要,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一下
分櫱期田間管理
分櫱前期以促櫱為主,促使水稻早生快發,達到高產指標所要求的有效分櫱數。分櫱中後期「穩控結合」,穩住有效分櫱,提高分櫱成穗率,控制無效分櫱,確保穗足穗大。水稻移栽時,由於根系受傷,植株吸收水肥能力降低,地上部停止生長,葉色變黃,直到新根發生後才開始繼續生長。在這個時期需要做好以下幾點:
查苗補苗:插秧後往往有缺苗現象,需及時檢查補苗,以保證應有的基本苗數。
看苗管水:插秧後灌護苗水,深度5釐米左右,促進秧苗返青。
防治潛葉蠅:水稻插秧後,5月下旬至6月上旬是水稻潛葉蠅危害期,可葉面噴施植物免疫蛋白配伍殺蟲劑(如噻蟲嗪)進行防治。
施分櫱肥:秧苗返青後,及時追施分櫱肥,分櫱肥的數量一般佔總施氮量的25%~35%。
化學除草:根據雜草情況合理選用高效、低殘留、短殘效除草劑。水稻返青後或者有效分櫱末期如出現野慈姑、雨久花、鴨舌草等闊葉雜草,選用殺稗磷、乙氧磺隆噴施。
拔節及穗分化期田間管理
拔節期以莖稈伸長為中心,完成最後幾片葉和根系等營養器官生長,另一方面進行以幼穗分化為中心的生殖生長。在此期內無效分櫱逐漸死亡,總莖櫱數較前期下降,因此是保櫱、增穗的重要時期。這段時期是水稻需水、需肥最大的時期,也是對外界環境條件最敏感的時期。
科學管水:水稻分櫱盛期後達到目標穗數所需分櫱數後及時曬田10-15天,排除土壤中有害氣體,控制無效分櫱,時間一般大約為6月25日-7月10日。孕穗期如遇低溫灌深水護胎,水深17-20釐米。
巧施穗肥:水稻孕穗前期(一般7月中旬),根據田間苗情,酌情施用穗肥。
防治病蟲害:該時期稻瘟病、二化螟常有發生,需要噴施植物免疫蛋白配伍殺菌劑、殺蟲劑,不僅能減少病蟲害發生,還能增強水稻營養,促使水稻生長良好。
抽穗結實期田間管理
該時期葉片生長停止,莖稈伸長在抽穗後達最高,生長中心由前一段穗分化轉為米粒生長。田間管理的重點是保穗、攻粒、增重。
噴施普綠通:在水稻始穗期和灌漿期各噴施一次植物免疫蛋白,促使水稻葉片功能健全,水稻長勢良好、穗大粒多。
水分管理:抽穗、揚花期保持3-4㎝水層,灌漿至成熟期實行間歇灌溉,稻田乾濕交替,前期以溼為主,後期以幹為主,收穫前7-10天斷水落幹。
病蟲防治:該時期容易高發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一定要提前預防或者在發病初期就噴施普綠通,減少發生概率或病害程度,提高水稻產量。
轉發,收藏!祝您增產又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