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時間,成都的水稻開始進入分櫱高峰期,少數田塊開始出現枯鞘植株,不注意分辨,容易當成葉鞘腐敗病。要是沿著錯誤的方向用藥,就會出現問題。
專心蟲
這個時候的枯鞘,多數是水稻二化螟危害,分櫱期產卵,進入葉鞘危害,形成枯鞘現象。成都這邊喜歡叫這種蟲子「專心蟲」,尤其是抽穗初期,進入莖稈,把幼嫩的莖稈咬斷,形成白穗。
其實,穿心蟲的種類很多,有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等種類,在成都造成危害的主要是二化螟。
螟蟲後期進入稻杆中
今年分櫱期雨水多,溼度大,分櫱旺盛,有利於二化螟的繁殖。需要根據測報,及時進行防治。
防治措施:當分櫱期孵化高峰後5~7天,每畝有「枯鞘團」100個或枯鞘率1%~1.5%;或當破口期,株害率達0.1%時,應進行藥劑防治。每畝用25%殺蟲雙水劑200~250毫升,或20%三唑磷乳油100毫升,或5%氟蟲腈懸浮劑40毫升,對水50~60千克噴霧或對水200千克潑澆。也可用80%殺蟲單粉劑35~40克,或5%殺蟲雙顆粒劑1~1.5千克拌溼潤細幹土20千克製成藥土撒施。
防治效果不錯的田塊
水稻病蟲害的防治,歷來都有生物防治措施,這些年為了治理環境汙染問題,禁止焚燒秸稈,病蟲害比較嚴重的稻草該怎麼處理,成為一個問題。焚燒,政策不容許;粉碎還田,下一年度的病蟲基數太大,要增大農藥使用量,同樣對環境有影響。
耕種是為了收穫
也許還有辦法,前不久在抖音看到,有在農田噴火的拖拉機,使用這個設備,能夠處理這些問題秸稈,就是不知道費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