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分類管理制度 科學應對病蟲危害——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

2021-01-14 瀟湘晨報

根據《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有關規定,為加強農作物病蟲害分類管理,近日農業農村部公布了《一類農作物病蟲害名錄》(以下簡稱《名錄》),包括草地貪夜蛾、飛蝗、草地螟等10種蟲害和小麥條銹病、小麥赤黴病、稻瘟病等7種病害。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負責人就《名錄》制定的原因、意義以及貫徹落實等回答了本報記者提問。

問:為什麼要對農作物病蟲害實施分類管理?

答: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始終是涉及老百姓吃飯的大問題,我國曆朝歷代都採取強力措施控制蝗蟲危害,有一句話叫「蝗蟲起飛、官帽落地」,生動地描摹出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的重大責任。新中國成立以來,經過多年努力,農作物病蟲害防控有力有序有效推進,病蟲害防控體系逐步建立,監測防控能力不斷提升,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據調查,目前我國常見的農作物病蟲害的種類有1600多種,其中可造成嚴重危害的有100多種,大體可分為4類,分別為草地貪夜蛾、稻飛蝨等遷飛性害蟲,小麥條銹病、赤黴病等流行性病害,柑橘黃龍病、蘋果蠹蛾等檢疫性病蟲害,玉米螟等常規性病蟲害。據統計,近5年我國農作物病蟲害年均發生面積65億畝次、防治面積80億畝次,其中水稻、小麥、玉米三大糧食作物病蟲害發生面積35億畝次、防治面積45億畝次,每年可挽回糧食損失2000億斤左右。

農作物病蟲害種類繁多,防治管理不能上下一般粗,為科學應對病蟲危害,提高防控工作效率,《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對病蟲害建立分類管理制度。規定根據農作物病蟲害的特點及其對農業生產的危害程度,將農作物病蟲害分為下列三類:一類農作物病蟲害,是指常年發生面積特別大或者可能給農業生產造成特別重大損失的農作物病蟲害,其名錄由國務院農業農村部門制定、公布。二類農作物病蟲害,是指常年發生面積大或者可能給農業生產造成重大損失的農作物病蟲害,其名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農業農村部門制定、公布,並報國務院農業農村部門備案。一二類農作物病蟲害以外的其他農作物病蟲害為三類農作物病蟲害。新發現的農作物病蟲害可能給農業生產造成重大或者特別重大損失的,在確定其分類前,按照一類農作物病蟲害管理。

對農作物病蟲危害實施分類管理,有利於明確中央和地方事權,有利於聚焦防控重點,有利於落實屬地責任,有利於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業生產安全。

問:公布《名錄》,對貫徹實施《條例》有何意義?

答:以農業農村部公告形式向社會公布《名錄》,是貫徹實施《條例》的重大舉措,進一步明確職責,突出重點,指導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做好分類管理,統籌推進病蟲害防治工作。

首先,制定並公布《名錄》,是《條例》賦予農業農村部的法律職責。自《條例》5月1日正式實施以來,農業農村部6月4日發布《一類農作物病蟲害名錄(草案)》並公開向社會徵求意見,經過廣泛聽取意見、多輪專家論證,於9月15日正式公布《名錄》,這標誌著「分類管理」措施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得以落實。

其二,《名錄》的公布,為省級農業農村部門制定公布二類農作物病蟲害名錄提供了政策指導和技術依據。一類名錄的草案擬定、徵求意見、專家論證和公開發布等系列過程,可為各省(區、市)制定公布二類名錄提供經驗參考。

國家已有一類名錄,下一步,隨著省級陸續制定二類名錄,將全面構建我國農作物病蟲害分類管理的框架。

問:下一步,如何依據《名錄》,對病蟲害實施分類管理?

答:《名錄》的公布,為在國家層面組織協調病蟲害防治工作明確了重點、提供了靶標。下一步,應依據一類名錄,從以下三個方面切實履行中央事權。

一是建立完善一類農作物病蟲害的聯合監測網絡。按照分級建設、聚點成網的思路,爭取相關部門支持,在一類病蟲害發生源頭區、遷飛擴散過渡帶和糧食主產縣,建設監測區域站、配套建設田間監測點,構建設備聯通、技術融通、數據互通的信息化平臺,逐步建成全國統一的農作物病蟲害監測網絡。

二是著力提升一類農作物病蟲害的防控處置能力。為有效應對境內外突發病蟲威脅,在邊境地區、遷飛通道和重大病蟲暴發流行區,加強草地貪夜蛾等遷飛性害蟲阻擊帶建設,同時建設一批區域性應急防控設施,完善應急防控機制,提升應急防控能力。在病蟲害常發區,重點推進小麥條銹病等重大病蟲源頭區綜合治理,開展綠色防控示範縣建設,扶持發展一批生物防治、綠色防控產品、高效施藥機械生產基地,提高重大病蟲害防控物質支撐能力。

三是加強一類農作物病蟲害的防控保障措施。要依法依規,多渠道、多層次爭取投入,支持開展一類農作物病蟲害的監測調查、統防統治、綠色防控、疫情處置,逐步增加設施運行維護、試驗示範、宣傳培訓、督導指導等工作經費投入,保障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一類病蟲害防治,需要中央和地方統籌協調、上下聯動、部門協作,落實好防控職責,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業生產安全。

一類農作物病蟲害名錄

一、蟲害(10種)

1.草地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Smith)

2.飛蝗LocustamigratoriaLinnaeus(飛蝗和其他遷移性蝗蟲)

3.草地螟LoxostegesticticalisLinnaeus

4.粘蟲〔東方粘蟲Mythimnaseparata(Walker)和勞氏粘蟲LeucanialoryiDuponchel〕

5.稻飛蝨〔褐飛蝨Nilaparvatalugens(Stal)和白背飛蝨Sogatellafurcifera(Horváth)〕

6.稻縱卷葉螟Cnaphalocrocismedinalis(Guenée)

7.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Walker)

8.小麥蚜蟲〔荻草谷網蚜Sitobionmiscanthi(Takahashi)、禾穀縊管蚜Rhopalosiphumpadi(Linnaeus)和麥二叉蚜Schizaphisgraminum(Rondani)〕

9.馬鈴薯甲蟲Leptinotarsadecemlineata(Say)

10.蘋果蠹蛾Cydiapomonella(Linnaeus)

二、病害(7種)

11.小麥條銹病Pucciniastriiformisf.sp.tritici

12.小麥赤黴病Fusariumgraminearum

13.稻瘟病Magnaportheoryzae

14.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Southernriceblack-streakeddwarfvirus

15.馬鈴薯晚疫病Phytophthorainfestans

16.柑橘黃龍病CandidatusLiberobacterasiaticum

17.梨火疫病〔梨火疫病Erwiniaamylovora和亞洲梨火疫病Erwiniapyrifoliae〕

【來源:農民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農業農村部:打好草地貪夜蛾防控攻堅戰 實現蟲口奪糧
    中新網6月26日電 針對草地貪夜蛾等病蟲危害對秋糧生產的影響,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26日表示,從前期防控情況和專家分析看,防治草地貪夜蛾有藥劑可用,有技術可支撐,有力量可調配,有經驗可借鑑,只要監測到位、防控及時,草地貪夜蛾還是可防可控的。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堅決打好草地貪夜蛾防控攻堅戰,實現「蟲口奪糧」保豐收。
  • 【共同戰疫】農業農村部:春耕農資有保障 夏糧豐收有基礎
    春播糧食麵積約9萬畝 夏糧豐收有基礎  3月2日,中央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發布了《當前春耕的工作指南》(以下簡稱《指南》)。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介紹,今年春播糧食麵積大約在9億畝左右,佔全年糧食麵積一半以上,按時保質地完成春播任務,對全年糧食生產至關重要。
  • 農業農村部:中華鱉、烏龜和牛蛙等可養殖食用
    中國網財經3月5日訊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今日(3月5日)15時在北京國二招賓館(北京市西直門南大街6號)東樓三層中會議廳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不失時機抓好春季農業生產工作情況。請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畜牧獸醫局局長楊振海、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張顯良、種業管理司司長張延秋回答媒體提問。
  • 農業農村部加強農作物種質資源合作交流管理!境外交流指南在這裡!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於加強農作物種質資源合作交流管理工作的通知農辦種〔2020〕3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村廳(局、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農村局,黑龍江省農墾總局:農作物種質資源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與重要農產品供給的戰略性資源
  • 農業農村部 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關於印發《數字農業...
    推進農產品可溯化,完善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臺,建立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化監管,建立追溯管理與風險預警、應急召回聯動機制。普遍推行農戶農資購買卡制度,強化農資經營主體備案和經營臺帳管理。匯集生產經營數據以及種子(種苗、種畜禽)、農藥、肥料、飼料、獸藥等監督檢查、行政處罰、田間施用等數據,構建以縣為單位的投入品監管溯源與數據採集機制。
  • 低碳農業是應對氣候變化的有效途徑
    全球氣候變化引發的極端災害使我國農業生產不穩定性增加,如不採取對應措施,到2030年我國種植業產量可能減少5%~10%。有關專家認為――低碳農業是應對氣候變化的有效途徑。  低碳農業是以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為目標,以減少碳排放、增加碳匯和適應氣候變化技術為手段,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調整產業結構、提高土壤有機質、做好病蟲害防治、發展農村可再生能源等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方式轉變,實現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高碳匯的農業。前不久,在北京召開低碳農業研討會上,有關專家認為,低碳農業是應對氣候變化的有效途徑。
  • 防治草地貪夜蛾等病蟲害 5月1日起這一條例實施
    今天(4月7日),司法部、農業農村部負責人就《條例》答記者問。縣級以上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商同級應急管理部門發布災情信息監測預報是做好農作物病蟲害預防控制的前提和基礎,《條例》完善了監測預報制度。《條例》規定,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負責編制監測網絡建設規劃並組織實施,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加強對監測網絡的管理。
  • 首個農業農村部種養結合重點實驗室落戶南京
    日前,由江蘇省農業農村廳主管、江蘇省農業科學院承建的「農業農村部種養結合重點實驗室項目」成功通過專家組驗收。農業農村部種養結合重點實驗室(南方農區)是資源循環利用技術與模式學科群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開展種養結合循環系統中碳氮轉化規律及調控、農田土地承載及養分利用、種養結合關鍵技術及模式、適宜南方區域特點的種養結合技術模式構建及示範等方面的研究,將在江蘇農業綠色發展中發揮著巨大的支撐作用。
  • 牛蛙能吃,生豬產能不愁 這幾件事農業農村部都說明白了
    針對野生動物禁食的熱點問題,農業農村部明確,包括中華鱉、烏龜在內的絕大多數養殖龜鱉,及蛙類中的牛蛙、美國青蛙兩個引進種可以養殖食用。■春耕進展春耕工作指南規格層次之高多年少有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介紹,中央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發布了春耕生產工作指南,規格層次之高是多年少有的。
  • 加強病蟲害防治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司法部、農業農村部負責人就...
    日前,司法部、農業農村部負責人就《條例》有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問:請簡要介紹一下《條例》的出臺背景。答: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工作。一是加強監測網絡建設管理,規定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負責編制監測網絡建設規劃並組織實施,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加強對監測網絡的管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損毀、拆除、擅自移動監測設施設備,或者以其他方式妨害監測設施設備正常運行。二是規範監測內容,主要監測病蟲害發生種類、時間、範圍、程度等,並規定監測技術規範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制定。
  • 農業農村部:大力發展農村可再生能源 因地制宜推廣太陽能利用等...
    文件全文如下: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於印發《2020年農業農村科教環能工作要點》的通知農辦科〔2020〕4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農業農村(農牧)廳(局、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農村局,部屬有關事業單位,有關農業大學,各省級農業科學院:為深入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中央1號文件精神,落實農業農村部黨組工作部署要求,紮實推進農業農村科教環能工作,我部制定了
  • 農業農村部:嚴防嚴查非法轉基因育種、銷售
    來源:觀察者網農業農村部:嚴防非法轉基因育種,嚴查轉基因種子非法銷售農業農村部網站1月13日發布《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於印發2020年農業轉基因生物監管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方案》)。《方案》稱,為切實做好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監管工作,保障我國農業轉基因生物研究與應用的健康發展,根據《種子法》《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農業農村部制定了《2020年農業轉基因生物監管工作方案》。
  • 農業農村部:優化推薦草地貪夜蛾用藥28種,庫存量也能夠滿足6億畝同...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於3月22日15時在北京國二招賓館(北京市西直門南大街6號)東樓三層中會議廳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保障春耕生產農資供應工作情況,請農業農村部、交通運輸部、公安部有關司局負責人就農資供應、運輸、打假以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等回答媒體提問。
  • 農業農村部等7部門印發關於加強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據農業農村部2月28日消息,農業農村部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科學技術部辦公廳、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海關總署辦公廳、國家林業與草原局辦公室、中國科學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的通知。
  •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環保總局等部門關於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工作意見...
    (十)控制農業面源汙染。綜合採取技術、工程措施,控制農業面源汙染。在做好農業汙染源普查工作的基礎上,著力提高農業面源汙染的監測能力。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積極引導農民科學施肥,在糧食主產區和重點流域要儘快普及。積極引導和鼓勵農民使用生物農藥或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推廣病蟲草害綜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準施藥等技術。
  • 官方明確牛蛙不禁食 農業農村部:按水產新品種管理(附新增名單)
    農業農村部:按水產新品種管理(附新增名單)中華鱉、烏龜、牛蛙安全!按水生物種管理,不列入禁食名錄農業農村部主管的中國水產雜誌官方微信號,在3月4日發布了一份農業農村部的官方通知,明確中華鱉、烏龜等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以下簡稱《名錄》)物種。同時,農業農村部公告的水產新品種兩棲爬行類動物,按照水生物種管理。
  • 農業農村部種業司到巴彥淖爾市調研食用向日葵種業情況
    為全面了解食葵種業發展情況,強化食葵種子品種管理、智慧財產權保護和市場監管,推動產業健康發展,近日,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二級巡視員謝焱帶領調研組一行7人,在自治區農牧廳種業管理處處長蒙志剛、自治區馬鈴薯繁育中心主任賈利欣(農業農村部油料專家組成員)的陪同下,到巴彥淖爾市開展食葵種業情況調研。
  • 特色作物《農業農村部:貧困地區茶葉、黑木耳、香菇綠色高質高效...
    為推進貧困地區茶葉、食用菌等特色產業健康發展,加強生產技術指導,促進產業提質增效,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組織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和農業農村部茶葉、蔬菜專家指導組有關專家制定了《貧困地區茶葉綠色高質高效技術模式》《貧困地區黑木耳綠色高質高效技術模式》《貧困地區香菇綠色高質高效技術模式》,於近日在農業農村部網站公布。
  • 農業農村部負責人解讀《關於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
    牢牢守住國家糧食安全的生命線——農業農村部負責人解讀《關於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意見》近期,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