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師周亮 發表於 2018-08-20 10:40:00
最近我國空氣汙染日益嚴重,對此很多網友都很擔憂空氣汙染對人們造成的影響,那麼空氣汙染會導致哪些疾病發生?下面小編為大家詳解一下空氣汙染引發的疾病有哪些?
空氣汙染是什麼?空氣汙染(又稱為大氣汙染),按照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的定義,「空氣汙染(大氣汙染)通常係指由於人類活動或自然過程引起某些物質進入大氣中,呈現出足夠的濃度,達到足夠的時間,並因此危害了人體的舒適、健康和福利或環境的現象」。
空氣汙染引發的疾病有哪些?空氣汙染造成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病,白血病等疾病。
肺癌是當前世界各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每四個癌症中就有一個是肺癌。目前,業界公認引起肺癌的原因主要是吸菸和空氣汙染。肺癌死亡率極高,世界上每年有120萬新增病例,幾乎每30秒鐘就有1人死於肺癌。肺癌也是我國發病率最高的癌症,年發病率為每10萬人中有35人患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包括常見的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是一種逐漸削弱患者呼吸功能的破壞性肺部疾病。導致慢阻肺的因素主要包括吸菸和與粉塵,因此,避免吸菸和減少空氣中粉塵接觸是預防的有效途徑。
全世界每年有10萬人因為室內空氣汙染而死於哮喘病,其中35%為兒童。在空氣汙染環境下生活的兒童更容易患支氣管過敏反應,這種過敏反應到頭來又會導致生命後期發生過敏性哮喘和其他肺部疾病。塵蟎、各類可吸入顆粒物,都是導致兒童哮喘的罪魁禍首,因此,減少空氣中流動的浮塵、蟎蟲等是有效預防兒童哮喘的方法。
中國白血病的發病率是3/10萬人。每年約新增4萬名白血病患者,其中50%是兒童,而且以2-7歲的兒童居多,城市白血病患者比例佔30%。室內空氣汙染已經成為誘發白血病的主要原因。
空氣微型監測站通過對多個監測平臺工作內容及專業技術的進一步的分析與研究,對比分析國內相關的zui新研究成果和應用成果,並結合我國國情及相關部門的人員規劃,參照頒發的國家標準及文件,遵照超前性、實用性、客觀性相結合,信息技術和自動化技術相結合,以及先進性與經濟性相兼顧,管理手段與應用效果相兼顧的指導思想,zui終設計並開發了該套PC端與移動端配套使用、相互共存的大氣網絡化質控平臺。
它具有價格低、體積小、維護少、智能、準確等特點,適合大面積、網格化布點,密集化監測。空氣品質傳感器將監測的數據,通過無線通訊方式自動上傳到大數據云平臺,實現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的智能監測、精準溯源的功能,應用於城市基礎監測網格化建設和重點源監控(工廠、工業園、工地、港口、道路交通、散煤燃燒、「散亂汙」企業、餐飲密集區域等),為城市管理者全方位掌握區域內汙染分布狀況提供準確數據支持。以便對於管理者更好的治理城市空氣汙染。
設備功能特點
(1)設備高度集成在電控箱內;
(2)工作溫度-20~ +60℃;;
(3)帶過流過壓保護器,漏電保護功能,設備機殼自帶雷擊浪湧保護器;
(4)供電電壓:12V (配套系統採用太陽能供電電池)
(5) 可通過設備本地運行軟體實現單位轉換、本地數據讀取、採樣時間選擇、機箱溫度設定、傳感器校準等操作;
(6) 設備具有開機自檢,傳感器故障診斷,報警功能帶防盜報警燈;
(7) 系統可直接對各個氣體傳感器可進行獨立校準;可單獨對每一路傳感器進行充氮氣校準零點。
(8) 系統所有傳感器均要求採用標準通信接口,可以自動識別檢測模塊種類及功能;
(9) PM2.5與PM10可吸入顆粒物要求可連續監測,設備要求自帶粒子切割裝置;
(10) 氣體採集氣路帶有過濾系統;
(11) 系統自帶交流電用電量指示功能,數據可通過無線網絡上傳至伺服器以方便統計設備電量;
(12) 設備帶有GPS定位功能,方便設備布點確定設備位置;
(13) 設備存儲空間應滿足採樣頻率為1分鐘的數據,可存儲10年的數據量;
(14) 數據採用無線傳輸模式(GPRS模塊4G網絡)上傳至公網伺服器;
(15) 帶有ppm.mg/m3單位轉換設定功能;
(16) 設備要求有恆溫控制系統;可對超出溫度設定範圍的環境溫度進行調節並帶有矽橡膠半導體加熱製冷功能可通過系統主機串口對控制器進行溫度設定和採集,同時接受外部控制信號,對溫度進行直接調整。(17)防護等級符合IP65;
(18)設備淨重量:5kg;
空氣微型監測站監測參數:
監測參數
量程
解析度
準確度
配置
PM2.5
0-1000ug/m3
1ug/m3
±10%測量值
標配
PM10
0-1000ug/m3
1ug/m3
±10%測量值
標配
一氧化碳
0-12.5ppm
≤10ppb
±1.5%F.S
標配
二氧化硫
0-2000ppb
≤10ppb
±1.5%F.S
標配
二氧化氮
0-2000ppb
≤10ppb
±1.5%F.S
標配
臭氧
0-2000ppb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