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鱷魚誤闖河馬群被咬死(組圖)

2020-11-21 搜狐網

  河馬擁有強有力的下顎,咬合力驚人,一口下去可咬斷骨頭,加之鋒利的牙齒和如裝甲般厚重的皮,大多數動物都敬而遠之。日前,捷克野生動物攝影師瓦拉夫·希爾哈拍到了一頭冒失的小鱷魚誤闖河馬群,最終死於非命的畫面。

  照片顯示,一頭雌性河馬正帶著小河馬在水中遊泳,這時,一條小鱷魚闖了進來,惹發眾怒,最終為此付出慘痛代價。這群河馬總共有50頭,見小鱷魚闖入它們的領地,立即形成環圈防禦陣地,小鱷魚見狀驚慌失色,試圖從河馬背上爬過溜掉。沒料到,它犯下了致命的錯誤。

  當天,45歲的希爾哈將攝像機架設在坦尚尼亞塞倫蓋蒂國家公園尼羅河的河岸邊,無意中拍攝到了這組頗具震撼的場面。他說:「河馬和鱷魚或許有一種惺惺相惜的感覺,相互很尊重,這意味著爭鬥極少發生。你若看到它們之間爆發衝突,那麼原因之一就是,河馬群裡有幼崽,它們認為幼崽受到了威脅。」

  「我認為,小鱷魚見到河馬那種架勢可能一時嚇懵了,以為這可能是逃跑路線。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是鱷魚在當時情況下所能做出的最糟糕的選擇,為它的最終死亡敲響了喪鐘。河馬群猛地張開大嘴,咬住小鱷魚,我可以看到小鱷魚遭到了河馬的輪番攻擊。」

  成年河馬被認為是動物王國中最具攻擊性的動物,咬合力可達數噸。希爾哈說:「即便是皮最厚的成年鱷魚,也不能承受像這樣的輪番撕咬。小鱷魚已經無路可逃,幾秒鐘以後,我發現它的屍體跌入水中,再也沒上來。」(本報綜合)

相關焦點

  • 鱷魚自不量力 挑戰憤怒河馬遭群毆
    小鱷魚慌亂之下竟試圖從河馬背上溜走,無異於自投羅網   據《每日郵報》報導,河馬擁有強有力的下顎,咬合力驚人,一口下去可咬斷骨頭,加之鋒利的牙齒和如裝甲般厚重的皮,大多數動物都敬而遠之。日前,捷克野生動物攝影師瓦拉夫·希爾哈(Vaclav Silha)拍到了一頭冒失的小鱷魚誤闖河馬群,最終死於非命的畫面。  照片顯示,一頭雌性河馬正帶著小河馬在水中遊泳,這時,一條小鱷魚闖了進來,惹發眾怒,最終為此付出慘痛代價。這群河馬總共有50頭,見小鱷魚闖入它們的領地,立即形成環圈防禦陣地,小鱷魚見狀驚慌失色,試圖從河馬背上爬過溜掉。沒料到,它犯下了致命的錯誤。
  • 南非男子被寵物河馬咬死
    原標題:南非男子被寵物河馬咬死雖然河馬很溫馴,可是最後仍獸性大發咬死主人。南非一名男子曾經救起了只有5個月大的小河馬,把它當寵物一樣收養,並一直「拉扯」到6歲大,這個溫情故事經世界各大媒體報導後,曾令無數人感動。不過後來悲劇最終發生,這名男子被他一手養大的河馬咬死,浮屍河中。
  • 成年河馬與鱷魚的戰爭,往往以偷襲小鱷魚小河馬為結束
    河馬與鱷魚都是可以水裡和陸地生活的動物,鱷魚是肉食性動物,河馬是雜食性動物,以植物為主,但並不是說河馬打不贏鱷魚
  • 傳奇巨鱷古斯塔夫有多大,打得過健康的成年公河馬嗎?
    大鱷和普通鱷魚體型對比由於體型的巨大差異,河馬對一般的鱷魚很佔優勢,在水裡爭奪地盤,在岸邊搶曬太陽的地兒,都是河馬佔主動,經常攆得鱷魚滿世界跑。然而,古斯塔夫不是一般的鱷魚。帕特裡斯拍攝到了古斯塔夫與河馬群的互動,離群的公河馬和古斯塔夫對峙,古斯塔夫卻徑直遊了過去。接著,公河馬面對著它噴氣,低頭入水,這是在警告它。
  • 河馬與尼羅鱷的真實關係,自然界中的「模範鄰居」
    鱷魚如果不小心進入了河馬的地盤,那就會遭到驅趕,一般大鱷魚在水裡靠近河馬2米左右就會遭到河馬的警告,河馬會以頭入水噴氣警告鱷魚走遠點,如果鱷魚不識相,河馬就會驅趕,但也僅僅只是驅趕,用嘴巴象徵性的咬一口,不會開殺戒。而且鱷魚身體扁平,河馬的牙齒結構不容易咬住它,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河馬殺死尼羅鱷的事件,不管是大鱷魚還是小鱷魚都沒有被河馬殺死過。
  • 北京動物園「河馬咬死女生」案引企業誠信話題
    信守30年前承諾出證言 河馬咬死女生案終被受理  「河馬咬死女生」案引出企業誠信話題  本報訊 昨天,本報報導了離休老幹部田慶株信守30年前的諾言,為北京動物園「河馬咬死女生」案作證一事。記者從北京動物園了解到,動物園目前還沒有接到法院的傳票或有關單位的通知。
  • 河馬咬死中國遊客,臺灣論壇幸災樂禍,結果事情突然反轉!
    8月12日,臺灣三立、蘋果等媒體報導,在肯亞旅遊的中國遊客,因拍照離河馬太近,被河馬咬死一人,咬傷一人。目擊者說,他與河馬太靠近了,河馬咬住了他的胸口。近年來,肯亞境內多次發生河馬襲擊遊客致傷致死事件,在奈瓦沙湖遇襲身亡的人數已達到6人。
  • 39年前動物園河馬咬死實習女生 16日將開庭審理
    39年前動物園河馬咬死實習女生
  • 鱷魚為什麼不敢攻擊河馬?看看河馬吃鱷魚兇狠樣子就知原因!
    在非洲大草原的河流中,經常可以看到鱷魚和河馬在同一條河流中活動,鱷魚即使靠得很近河馬,都不敢攻擊河馬。
  • 河馬咬死人中國遊客,臺灣網民高呼「死得好」誰知打臉來得太快
    8月12日,在臺灣有名的上世紀80年代風格的論壇裡,有人發布了標題為《靠太近拍河馬,中國遊客在肯(尼)亞被咬死》的帖子,結果引來了臺灣網友炮火無情的冷嘲熱諷:「河馬沒事吧?不知道有沒有胃痛~」「可憐河馬被迫吃屎」「希望河馬吃到髒東西沒事」▼還有人竟然把河馬譽為臺灣的「護國神獸」。
  • 非洲獅偷襲小河馬,被趕來的母河馬救下,最後卻被公河馬吞食
    在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裡,生活著唯一一種水陸兩棲的有蹄動物——河馬。為了適應水裡的生活,河馬通體光滑無毛,但是皮很厚,這樣能起到隔熱作用;河馬的皮膚表面還會分泌一種紅色的液體作為天然防曬劑,來溼潤皮膚,常常被人誤以為排出來的是「血汗」。
  • 浦東雞鴨被咬死 只吸血不吃肉專家揭秘幕後黑手!(組圖)
    浦東雞鴨被咬死 只吸血不吃肉專家揭秘幕後黑手!(組圖)2016-02-28 13:50:25來源:中國青年網作者:佚名責任編輯:高靜字號:T|T【摘要】【浦東雞鴨被咬死】最近,小編聽說,在浦東的一個村子裡,一周內竟有將近200隻雞鴨被「神秘殺手」咬死。
  • 非洲獅偷襲小河馬,被趕來的母河馬救下,最後卻落入公河馬之嘴
    在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裡,生活著唯一一種水陸兩棲的有蹄動物——河馬。為了適應水裡的生活,河馬通體光滑無毛,但是皮很厚,這樣能起到隔熱作用;河馬的皮膚表面還會分泌一種紅色的液體作為天然防曬劑,來溼潤皮膚,常常被人誤以為排出來的是「血汗」。
  • 淡水物種中的最大型雜食性哺乳類動物——河馬
    河馬一種兩棲動物,同時也是淡水物種中的最大型雜食性哺乳類動物,它們長得很大塊,身長約4米,體重3噸左右,有著大大的腦袋,小小的眼睛和小小的耳朵,肥碩的身軀配上4條小粗腿看上去很是笨拙,尾巴比較小,典型的特徵就是它們的嘴巴很大,食物主要是水草,大多分布在非洲。
  • 群毆的話,鱷魚群厲害,還是河馬群厲害?
    河馬同樣也是藉由牙齒作為攻擊利器,獠牙可把鱷魚撕碎。鱷魚的攻擊手段顯然對大個頭的河馬並不起作用,河馬具有4-5釐米厚厚的皮膚,鱷魚牙齒也對河馬的厚皮無可奈何。
  • 吃肉的鱷魚為什麼會懼怕吃草的河馬?河馬:你還真當我是吃素的?
    在非洲,河馬每年殺死的人比獅子以及豹子加起來都多,雖然河馬是食草動物,但它們經常欺負鱷魚,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河馬與鱷魚如果你去非洲旅行,那麼靠譜的導遊一定會告訴你:遠離河馬的棲息地,這是因為河馬非常具有領地意識,一旦有生物誤闖入它們的地盤,它們將會對該生物發起攻擊。
  • 鱷魚群遇到河馬群,哪一方更厲害?為什麼?
    鱷魚和河馬唯一能夠相遇的機會只可能發生在非洲,因為雖然鱷魚在世界上分布很廣,但河馬是非洲獨有的動物,而能夠與龐大體型的河馬相提並論的,在非洲也只有一種鱷魚-尼羅鱷。那麼,鱷魚為什麼不吃河馬呢?鱷魚群與河馬群哪一方更厲害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兩個問題。鱷魚不吃河馬?
  • 中華白海豚聲納出問題誤闖西江 漁政船隻監控
    中華白海豚誤闖西江誰來救?  在羚羊峽一帶至少發現6條,可能因聲納出問題而從鹹淡交界進入淡水區  本報訊(記者/謝輝西江日報記者/楊永新)西江肇慶段驚現中華白海豚,而且不是一條,是一群。廣東省漁政總隊肇慶支隊稱,這群中華白海豚可能本身的聲納出現問題,以致誤闖西江,目前已派出船隻進行監控,並強調中華白海豚是稀有魚類,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呼籲漁民切勿誤傷。  市民三報目睹白海豚  昨天下午,記者隨同市漁政支隊的執法船一起,來到西江羚羊峽一帶。
  • 巨鯨誤闖山東榮成養殖區死亡 打撈上岸
    1月20日,因誤闖養殖區而死亡的巨鯨在山東榮成一漁港碼頭被打撈上岸。1月20日,因誤闖養殖區而死亡的巨鯨在山東榮成一漁港碼頭被打撈上岸。    新華網山東頻道1月22日電 21日,一條長近16米,重47噸的巨鯨因誤闖山東榮成海域養殖區而死亡。據悉,這一疑似「抹香鯨」 的「海中巨無霸」近日將被送往青島,由有關部門對其進行處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齊魯網無關。
  • 鱷魚看了河馬一眼,河馬上來就開打:你瞅啥?
    鱷魚看了河馬一眼,河馬上來就開打:你瞅啥?鱷魚作為水中的霸主,幾乎水中所有的動物都會懼怕它,但畢竟萬物相生相剋,鱷魚也有害怕的動物,那就是河馬,當河馬與鱷魚相遇時,會發生什麼呢?一起來看一下吧。一條鱷魚和往常一樣在水裡遊動著,突然它的身後跑來了一隻河馬,河馬不斷的挑釁著鱷魚,似乎在驅趕鱷魚離開這片水域,鱷魚也是非常的無奈。河馬體型龐大,鱷魚根本不是它的對手,更用不出自己的死亡翻滾,在河馬的驅逐下,鱷魚只好慢慢的遊上岸邊,此時的河馬更加的猖狂,鱷魚遊到岸邊之後,河馬依然窮追不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