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獅偷襲小河馬,被趕來的母河馬救下,最後卻被公河馬吞食

2020-12-04 雪靈谷動物地理

在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裡,生活著唯一一種水陸兩棲的有蹄動物——河馬。為了適應水裡的生活,河馬通體光滑無毛,但是皮很厚,這樣能起到隔熱作用;河馬的皮膚表面還會分泌一種紅色的液體作為天然防曬劑,來溼潤皮膚,常常被人誤以為排出來的是「血汗」。

河馬作為草食動物,主要以岸上的青草為食,當然也會吃少量的水生植物。它通常在晚上上岸覓食,一隻河馬一個晚上大概能吃掉40千克的草和葉子。

偶爾也發現雄河馬攻擊小河馬,以及過河的羚羊,來,吃點肉改善下夥食。其實,它們龐大的身軀,加上粗大的頜骨、發達的犬齒與寬大的嘴巴,很適合捕獵動物。

河馬喜歡用自己的糞便來標記領地。在排便時,它們還旋轉尾巴,把糞便儘可能潑灑到更大的區域中,這遍布糞便的領域就是它的領土了。一旦發現別人踏入它的領地,不管你是有意還是無意,它都會張開血盆大口,用鋒利牙齒奮力一咬,「入侵者」還沒反應過來,就已淪為其口中的美食。

陸地上還沒有哪一種動物能夠成為河馬的天敵。河馬高達2200千克的咬合力,比起鱷魚的2000千克還更勝一籌。不過,獅子和鱷魚打不贏成年河馬,難不成不會對其幼崽下手?但是河馬媽媽常常會形影不離地跟隨在幼崽身邊,所以獅子和鱷魚想要捕獵河馬幼崽並不那麼容易。

據《鏡報》報導,一頭小河馬背著河馬媽媽獨自上岸覓食,不料遇到了兩隻飢腸轆轆的獅子。獅子發現小河馬的身邊沒有河馬媽媽跟隨,喜出望外,這是捕獵河馬寶寶的最好時機。

獅子想偷襲河馬寶寶,得十分小心,如果驚動了河馬媽媽,不僅吃不到河馬肉,還可能會被憤怒的河馬媽媽踩死。在人們印象中,河馬一向溫順憨厚、肥大慵懶。但是,一旦發起脾氣來,尤其發現你去傷害它的寶寶時,它會用自己鋒利的獠牙去刺死你。

其中一隻母獅悄悄向前移動,慢慢走近河馬寶寶身邊,另一隻獅子裝著在觀風,準備在關鍵時刻衝上去幫忙。母獅趁著河馬寶寶的注意力不集中,突然跳了起來向小河馬發起攻擊,一下就跳到它的背上,用前爪與嘴巴撕咬著河馬寶寶,痛得河馬寶寶哇哇大叫,嘶叫聲響破天際。

河馬寶寶的叫聲引來了河馬媽媽,笨重的河馬媽媽相當氣憤,面目猙獰,口露獠牙,用差不多40千米的時速衝上岸,準備去救援河馬寶寶,一邊還張開巨嘴怒吼著,嘴張開得那麼大,簡直是可以一口一頭獅子。

看到瘋狂衝過來的河馬媽媽張開血盆大口,兩隻獅子根本就沒有打架的勇氣,趕緊放開小河馬奪路而逃。憤怒的母河馬氣還沒有消,繼續追逐獅子。

另一隻獅子見狀撲了上來,想抓咬母河馬,這對於皮厚4釐米仿佛穿著天然鎧甲的母河馬來說,只能算是撓痒痒了,獅子見狀嚇得趕緊逃命。估計一邊走一邊想:今天怎麼遇到這麼厲害的主,要不是我們跑得快,險些性命不保。

河馬媽媽哪肯放手,在獅子後面緊追不捨。你要知道,哺乳期的母河馬護崽心理迫切,對於欺侮它寶寶的行為是零容忍。

但出乎意料的是,旁邊的一隻公河馬快速衝了上來,一口咬住小河馬來回甩著。河馬媽媽看到後更是勃然大怒,回過頭來收拾公河馬,這時兩頭河馬撕咬在一起,都張口大嘴咆哮著,伺機撕咬對方,場面觸目驚心。

河馬媽媽咬住雄河馬的頭部,想咬死對方,但公河馬也不是好欺負的,兩者打得不可開交,螳螂捕蟬不知道黃雀在後,小河馬最後被另外一隻潛伏在一旁的公河馬殘忍吃掉了。

相關焦點

  • 非洲獅偷襲小河馬,被趕來的母河馬救下,最後卻落入公河馬之嘴
    偶爾也發現雄河馬攻擊小河馬,以及過河的羚羊,來,吃點肉改善下夥食。其實,它們龐大的身軀,加上粗大的頜骨、發達的犬齒與寬大的嘴巴,很適合捕獵動物。母獅趁著河馬寶寶的注意力不集中,突然跳了起來向小河馬發起攻擊,一下就跳到它的背上,用前爪與嘴巴撕咬著河馬寶寶,痛得河馬寶寶哇哇大叫,嘶叫聲響破天際。
  • 成年河馬與鱷魚的戰爭,往往以偷襲小鱷魚小河馬為結束
    ,只不過它們兩者的戰鬥,往往以偷襲小鱷魚小河馬為結束!    一頭成年鱷魚看見遠離母河馬的小河馬,咬著小河馬就使出鱷魚的必殺技——死亡翻滾,體型相差那麼大,小河馬不論怎樣都不是鱷魚的對手,都會成為鱷魚的食物!
  • 獅子攻擊小河馬,河馬媽媽挺身而出
    南非一處國家公園的一頭小河馬遭母獅攻擊,讓笨重的河馬媽媽以「秒速」上前救援,嚇跑母獅後趕緊帶著小河馬逃離現場,讓目睹的攝影師領悟母愛的偉大。根據《鏡報》報導,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一頭小河馬背著河馬媽媽獨自上岸玩耍,突然間遭一隻埋伏許久的母獅子突襲,痛得他當場哇哇大叫;不知道是不是小河馬的慘叫聲太悽厲,河馬媽媽用最快的速度奔上岸,並衝上前救援,嚇得母獅子見狀後趕緊逃命。
  • 為什麼河馬總是欺負鱷魚,遇上獅子就成了「挨啃小天使」
    獅子捕殺河馬本身還不是最奇怪的,更怪的是,從圖片和視頻上看,河馬遇到獅子幾乎不反抗,只是坐著挨啃,「挨啃小天使」正是因此得名。有一次,三隻雌獅就在陸地上殺死了河馬母子,小河馬還抵抗了一陣,母河馬幾乎就是引頸就戮,被獅子給活吃了。雌獅襲擊河馬對誰不重要,關鍵是在哪河馬通常在陸地上才會遭到獅子攻擊,那它一直泡在水裡不好嗎,為什麼非要上岸呢?
  • 非洲最危險動物之一河馬
    河馬源自非洲的大型草食性哺乳類動物,陸地上第三大的動物。
  • 傳奇巨鱷古斯塔夫有多大,打得過健康的成年公河馬嗎?
    02古斯塔夫和河馬的較量大家知道,一般的尼羅鱷是比較怵河馬的,因為河馬的體型比尼羅鱷大不少。成年公河馬體重有一噸半,成年母河馬平均也有1.3噸。據可靠記錄,最大的河馬重2.6噸。古斯塔夫給了公河馬點面子,讓了一步,它潛水後從水下遊開了。接下來,古斯塔夫又遊回了那群河馬身邊,並且是浮在水面上,這是挑釁的意味。群裡有小河馬,這令成年河馬高度緊張,它們急忙聚在一起保護未成年個體。這場衝突很短暫,只有幾分鐘,但足以看出河馬對古斯塔夫的態度。對很小的鱷魚,河馬是毫不在意的,甚至允許鱷魚騎在它的背上曬太陽。
  • 行俠仗義的河馬,在鱷魚嘴裡救下角馬,網友:大俠真仗義
    行俠仗義的河馬,在鱷魚嘴裡救下角馬,網友:大俠真仗義世界上這麼大,我想去看看,現在大家來看一頭行俠仗義的河馬,在鱷魚的嘴裡就下了角馬,網友表示大俠真仗義。從文章中我們可以看到,一隻角馬被鱷魚咬住了右後腿往水裡拖,角馬則一直掙扎著往岸上跑,角馬掙扎了一段時間之後,貌似有些沒力氣了,慢慢的被鱷魚拖到了水裡,就在角馬危在旦夕的時候,從不遠處走來了兩隻河馬。這兩隻河馬發現了角馬的處境,它們慢慢的靠近鱷魚,要知道河馬是體型最大的哺乳動物,它們咬合力非常厲害,牙最長的能達到半米。
  • 鱷魚為什麼不敢攻擊河馬?看看河馬吃鱷魚兇狠樣子就知原因!
    在非洲大草原的河流中,經常可以看到鱷魚和河馬在同一條河流中活動,鱷魚即使靠得很近河馬,都不敢攻擊河馬。
  • 倭河馬與河馬首次「同框」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蘇佳霖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林潔)12月9日,7月齡的倭河馬寶寶「平果」及3月齡的河馬寶寶「菲菲」首次同時出現在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河馬水寨,這是國內首次倭河馬與河馬同展。河馬不是馬,屬於偶蹄目、河馬科、河馬屬,是源自非洲的大型草食性哺乳類動物。在野外,河馬面臨為獵肉和為剝奪牙齒而進行的非法、無限制的獵殺,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ver3.1——易危(VU)、《華盛頓公約》CITES附錄Ⅱ級保護動物。
  • 「大河馬」成了「非洲柚木」
    南京日報報導 (記者 周愛明 通訊員 雨消 王鼎)消費者點名要買「非洲柚木」地板,經營者卻用「大河馬」木材冒充。  近日,市民朱先生到雨花臺區賽虹橋盼櫞地板公司,訂購了一批高檔「非洲柚木」實木地板,花了1.35萬元。地板送到家後,木工師傅發現這批地板紋路「不太對勁」。
  • 河馬戰記:河馬大戰鱷魚,是溫順的河馬勝利還是兇殘的鱷魚勝利?
    河馬並不是一種溫順的動物,但由於笨拙的身軀,行動能力差,河馬失去了獵食其他動物的能力,只能轉向於不會移動的植物。可這絕不意味著河馬的攻擊性和戰鬥力很差。河馬與我們想像中溫順模樣不同,它不但性格暴躁,更是具備了強大攻擊能力。河馬具有強烈的領地意識,或者是領水意識,當其他動物侵入它的領水時,河馬極有可能會發動攻擊,尤其是那些成年的雄性河馬,有時候它們會殺了非自己後代的小河馬。
  • 河馬的天敵是什麼動物,河馬為什麼不怕鱷魚,它們的關係很微妙!
    野外,和河馬最容易相遇的就是非洲尼羅鱷了,尼羅鱷的生活環境和河馬一樣,都是非洲熱帶地區有水源的河流中,最大個體身體長度可以達到6米,平均體長為3.7米,體重為225-1000千克,它是一種噸位級食肉動物。尼羅鱷的身體機構使它非常強壯,強有力的尾巴能夠推動它在水裡快速潛行,而且它是一種適應能力極強的鱷魚,可以通過挖掘洞穴來躲避乾旱季節。
  • 河馬"可愛"大熊貓"憨厚" 別以為它們是「吃素」的
    河馬、斑馬、駱駝、鴕鳥、袋鼠、黑猩猩、大熊貓……貌似憨厚或可愛,其實很危險   日前,一位中國女遊客在非洲遭河馬襲擊,不幸身亡。其實一直以來,各旅遊區、動物園的數字統計中,「食草動物」造成的傷亡數字一直高於看上去兇神惡煞的「食肉動物」。
  • 鬣狗咬住河馬尾巴,被河馬一路拖出好遠,河馬:還不鬆口嗎?
    鬣狗咬住河馬尾巴,被河馬一路拖出好遠,河馬:還不鬆口嗎?在一望無際的非洲大草原上生活著無數的生物,而鬣狗無疑是其中最頂尖的存在,它們憑藉一手祖傳的掏肛絕技以及龐大的種群數量,在草原上稱霸一方,被譽為非洲草原上的二哥。就算是一隻雄獅見到了成群的鬣狗也會退避三舍。
  • ​ 河馬愛亞達童話一般的故事
    河馬愛亞達童話一般的故事網路上流傳著一楨河馬與象龜的照片和一段故事, 一隻才一歲大失去親人的小河馬和一隻130歲的亞達伯拉象龜變成了好朋友:整個故事曲折離奇得像是童話,但確實是真的發生在非洲肯亞的一個生態保護區,還扯上了去年底發生在南亞的海嘯,傳到了6000公裡外的非洲東岸肯亞的海邊。
  • 非洲之王鱷魚,水中無敵,碰到河馬為什麼就乖乖認輸?
    鱷魚的咬合力非常強,在非洲幾乎就沒有對手,但非洲還有另一種矮墩可愛、人畜無害的河馬卻從來都不怕鱷魚,甚至還能和鱷魚在同一個池塘中共享淤泥,來來往往互不理睬,這究竟是什麼情況?河馬,真的是人畜無害嗎?在大家的印象中,河馬很可愛,那小眼睛,大嘴巴,圓滾滾的身體、粗短腿,還有那根短尾巴,不過有一點要注意了,如果在動物園圍觀河馬,千萬不要出現在它的尾巴側向30度範圍內,因為河馬有個最喜歡的動作就是甩屎,7-8米範圍內,那絕對是無法避免被甩渾身屎!
  • 閹割雄河馬有多難?河馬:我有特別的保護蛋蛋的方法
    河馬通常非常具有攻擊性,它們脾氣暴躁而且完全不怕人類。在非洲,多數由野生動物造成的人類傷亡都是河馬乾的「好事」。烏幹達,一名狂奔的動物園管理員,最後僥倖逃脫。但並不是人人都這樣幸運。來源見水印。儘管屬於受威脅物種(河馬在IUCN的名單上列為易危動物),但河馬的人工繁殖其實做得相當好,在很多動物園裡其實已經過於好了。一個成年雌性河馬在她40年的生命中一般會產生大約25頭子女,考慮到養殖這種大型動物需要一大筆錢,這一數量未免顯得太多了。動物園方面有需要手動限制一下河馬的繁殖——例如,把雄河馬閹掉。
  • 河馬,獅子也不敢招惹的非洲巨獸,每年有數百人命喪河馬之口
    河馬是這個組合之中唯一一個半水生哺乳動物,白天,河馬在水中休息,順便吃點水生植物,而到了晚上,河馬就會上岸去尋找陸地上的草和樹葉食用。對於一個完全吃素的龐然大物而言,每天的進食量自然是不會少的。一般來講,河馬一個晚上的食草量就可以達到四五十公斤。一個完全吃素的動物,卻能夠讓非洲草原上兇猛的掠食者敬而遠之,這聽起來就讓人覺得精神振奮。
  • 看不見的殺手讓非洲天堂變成了「河馬墳場」
    2004年8月在非洲烏幹達的伊莉莎白女王國家公園,巡邏人員發現了幾具異常死亡的河馬屍體,很快調查人員介入。這幾頭河馬屍體已經高度腐爛,調查人員隱隱覺得不大對勁,因為他們找不到河馬的死因。幾天內,更多的河馬屍體出現,甚至有的屍體順著水流飄到有人居住的岸邊。
  • 獅子偷襲河馬,不料反被河馬一口咬住頭部,下一秒獅子悲劇了!
    獅子偷襲河馬,不料反被河馬一口咬住頭部,下一秒獅子悲劇了! 河馬雖然看上去忠厚老實,但是相比較於大象而言,這傢伙喜怒無常,心情好的時候就會拔刀相助,但是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會把自己前一秒剛辛苦救下來的獵物一口咬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