閹割雄河馬有多難?河馬:我有特別的保護蛋蛋的方法

2021-02-25 果殼

河馬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之一。在這個星球的陸地上,體型更大的動物僅有大象及某些犀牛。河馬通常非常具有攻擊性,它們脾氣暴躁而且完全不怕人類。在非洲,多數由野生動物造成的人類傷亡都是河馬乾的「好事」。


烏幹達,一名狂奔的動物園管理員,最後僥倖逃脫。但並不是人人都這樣幸運。來源見水印。

儘管屬於受威脅物種(河馬在IUCN的名單上列為易危動物),但河馬的人工繁殖其實做得相當好,在很多動物園裡其實已經過於好了。一個成年雌性河馬在她40年的生命中一般會產生大約25頭子女,考慮到養殖這種大型動物需要一大筆錢,這一數量未免顯得太多了。動物園方面有需要手動限制一下河馬的繁殖——例如,把雄河馬閹掉

維也納獸醫大學野生生態學研究中心的克裡斯·瓦爾澤(Chris Walzer)團隊在《獸醫產科學》上發表了論文,闡述一種新的「河馬閹割術」。這並不是小題大做,要知道,閹割一個重達一噸半、長著血盆大口,體毛濃密且皮膚又厚又有彈性的大型動物,和閹割小貓小狗有天壤之別

河馬的卡通形象大都憨態可掬,但在現實中可是破壞力十足的龐然大物。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第一個難題就是要把河馬麻醉得恰到好處。「河馬太過危險,幾乎沒人願意去對它們做手術。在這過程中最大的問題是注射多大劑量的藥物使其麻醉才最合適。」瓦爾澤說:「因此,我們開發了這種新的麻醉方法。」

更讓人難辦的是,河馬的睪丸是會移動的……這使得受試者很難找到這對傢伙。按照瓦爾澤在論文中提到的說法,河馬「有著高機動性的睪丸」:與人類不同,河馬的睪丸並不外露,也並非固定在腹部的特定位置。它們實際上位於腹股溝的一個小溝中。而具體這對睪丸位於什麼位置,那就說不準了。「河馬的睪丸可以伸縮,甚至可以深入到體內約40cm的位置,這使得找到它們變得困難。」瓦爾澤指出,在之前的文章中研究人員就已紛紛表示睪丸難以定位,至少一篇文獻提到睪丸的位置「不被我們所知」

河馬閹割操作示意圖。圖片來源:Chris Walzer et al. (2013) Theriogenology.

瓦爾澤研發的新閹割技術包括最初的麻醉處理和隨後的閹割,他們利用超聲波探測技術對睪丸進行定位。然而,手術者的操作仍要倍加小心:在麻醉河馬後,河馬後腿的位置對河馬睪丸的定位尤其重要(圖A)。如果這條腿被吊拉過高,河馬睪丸就會收縮回到腹股溝褶內,導致無法被檢測定位(圖B)。而由於河馬的睪丸在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都是高度可變的,切口的位置需要根據超聲探測的結果進行確定(圖C)。如果睪丸縮回腹股溝太深,研究人員還需要用一個由無菌包包裹的探頭插入切口,再去探測睪丸具體的位置。目前,這一團隊已經成功對歐洲的16頭河馬進行了手術。研究人員也鼓勵動物園的員工們按照這一流程自行閹割河馬。


目前,科學家還不清楚河馬具有這一「高機動性」睪丸的原因,然而有推測認為這是一種防禦機制。「有理論指出,公河馬在爭奪配偶時並非僅僅靠張開大嘴來顯示自己的雄性氣概——它們同時也會試圖咬碎對手的睪丸。」瓦爾澤說,「如果你可以摧毀對手的睪丸,無疑會為繁殖取得先機。」如果睪丸位於身體的最深處,無疑有助於抵抗競爭對手長而尖利的大牙

在野生環境中河馬通常不會互相打鬥致死,強者展示了自己的權威後,弱者就會離開並尋找新的領地。但在人工養殖的環境中狹小的環境改變了他們的行為。瓦爾澤說:「在進入發情期前對河馬進行閹割是很有必要的,否則兩頭雄性河馬的打鬥會造成死亡。」因此閹割手術在減少河馬數量的同時,也使得雄性河馬「性格更好」,使得他們更容易和其他河馬共享領地。

獸醫相關問題,找他吧:

掃一掃二維碼即可快速提問

很給力哦~



我就靜靜地等著你點讚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大的動物之一河馬閹割的N個難題
    一個成年雌性河馬在她40年的生命中一般會產生大約25頭子女,考慮到養殖這種大型動物需要一大筆錢,這一數量未免顯得太多了。動物園方面有需要手動限制一下河馬的繁殖——例如,把雄河馬閹掉。    維也納獸醫大學野生生態學研究中心的克裡斯·瓦爾澤(Chris Walzer)團隊在《獸醫產科學》上發表了論文,闡述一種新的「河馬閹割術」。
  • 闢謠:河馬強大是因為它有「五大秘密」?
    最近發現網絡上很多關於河馬的文章,其中比較熱的就是「河馬的5大秘密」,看到這個標題,我先是一愣,「河馬強大的5個秘密」是什麼鬼?為此,我先在網上搜索了一番,終於弄清楚了原委。下面,我們來看一下所謂的「河馬強大的5個秘密」究竟是什麼?靠譜嗎?
  • 遭河馬襲擊女遊客命喪肯亞 成年河馬咬合力超1噸
    當日晚間,她在酒店吃完晚飯回房間的路上遭到河馬襲擊,隨後被送往附近醫院救治,但因流血過多不幸死亡。  據德新社援引肯亞當地媒體報導,當時,這位上海女遊客在鄉村俱樂部附近的自然保護區試圖給小河馬拍攝照片時,遭到了河馬媽媽的瘋狂攻擊。當地工作人員發現後立即開槍射殺了這隻野生河馬,不過女遊客傷勢過重,在送往醫院途中死亡。
  • 非洲獅偷襲小河馬,被趕來的母河馬救下,最後卻被公河馬吞食
    在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裡,生活著唯一一種水陸兩棲的有蹄動物——河馬。為了適應水裡的生活,河馬通體光滑無毛,但是皮很厚,這樣能起到隔熱作用;河馬的皮膚表面還會分泌一種紅色的液體作為天然防曬劑,來溼潤皮膚,常常被人誤以為排出來的是「血汗」。
  • 非洲獅偷襲小河馬,被趕來的母河馬救下,最後卻落入公河馬之嘴
    在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裡,生活著唯一一種水陸兩棲的有蹄動物——河馬。為了適應水裡的生活,河馬通體光滑無毛,但是皮很厚,這樣能起到隔熱作用;河馬的皮膚表面還會分泌一種紅色的液體作為天然防曬劑,來溼潤皮膚,常常被人誤以為排出來的是「血汗」。
  • 倭河馬與河馬首次「同框」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蘇佳霖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林潔)12月9日,7月齡的倭河馬寶寶「平果」及3月齡的河馬寶寶「菲菲」首次同時出現在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河馬水寨,這是國內首次倭河馬與河馬同展。河馬不是馬,屬於偶蹄目、河馬科、河馬屬,是源自非洲的大型草食性哺乳類動物。在野外,河馬面臨為獵肉和為剝奪牙齒而進行的非法、無限制的獵殺,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ver3.1——易危(VU)、《華盛頓公約》CITES附錄Ⅱ級保護動物。
  • 吃草的河馬為何不怕吃肉的鱷魚,河馬:真當我是吃素的?
    鱷魚是淡水殺手,河馬親緣最近的兄弟也是魚,是一口可以吞了鱷魚的鯨魚,可見河馬之所以兇悍也是有背景的。對於人類來說,相較於河馬,我個人認為鱷魚更為危險,河馬會光明正大告訴你:我要吃你!鱷魚不可怕,就怕鱷魚有「文化」,它是水下精明而又陰線的獵人,兩隻小眼睛浮出水面,獵物一過來就突然張開血盆大口。
  • 河馬戰記:河馬大戰鱷魚,是溫順的河馬勝利還是兇殘的鱷魚勝利?
    那麼,當隱藏的王者河馬遇上鱷魚時,是否能夠勝利?河馬演化對於河馬的演化,在過去存在兩種不同的說法,第一種認為豬是河馬親緣關係最近的動物,因此河馬應該歸屬在豬這一類別當中;第二種認為,河馬是一種獨立的生物,雖然與豬有一定的親緣關係,但是存在巨大的差別。在傳統的分類學中,河馬被單獨劃分成在偶蹄目下的一個亞目,與豬形亞目並行。
  • 「河馬醫生」:讓醫療有溫度
    「我希望用有溫度的醫療呵護更多兒童的健康。」家裡三代行醫,醫生出身的柯東月和他的河馬兒科正踐行著這樣的理念。  2018年,第一家河馬兒科在瀋陽市和平區成立。在這裡,不僅有和柯東月有相似工作經歷的、具有公立醫院工作背景的醫生,還有更加體貼和人性化的診斷服務。
  • 河馬,獅子也不敢招惹的非洲巨獸,每年有數百人命喪河馬之口
    即使是有草原之王之稱的獅子也絕不敢輕易招惹河馬。河馬到底有什麼厲害的,能夠唬住百獸之王?在絕對的力量面前,一切都是浮雲。河馬的體型巨大,在非洲草原上除了大象以外,在體型上完全碾壓其它動物,在龐大的身軀面前,所有的食肉動物都只能望而卻步。
  • 為何吃草的河馬不怕吃肉的鱷魚?河馬:鯨魚是我兄弟
    河馬脾氣暴躁、極具領地意識,但食物上的競爭較為平衡,或者說是河馬壓制著鱷魚,所以一般情況下河馬都不怕與鱷魚「和平相處」。但如果河馬群中有幼崽,成年的河馬就會趕走鱷魚,鱷魚也只能乖乖溜開。生死決戰在野外河馬與鱷魚很少發生衝突,如果非要拼個你死我活,場地的選擇很關鍵。
  • 成年河馬與鱷魚的戰爭,往往以偷襲小鱷魚小河馬為結束
    ,只不過它們兩者的戰鬥,往往以偷襲小鱷魚小河馬為結束!    一頭成年鱷魚看見遠離母河馬的小河馬,咬著小河馬就使出鱷魚的必殺技——死亡翻滾,體型相差那麼大,小河馬不論怎樣都不是鱷魚的對手,都會成為鱷魚的食物!
  • 河馬脾氣有多暴躁?一河馬怒驅三雄獅,管你們是不是草原之王?
    在非洲大草原上,獅群是草原上最強大食肉動物,而雄獅是草原之王,站在食物鏈的頂端位置,草原上很多動物都在它的食譜上,但即使是成年是雄獅,都有不敢捕獵的動物,例如成年大象,犀牛等,這次加入一頭河馬,而且是一頭河馬驅趕三頭雄獅,讓雄獅們落荒而逃,河馬更具氣勢。
  • 河馬被餵食塑膠袋 遊客行為令人髮指
    今天小編要說的就是不久前發生的動物園中向河馬餵食塑膠袋的事件,當時小編聽說之後著實氣著了,現在哪都有文明出遊的標語,這位仁兄的眼著實很大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南昌動物園在十一假期間迎來了人群高峰,於是就有了一個自以為瀟灑的仁兄翻越了河馬園的圍欄,帶著孩子進入了河馬園內,
  • 我去河馬當「教授」
    看到這個題目,估計有很多人會納悶兒,「河馬」是什麼?當「教授」是咋回事兒?老徐還能當「教授」?
  • 河馬"可愛"大熊貓"憨厚" 別以為它們是「吃素」的
    其實,動物的食性與它們的攻擊性是兩種概念,很多食草動物攻擊性非常強,而且像這次惹禍的河馬,嚴格地講,是一種雜食動物——它也是吃肉的!   「五一」期間出行,面對它們,還是謹慎些吧。   河馬、黑猩猩:有肉就吃有氣就撒型   河馬這種動物的外形,你應該比較熟悉了;但它的內心世界和爆發力,你可能並不熟悉。
  • 肯亞河馬被擊斃是因攻擊遊客嗎真相是什麼?河馬是保護動物嗎?
    原標題:攻擊臺灣遊客致其1死1傷,肯亞河馬被擊斃引爭議@紅星新聞 官方微博8月14日消息,據肯亞《星報》消息,當地時間8月12日,兩名中國臺灣遊客在肯亞奈瓦沙湖遭到河馬攻擊,造成一死一傷。8月12日晚,攻擊遊客的河馬被擊斃。這起不幸的事故,以及肯亞相關部門的處理卻引發了多種爭議。
  • 鱷魚為什麼不敢攻擊河馬?看看河馬吃鱷魚兇狠樣子就知原因!
    鱷魚作為一種的冷血爬行動物,本應是什麼都不怕,卻為何不敢攻擊河馬?鱷魚會吃小河馬,但河馬有時也會殺大鱷魚,看看這次拍攝到河馬吃鱷魚兇狠樣子就知了!  在河邊上,一鱷魚仰著肚皮倒在水裡,已經死亡。鱷魚雖然有盔甲保護,但即使是活著的鱷魚,那堅硬的盔甲都抵擋不了河馬的一咬,河馬的咬合力非常強,一張巨嘴比陸地上任何一種動物的嘴都大,而且嘴裡的獠牙特別長,可以輕易咬穿鱷魚。
  • 世界上最像豬的小河馬,親人無攻擊性,還是河馬界的「汗血寶馬」
    小編想應該很多人都是很喜歡小動物的吧,有不少人甚至還會在家裡養很多小動物作為寵物陪伴自己,不能作為寵物的話也會時不時去一趟動物園,看看那些自己喜歡的大型動物或者是野生動物。不過應該大部分人喜歡的都會是那些安靜可愛一點的動物,摸得到的比如說貓貓或者兔子,遠一點的摸不到的例如說大熊貓。
  • 口袋妖怪:呆萌河馬獸看起來很呆,實力卻很不一般
    Hello,大家好我是蛋蛋,關注蛋蛋文末給個三連。 河馬獸:地面神奇寶貝,體型巨大,身高2米,體重300kg,是非常強大的地面型神奇寶貝,擁有一張巨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