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馬戰記:河馬大戰鱷魚,是溫順的河馬勝利還是兇殘的鱷魚勝利?

2021-01-15 不正經業餘讀書愛好者

河馬是陸生動物當中僅次於大象的哺乳動物,印象中的河馬是溫順的食草性動物,然而實際上,河馬屬於雜食性動物,而且是一種性格非常暴躁的動物。在所有的哺乳動物中,河馬具有的攻擊性和戰鬥力絕對是頂尖的,在進入它領地範圍內的動物都會成為它的攻擊對象,這一點於鱷魚有點類似。鱷魚簡直是動物界的一大霸主,幾乎沒有一種動物是它不會襲擊,野牛、大象、斑馬、長頸鹿、人等等,除了需要長時間待在水裡之外。那麼,當隱藏的王者河馬遇上鱷魚時,是否能夠勝利?

河馬演化

對於河馬的演化,在過去存在兩種不同的說法,第一種認為豬是河馬親緣關係最近的動物,因此河馬應該歸屬在豬這一類別當中;第二種認為,河馬是一種獨立的生物,雖然與豬有一定的親緣關係,但是存在巨大的差別。在傳統的分類學中,河馬被單獨劃分成在偶蹄目下的一個亞目,與豬形亞目並行。但在現代分子生物學的研究中發現,其實河馬與現代的鯨魚及海豚有著非常近的親緣關係,兩者雖然在形態上存在很大的差異,但是兩者的基因上的差異卻是很小的。因此,在現在分類學中,將河馬與鯨魚、海豚併入同一亞目,稱為鯨-河馬型亞目。

根據最早的化石推測,偶蹄目演化的時間應在6500-7000萬年前,從已經滅絕的踝節目中的真獸類中分離出來。河馬與鯨魚有著共同的祖先,出現約在6000萬年前,且稱之為鯨馬,此時它與其他的偶蹄目類動物早已分家,並且早已是過上了半水半陸地的生活。在約5500萬年前,河馬與鯨魚分家,鯨魚的祖先—巴基鯨進一步的進入到深水區域,於是鯨魚的四肢逐漸退化成魚鰭,而河馬的祖先碳獸則是繼續留在淺水區,且保留著四肢的形態生存至今。不過從至今發現的化石來看,發現的鯨魚最早化石時間是在約5300萬年前,而河馬的化石則為約4000萬年前,兩者在時間上存在比較大的差距。

總所周知,鯨魚是海洋中的霸主,幾乎只有它欺負別人,沒有別人能夠欺負它,當然要將人類除外。對於它的同祖兄弟,河馬而言,則是存在差距不是一星半點。

暴躁的河馬,陸地上隱藏的王者

河馬是陸地上僅次於大象的第二大哺乳動物。成年的河馬身長約為3.5-4.5米,重約3-4噸,但身高僅有1.5米左右,因為它的四肢特別短,圓滾滾的身體就已經表明它的行動很笨拙。但是河馬卻長了一張粗壯的腦袋和一張十分巨大的嘴,這張嘴比陸地上任何一種動物的嘴都要大,上下頜最大能夠張開到90度。而且大嘴裡的牙齒也是過分的巨大,門牙就像是鏟子一般像前生長,門牙的長度達到60-70釐米,一顆門牙的重量達到2-3千克,河馬的犬齒長度超過了門牙達到了75釐米,是它主要的進攻武器。除了靈長目的動物之外,其他的動物都是依靠嘴和牙齒作為武器的,河馬也在其中,而且它的武器是名列前茅的。

河馬並不是一種溫順的動物,但由於笨拙的身軀,行動能力差,河馬失去了獵食其他動物的能力,只能轉向於不會移動的植物。可這絕不意味著河馬的攻擊性和戰鬥力很差。河馬與我們想像中溫順模樣不同,它不但性格暴躁,更是具備了強大攻擊能力。河馬具有強烈的領地意識,或者是領水意識,當其他動物侵入它的領水時,河馬極有可能會發動攻擊,尤其是那些成年的雄性河馬,有時候它們會殺了非自己後代的小河馬。同時,河馬是群居動物,當很頭河馬擁擠在同一塊水域時,只要有動物敢進入水中,河馬群必定群起而攻之。據不同的觀察記載,河馬攻擊的對象有同類、羚羊、幼象、水牛、斑馬、鱷魚等等。河馬不單單是攻擊而已,而且是會真真的食用這些被自己擊殺,或是被其他動物擊殺遺留在水中的動物,河馬可算作是非洲某些水域中的「清道夫」了。據相關研究人員透露,河馬食肉並不是個體行為,而是群體共有之,不過發生的頻率很低,因為河馬一般難以獲得食物。

對於食肉動物來說,長期食用食用植物性食物會導致消化系統疾病以及嚴重的營養不良,而對於食草性動物來說,長期食用肉食是不會有問題的,在長期食草的時間內,吃幾頓肉食,是有助於身體健康。就拿熊貓來說,國寶,都很熟悉,它的主要食物是竹,其實熊貓是雜食性動物,肉食對於它來說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河馬也是如此的。那麼為何它們最終都形成了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進食習慣呢?那是因為它們身體結構因素限制它們捕抓其他其他動物,雖然它們的性格都是比較暴躁,但是相對來說,捕獵不如享受現成的植物食物。陸地上強大的肉食性動物,如老虎、獅子、獵豹等,都是具有敏捷的身手和靈活性,對於河馬來說,兩者都是十分欠缺的。它的身軀肥胖而僵硬缺失了靈活性,同時四肢短而粗,奔跑對河馬來說就是一種負擔,浪費能量。只有當獵物進入到它們的領地中,它才會發動攻擊,獲得肉食食物,同時水中悠閒的生活和充足的食物已經磨滅了它們追逐獵物的興趣。自然演化下,一得一失,維持千百萬種生物之間的平衡。

河馬基本上是沒有天敵,除了巨大的非洲鱷魚。河馬長時間待在水域裡,陸地上的老虎獅子之類的都不會捕抓水中的食物,即便是要上岸,亦是在距離河流等水域很近的地方尋找食物(因為河馬的的體質不適應與長時間生活在高溫的非洲陸地上)。據生物學家觀察所知,僅有少數的河馬幼崽葬身於獅子老虎的口中。並且河馬的皮膚很厚,達到5釐米的厚度,一般的動物的牙齒根本無法穿透,即便獅子老虎也不一定能夠吃得透。最具有威脅力的就是同樣長期生活在非洲水域中的鱷魚,鱷魚是肉食性動物,而且攻擊性十足,戰鬥力非凡,路過水域的所有生物都是它的攻擊對象,即便是河馬大象。非洲鱷魚,既是尼羅鱷,成年尼羅鱷的體長在2-6米,體重為225-1000公斤,尼羅鱷非常強壯,牙齒極其鋒利,致命的絕招泥濘翻滾,幾乎被它拖入水中的動物都難以逃脫,但是河馬除外。河馬的皮膚非常厚實,鱷魚的牙齒都可能不能穿透,且河馬的體重遠超尼羅鱷,亦是同樣生活的在水中。所以在河鱷的戰鬥中,往往是以鱷魚無法奈何河馬而退走告終。除非是鱷魚碰上小河馬,那麼它們就是鱷魚們的美味食物了。

流汗血的不止有馬,還有河馬

在漢朝時,張騫出使西域,見到了能夠日行千裡且流汗如出血一般的寶馬,故命名為「汗血寶馬」。殊不知,除了此種汗血寶馬之外,還存在在另外一種汗血寶馬---河馬。汗血馬的汗血跡象並不是因為真的流血而形成的,也不是血液通過皮膚向外滲透成汗水流動,而是因為,汗血馬的皮膚比較薄,皮膚下血管中血液流動非常容易在在奔跑中看得清楚,而且它的肩部和頸部的汗腺很發達,因此當汗血馬奔跑導致導量出汗的同時血液流動加速,從外面看起來就像是流血一般。

而河馬不同。河馬為了適應在水中和沼澤溼地的生活,皮膚演化成光滑無毛,以減少在水中行走的阻力。久而久之,河馬的皮膚進化成不適應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如果河馬長時間待在陸地上,會使得乾裂。但是河馬並不是完全的水中動物,即便是待在水中,也是會把頭部和背部露出水面,為了保護裸露的頭部和背部,河馬演化出皮膚會分泌一種紅彤彤的類似「汗血」液體,具有防曬霜的功能,保護河馬暴露在空氣中的皮膚不被曬傷和因缺水而乾裂。此種「汗血」,既不是汗水,也不是血液,而是一種護膚霜,它呈現紅色的原因在於其中含有呈紅色的酸性色素,不但能防曬,還能保溼,同時還具備抗生素的功能,簡直是居家旅行必備的良品。

結語

在古希臘人看來,「河馬」就是「河中之馬」的意思,而古埃及人則認為,「河馬」應該是「河中之豬」才算是正確,到來今天,我們才知道,「河馬」原來是「河中之鯨」。皮糙肉厚、腰圓體胖的河馬看似溫順,但其實兇猛無比,幾乎沒有對手。但是它們卻一個個倒在了獵槍的子彈下,僅是為了幾顆牙齒。目前全球存活的河馬不過與8000多隻,但偷獵行為卻一直存在。保護野生動物,從拒絕是使用開始。

相關焦點

  • 河馬的天敵是什麼動物,河馬為什麼不怕鱷魚,它們的關係很微妙!
    鱷魚為什麼不咬河馬,河馬不怕鱷魚嗎?河馬擁有非常肥胖的身體,身上看起來非常光滑,因為它們主要生活在熱帶水草比較豐盛的地區,白天幾乎都在水裡待著,食物缺少的時候會上岸覓食,河馬是群居動物,一般都是十幾隻組成群體一起活動,有時候也會出現上百隻的盛況,平時河馬的性格比較溫順,只要不去惹怒它,它一般不會主動攻擊,帶有幼崽的雌性河馬非常容易暴躁。
  • 鱷魚為什麼不敢攻擊河馬?看看河馬吃鱷魚兇狠樣子就知原因!
    在非洲大草原的河流中,經常可以看到鱷魚和河馬在同一條河流中活動,鱷魚即使靠得很近河馬,都不敢攻擊河馬。
  • 非洲生活的河馬,性情溫順,卻讓水中小霸主鱷魚不敢正面交鋒
    雖然河馬是雜食性生物,但是它們最主要的食物還是水草,如果水草不足以讓它們填飽肚子了,它們才會上岸去尋找植物或者農作物,至於肉的話,就只有在河馬實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才會成為它們的選擇。非洲生活的河馬,性情溫順,卻讓水中的小霸主鱷魚不敢正面交鋒河馬的性格也是比較溫順的,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去傷害別的動物的,它們還喜歡成群結隊的生活在一起,經常會組成一個超大的河馬家族。在淡水中,我們所認為的水中王者便是鱷魚,可你們知道嗎,鱷魚在很多時候都是不敢去沾惹同樣生活在水中的河馬的。至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我們就不得不看看河馬真實的戰鬥力是怎麼樣的了。
  • 6噸重的河馬大戰鱷魚,瘋起來管你是誰,不服就幹!
    6噸重的河馬大戰鱷魚,瘋起來管你是誰,不服就幹! 鱷魚是水中的霸主,它們的實力強悍,給人留下的印象深刻,但鱷魚在水中也不是無敵的,體型龐大的河馬也稱得上是水中一霸,那麼它們兩者之間到底誰更厲害呢?6噸重河馬大戰鱷魚。
  • 河馬為什麼不怕鱷魚?
    對於大型的鱷魚來說,就基本沒有天敵了。 河馬雖然看起來很憨憨,但是面對鱷魚還是很勇。 河馬 如果我們仔細研究河馬會發現它真是一種非常神奇的動物,名字叫河馬和馬沒有一點點關係,從基因測序的結果顯示鯨魚其實才是河馬血緣關係最近的動物。
  • 為什麼鱷魚一般不敢招惹河馬?看到河馬的兇狠樣子瞬間懂了
    河馬,我們經常可以在電視上看到的一種動物,對於它的長相也是記憶深刻,尤其是那一張大嘴,仿佛能吞噬下很多東西,對於河馬的印象停留在非常乖巧,溫順,覺得它並不是具有攻擊力的生物!河馬也不能僅僅憑藉著長相去了解,牙齒的咬合力也是非常強悍的。河馬跟鱷魚都是一樣,生活在水裡面,但是為什麼鱷魚一般不敢招惹河馬呢?要知道鱷魚可是什麼東西都吃的!
  • 鱷魚看了河馬一眼,河馬上來就開打:你瞅啥?
    鱷魚看了河馬一眼,河馬上來就開打:你瞅啥?鱷魚作為水中的霸主,幾乎水中所有的動物都會懼怕它,但畢竟萬物相生相剋,鱷魚也有害怕的動物,那就是河馬,當河馬與鱷魚相遇時,會發生什麼呢?一起來看一下吧。一條鱷魚和往常一樣在水裡遊動著,突然它的身後跑來了一隻河馬,河馬不斷的挑釁著鱷魚,似乎在驅趕鱷魚離開這片水域,鱷魚也是非常的無奈。河馬體型龐大,鱷魚根本不是它的對手,更用不出自己的死亡翻滾,在河馬的驅逐下,鱷魚只好慢慢的遊上岸邊,此時的河馬更加的猖狂,鱷魚遊到岸邊之後,河馬依然窮追不捨。
  • 吃草的河馬為何不怕吃肉的鱷魚,河馬:真當我是吃素的?
    鱷魚是淡水殺手,河馬親緣最近的兄弟也是魚,是一口可以吞了鱷魚的鯨魚,可見河馬之所以兇悍也是有背景的。對於人類來說,相較於河馬,我個人認為鱷魚更為危險,河馬會光明正大告訴你:我要吃你!鱷魚不可怕,就怕鱷魚有「文化」,它是水下精明而又陰線的獵人,兩隻小眼睛浮出水面,獵物一過來就突然張開血盆大口。
  • 兇殘無比的鱷魚,為什麼不會吃河馬呢?真相沒你想的這麼簡單!
    兇殘無比的鱷魚,為什麼不會吃河馬呢?真相沒你想的這麼簡單! 無所畏懼的鱷魚經常潛伏在水中捕捉一些獵物,就連是兇猛的獅子在過河時也有可能會被它按入水中,不過在野外有一種動物它卻並不敢動,那就是河馬,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南非河中爆發動物大戰 河馬幫鱷魚殺戮牛羚
    原標題:南非河中爆發動物大戰 河馬幫鱷魚殺戮牛羚  原標題:南非河中爆發動物大戰 河馬幫鱷魚殺戮牛羚   一隻牛羚來到河邊飲水,一條鱷魚悄悄逼近,對毫無準備的牛羚發動突襲。(網頁截圖)   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鏡報》2月12日報導,27歲攝影師尼克·科勒爾在南非Shingilana大壩的Londolozi私人禁獵區抓拍到驚人一幕:鱷魚、牛羚以及河馬三方爆發混戰,「戰鬥」持續長達1小時。   當時,一隻牛羚來到河邊飲水,一條鱷魚悄悄逼近,對毫無防備的牛羚發動突襲。罕見的是,河中的一頭河馬突然衝出水面加入戰鬥,導致牛羚的處境更為糟糕。
  • 角馬要過河,鱷魚上去就是一口,河馬看到也想要分杯羹
    眾所周知,鱷魚是水中的霸主,無論是它那長滿尖牙的大嘴還是那粗壯的體型,再加上那強大的咬合力,都會讓人把它和死亡聯繫在一起。我們再看一下河馬,從它那憨憨的外表,看起來笨重的體型,雖然也有一張血盆大口,但是獠牙卻沒有鱷魚多,讓人們怎麼也聯想不到河馬是能夠和鱷魚相提並論的。
  • 為何吃草的河馬不怕吃肉的鱷魚?河馬:鯨魚是我兄弟
    而鱷魚(17km/s)在陸地上能看到一陣「河馬風」,在水中比河馬靈活(12km/s)。鱷魚與河馬在大型水域中,鱷魚是不懼怕河馬的,因為打不過可以跑,反正它也追不上。鱷魚背景也很強大,源於以恐龍為食的史前兇獸恐鱷。
  • 角馬被鱷魚咬住,河馬忙來相助,很溫馨的一幕
    但這條河裡有兇殘的尼羅鱷,每年都有百萬頭以上的角馬從這裡經過,場面異常壯觀,被稱作是「天國之渡」。有一位攝影師在非洲拍到這樣一幕。一隻角馬被鱷魚咬住了後肢,龐大的鱷魚死死地把角馬往河裡拖。角馬危在旦夕,即將淪為鱷魚的腹中餐。就在此時,兩頭河馬發現了角馬的處境。河馬是淡水流域體型最大的哺乳動物,嘴巴張開後能夠活活咬死一條大鱷魚。
  • 成年河馬與鱷魚的戰爭,往往以偷襲小鱷魚小河馬為結束
    河馬與鱷魚都是可以水裡和陸地生活的動物,鱷魚是肉食性動物,河馬是雜食性動物,以植物為主,但並不是說河馬打不贏鱷魚
  • 河馬媽媽正在睡覺,小河馬跑到河邊,被鱷魚吃掉
    河馬媽媽正在睡覺,小河馬跑到河邊,被鱷魚吃掉在大自然中看似非常平靜和諧的時候,往往會藏著巨大的危機,一群大象來到河邊喝水的時候,沒料到一隻鱷魚突然冒出來,咬住了小象的鼻子,當小象無法甩掉這隻鱷魚的時候,幸好得到了象媽媽的援助,成功擺脫鱷魚口。
  • 為何說河馬是鱷魚剋星,有啥秘密武器?看河馬打鱷魚現場你就知道
    這個時候就有很多人想知道,除了人的幹擾,像是大象、犀牛、河馬或者是鱷魚,這些極兇猛又大型的動物,又有哪些動物能夠克制呢?但事實上還真的是有,就像是成年河馬對成年鱷魚,可以說河馬就是鱷魚的剋星了。為何說河馬是鱷魚剋星,有啥秘密武器?
  • 河馬被鱷魚發現,上去直接扯下河馬一塊肉,轉身瞬間就害怕了!
    河馬被鱷魚發現,上去直接扯下河馬一塊肉,轉身瞬間就害怕了!河馬作為一種哺乳動物。它不僅體型龐大,而且皮糙肉厚。很多動物都不敢對它們產生威脅。然而,它的咬合力也是非常驚人的。一條鱷魚竟然盯上了河馬,水中的河馬四腳朝天,應該是死了很久了。
  • 假如鱷魚與河馬單挑,誰會更勝一籌呢?答案是河馬完虐水中霸主
    首先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鱷魚再狠還是敵不過人類,由於長期以來鱷魚皮貿易的存在,已致使許多鱷魚品種種群數量減少或者瀕臨滅絕、滅絕,可以說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我們都知道世間萬物很多情況下並沒有絕對的答案,角度不同或者立場不同得出的答案自然就會不同,不管是人與人之間的是非也好,還是動物間的打鬥也罷都是如此。
  • 河馬媽媽正在睡覺,小河馬跑到河邊,不料被鱷魚暗害!
    河馬媽媽正在睡覺,小河馬跑到河邊,不料被鱷魚暗害!河馬體型龐大,自然界內鮮有天敵,雖然它是一種食草動物,但它的性情卻是喜怒無常,一隻慘遭野狗追擊的羚羊跑到水邊,終究沒有逃過野狗的廝殺。此時一隻河馬突然衝了過來,本以為小羚羊就此獲救,誰料此時的野狗不依不饒、守在岸邊,憤怒的河馬一口將小羚羊咬死,這樣的做法著實是讓人摸不著頭腦,河馬的性情還是非常殘暴的。可既便如此、幼年的河馬卻是十分可愛,幼年河馬不過幾十斤重,與成年河馬相比起來活脫脫像一個縮小版,生活在動物園中的幼年河馬深受人們的喜歡,趴在水邊賣萌的樣子更是讓人愛不釋手。
  • 食草的河馬,為何獅子鱷魚都不敢動它?其實河馬是個「戰坦」
    河馬看起來像是一種性格溫和、溫順的哺乳動物,對人畜無害,長得還有點像豬的體型,身體呈圓筒狀、腿短、臉長、皮糙肉厚,一臉呆萌,總是張大嘴巴吃草,一口能吞掉一個大西瓜,但我們不能被它的外表所迷惑,其實河馬的戰鬥力賊強,是世界上最危險的猛獸之一,每年在非洲將近有500人會死於河馬之手,平均每兩天就有3個人,比非洲獅對人類的威脅更大。那麼非洲獅和鱷魚真的不敢對河馬下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