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生活的河馬,性情溫順,卻讓水中小霸主鱷魚不敢正面交鋒

2021-01-15 野生動物自然君

非洲在我們多數人的眼裡就是炎熱的代表詞,可就是如此炎熱的地帶卻是許多植物最喜歡的生活區,也因為非洲有大量的植被覆蓋,所以這裡也成了野生動物最愛的家園,就連陸地上僅次於象和犀牛的第三大哺乳動物-河馬都基本上是生活在非洲的。

雖然河馬是大型哺乳動物,但是它們的身高卻是比較矮的,所以又壯又矮的河馬在行動上就沒有那麼的狡黠,反而會顯得比較笨拙。

與河馬龐大的身軀相匹配的就是它們粗碩的腦袋和無敵大嘴了,而且河馬的嘴巴還是陸地生物中最大的嘴巴,不但可以呈90度角把嘴給張開,還具有超強的咬合力,可以輕而易舉地將特別堅硬的東西給咬斷。

河馬的身體是由一層厚厚的皮包裹著的,並且它們的身體上除了尾巴有一些短毛外,基本上是沒有毛髮存在的。之所以河馬會有這麼厚的皮,就是因為在它們皮的裡面有一層脂肪,而這層脂肪也就是讓河馬不費吹灰之力就浮在水中的秘密所在。

雖然河馬是雜食性生物,但是它們最主要的食物還是水草,如果水草不足以讓它們填飽肚子了,它們才會上岸去尋找植物或者農作物,至於肉的話,就只有在河馬實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才會成為它們的選擇。

非洲生活的河馬,性情溫順,卻讓水中的小霸主鱷魚不敢正面交鋒

河馬的性格也是比較溫順的,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去傷害別的動物的,它們還喜歡成群結隊的生活在一起,經常會組成一個超大的河馬家族。

在淡水中,我們所認為的水中王者便是鱷魚,可你們知道嗎,鱷魚在很多時候都是不敢去沾惹同樣生活在水中的河馬的。至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我們就不得不看看河馬真實的戰鬥力是怎麼樣的了。

哪怕非洲河馬愛吃素,且性情溫和,可鱷魚即便飢腸轆轆也不敢輕易動口,只因它們也是具備了肉食性動物所擁有的的超強咬合能力,它們也會脾氣暴躁的時候,一旦河馬生氣了,那麼惹怒它們的生物就算不會造成生命危險,也會讓它們留下難以磨滅的傷痕。

我們都知道鱷魚的狩獵能力是在一個怎樣的高度,可即便是這樣,鱷魚也不敢輕易去捕食河馬,甚至於在河馬破壞了它們狩獵的進程時,鱷魚也基本上就只能吃個啞巴虧不跟河馬計較了。

其實也並非是鱷魚不想跟河馬拼個你死我活,可是河馬一般都是群居生活的,只要鱷魚一跟河馬拼命,那基本上都是被群毆的份了,就算是單打獨鬥,鱷魚也很少獲勝,所以對於自己既不能單挑又不能群戰河馬的鱷魚,當然是在看到河馬的時候就儘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基本不與河馬有正面交鋒的機會。

如果鱷魚實在是餓極了,它們大多時候也就只會選擇還沒成年的小河馬下手,而這時候鱷魚需要面對的就是性情暴躁的河馬媽媽了,雖然雌性河馬在當了母親後都會戰鬥力爆棚,但畢竟它還是獨自帶著孩子遠離河馬家族生活著的,鱷魚可以下手的機會還是比較大的。

性情溫順的河馬哪怕有著超強的戰鬥力,可最終還是難敵人類的槍林彈雨,以及人類對於肉的強大需求,而且除了人類對於它們的影響外,自然環境的日益惡化也是會讓它們的種群數量有明顯下降的。

河馬其實算是比較能夠適應自然環境變化的生物了,但如果可以提供給它們生活的區域卻越來越少的話,它們就算有再強大的生存能力,也是不可能在短時間裡讓自己的種群數量增加的。

相關焦點

  • 鱷魚為什麼不敢攻擊河馬?看看河馬吃鱷魚兇狠樣子就知原因!
    在非洲大草原的河流中,經常可以看到鱷魚和河馬在同一條河流中活動,鱷魚即使靠得很近河馬,都不敢攻擊河馬。
  • 河馬戰記:河馬大戰鱷魚,是溫順的河馬勝利還是兇殘的鱷魚勝利?
    河馬與鯨魚有著共同的祖先,出現約在6000萬年前,且稱之為鯨馬,此時它與其他的偶蹄目類動物早已分家,並且早已是過上了半水半陸地的生活。在約5500萬年前,河馬與鯨魚分家,鯨魚的祖先—巴基鯨進一步的進入到深水區域,於是鯨魚的四肢逐漸退化成魚鰭,而河馬的祖先碳獸則是繼續留在淺水區,且保留著四肢的形態生存至今。
  • 河馬,獅子也不敢招惹的非洲巨獸,每年有數百人命喪河馬之口
    即使是有草原之王之稱的獅子也絕不敢輕易招惹河馬。河馬到底有什麼厲害的,能夠唬住百獸之王?在絕對的力量面前,一切都是浮雲。河馬的體型巨大,在非洲草原上除了大象以外,在體型上完全碾壓其它動物,在龐大的身軀面前,所有的食肉動物都只能望而卻步。
  • 為什麼鱷魚一般不敢招惹河馬?看到河馬的兇狠樣子瞬間懂了
    河馬,我們經常可以在電視上看到的一種動物,對於它的長相也是記憶深刻,尤其是那一張大嘴,仿佛能吞噬下很多東西,對於河馬的印象停留在非常乖巧,溫順,覺得它並不是具有攻擊力的生物!河馬也不能僅僅憑藉著長相去了解,牙齒的咬合力也是非常強悍的。河馬跟鱷魚都是一樣,生活在水裡面,但是為什麼鱷魚一般不敢招惹河馬呢?要知道鱷魚可是什麼東西都吃的!
  • 河馬吃草的,為什麼獅子鱷魚都不敢吃它?
    都不敢吃河馬,就先讓我們分別的了解一下這三個主角吧。>生活在非洲熱帶的河流中,屬於半水生大型哺乳科動物,大型的雜食性動物,主要是吃草,體型特別大,體重有三噸左右,體長大約四米,肩高大約1.5米,它的皮很厚,還能分泌一種防曬物質,來防止陽光對皮膚的暴曬,它腦袋非常的大,它的嘴也是特別大,陸地上的動物的嘴都沒有它的大,還可以大角度的張開,身體又圓又粗,腿短,頭大,眼睛和耳朵比較小,小尾巴,能在水裡覓食,交配產仔。
  • 食草的河馬,為何獅子鱷魚都不敢動它?其實河馬是個「戰坦」
    河馬看起來像是一種性格溫和、溫順的哺乳動物,對人畜無害,長得還有點像豬的體型,身體呈圓筒狀、腿短、臉長、皮糙肉厚,一臉呆萌,總是張大嘴巴吃草,一口能吞掉一個大西瓜,但我們不能被它的外表所迷惑,其實河馬的戰鬥力賊強,是世界上最危險的猛獸之一,每年在非洲將近有500人會死於河馬之手,平均每兩天就有3個人,比非洲獅對人類的威脅更大。那麼非洲獅和鱷魚真的不敢對河馬下手嗎?
  • 河馬是食草動物,為什麼連兇猛的鱷魚和獅子都不敢招惹它?
    除了大象外,在非洲大草原上,還有一種食草動物,它也是連獅子和鱷魚都不敢招惹的存在,它就是河馬。那麼,為什麼獅子和鱷魚都不敢輕易招惹河馬這種食草動物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相比起河馬龐大的體型來,倭河馬就顯得小巧多了,它僅有平均1.6米左右的體長、80公分左右的肩高以及平均200公斤左右的體重,這個體型與一頭野豬差距不大。由於它的頭部比較短圓,再加上體型較小,所以它也不像河馬那樣主要生活在水中,而是生活在西非的密林之中。
  • 河馬的天敵是什麼動物,河馬為什麼不怕鱷魚,它們的關係很微妙!
    鱷魚為什麼不咬河馬,河馬不怕鱷魚嗎?河馬擁有非常肥胖的身體,身上看起來非常光滑,因為它們主要生活在熱帶水草比較豐盛的地區,白天幾乎都在水裡待著,食物缺少的時候會上岸覓食,河馬是群居動物,一般都是十幾隻組成群體一起活動,有時候也會出現上百隻的盛況,平時河馬的性格比較溫順,只要不去惹怒它,它一般不會主動攻擊,帶有幼崽的雌性河馬非常容易暴躁。
  • 成年河馬與鱷魚的戰爭,往往以偷襲小鱷魚小河馬為結束
    河馬與鱷魚都是可以水裡和陸地生活的動物,鱷魚是肉食性動物,河馬是雜食性動物,以植物為主,但並不是說河馬打不贏鱷魚
  • 為什麼鱷魚不敢輕易招惹河馬,雌性河馬咬力可達800多公斤
    我們在動物園或電視節目上,經常能看見體型巨大的河馬,它們在通常會躲在水裡,只把腦袋露出水面。別看河馬的樣子看似溫馴,但發起飆可不得了。在遙遠的非洲,河馬可是最具攻擊性的動物之一,每年攻擊人類的事件均在500起之間。在動物園裡,我們知道河馬是一種食草性的動物,它一口能把一個大西瓜輕易嚼碎。
  • 吃肉的鱷魚為什麼會懼怕吃草的河馬?河馬:你還真當我是吃素的?
    由於鱷魚和河馬的棲息地相同,因此它們會不可避免地產生棲息地重疊的現象,一般出現這種現象時,都是鱷魚把領地讓位給河馬。一旦讓得不及時,河馬也將會對鱷魚發起猛烈攻擊。河馬之所以敢這麼為所欲為,其實是仗著它們驚人的咬合力。河馬的咬合力高達2.2噸,而鱷魚的咬合力只有2噸。
  • 兇猛的鱷魚為什麼不敢打河馬的主意,河馬:吃它就像嚼口香糖一樣
    鱷魚和河馬是非洲草原上的河流中的常客了,這兩類動物經常在同一塊領域活動,但神奇的是兩種動物就算離得非常近,鱷魚都不敢主動出擊。
  • 為什麼河馬總是會生活在水裡?
    相信大家在動物園或者說在電視劇上面都看到過河馬,河馬是在非洲大草原上面生活的一種體型很大的一種哺乳類動物,而且他們不僅僅體型非常大,脾氣還非常的火爆,就連水裡的鱷魚都不敢去觸碰它們,每年我們都可以在新聞上面看到許多人因為去看盒馬而被河馬咬死。
  • 為什麼河馬總是欺負鱷魚,遇上獅子就成了「挨啃小天使」
    河馬,世界上的現存三大食草巨獸之一,長著一個誇張的大嘴巴和世界上最發達的犬齒,而且性情兇猛好鬥。它是非洲淡水河湖中的土霸王,連大名鼎鼎的尼羅鱷都經常受它欺負。然而,這樣一個實力不俗的傢伙,遇上獅子卻往往只有挨啃的份兒,因此有網友戲稱它為「挨啃小天使」。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角馬被鱷魚咬住,河馬忙來相助,很溫馨的一幕
    在非洲有一群動物叫做角馬,也稱為牛羚,身材高大結實,較大個體能長到250kg。角馬生孩子特別奇葩,剛出生落地的小角馬,10分鐘後就能行走、奔跑!角馬喜歡啃食鮮嫩多汁的植物,為了一年四季都能吃上食物,它們必須要展開一場轟轟烈烈的遷徙之旅。
  • 鱷魚遇上河馬,一旦打起來!結局會是怎麼樣?
    在流之中,有一種強悍的卵生動物,鱷魚。鱷魚存在於大自然已經有6000萬年的歷史,它們在河流之中幾乎是無人敢惹。在非洲的大草原上,生活在河流中的可並不只有鱷魚,還有體型龐大的河馬。那麼問題來了!如果鱷魚和河馬乾架,它們誰的勝率會高一些?
  • 鱷魚有著「水中霸主」之稱,為什麼河馬卻不怕它?
    其中最兇猛的鱷魚均在真鱷科下,比較有代表性就是灣鱷和尼羅鱷了。其中灣鱷是現存體型最大的鱷魚,也是少有的可以在海水中生活的鱷魚,而尼羅鱷則僅次於灣鱷,同樣也是食物鏈最頂端的存在。尼羅鱷又稱非洲鱷,它是非洲獨有的鱷魚。當然在非洲並不只有一種鱷魚,只是像非洲侏儒鱷這種體長僅有1.5米的鱷魚,是無法與河馬相提並論了,更不用說與河馬有衝突了。
  • 非洲之王鱷魚,水中無敵,碰到河馬為什麼就乖乖認輸?
    鱷魚的咬合力非常強,在非洲幾乎就沒有對手,但非洲還有另一種矮墩可愛、人畜無害的河馬卻從來都不怕鱷魚,甚至還能和鱷魚在同一個池塘中共享淤泥,來來往往互不理睬,這究竟是什麼情況?河馬,真的是人畜無害嗎?所以河馬這種動物,看似可愛,但實際脾氣非常暴躁,不小心惹毛河馬,那身板,那速度,就像陸地坦克朝你衝過來,而且那巨大的嘴巴,大黃板牙,看著就令人發怵,所以沒事千萬不要去招惹河馬!河馬,為什麼不怕鱷魚?鱷魚在非洲同樣也是頂級掠食動物,而河馬還吃草,這兩種動物一決高下,各位認為哪方會贏?
  • 河馬來告訴你,誰是非洲河中之王!
    我們在動物世界裡經常會看到,在廣袤的非洲,其他動物包括獵豹之類的猛獸來到河邊喝水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鱷魚的突然襲擊,但唯獨一種動物,它們悠悠閒閒地在河裡泡著水,互相嬉戲著。這些大膽的傢伙就是河馬。於是就有人好奇,它們在一起不打架嗎?如果真打起來,又是誰更厲害呢?
  • 明明一個吃肉一個吃素,鱷魚卻害怕河馬,這是什麼原理?
    在非洲大草原上,動物界之間的爭鬥從未停止,而且每一個能夠在非洲大草原上生存下來的物種,其實也都有著自己的優勢所在。這裡的優勢不限於它是食肉動物還是食草動物,畢竟很多食草動物也沒有什麼天敵,因為它們的體格龐大,同時攻擊力也很強。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聊一聊非洲草原的「食草界霸王」——河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