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鱷魚不敢輕易招惹河馬,雌性河馬咬力可達800多公斤

2021-01-07 每日學堂

我們在動物園或電視節目上,經常能看見體型巨大的河馬,它們在通常會躲在水裡,只把腦袋露出水面。別看河馬的樣子看似溫馴,但發起飆可不得了。在遙遠的非洲,河馬可是最具攻擊性的動物之一,每年攻擊人類的事件均在500起之間。在動物園裡,我們知道河馬是一種食草性的動物,它一口能把一個大西瓜輕易嚼碎。但河馬有時也會開葷,在非洲野生河馬的腹中,也曾發現過野生動物的骸骨。

河馬是水陸兩棲動物

河馬主要生活在水裡,有時也會走上陸地,但不能長時間的離開,長時間的離開水,會導致河馬嬌嫩的皮膚出現缺水現象,造成皮膚嚴重開裂。這就是河馬為什麼經常在水裡不上岸的原因。

河馬一天只吃13千克的草

河馬體型粗圓,四肢短、頭大耳小,卻有一張血盆大口,成年河馬體重都是按噸來計算的,可這麼笨重的河馬每天只吃13千克的青草。河馬的消化結構比較特殊,吃多了會影響它的消化效率。而且草類植物大多長在河岸邊上,河馬不用行走太多的路程就能吃到食物,這大大的較少了它的消耗;因此,河馬乾脆就少吃食物,而對吃進去的食物進行充分的消化和吸收。

鱷魚不敢輕易惹怒河馬

非洲的淡水河流中,鱷魚是一種無敵的存在,但是卻很少出現鱷魚捕食河馬的情況。原來河馬的外表有4至5釐米厚,並且有一張血盆大口,下顎有大巨大的牙齒。雌性河馬的咬力在800公斤左右,而更加強悍的雄性河馬咬力肯定不比雌性弱,甚至可能高達900公斤或以上。這麼恐怖的咬力可將鱷魚攔腰截斷,而且河馬是群居性動物,少則10餘只,多則可達上100隻的龐大群體,使得鱷魚一般不會輕易惹怒或是攻擊河馬。

遇到河馬攻擊,該這麼辦

雄性河馬具有很強的攻擊性,如果我們在非洲旅行的時候巧遇河馬的攻擊該怎麼辦呢?當然是三十六計跑為上計,但逃跑也是有技巧的。根基牛頓提出的慣性理論,體型笨重的河馬在奔跑中,不能輕易改變它們的奔跑方向。所以我們在面臨河馬攻擊的時候,首先要先冷靜下來,克服恐懼,看清河馬的攻擊方向進行靈活的躲避;也可圍樹繞圈跑,但千萬不要找過於粗大的大樹,粗大的大樹有利河馬繞圈奔跑。

戰鬥力如此強悍且瀕臨滅絕

河馬擁有如此高的戰鬥力,卻也是一種瀕臨滅絕的動物。原因是人類為捕食河馬的肉或牙齒,無節制的非法的捕殺,造成河馬的種群數量驟減。根據以往的資料記載,1991-1992年,河馬的牙齒出口高達2700千克,1997年查獲非法捕獲得河馬牙齒多達1700顆。野生河馬的數量的數量仍在持續下降,非法捕殺捕獲河馬的行為仍在繼續。

最後總結,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每一種生物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我們應該相互珍惜、相互幫助,一同共存在這個美的的地球上,別讓失去成為我們的遺憾。

世界如此之大,關注我,每天更新不一樣的知識;每天學一點,知識多一點,我是每日學堂,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河馬是食草動物,為什麼連兇猛的鱷魚和獅子都不敢招惹它?
    除了大象外,在非洲大草原上,還有一種食草動物,它也是連獅子和鱷魚都不敢招惹的存在,它就是河馬。那麼,為什麼獅子和鱷魚都不敢輕易招惹河馬這種食草動物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在說原因之前,我們首先要說一點,那就是在水中鱷魚和獅子確實不敢招惹河馬,但是在陸地上,遇到獅群,河馬只能成為「挨啃小天使」,畢竟在陸地上河馬的靈活性大打折扣,這讓它無法首位兼顧,因此,在食物匱乏時,獅群是會攻擊陸地上落單的河馬的。那麼,在水中,為什麼獅子和鱷魚不敢招惹河馬?
  • 為什麼鱷魚一般不敢招惹河馬?看到河馬的兇狠樣子瞬間懂了
    河馬,我們經常可以在電視上看到的一種動物,對於它的長相也是記憶深刻,尤其是那一張大嘴,仿佛能吞噬下很多東西,對於河馬的印象停留在非常乖巧,溫順,覺得它並不是具有攻擊力的生物!河馬也不能僅僅憑藉著長相去了解,牙齒的咬合力也是非常強悍的。河馬跟鱷魚都是一樣,生活在水裡面,但是為什麼鱷魚一般不敢招惹河馬呢?要知道鱷魚可是什麼東西都吃的!
  • 鱷魚為什麼不敢攻擊河馬?看看河馬吃鱷魚兇狠樣子就知原因!
    在非洲大草原的河流中,經常可以看到鱷魚和河馬在同一條河流中活動,鱷魚即使靠得很近河馬,都不敢攻擊河馬。
  • 河馬,獅子也不敢招惹的非洲巨獸,每年有數百人命喪河馬之口
    河馬是這個組合之中唯一一個半水生哺乳動物,白天,河馬在水中休息,順便吃點水生植物,而到了晚上,河馬就會上岸去尋找陸地上的草和樹葉食用。對於一個完全吃素的龐然大物而言,每天的進食量自然是不會少的。一般來講,河馬一個晚上的食草量就可以達到四五十公斤。一個完全吃素的動物,卻能夠讓非洲草原上兇猛的掠食者敬而遠之,這聽起來就讓人覺得精神振奮。
  • 河馬的天敵是什麼動物,河馬為什麼不怕鱷魚,它們的關係很微妙!
    鱷魚為什麼不咬河馬,河馬不怕鱷魚嗎?河馬擁有非常肥胖的身體,身上看起來非常光滑,因為它們主要生活在熱帶水草比較豐盛的地區,白天幾乎都在水裡待著,食物缺少的時候會上岸覓食,河馬是群居動物,一般都是十幾隻組成群體一起活動,有時候也會出現上百隻的盛況,平時河馬的性格比較溫順,只要不去惹怒它,它一般不會主動攻擊,帶有幼崽的雌性河馬非常容易暴躁。
  • 為何吃草的河馬不怕吃肉的鱷魚?河馬:鯨魚是我兄弟
    鱷魚不僅是頂級掠食者,而且在內陸水域是獨佔性的掠食者,幾乎可以殺死任何動物,但在海洋中它翻不起什麼浪花來。為什麼說是「幾乎」,因為海中巨無霸鯨魚有一個「遠房」兄弟也生活在內陸水域之中,是鱷魚完全不敢招惹的存在——河馬。
  • 鱷魚有著「水中霸主」之稱,為什麼河馬卻不怕它?
    河馬和鱷魚是同一生境中衝突最多的兩種動物,而且鱷魚向來就有「水中霸主」之稱,在非洲最常見的鱷魚就是世界上體型第二大的鱷魚尼羅鱷,這是連「草原之王」獅子都忌憚的存在。那麼,為什麼是在獅子面前是「挨啃小天使」的河馬卻不怕鱷魚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食草動物都怕食肉動物,河馬為什麼不怕鱷魚?
    然而有些動物就比較特別,河馬就是其中的一例。一般認為,河馬是純素食主義者,但是身為食肉動物的鱷魚卻不敢輕易招惹它們。為什麼食草的河馬不怕食肉的鱷魚?我們來簡單討論一下。首先,體型的差距為河馬贏得了絕對的優勢。河馬是陸地上體型僅次於犀牛和大象的動物了。據了解,成年河馬體長可達4米,體重能夠達到1.5噸左右,最大的河馬有2.6噸多。
  • 闢謠:河馬強大是因為它有「五大秘密」?
    顯然不是,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河馬的戰鬥往往就是爆發在雄獸之間,而原因就是爭奪配偶權,其次,由於河馬喜歡群居再加上體型龐大,即便是獅子都不敢輕易招惹它們(年邁和落單的除外)。重點我們來說一下帶著河馬寶寶的雌河馬。
  • 非洲生活的河馬,性情溫順,卻讓水中小霸主鱷魚不敢正面交鋒
    非洲生活的河馬,性情溫順,卻讓水中的小霸主鱷魚不敢正面交鋒河馬的性格也是比較溫順的,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去傷害別的動物的,它們還喜歡成群結隊的生活在一起,經常會組成一個超大的河馬家族。在淡水中,我們所認為的水中王者便是鱷魚,可你們知道嗎,鱷魚在很多時候都是不敢去沾惹同樣生活在水中的河馬的。至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我們就不得不看看河馬真實的戰鬥力是怎麼樣的了。
  • 河馬吃草的,為什麼獅子鱷魚都不敢吃它?
    圖片:河馬和鱷魚 要想知道為什麼獅子鱷魚都不敢吃河馬,就先讓我們分別的了解一下這三個主角吧。平均體重差不多二百公斤左右,生活在草地草原上,慣用伏擊的方式捕食目標獵物。
  • 鱷魚群遇到河馬群,哪一方更厲害?為什麼?
    鱷魚和河馬唯一能夠相遇的機會只可能發生在非洲,因為雖然鱷魚在世界上分布很廣,但河馬是非洲獨有的動物,而能夠與龐大體型的河馬相提並論的,在非洲也只有一種鱷魚-尼羅鱷。那麼,鱷魚為什麼不吃河馬呢?鱷魚群與河馬群哪一方更厲害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兩個問題。鱷魚不吃河馬?
  • 兇猛的鱷魚為什麼不敢打河馬的主意,河馬:吃它就像嚼口香糖一樣
    鱷魚和河馬是非洲草原上的河流中的常客了,這兩類動物經常在同一塊領域活動,但神奇的是兩種動物就算離得非常近,鱷魚都不敢主動出擊。
  • 食草的河馬,為何獅子鱷魚都不敢動它?其實河馬是個「戰坦」
    河馬看起來像是一種性格溫和、溫順的哺乳動物,對人畜無害,長得還有點像豬的體型,身體呈圓筒狀、腿短、臉長、皮糙肉厚,一臉呆萌,總是張大嘴巴吃草,一口能吞掉一個大西瓜,但我們不能被它的外表所迷惑,其實河馬的戰鬥力賊強,是世界上最危險的猛獸之一,每年在非洲將近有500人會死於河馬之手,平均每兩天就有3個人,比非洲獅對人類的威脅更大。那麼非洲獅和鱷魚真的不敢對河馬下手嗎?
  • 群毆的話,鱷魚群厲害,還是河馬群厲害?
    身體屬性 從體型上來說,鱷魚體長平均在4米左右,世界上最大的鱷魚品種為灣鱷,最大的灣鱷體長可達7米,但平均也不會超過5米,成年鱷魚的體重接近1000千克。河馬體長2-5米,體重約1300-3200千克。尼羅鱷有5枚前頜齒,13-14枚上頜齒,14-15枚頜齒,總共有64-68枚牙齒,河馬的下犬齒巨大,長50-60釐米。
  • 河馬為什麼不怕鱷魚?
    上來先反問,河馬為什麼要怕鱷魚呢?鱷魚在自然界中也是強者之一了,豹子、獅子、斑馬許多非常強大的動物都曾經是鱷魚的腹中之物。看過一些非洲動物紀錄片的朋友們都知道,很多動物在去河邊喝水的時候都需要異常的小心,冷不丁如果有鱷魚竄上來,被咬到水裡,那麼小命就不保了。
  • 尼羅河到底有多可怕?為什麼無人敢在尼羅河裡遊泳?
    尼羅鱷是非洲最大的鱷魚,它們體長可達6米,體重可達一噸多,它那鋒利的牙齒極具攻擊性,不管什麼東西(包括人類),只要被它們咬到,基本上必死無疑,每年都有成百上千人被尼羅鱷殺害。它們的棲息地主要在沼澤地附近,尼羅河兩岸也有分布,它們還是伏擊高手,通常在不知不覺中就成了尼羅鱷的盤中餐。
  • 假如鱷魚與河馬單挑,誰會更勝一籌呢?答案是河馬完虐水中霸主
    那麼鱷魚與河馬之間的打鬥,誰會更勝一籌呢?一般而言,在動物界中,體型偏大的動物往往鮮有天敵,如成年的食草動物如長頸鹿、非洲野水牛等,但一旦這些動物落單或者陷入獅子群、鬣狗群中就很有可能喪命。下面我們先來分析一下鱷魚和河馬的體型情況。
  • 烏龜為躲鱷魚,竟爬到河馬背上?河馬的反應我能笑一年!
    烏龜為躲鱷魚,竟爬到河馬背上?河馬的反應我能笑一年! 說起自然界中的長壽冠軍那麼就不得不提烏龜了,烏龜憑藉自己獨特的生理結構可以存活數百上千年的時間。
  • 河馬和大白鯊誰更厲害?答案可能給你想的不一樣
    河馬雖然體型不如以上兩種動物,但是,河馬屬於半水生動物,在水中,即使兇猛的獅子、鱷魚都不敢輕易招惹它。 從分布上看,河馬主要分布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地區,根據不同的分布,河馬又分為5個亞種:安哥拉河馬、南美河馬、尼羅河馬、東非河馬以及查得河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