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車的絕望,每一個人都經歷過,相信每個人都在腦海中思考過,空中的那條路這麼寬,怎麼就沒有可以讓我馳騁的工具呢?竹蜻蜓、御劍飛行是假的,小飛行器這麼多年了總該弄出來一個吧?
實際上,早在1917 年,格·寇蒂斯就已經研發出了一種名叫為Autoplane的新型交通工具(其實就是飛機+汽車的組合體),這輛飛行汽車有一對 12.2 米的鋁製三層機機翼,汽車發動機驅動車尾的四葉片螺旋作為推進器,受限於當時的科技水平,Autoplane 只能做到短距離的飛行式跳躍。
到了 1937 年,世界上第一輛成功起飛的飛行汽車 Waterman Aerobile 問世,但當時飛機才是人們關注的焦點,所以項目難以持續。1946年,更有一位工業設計師直接在汽車上安了一架飛機;1986年美國人泰勒發明的飛行汽車獲得了政府的飛行許可證,但由於太礙地方一直未能投入民用......
隨著人口增長,城市汽車數量劇增,陸地交通問題的越發凸顯,飛行汽車再次進入公眾視線,目前已經有不少汽車或航空相關的企業正著手研究。如吉利汽車、波音公司、Google等都有發重金投入項目,但因各種問題至今都未能正式成為能夠普及的「個人坐騎」。
前幾天,日本 SkyDrive 公司研發的飛行汽車載人試飛成功。該飛行汽車長 2.9 米,寬 1.3 米,從側面看,它的機身呈鯊魚般的流線型,頂部打開駕駛室仿佛鯊魚的魚鰭,底部設有兩個起落架。
整輛飛行汽車只有兩輛普通汽車大小,整體來看就像一部未來的飛行器,並且可以垂直起飛和著陸,不需要長跑道和伸縮起降架,升降和起落都比較穩定。據了解,其操控難度遠遠低於飛機,和普通汽車類似,相當一部分操控是由飛行汽車系統自動完成,因而還能夠做到「倒車入庫」之類的」騷操作「。
但在試飛中看到的缺陷是,這輛日本飛行汽車受電池技術限制,只能滿電續航 5-10 分鐘,因此試飛最高只升到了10米高空,只飛了4 分鐘左右的時間。
今年,日本 SkyDrive 公司還因為研發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又獲得一筆新融資,融資總額達到 39 億日元,計劃在 2023 年實現飛行汽車的商業化。
對此,有網友表示」花了這麼多錢,還不如我們中國小夥造的飛行摩託。「
同樣也是今年,一名深圳小夥率團隊打造出了一款車身長約兩米,寬約1.9米,飛行距離在3~50米之間,配載太陽能加熱光板,充一次電就可以飛行23公裡的飛行摩託。
據了解,該飛行摩託已獲得國際專利,並有很多外國專家慕名而來想要收購深圳小夥的專利。而小夥一口拒絕,並表示這輛飛行摩託,肯定要讓它先惠及中國,目前這輛飛行摩託的價格暫時設定為了10萬。
你是否也曾被堵車堵得心慌?如果飛行汽車普及了,你會選擇上述的」日產車「還是」國產車「呢?歡迎留言評論哦~